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延姣

  • 卵巢早衰会影响寿命吗(视频)

    卵巢早衰会影响寿命吗
    卵巢早衰可影响患者当前生活质量,还可影响长远身体健康,甚至影响寿命。女性性征的维持主要是卵巢功能正常,卵巢每个月均可有一个卵泡正常发育、成熟和排卵。但是如果卵巢衰竭,体内没有正常的雌、孕激素,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卵巢早衰患者因为卵巢骤然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潮热、盗汗、失眠、烦躁、记忆力衰退、阴道干涩,同时可导致性生活困难、盆腔器官脱垂,还有压力性尿失禁、反复泌尿生殖道感染。从长远来看,卵巢早衰后因为激素水平下降,女性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冠心病等,还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同时,卵巢早衰后激素水平降低,也可导致患者记忆力衰退,使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率增加,这些病变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寿命。
    2023-08-02
  • 月经鲜红色正常吗(视频)

    月经鲜红色正常吗
    如果月经血颜色鲜红,则不正常。如果月经血颜色是鲜红色,可能是月经量较多。引起月经量比较多的原因是内分泌失调和子宫器质性病变,如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症、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还与患者压力比较大或者环境改变等有关。 通常月经血颜色是暗红色,黄体期若卵子没有受精,黄体萎缩,子宫内膜剥脱,剥脱后出血为静脉血,呈暗红色。月经血除血液外,还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和阴道上皮等,开始颜色较浅逐渐加深,最后变为淡红色。 从中医角度而言,月经量少但呈鲜红色,是气血虚的表现,可以进行调理。月经期间可多喝红糖水、姜水。如果是器质性病变引起月经过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如黏膜下肌瘤可进行黏膜下肌瘤切除术,或保守性治疗使月经量减少。
    2023-08-02
  • 怀孕了怎样预防妊高症(视频)

    怀孕了怎样预防妊高症
    妊高症是妊娠中、晚期比较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对母儿可造成不良结局,所以重在预防。对于低危人群目前没有有效的预防方法,对于高危人群预防是要适度锻炼、进行合理饮食,妊娠期不推荐严格限制盐的摄入,同时也不推荐肥胖孕妇限制热量摄入。 对于妊高症高危人群孕妇,补钙不是常规补钙。此外,还可以进行阿司匹林抗凝治疗,抗凝治疗主要针对有特定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患者,从妊娠11-13周+6天开始,最迟不超过妊娠20周开始使用。通过这样的预防措施,可以较好的预防妊高症的发生。
    2023-08-02
  • 妊高症对孩子的影响(视频)

    妊高症对孩子的影响
    妊高症对胎儿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在受精卵着床时,子宫螺旋动脉承重不足,导致胎盘灌注下降,螺旋动脉的平均直径仅为正常的1/2,加上有内皮损伤以及胎盘血管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胎盘功能下降,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如果胎盘血管破裂,可导致胎盘早剥,严重可导致胎死宫内。 妊高症通常是孕妇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伴或不伴蛋白尿以及水肿,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血管内皮损伤,以及局部缺血、全身各脏器、各系统灌注减少,对母儿可产生一定影响。孕妇脑血管痉挛可导致脑部缺血、出血,孕妇可产生抽搐、头晕、视物模糊;肾脏小血管痉挛可导致蛋白尿、少尿、肾衰;对肝脏的影响主要是可导致肝酶升高、肝包膜下出血,甚至肝破裂;对心脏的影响主要是冠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血压升高后,可导致左心负担增加,导致心衰;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主要是导致贫血、溶血。
    2023-08-02
  • 妊高症什么反应(视频)

    妊高症什么反应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的特有疾病,在妊娠20周后出现的高血压,可能有水肿或者蛋白尿表现。妊娠期高血压是20周后出现的高血压,但产后12周能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所以产后方可确诊。 此外,还有子痫前期,是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和蛋白尿,或者虽然没有蛋白尿。但合并下列任何一项,可以诊断为子痫前期,如血小板<100×10^9/L;或肝功能异常,肝酶>正常值2倍以上;或出现肾功能损害,肌酐>1.1mg/L;或有肺水肿;或新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或视觉障碍,患者表现出头晕或视物模糊。
    2023-08-02
  • 孕妇妊高症有什么危险(视频)

