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选

  • 下肢淋巴水肿治疗的方法(视频)

    下肢淋巴水肿治疗的方法
    下肢淋巴水肿需根据导致淋巴水肿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导致淋巴水肿,可以采用口服改善瓣膜功能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穿治疗型静脉曲张袜,即医用减压弹力袜减轻下肢静脉反流,部分患者还可以采用手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平常生活习惯注意事项较为重要,需避免长时间静止性站立; 2、感染、炎症存在导致淋巴水肿,可针对感染原因采用有效抗生素,即抗感染治疗,消除感染因素后下肢淋巴水肿症状会减轻或消失; 3、盆腔手术、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或术后放疗等引起淋巴管回流障碍导致淋巴水肿,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手术。经过治疗后淋巴液回流改善,下肢淋巴水肿症状可减轻,甚至部分患者恢复较好。
    2023-08-02
  • 主动脉夹层术后有什么并发症(视频)

    主动脉夹层术后有什么并发症
    主动脉夹层术后主要是指介入血管外科腔内介入手术术后,术后危险期即术后可能存在危险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主动脉术后局部内瘘,局部破口内瘘会导致主动脉夹层进一步增大,甚至逐渐导致主动脉夹层破裂,但可能性较小,术后需要严密观察,这种风险术后1周存在的可能性较小; 2、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症表现还包括术后移植物移位,移植物移位可导致脏器供血动脉堵塞,供血中断,出现脏器缺血、梗死等; 3、主动脉夹层在血管外科主要是指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微创介入术后还要注意脊髓缺血情况。因为不可避免要覆盖掉部分胸部小分支动脉,可能累及脊髓供血,但出现概率较低,术后还需要注意观察患者下肢活动、四肢肌力等。
    2023-08-02
  • 腿部动脉血管堵塞症状(视频)

    腿部动脉血管堵塞症状
    腿部血管动脉堵塞通常是指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腿部动脉堵塞的症状具体如下: 1、早期表现为下肢凉、麻; 2、病变进一步加重,行走时可以出现下肢小腿部酸胀无力感,临床称为间歇性跛行。此时可以形象地比喻为走一走,停一停,停一停,再走一走,属于典型间歇性跛行症状。动脉缺血引起属于血管外科疾病,为初期以及病程发展到中期的表现; 3、随病变进一步发展,血管堵塞症状进一步加重,在上述症状基础上会逐渐加重,进而出现静息痛。静息痛是指在休息睡觉时下肢小腿或脚部出现发凉、疼痛等表现,通常表示缺血较为严重。不活动状态下存在脚部和小腿疼痛,说明供血已经较差,缺血较严重; 4、静息痛进一步发展,缺血进一步加重,下肢可以出现局部缺血坏死,例如脚局部溃烂、缺血坏死等。 此类疾病必须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2023-08-02
  • 下肢静脉曲张不做手术可以治好吗(视频)

    下肢静脉曲张不做手术可以治好吗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根据病变发展程度以及病变进展不同时期,需要采用不同干预措施,甚至是手术治疗,具体如下: 1、0期,正常无曲张,这类患者无需进行治疗; 2、1期,表现为局部成团、成簇小静脉迂曲扩张,不用进行手术,可以穿医用减压弹力袜,也可以口服改善瓣膜功能药物,或采用局部硬化药物注射治疗; 3、2-4期,静脉曲张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不进行手术治疗无法治愈,可以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包括开刀手术、局部微创激光闭合术、射频闭合术以及微波闭合术; 4、5-6期,病变进一步进展局部会出现溃疡,需要在手术干预下进行治疗,促进溃疡愈合减缓病变进一步发展。
    2023-08-02
  • 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可以在先前形成血栓基础上进行蔓延,血栓蔓延增多导致血栓不稳定,称为下肢静脉漂浮血栓。因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需要经过心脏到达肺动脉进行气体交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血栓呈黏糊状、不稳定,很容易出现血栓顺血流脱落,经过心脏到达肺动脉称为肺动脉栓塞。肺栓塞属于临床急症,因为大块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引起肺动脉主干堵塞,严重者可以导致患者猝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要进行及时、有效治疗,最大限度减少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甚至猝死性重症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脱落血栓块相对较小,导致不同程度肺栓塞,有时可以表现为轻度肺栓塞,存在轻度胸闷、憋气、气短症状。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可以取得不错治疗效果,可以应用抗凝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2023-08-02
  • 下肢静脉回流不畅原因(视频)

