王志刚

  • 结肠癌手术后能活多久(音频)

    结肠癌手术后能活多久
    讲解医师:王志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结肠癌它的预后还是不错的,跟胃、肝、胆、胰这些脏器相比,它的预后其实最好的。目前大肠肿瘤开完刀之后的5年生存率60%-70%,根据不同地区有些差异,不同的中心可能有些差异。总体来说,还是跟发现的早晚有关系,跟防病、治病的理念,跟早期筛查有关系。另外,跟手术以及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的规范性有关系,有的病人开了刀不去做化疗或者没有遵医嘱先去放疗,再开直肠癌,流程不够规范,影响了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这些年进步非常的快,5年生存率已经跟同样分期的肿瘤已经是接近,甚至发展得更快。
  • 结肠癌的手术方式有哪几种(音频)

    结肠癌的手术方式有哪几种
    讲解医师:王志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结肠癌的手术方式根据发生部位,可以做右半结肠切除、横结肠癌根治、左半结肠切除、乙状结肠癌根治、直肠癌手术、直肠癌根治术等,这些手术方式都是根据部位来定义的。老百姓听的很多,做微创、做腔镜,这讲的不是部位,这是入路,就是医生通过这几个洞去完成手术,还是通过一个切口完成手术,让病人会创伤更小、住院时间更短、恢复更快,同时也不牺牲根治效果。 还包括现在已经兴起的机器人手术,手术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根治性都是都不变的,至于选择什么样的手术方式,是专业医生根据病人病灶本身的位置和特点来定。如果病灶长在直肠上,特别是中低位的直肠,手术变化就会更多。怎么样能够保证根治,又能够保证生活质量,也是非常专业的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沟通的。
  • 哪些人适合保肛手术(音频)

    哪些人适合保肛手术
    讲解医师:王志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保肛手术在我们国家讨论非常多,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不仅仅是低位的位置是一个方面,肿瘤的分期、肿瘤的类型、病人的年龄、甚至性别、肥胖指数都跟病人选择手术方式有关系。包括开刀前,肛门括约肌功能好不好,比如老年人80岁了,肛门括约肌功能本身比较松弛了,尽管从技术上是可以保留肛门的,但是保肛的手术效果常常不好。开完刀之后,病人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失禁,这样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了。对于保肛手术选择与否,就要考虑上面所提到的综合因素,综合判断,当然也要兼顾到病人本身的意愿。因为还牵涉到风险的问题,从手术风险来说,肿瘤位置越低,局部进展越严重,做保肛手术之后,吻合口瘘这一类的风险发生率越高,这种并发症一旦发生,也是会给病人造成非常大的痛苦,以及后续治疗的麻烦。要在风险和效益之间取得一些平衡,一定要求病人跟专业的医生做深入的沟通,综合来评价,对病人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最安全妥当的方法,兼顾生活质量和根治度,兼顾到风险和效益做出比较正确的选择。
  • 结肠癌能治愈吗(音频)

    结肠癌能治愈吗
    讲解医师:王志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结肠癌如果发现早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这个病可防、可治,一点不可怕。早期肠癌5年生存在90%-95%,这么高的生存率,就是完全可以治愈。大肠的肿瘤大多源自于大肠的腺瘤,老百姓称之为息肉,就是隆起的一个病灶。腺瘤的癌变实际上是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日积月累的长期的漫长结果。它的癌变可能要6-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在早期就把它在肠镜下摘掉了,斩草除根之后病人不会再发生肿瘤。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去预防它,控制它,这个病早防、早治是最重要的,早期发现完全可以治愈的。
  • 大肠癌的手术指征(音频)

    大肠癌的手术指征
    讲解医师:王志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肠癌一旦发现,对于比较早期的、中期的肠癌,建议首先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包括手术后的化疗、放疗辅助治疗。对于非常早期的或者高龄的,风险比较大的病人,因为软镜技术的发展,可以在肠镜下做局部的切除。这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技术,相对来说创伤小,仅限于非常早期的病人。对于中低端直肠肿瘤进展期的肿瘤,一般不建议直接手术,先做放化疗,肿瘤缩小,降期之后再去开刀,这样效果好。现在很多医生的理念转变之后,减少了局部复发,对病人的远期生存有帮助。大多数病人适合手术,已经发生转移的病人或者局部晚期的直肠癌,要先做综合治疗,再考虑手术以及手术的时机,需要非常专业的大肠肿瘤多学科团队来共同讨论来决定,这是所谓的MDT多学科治疗的意义所在。
  • 肠癌手术后复发率高吗(音频)

