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佩芳

  • 什么叫小儿多动症(视频)

    什么叫小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在临床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英文名称叫做ADH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往往起病于童年,部分人延续到成年,主要特征是与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表现。 小孩多动症发病率较高,成年期相对较少,男孩更多见。小孩多动症在全球发病率大概在7.2%,我国发病率一般在6.26%。临床中经常遇到在学校里面由于多动症无法专心听讲,影响其他小朋友的孩子。
    2023-08-02
  • 孩子多动症怎么判断(视频)

    孩子多动症怎么判断
    孩子多动症根据临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注意缺陷症状和多动、冲动症状。注意缺陷常见的临床表现如下: 1、经常粗心大意、马虎、不注意细节; 2、听课、阅读、谈话时难以保持注意力; 3、与别人说话时心不在焉,经常分神; 4、很难按照指令、要求做事情,学龄期儿童往往不能够完成家庭作业; 5、很难组织、分配任务或活动,做事凌乱、无条理,在时间管理上能力差; 6、不愿意做持续用脑的事情,如同龄儿童做家庭作业只要10分钟就可完成,患儿可能要做2-3小时; 7、经常丢失学习用具、日常用品,如铅笔、书本; 8、经常会因外界的无关刺激分心; 9、日常活动中容易忘事,如经常忘记布置的作业、任务。 孩子多动症还有多动、冲动症状,临床表现如下: 1、患儿经常坐不住,手脚不停地动,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2、患儿在教室上课时会离开座位,或其它需要坐在位置上的场合会经常离开; 3、患儿经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跑来跑去、爬上爬下; 4、患儿经常无法安静学习或做事情; 5、患儿话多,滔滔不绝; 6、患儿经常看起来忙忙碌碌; 7、患儿经常在别人问题未说完时起来抢答,不能够按照顺序发言; 8、患儿经常难以按照顺序等待,如排队时表现出不耐烦; 9、患儿经常打断别人或打扰别人。 多动症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满足上述情况才能诊断。所以家长发现儿童有上述两方面问题时要带至医院,让医生进行判断,是否存在多动症,包括注意缺陷,以及多动、冲动两个症状。
    2023-08-02
  • 婴儿发抖打颤怎么回事(视频)

    婴儿发抖打颤怎么回事
    婴儿发抖打颤在临床上较常见,要具体分析病因。首先可能是因为儿童有发热,在发热初期,体温上升阶段可能身上出现发热,而手脚冰凉,浑身打颤。出现上述情况时,要用温水擦浴进行物理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要及时给予退烧药,可以选择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同时还要给小孩多喝水。吃完退烧药后需密切监测孩子体温变化,如果体温仍然很高,依旧发抖打颤,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另外一种情况是婴儿时期神经系统髓鞘化不够完全,大脑未发育完全,当外界刺激后,因髓鞘系统未发育完全,导致兴奋性传递到邻近纤维,大脑皮层里不能形成明确的兴奋灶,出现泛化现象,出现全身抖动。这种抖动要与抽筋进行鉴别,要做进一步检查,如脑电图、磁共振等相关检查。
    2023-08-02
  • 儿童面神经麻痹是什么原因(视频)

    儿童面神经麻痹是什么原因
    儿童面神经麻痹原因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内在原因,还有一种是外在原因,具体如下: 1、内在原因:由于面神经管在解剖结构是一个狭长的骨性管道,岩骨发育异常时,面神经管可能更为狭窄; 2、外在因素:目前研究发现,面神经麻痹可能与嗜神经病毒感染有关,如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毒可以直接侵袭面神经,导致面神经发炎。临床表现主要是耳后、乳突部位疼痛,起病往往比较急,表现出一侧面部不适,如流涎、漏水、漏饭以及嘴歪; 3、其他原因:如外伤也可引起儿童面神经麻痹,外伤引起面神经损伤后,也会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多见于车祸后颅底骨折,影响到面神经,引起面神经麻痹。此外,急性、慢性中耳炎也会引起面神经麻痹,常见的还有中耳胆脂瘤,可以侵袭或破坏面神经骨管,直接压迫面神经,导致面瘫的发生。
    2023-08-02
  • 面神经麻痹好治吗(视频)

    面神经麻痹好治吗
    面神经麻痹的治疗、预后,要根据不同病因分析。如果面神经炎由病毒感染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耳部、耳后乳突疼痛,一侧面部不适、麻木感、流涎、漏水、漏饭、口角歪向健侧、前额皱纹消失、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治疗时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消除面神经水肿,同时可加用抗病毒药物,再联合营养神经的B族维生素治疗,效果较好,且不会留后遗症。 但对于先天性面神经发育异常导致的面神经麻痹,如果不及时治疗,预后比较差,一般可留下面瘫后遗症。对于面神经肿瘤引起的面神经麻痹,需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康复训练,预后较好,但可能留有后遗症。
    2023-08-02
  • 小儿面部神经损伤治愈后有后遗症吗(视频)