    下肢静脉回流不畅原因
    下肢静脉回流不畅通常为静脉血回流不通畅,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可以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下肢静脉出现瘀血会出现下肢肿胀感,属于常见原因; 2、如果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没有得到及时、规范、有效、系统治疗,可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简称为PTS。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因为血栓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静脉血管内残留较多陈旧血栓所致,此种血栓形成时间较长,时间过长会影响下肢静脉回流。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可以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下肢肿胀感、沉重感、局部色素沉着、硬斑形成,以及在此基础上导致局部溃疡形成; 3、静脉受压堵塞,临床主要是指髂静脉受压回流不通畅,且20%左右患者会存在髂静脉受压,可以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甚至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023-08-02
  •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怎么办(视频)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怎么办
    针对下肢静脉功能不全除避免长时间静止性站立之外,还要注意口服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例如地奥司明、迈之灵可以适当改善瓣膜功能,提高静脉张力,减轻上述症状。还可以进行物理干预措施,包括穿治疗型下肢静脉曲张袜,即医用减压弹力袜可以起到良好治疗效果。 下肢静脉慢性功能不全是指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直立行走后下肢沉重感、肿胀感以及后续出现局部色素沉着、硬斑形成等。这种症状出现后患者较为痛苦,日常生活需要高度注意,部分措施可以让症状几乎不进展或进展较慢。导致静脉功能不全主要是由于长时间静止性站立,这种长时间静止性站立因为不活动,肌肉不收缩,下肢静脉处在充血、瘀血状态,可以导致下肢症状较明显,需避免长时间站立。长期肿胀感、沉重感会进一步加重下肢静脉瓣膜反流,造成静脉功能不全症状进一步加重。
    2023-08-02
  •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症状(视频)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症状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通常是指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初期时主要表现为走动、站立后下肢出现肿胀、沉重感,此时属于主观表现,临床通常没有其它表现。随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加重,会出现下肢在肿胀沉重感基础上出现局部色素沉着。色素沉着区域早期发生在下肢脚踝部、小腿内侧,这种色素沉积区逐渐增大,因为皮肤营养改变,脂质硬化会局部出现硬斑,即硬斑形成。 硬斑形成多说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在进一步加重,硬斑形成后可以在硬斑形成基础上出现局部小破溃。早期表现为较小破溃,缓慢渗液、渗水,经久不愈合。随时间延长,破坏逐渐增大后可形成明显溃疡,甚至导致老烂腿等表现。部分下肢静脉慢性功能不全患者可以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在下肢静脉曲张基础上可以出现上述一系列症状。
    2023-08-02
  •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视频)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初期通常无明显临床表现,患者可行走正常。随病变进展,下肢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增大,可影响下肢动脉血流通畅性,下肢动脉供血进一步减少可以出现行走后下肢小腿部酸胀、无力感,临床称为间歇性跛行。此时说明下肢缺血已经较严重,存在下肢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 病变进一步进展,可出现下肢发凉、麻木、疼痛等表现,说明下肢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此时需要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以恢复下肢动脉供血通畅性,下肢供血恢复正常,上述症状可以消失。
    2023-07-31
  • 下肢动脉有斑块严重吗(视频)

    下肢动脉有斑块严重吗
    下肢动脉硬化可以逐渐导致下肢动脉管腔内内膜斑块形成,斑块形成由小到大,早期无明显症状,因为没有影响血流通畅性。随时间延长,下肢动脉内斑块逐渐增大,当斑块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导致斑块所在部位动脉管腔狭窄,例如狭窄率大于70%,甚至大于90%,可以严重影响血流通畅性,出现下肢供血减少,进而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 发生在其他动脉管腔内可具有不同临床表现,发生在脑动脉可以表现为脑缺血,甚至脑梗死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斑块形成严重需要进行干预措施治疗,早期发现斑块可以进行药物口服治疗,经过药物口服斑块形成速度减缓可以减轻后续出现症状。斑块形成较大导致动脉管腔重度狭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外科开刀手术、微创介入手术治疗,血流恢复通畅后再辅助药物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