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

  • 左右颈动脉的位置(视频)

    左右颈动脉的位置
    颈动脉发源于主动脉弓以上的血管,主动脉弓以上存在三根血管,即右侧头臂干、左颈总动脉以及锁骨下动脉,右侧头臂干又分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可于较为表浅的位置触及双侧颈动脉的搏动,具体位于喉结两侧2cm左右,胸锁乳突肌前缘内侧。若触及颈动脉搏动,轻轻触摸即可。 在进行急救时患者常出现心源性休克、猝死,临床在触摸大动脉时,一般会选择股动脉、颈动脉,而不会选择桡动脉。颈动脉等大血管的直径较粗,血流量较大,其直径在8-10mm左右,明显较手部血管粗。 因此,喉结两侧向后2cm左右即为颈动脉搏动的部位。
    2023-08-02
  • 老年人颈动脉狭窄病因是什么(视频)

    老年人颈动脉狭窄病因是什么
    颈动脉狭窄为导致动脉硬化的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高常伴随着血管老化、动脉硬化。此外,进食过于营养、运动过少等也可产生血管垃圾、甘油三酯增高并导致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斑块如果沉积于血管分叉处,将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变大。患者如果存在其它的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则也将加速疾病的进程。此外,若存在家族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较高等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 因此,平时体检时需加以注意,并留意三高的问题,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并适当运动。同时,应尽量将低密度脂蛋白数值降低至1.8mmol/L以下,而非报告单上的3.1mmol/L,才可有效预防颈动脉狭窄进程。具体情况则需到专业血管科进行咨询。
    2023-08-02
  • 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如何治疗(视频)

    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如何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一般多发生于双侧下肢,但左右侧轻重情况不同,因人而异,部分患者表现为右侧较轻,而部分患者表现为左侧较轻。但无论何侧动脉硬化其治疗方法基本相同。动脉硬化基础治疗方法即为应用基础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改善微循环、生长侧支血管等药物,包括西洛他唑、安布洛克,甚至还可选择中药中的通心络等活血药物。 手术办法即为微创介入治疗,包括普通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及药物球囊。若无法放置支架,还可进行斑块切除的方法,即将斑块切出而不放置支架。此外,还可选择进行准分子激光。随医疗技术的进步,治疗逐渐倾向于不在体内放置支架,而选择药物球囊、激光或斑块切除等方法,治疗效果均较为理想。 总而言之,不同的治疗方法存在各自的适应症,具体适合何种治疗方法,患者需积极到专业医院血管外科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3-07-31
  •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该怎样预防(视频)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该怎样预防
    下肢动脉硬化为渐进性疾病,并非短期形成。正常人随年龄增长均可在不同部位血管出现动脉硬化,但如果存在高危因素,包括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情况,其病变将演变较快,且明显快于正常人群。 因此,一旦存在生活危险因素,需积极戒烟、限酒,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将其控制于相对正常的范围内,才可有效延缓动脉硬化疾病进程。但即使采取上述措施依旧无法完全阻止动脉硬化,仅可延缓其发展。 此外,对于下肢也需进行适当锻炼,包括慢跑、走路,有氧运动超过30分钟以上对下肢血管,包括侧支循环的改善均存在积极意义。因此,各方面均需结合起来才可起到较为理想的预防作用。
    2023-07-31
  •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状(视频)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状
    下肢血管病变也称为粥样硬化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体症状如下: 1、轻者可能仅出现单侧下肢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此外,还可出现间歇性跛行。患者需注意与腰椎间盘突出鉴别,可通过触摸有无足背动脉搏动鉴别。 2、若出现上述症状后未及时进行治疗,症状将进一步加重。患者可出现静息痛,晚上只能以坐位睡眠,无法平躺。假如病情进一步严重,患者即可出现足趾发黑、溃烂,此时提示病情已相当严重。
    2023-07-31
  • 高血压肾病和肾病高血压的区别(视频)