    小儿面部神经损伤治愈后有后遗症吗
    小儿面部神经损伤如果已经治愈,一般不会有后遗症。但小儿面部神经损伤病因不同,且面部损伤程度不同,故预后可能不相同。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神经炎,如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感染等,出现一侧面部麻木、耳后乳突部位疼痛、一侧鼻唇沟变浅、眼睑闭合不全、皱额消失、鼓腮时漏气等现象。如果及时治疗,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B族维生素,以及进行理疗等,预后不错,一般不会留后遗症。 如果面神经损伤是由于先天性面神经发育异常引起,可能留有后遗症。对于面神经肿瘤引起的面神经损伤,首先通过手术治疗,再加上康复训练,预后一般良好,但可能留有一定后遗症。
    2023-08-02
  • 儿童抽动症复发怎么办(视频)

    儿童抽动症复发怎么办
    儿童抽动症复发率高,对于复发难治性抽动症,首先要排除诊断错误,有时需进一步鉴别抽动症和癫痫。假如诊断明确为难治性抽动症,再看选药是否合理,剂量是否用足,不良反应是否耐受,患者用药依从性是否较差等。对于抽动症反复发作的患者,常见处理方法如下: 1、对儿童加强护理,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培养良好的习惯,如少看电视、少上网,避免心理压力; 2、饮食方面避免辛辣饮食或容易兴奋的食物,多进食水果、蔬菜,多喝水; 3、进行药物治疗时保证一定周期,如果抽动症治疗一段时间后处于稳定状态,贸然减药或停药,巩固时间较短,可能出现病情反复发作; 4、对于复发难治性抽动症,往往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联合用药,如合并共患症状,可能要合用共患病的治疗措施,尝试神经调控疗法、深部脑刺激等治疗方法。
    2023-08-02
  • 宝宝抽动症是怎么回事(视频)

    宝宝抽动症是怎么回事
    儿童抽动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一种起源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往往在男孩中较多见,男女比例约为5:3。儿童抽动症发病年龄最小2岁,大的可到21岁,5-10岁多见,即学龄期最多见,以10-12岁最严重。儿童抽动症临床表现如下: 1、运动性抽动:患儿面部表情怪异,挤眉弄眼、眨眼睛、吸鼻子、口角抽动、耸肩膀,甚至吸腹; 2、发声性抽动:患儿会发出声音,如不自主咳嗽,在紧张、焦虑、生气、恐吓时可能上述症状会加重。部分患儿患肺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时,情况会加重,家长在提醒时症状也会加重。平常要让患儿处于比较放松的环境,使其情绪定,可减轻抽动症状。
    2023-08-02
  • 小儿多动症多长时间能治好(视频)

    小儿多动症多长时间能治好
    小儿多动症是一个慢性病,需要正规治疗至少1年,并且要定期随诊。大部分小儿多动症经过治疗,多动症状能够缓解,学习成绩能够提高,而且社会功能也能够改善。因为多动症为年龄依赖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到成人后多动症发病率降低,60%-80%的患者可能持续到青春期,部分患儿可能到成年期后仍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因此,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与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需家长、孩子、学校多方面合作,长期坚持管理好多动症状,帮助孩子更好解决困难。临床药物主要服用专注达、择思达,见效后不可马上停药或擅自减量,而需进行长期治疗。
    2023-08-02
  • 孩子得多动症怎么办(视频)

    孩子得多动症怎么办
    儿童患多动症后,很多家长比较焦虑,孩子得多动症后上课不专心听讲,成绩直线下降。一旦确诊多动症,要进行治疗,医生开药后要进行配合,需由医生、家庭联合制定治疗方案,具体如下: 1、药物治疗:目前药物在改善多动症患儿的注意缺陷,降低冲动,以及提高学习成绩,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有肯定的疗效。目前临床上常见用药包括专注达、择思达。药物治疗把症状控制好,后面的心理治疗、教育训练就可以顺利实施; 2、心理行为治疗:平时需关心、体贴儿童,对其行为、学习进行耐心的帮助、训练,循序渐进,进行个性化教育,注重激励机制,配合心理疏导。对于动作较笨拙的儿童,可以进行感知训练,加强管理,防止攻击性、破坏性行为的发生; 3、加强营养支持:保持合理营养,避免进食兴奋性、刺激性的饮料、食物。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