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国

  • 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优缺点(视频)

    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优缺点
    粒子即放射性粒子,是指能释放光子的微型放射源,常用碘-125、钯-103、金-198。 临床常用碘-125放射性粒子,作用原理为持续性释放低剂量γ射线,使肿瘤细胞的DNA分子链单链断裂、双链断裂,通过产生自由基,引起肿瘤损伤、坏死和凋亡。 放射性粒子植入最早运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近几年已广泛运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剂量较低,治疗比增加,可以通过较少的放射剂量杀死更多肿瘤细胞; 2、放射源距肿瘤近,局部治疗剂量高; 3、持续照射对DNA双链断裂破坏更完全,生物效应更高; 4、高度适形,降低晚反应组织损伤发生率,即减轻周围正常组织损伤; 5、与手术配合进行互补,可提高肿瘤治愈的彻底性; 6、减轻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可以与外科手术共同互补治疗,使治疗效果更彻底。对于部分手术不能彻底切除干净或手术风险较大、并发症严重的患者,可适当结合粒子植入治疗,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7、组织损伤小,可保留机体功能及状态,保持正常生理功能。例如喉癌、舌癌患者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后面部会发生变形,对正常生活及社交、心理造成严重创伤,粒子治疗可避免此类改变,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8、与化疗进行互补,粒子植入属于局部治疗,肿瘤属于全身性疾病,需配合全身治疗。由于粒子植入术后全身副反应较少,生活质量较高,患者同时进行全身治疗,配合率较高,因此更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粒子植入主要缺点为靶区植入不均匀,存在一定穿刺风险、辐射风险,费用较高。综上所述,由于粒子植入具有很多优点,在恶性肿瘤局部治疗中,越来越多患者选择粒子植入治疗。
    2023-08-02
  • 肝门胆管癌症状(视频)

    肝门胆管癌症状
    肝门部胆管癌属于恶性肿瘤,该病侵犯肝总管,肝总管分叉部以及左肝管、右肝管等,是一种危害性严重的疾病,随病变不断发展,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困扰到生活、工作。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点: 1、黄疸: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会因为黄疸就诊,黄疸也是该病最为重要的症状。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皮肤及巩膜黄染,呈现进行性加重,多属于无痛性,个别患者黄疸症状有波动性,上段胆管癌黄疸症状出现较早,中段及下段胆管癌因为胆囊缓冲,黄疸症状产生较晚; 2、腹痛:一半以上患者出现右上腹胀痛等,导致患者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腹痛和胆石症、胆囊炎疼痛极为相似; 3、皮肤瘙痒:可在黄疸出现前后伴随其它症状,如心动过速、出血倾向以及精神萎顿等。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增高,刺激皮肤末梢神经,出现不同程度瘙痒症状。
    2023-08-02
  • 胃癌晚期治疗方法有什么(视频)

    胃癌晚期治疗方法有什么
    癌组织已侵入胃壁肌层、浆膜层,无论病灶大小或有无转移,统称为进展期胃癌。进展期胃癌进一步发展,会侵犯周围器官、组织,出现远处转移,称为晚期胃癌。主要治疗目的为尽可能减轻瘤体负荷,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手术治疗:减瘤手术原则为整块切除,原发癌灶和转移灶均可切除,手术切除后再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效果较为明确。原发灶无法切除时,为减轻梗阻、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可采取姑息性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空肠造瘘、胃穿孔修补等手术; 2、化疗: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适量化疗可以延缓肿瘤发展速度,改善症状,有一定近期效果。胃癌化疗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给药、静脉给药、腹腔内给药,动脉插管区域灌注给药。常用口服化疗药物包括替加氟等,静脉化疗药有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等。近年来,紫杉醇类药物也可以达到较好效果。动脉插管区域灌注给药属于心血管介入范畴,效果较外周静脉好; 3、靶向治疗:靶向治疗可针对性损伤癌细胞,减轻正常组织的损害。目前胃癌靶向治疗药物种类以及作用均有限,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细胞周期抑制剂、细胞凋亡促进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等; 4、其它治疗:胃癌免疫治疗包括非特异性生物反应调节剂,如卡介苗、香菇多糖等,细胞因子如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过继性免疫治疗,如淋巴细胞激活后杀伤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瘤细胞等的临床应用。抗血管生成基因是研究较多的基因治疗方法,可能在胃癌治疗中发挥作用; 5、支持治疗:包括镇痛、纠正贫血、改善食欲、改善营养状态、缓解梗阻、控制腹水、心理治疗。
    2023-07-31
  • 早期胃癌分类(视频)