    肠癌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讲解医师:王志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大肠癌手术后的复发率是很高的,这是疾病非常重要的特点。开过刀的大肠癌肿瘤病人,实际上5年生存率是总体60%-70%的样子。它的复发概率也达到50%-60%,就是有一半以上的病人可能在手术后的几年之内发生复发,发生转移。大肠癌手术之后,千万不能认为就是一了百了,根治性手术开得很漂亮就没问题了。事实上很多病人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需要保持终身的随访,定期的复查,在5年之内要非常密切的跟踪,一旦复发转移,还有很多非常有效的方法,重要的是能够早期发现,而不至于到了很严重的情况再发现它。
  • 肠癌手术后注意事项(音频)

    肠癌手术后注意事项
    讲解医师:王志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肠癌手术之后从医生角度来说,要关注手术的安全性,病人能够顺利康复出院。从病人角度来说,病人出院之后可能还要做很多随访复查,甚至功能的训练,特别是低位的直肠,还有排便功能控制的问题,医生会建议做提肛训练,建议养成好的排便习惯,也会建议饮食方面做一些调整。更重要的是一定要遵从医嘱,定期来医院的复查,检查可能发生的复发与转移,才保证肠癌手术之后的远期效果。
  • 低位直肠癌术后能活多久(音频)

    低位直肠癌术后能活多久
    讲解医师:王志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低位直肠癌手术后能活多久对每个病人不太一样,要根据病人的疾病特点、病理性质、病理分期,包括病理切片的具体细节来做判断,预后实际上是概率的问题。早期的直肠癌生存是非常好的,达到90%-95%。如果是进展期的肠癌预后就60%-70%,甚至更低。 如果已经出现了转移,在开刀前病人就是IV期期的,也就是有肝转移,有肺转移病灶,就非常差,可能百分之十几。所以发现的早晚跟整个对手术以及各种综合治疗的反应和敏感性都影响了病人的预后。总体来说有一点非常明确,多学科的治疗可以改善直肠癌手术预后。
  • 肠癌转移到肺能活多久(音频)

    肠癌转移到肺能活多久
    讲解医师:王志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肠癌转移的部位第一站是肝脏,通过血行转移,第二站是肺,也有例外先转移到肺或者自始至终就没有肝转移的病人也有。转移到肺的病人可能预后比较差,因为肺的转移一般都是多发转移,比较少出现单个病灶的转移。这种血行转移到了后期很多是弥漫性的,影响到病人的肺功能。 转移到肺癌的IV期肠癌,它的预后比较差,5年生存可能就会低于20%。对于早期发现的寡转移灶,寡转移灶是比较少的,还有1-2个很少部位的转移灶,可以通过多学科的努力,作为局部的病灶的切除,再结合药物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也能够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 肠癌该怎么预防(音频)

    肠癌该怎么预防
    讲解医师:王志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肠癌的预防要从几个方面说,如果是高危人群的要特别密切的去筛查检查。第一、是有过大肠癌肿瘤手术史的病人,仍然是高危人群,其他部位还可能长。第二、是亲属里面有大肠肿瘤病史的人就属于高危人群。第三、有过腺瘤摘除的病人,建议1年之后再去复查,再生腺瘤息肉的概率比较高,也属于高危人群。还有炎性肠病,就是克隆氏病或者叫溃疡性结肠炎这一类的病人本身就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再就是摘掉胆囊的病人,通常也是大肠肿瘤的高危人群,应该比一般的人群更加高频的去筛查。对于非高危人群,建议40岁以上的成年人,没有高危因素的,也没有大便改变的,建议5-8年一定要做一个肠镜筛查。每年做血和大便的筛查或者新兴的试剂盒筛查都是可以的。对于以上的高危人群,建议3-5年做一次筛查,对多发肠道息肉摘除的病人建议每年做肠镜筛查,这里只根据老百姓或者病人的危险度来分层、建议。肠镜是金标准,也是最方便、最可靠、最准确的,是目前其他的检查难以取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