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靖

  • 小儿蚕豆病症状(视频)

    小儿蚕豆病症状
    小儿蚕豆病通常见于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的孩子,在进食后24-48小时内,会突发出现疲乏、倦怠,还合并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恶心、腹泻、腹胀等表现。这种表现其实很不典型,很多家长可能误以为是胃肠型感冒或急性胃肠炎,而到医院就诊。但是此类孩子会出现一个特征性表现,就是会迅速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严重者还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酸中毒等表现。患儿出现胃肠道的表现,但是有明确进食蚕豆的病史,家长一定要及时把孩子送医就诊。通过实验室检查来判断是否是因为进食蚕豆,诱发溶血性贫血,从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危险情况。如果患儿过去曾出现过不明原因黄疸的情况,在蚕豆成熟的季节,尽量避免进食蚕豆以及蚕豆制品,避免诱发溶血性贫血的情况。
    2023-08-01
  • 儿童贫血如何治疗(视频)

    儿童贫血如何治疗
    儿童贫血的治疗分几个方面,首先是一般治疗,贫血的孩子免疫力比较低下,所以家长要加强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调整患儿的膳食,提高膳食的质量和合理搭配膳食。 另一方面,要查找贫血的原因,因病施治。因为贫血的原因很多,如果是造血原料缺乏,要注意补充造血原料;如果是因为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要进行骨髓相关检查,针对具体情况因病施治。药物治疗就是针对上述原因,患儿如果是缺铁性贫血,要注意补充铁剂。 如果是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能患儿就需要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如果病人出现重度贫血,可能要通过红细胞输注来纠正贫血;还要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因为患儿容易合并呼吸道感染,如果贫血的患儿出现感冒,要积极到医院进行治疗。 此外,患儿如果出现由贫血导致的营养不良,要及时进行矫正,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才能促进贫血更好的恢复。
    2023-08-02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病(视频)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去常称为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的参考书上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之后我们发现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所以就称之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英文简称是ITP,部分书籍把它介绍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该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儿童通常表现为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严重者会出现内脏出血,比如消化道出血,甚至会发生肺出血、颅内出血等情况。实验室检查常会发现病人血小板明显减少,束臂试验阳性,病人查到血块收缩试验显示不良,还伴有出血时间延长,这些是特征性实验室检查结果。
    2023-08-01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恢复期吃什么食物(视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恢复期吃什么食物
    紫癜恢复期的饮食方面,要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原因。因为紫癜可造成患儿血小板减少,病人会有出血的表现,饮食上可以多进食有补血性质的食物,比如大枣、桂圆、核桃、花生等;另外,此类孩子食用凉血、清热的食物可能比较适合,比如莲藕、萝卜等食物比较好;从疾病的发病原因分析,由于与免疫异常有关系,在饮食过程中要避免进食发物性质的食物,比如鱼类、虾类、蟹类等海鲜类食物;此外,要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坚硬的食物,以免造成胃肠黏膜损伤,引起消化道出血。除了饮食方面,加强患儿护理也很重要。因为此类孩子的血小板很少,家长要注意谨防孩子跌倒或撞伤,预防外伤引起的颅内出血或者内脏出血。
    2023-08-01
  • 紫癜会痒吗(视频)

    紫癜会痒吗
    紫癜是否会痒,首先需分析其原因。紫癜其实就是皮肤黏膜的一种出血表现,在皮下形成紫色斑点状的皮疹形态。所以基于其原因,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瘙痒感。如果病人就诊时,臀部、躯干、双下肢有明显的呈密集、对称分布的紫色斑点,紫癫的大小通常在直径3-5mm左右。此类病人通常有几种原因,有的病人是因为血小板减少所造成,有一部分病人可能与过敏因素也有关系,大部分病人没有明显的瘙痒感,而且通过药物治疗,紫癜会很快吸收,病人皮肤也不会留下任何的陈旧性痕迹。如果儿童不明原因的发现肢体上有小红点、包,或者躯干存在没有明显瘙痒感的小红点,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就诊后查病人血小板,查看凝血功能,判断是否是因为血小板减少所引起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023-08-01
  • 蚕豆症长大了会怎么样(视频)

    蚕豆症长大了会怎么样
    蚕豆病发病机理主要是患儿的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造成溶血性贫血的表现。其实,很多患儿通常是因为进食蚕豆或者蚕豆制品诱发,所以患儿只要避免接触此食物或者氧化性药物,对其日常生活没有明显的影响。即使到成人阶段,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健康生活。这种患儿主要是进食蚕豆、蚕豆制品以及服用氧化类药物后,初期会出现消化系统的表现,严重者可能表现为典型的溶血性贫血症状,即明显的黄疸或者血红蛋白尿。一旦发生,如果及时就医,很快就能控制症状,对于患儿的远期预后也没有很明显的影响。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