    高血压肾病和肾病高血压的区别
    高血压肾病与肾病高血压的区别如下: 1、病因:高血压肾病为先患高血压,随病情进展,导致肾损伤。肾病高血压为先患肾病,由肾病导致血压升高; 2、年龄:高血压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肾病高血压多发于年轻人; 3、临床表现:高血压肾病表现较少,肾病高血压表现较多,如全身水肿、低蛋白血症、贫血、肾功能减退等。此外,高血压肾病的尿常规改变于高血压后,肾病高血压尿常规改变于高血压前。
    2023-08-01
  • 下肢静脉血栓观察要点(视频)

    下肢静脉血栓观察要点
    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若出现腿部肿胀的情况,在家时可在膝关节下方10cm和膝关节上方10cm分别做出标记,用软皮尺量其周径,动态观察腿的粗细。如果腿细变粗则提示病情未得到控制,逐渐变重;若腿由粗变细,则提示症状逐渐减轻。 此外,患者需观察走路有无肿胀不适、胀痛的症状。若出现胸闷、憋气症状,患者需及时就医。另外,下肢静脉血栓若未得到良好抗凝、良好治疗的前提下可形成慢性血栓,在三个月左右患者腿部可出现皮肤变色、发黑、色素沉着、溃疡等症状。 因此,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血管外科进行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2
  • 静脉血栓挂哪个科(视频)

    静脉血栓挂哪个科
    静脉血栓患者常出现腿肿、腿胀、疼痛不适、走路障碍等症状,患者应于血管外科就诊。但临床上多数患者未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反而去骨科、内科等其它科室,常可能造成漏诊或未及时判断、用药,从而给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埋下隐患。 静脉血栓长期无法得到规范治疗情况下,可能产生肺栓塞、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老烂腿等后遗症。因此,一旦发现静脉血栓,患者应第一时间到有专业血管外科医院进行规范治疗,可避免发生致死性肺栓塞,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2023-08-02
  • 下肢静脉血栓的并发症(视频)

    下肢静脉血栓的并发症
    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临床常表现为腿部肿胀、疼痛,无法行走,影响患者生活。可分为短期并发症和长期并发症情况两种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1、短期并发症:除影响运动功能、造成疼痛外,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即血栓脱落随血流到达肺,从而形成肺栓塞。轻者可能出现心慌、憋气等症状,重者可产生猝死; 2、远期并发症:患者未进行规范治疗,造成血管闭塞并形成远期并发症,即慢性腿部肿胀,患者无法行走。同时,患者腿部可出现变色、发黑,尤其踝关节等位置,又称为连疮腿。此外甚至可形成溃烂、皮肤溃疡、流液、创面无法愈合,甚至多年形成慢性创面。 因此,针对下肢血管疾病,如下肢血栓应预防并发症,患者需早期到血管外科进行规范诊治,才可有效避免。
    2023-08-02
  • 腿上静脉血栓应该注意些什么(视频)

    腿上静脉血栓应该注意些什么
    静脉血栓分为单纯的小腿静脉血栓或涉及到大腿的静脉血栓,患者难以行走、腿部肿胀严重。而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存在不同的治疗方案。患者在家时,一定要注意血栓脱落的风险,以免引起致死性肺栓塞,尤其是大腿的静脉血栓。此外,应避免单纯以肿胀的情况判断是否发生肺栓塞,通常右腿血栓比左腿血栓脱落的几率较大。并且临床见到的致死性肺栓塞患者,往往腿部肿胀并不严重,且以右腿较多。 如果患者腿部肿胀的十分严重,往往不会引起恐慌,血流似通非通,但是前方已经完全堵塞。而对于肿胀并不严重的患者更需要引起注意,观察远端肢体是否存在缺血、肿胀、疼痛以及胸闷、憋气。因此,无论病情轻重或是小腿、大腿出现的血栓是混合型、周围型静脉血栓,患者均应尽早到医院的血管外科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