    早期胃癌分类
    早期胃癌是指胃癌仅局限于黏膜下和黏膜层,根据病灶形态可分为三型,Ⅰ型为隆起型,病灶突向胃腔;Ⅱ型为浅表型,较为平坦,无明显隆起和凹陷;Ⅲ型为凹陷型,表现为较深的溃疡。Ⅱ型还可以分为三个亚型,ⅡA型为浅表隆起型,ⅡB型为浅表平坦型,ⅡC型为浅表凹陷型。早期胃癌高分化腺瘤占70%,低分化腺癌占30%,未见淋巴转移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100%。 癌灶侵犯至黏膜下层伴淋巴结转移者,平均5年生存率达到82%-95%。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无淋巴结转移者可行内镜下黏膜下肿瘤切除,从而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外科手术较为彻底,切除病灶的同时对淋巴结进行清扫,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2023-07-31
  • 胆囊癌的症状是什么(视频)

    胆囊癌的症状是什么
    胆囊癌常见症状为黄疸、腹痛、体重减轻、食欲下降、发热、恶心、腹部胀痛等,有时可能伴有皮肤瘙痒、憋气等其它器官转移现象。临床上出现黄疸等症状时,已到了胆囊癌晚期,即早期胆囊癌几乎无特殊症状,因此,早期发现相对较为困难。具体症状包括以下几点: 1、右上腹不适,伴持续隐痛或钝痛,此症状占84%以上。由于胆囊癌多与胆囊结石炎症并存,故疼痛性质与结石性胆囊炎相似,早期为右上腹不适,继而出现持续性隐痛和钝痛,有时伴有阵发性剧痛,并向右肩放射; 2、消化道症状,绝大多数患者出现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纳差,是由于胆囊不能对脂肪物质进行消化所致; 3、黄疸,一般在病程较晚时出现,表现为黏膜、皮肤黄染,多由于癌组织侵犯胆管引起恶性梗阻所致,同时伴有消瘦、乏力,甚至出现恶病质,皮肤黏膜黄染,伴难以治疗的皮肤瘙痒,右上腹或上腹部肿块; 4、肿瘤迅速增长阻塞胆管,使胆囊肿大,肿瘤侵犯十二指肠引起梗阻,可同时出现梗阻症状。另外,肿瘤侵及肝、胃、胰等,可以出现相应部位的包块。
    2023-08-02
  • 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恢复时间(视频)

    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恢复时间
    肝癌介入术后一般鼓励患者进食、多饮水、加强营养,同时给予护肝、护胃、止呕止痛、利尿消肿、促进胃肠蠕动等对症治疗,一般需要3-5天恢复,特殊情况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主要根据病情决定,结合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化疗药物可能导致骨髓抑制,从而使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动脉栓塞加药物灌注可能导致肝功能损伤,转氨酶、胆红素升高,蛋白下降、凝血功能下降,进一步损伤可能出现肝肾综合征,凝血功能紊乱。因此,术后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待各项指标大致恢复正常后,患者方可出院,一般需要5-7天。患者出院后需要按时复查,根据检查结果做出相应处理,病重患者需要的时间更长。
    2023-08-02
  • 肝癌早期症状(视频)