    孕妇妊高症有什么危险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血管内皮损伤以及局部缺血、全身各脏器、各系统灌注减少,可对母儿造成危害,甚至母儿死亡。 脑部脑血管痉挛可导致渗出增加导致脑水肿、充血、脑局部缺血、血栓形成以及脑出血,孕妇可感到头痛,甚至抽搐、昏迷。肾血管痉挛、肾小球渗透增加,蛋白可从肾小球漏出导致蛋白尿,肾脏灌注减少后可导致少尿,甚至肾功能衰竭。小血管痉挛后也可导致肝功能异常、肝包膜下出血,甚至肝破裂,孕妇有时可觉得肝区胀痛,肝区胀痛的高血压患者要重视有肝破裂的可能性。 对心脏心肌的影响可主要导致冠脉小血管痉挛、心肌缺血,同时血管痉挛后,血压可升高,甚至导致心功能异常。若影响血液系统可导致贫血,或红细胞溶解导致溶血;也可导致内分泌及代谢异常。
    2023-08-02
  • 子宫内膜癌手术能治愈吗(视频)

    子宫内膜癌手术能治愈吗
    子宫内膜癌手术能治愈。子宫内膜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是相对预后比较好的一种恶性肿瘤,因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可有异常阴道出血、异常阴道流液,医生可做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子宫腔有异常回声,甚至可以做刮宫进行病理诊断,可比较早期发现,而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见如下: 1、子宫内膜癌特性; 2、手术病理分期,比如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早期预后好; 3、组织学类型,如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好,浆乳癌、透明细胞癌预后差; 4、肿瘤分级,比如G1级预后好,低分化预后差; 5、与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子宫外转移有关; 6、如果患者体质较好,预后好,年老体弱相对预后差; 7、与治疗方案选择有关。 所以子宫内膜癌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5年生存率能达到90%左右。如果发现比较晚,本身疾病的病理类型比较差,分化比较差,疾病到晚期出现子宫外转移或者全身转移或者复发等情况,预后比较差。
    2023-08-02
  • 子宫内膜癌需要做子宫全切吗(视频)

    子宫内膜癌需要做子宫全切吗
    盆腔内有子宫、输卵管、卵巢,并不是每个子宫内膜癌患者均需做子宫全切。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50-59岁的女性,小于40岁的女性占3%-15%,这部分女性70%没有生育。子宫内膜癌是否需要做子宫全切术要根据情况决定,如果病灶局限于宫体,基本术式是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但对于年轻未育女性,如果符合条件,可以保留生育功能,即保留患者的子宫、卵巢、输卵管,具体条件如下: 1、分段性诊刮标本,病理证实病理类型是子宫内膜样腺癌G1级,首选磁共振辅助检查或盆腔超声,提示病灶局限于子宫内膜; 2、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可疑的转移病灶,没有后续药物治疗的禁忌症和妊娠相关禁忌症; 3、经充分咨询,患者明确保留生育功能,此时治疗方法并非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治疗方式。
    2023-08-02
  • 子宫内膜癌手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子宫内膜癌手术后注意事项
    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是否成功取决于正确的治疗决策、充分的术前准备、完美的手术操作和细致的术后管理,术后注意事项如下: 1、需注意术后病人的合理休息与适量运动。要鼓励患者术后第一天下床活动,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和预防血栓形成; 2、如果没有肠道手术的患者,术后6小时可以摄入流质饮食,胃肠道功能逐渐恢复后,要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虾、黑鱼汤。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前,暂时不要吃易产生胀气的食品,如牛奶、豆浆,暂时也不要吃活血食品,禁忌高油、高糖、高脂饮食; 3、术后还要预防伤口感染,腹腔镜患者尤其要注意脐孔伤口的卫生和干燥,由于脐孔内有伤口可深陷,容易发生感染。所以建议患者回家以后用消毒液局部清洁伤口,保持伤口干燥。除腹部伤口以外,还有阴道伤口也要注意卫生。出院后如果有异常分泌物,要及时到医院诊; 4、要预防腹腔压力过度增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术后重体力劳动,避免下肢或外阴水肿。由于患者做淋巴切除或术后放疗,可导致下肢淋巴引流障碍。如果出现淋巴水肿,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5、如果出现一侧下肢皮肤发白、增粗、疼痛或皮温下降,需警惕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6、术后还要注意导管护理,对于筋膜外全子宫切除通常在术后24-48小时拔除尿管。
    2023-08-02
  • 子宫内膜癌可以靶向治疗吗(视频)

    子宫内膜癌可以靶向治疗吗
    子宫内膜癌可以靶向治疗,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疾病早期有阴道流血表现,所以容易及时诊断。标准治疗方案是筋膜外子宫全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配合必要的术后辅助放疗或化疗,多数预后良好。 尽管放化疗手段不断提高,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预后仍较差。靶向治疗主要是通过雌激素信号通路抑制剂,比较常见为芳香化酶抑制剂或者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现在比较常用贝伐单抗、PARP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曲妥珠单抗,以及程序性细胞死亡抑制剂PD-1和PDL-1。通过子宫内膜癌的靶向治疗,以改善晚期子宫内膜或者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