    肝癌早期症状
    肝癌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在我国,很多肝癌是由乙肝、肝硬化逐渐发展而来,国外大部分患者是因为长期酗酒,酒精性肝硬化发展到肝癌。早期肝癌主要指Ⅰ期和Ⅱ期。部分肝癌早期可能表现出类似于肝炎的症状,主要为右上腹轻度胀痛、不适感或黄疸、食欲下降等,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黑便。 肝癌早期一般是体检发现的,如B超、CT等显示肝脏结节,结合肿瘤标志物综合判断。如果甲胎蛋白>400ng/mL连续1个月,结合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脏占位,可以诊断为肝癌。甲胎蛋白>200ng/mL连续2个月,结合影像学检查肝脏占位,可以诊断出肝癌。手术根治效果较好,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因此需要定期健康体检。
    2023-08-02
  • 肝癌晚期的护理(视频)

    肝癌晚期的护理
    肝癌晚期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如果患者长期卧床,应勤翻身,更换姿势,防止褥疮等并发症发生; 2、出血患者应做好口腔护理工作,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3、癌痛严重的患者,除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外,家属还应给予患者精神安慰,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同时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时发现危重病变,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4、饮食与肝癌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因此肝癌晚期需要注意饮食。肝癌晚期饮食需要注意色、香、味调配,增进肝癌晚期患者的食欲,给予无刺激、易消化食物,温度适宜,进食速度宜慢。肝癌晚期患者可以食用中药粥,如黄芪粥、红枣粥等,有补脾益气的功效,饭后半小时勿平卧。肝癌晚期患者禁食油腻或煎炸食物,呕吐者可给予止呕剂,必要时给予全身静脉营养支持; 5、肝癌晚期患者血氨偏高时应限制或禁食白蛋白。肝癌晚期患者热源以糖类为主,多摄入水果、蔬菜等; 6、肝癌晚期还需要注意心理护理,肝癌患者到了晚期,知道自己已经到达生命最后阶段,无法接受失去亲友,永远离开人间的现实,加上诊治过程中不良反应和无法忍受的癌性疼痛,常表现为忧郁、焦虑,尽量使患者保持希望、接受治疗、坚持活下去,给予心理关怀,控制疼痛,提高患者最后时期的生命质量。
    2023-08-02
  • 肝癌消融术后甲胎蛋白会下降吗(视频)

    肝癌消融术后甲胎蛋白会下降吗
    甲胎蛋白与肝癌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多种肿瘤中均可表现出较高浓度,可作为多种肿瘤的阳性检测指标,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监测。60%-7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含量增高。甲胎蛋白作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评价指标之一,只要肝细胞癌瘤体经过消融治疗后达到坏死,甲胎蛋白就会逐渐下降。当肿瘤完全达到坏死后,甲胎蛋白就会降至正常,所以肝癌患者术后,可根据甲胎蛋白的升降来评估病情。 如果甲胎蛋白没有明显下降,说明肝细胞瘤体没有达到坏死效果,或者存在其它病灶,或者出现转移灶。
    2023-08-02
  • 继发性肝癌有哪些(视频)

    继发性肝癌有哪些
    继发性肝癌又称转移性肝癌,人体全身各部位发生恶性肿瘤都可以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至肝脏,邻近器官肿瘤可以直接浸润肝脏,形成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可能表现为单个结节或多个结节,多数患者为多发结节。常见继发性肝癌包括以下几种: 1、肺癌肝转移:如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通过血液进入肝脏,造成肝脏多发转移; 2、胰腺癌肝转移:胰腺癌作为肝脏的邻近组织,癌细胞可以通过淋巴系统、门脉系统转移至肝脏,导致肝脏多发转移; 3、胃、结直肠癌肝转移:胃癌、结肠癌、直肠癌都可以通过门脉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至到肝脏; 4、卵巢癌肝转移:卵巢癌主要通过血液进入门脉系统造成肝脏转移; 5、乳腺癌肝转移:乳腺癌可以通过淋巴系统或血液系统直接进入肝脏,造成肝脏多发转移。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