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晓强

  • 心脏瓣膜手术有风险吗(视频)

    心脏瓣膜手术有风险吗
    手术治疗是有创操作,多数具有风险,对于心脏瓣膜的手术风险,需根据患者术前情况分析。如果患者出现瓣膜疾病,但术前没有心功能不全、未合并严重并发症,则瓣膜手术风险较低,死亡率<1%。如果患者术前已出现心脏增大、脑梗、栓塞等疾病,此时进行手术风险则会增加。并且心脏瓣膜手术的风险,与手术中处理瓣膜数量有关,如单纯二尖瓣或单纯主动脉瓣成形或置换,需要处理2-3个瓣膜,通常需要处理瓣膜越多,手术风险越大。临床常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由于细菌作用,导致侵犯主动脉瓣、瓣膜瓣环,甚至有钙化瓣膜组织侵犯到心肌。因此,手术中需要仔细清除钙化组织,但会导致瓣环质量变差、薄弱。所以手术时需要用心包片或人工组织重建主动脉瓣环,但会增加手术风险。
    2023-08-02
  • 心包肿瘤的治疗方法(视频)

    心包肿瘤的治疗方法
    心脏常发生肿瘤地方是心包,位于中纵隔,可能出现多种肿物,如囊肿、畸胎瘤等。若患者在术前经过检查后发现为良性肿瘤,应尽量进行手术治疗。如果肿瘤侵犯心包,需完整剥除心包,并切除肿瘤。如果为恶性肿瘤,可能为较少见的横纹肌肉瘤,即使进行手术治疗也难以达到根治效果。而对于存在心包肿瘤的患者,在剥除心包,解除压迫症状后,需要做病理检查,明确预后。此外,心包肿瘤的分型较多,如果患者经过彩超检查后发现心包肿瘤,还需要做心脏CT、核磁检查,有助于判断肿物的性质。如果患者的心包肿瘤含有牙齿、高密度影,则高度怀疑畸胎瘤,通常属于良性肿瘤,经过手术切除即可。而如果患者存在恶性肿物,位于心包内,可能会占据心脏收缩和舒张空间,也需要进行心包剥脱手术。
    2023-08-03
  • 心脏瓣膜置换后心衰怎么办(视频)

    心脏瓣膜置换后心衰怎么办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心衰,需依据术前心衰状态决定治疗措施,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术前有心衰:若患者手术前有严重心衰,经过换瓣手术后,虽然有心衰但症状有所改善,证明手术前的疾病较重。虽然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能改善相应的症状,但还没有完全恢复,建议应用强心利尿药物或较新型药物,如诺欣妥等抗心衰药物;2、术前无心衰:如果患者术前心功能正常,进行瓣膜置换手术出现心衰,需要考虑和手术有关。部分患者做瓣膜置换手术后心功能正常,但经过相应时间出现心衰,此时原因较多,可能由于活动量增加、肺部感染等疾病所致。建议患者咨询主治医生,必要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并进行治疗。
    2023-07-31
  • 非紫绀型心脏病的发病原因(视频)

    非紫绀型心脏病的发病原因
    多数胎儿的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母亲在怀孕期间的各种因素所致,而具体因素尚未明确,比如病毒感染、在怀孕期间服用药物等。因此,建议女性怀孕期间,尤其是怀孕早期,尽量避免出现感冒等疾病,进而避免进行药物治疗。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是较为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发病率较高的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通常情况下,心脏病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脏病,即先天性心脏病。按照疾病种类分析,又将先天性心脏病又分为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复杂性心脏病是紫绀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是简单先天性心脏病。
    2023-08-01
  • 三尖瓣闭锁怎么办(视频)

    三尖瓣闭锁怎么办
    三尖瓣闭锁是较常见的复杂紫绀型心脏病,如果患者经过诊断后,明确存在手术指征,则建议患者早期要采用格林手术、房坦手术、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等重建方式,将右心房、右心室血液引流到肺动脉,增加患者肺动脉血液灌注,缓解紫绀的症状、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通常先天性心脏病分为简单、复杂两种类型,简单型是左向右分流为主的先天性心脏病,复杂型是右向左分流为主的先天性心脏病,即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常见于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瓣闭锁。而肺动脉闭锁可以引起三尖瓣闭锁,使得右心房和右心室间没有正常的通道。
    2023-08-02
  • 心脏损伤后不可逆吗(视频)

    心脏损伤后不可逆吗
    心脏损伤后是否可逆,主要由患者的病情决定,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不可逆:如果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即使经过治疗,治疗的目的则是防止再发生细胞凋亡,并且救活濒临凋亡的心肌,此时属于不可逆的情况;2、可逆:如果患者出现心肌损伤后未发生梗死,比如处于缺血、濒临心肌凋亡的状态,此时属于可逆的情况,具有救治的几率。此时可以选择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内科PCI支架治疗、血运重建。人体内有较多细胞,多数细胞可以再生,比如皮肤、血细胞等,在相应周期内可以再生,但人类有两种细胞无法再生,即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总体数量由出生时决定。
    2023-08-02
  • 心脏瓣膜手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心脏瓣膜手术后注意事项
    心脏瓣膜手术主要是瓣膜成形手术和瓣膜置换手术,常见注意事项如下:1、适当休息:患者术后早期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2、服用药物:患者在术后需按时服用药物,尤其是机械瓣膜置换,需要服用华法林抗凝。而瓣膜成形手术后3-6个月,若患者合并房颤,也需要按时服用华法林;3、定期复查:术后早期即1个月左右,患者需重新到医院进行抽血化验,并且进行彩超、X线、心电图检查判断心脏恢复情况;4、预防恶性事件:患者术后需避免由于瓣膜置换、护理不当造成的瓣膜出现急性功能障碍,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2023-08-02
  • 心脏猝死的前兆有哪些(视频)

    心脏猝死的前兆有哪些
    心源性猝死的前兆存在个体差异,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典型症状发作时间、次数增多:若患者既往存在冠心病,则会引起濒死感、心绞痛发作频繁或发作时间延长。患者以往发作频率为数天一次或偶尔出现针刺样隐痛,但心源性猝死前会持续疼痛,并且无法缓解,一天发作数次,而且服用药物后并无效果;2、焦虑感: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感以及无法形容的不适感;3、检查存在异常:患者经过心电监护检查后,可以发现频发多元性室性早搏,或血压监测出现低血压状态;4、四肢末梢发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四肢末梢发凉等临床表现。
    2023-08-03
  • 心脏损伤标志物查几次(视频)

    心脏损伤标志物查几次
    如果在临床检查后显示患者已有心肌标志物升高,则建议在疾病早期进行相关检查,直到心脏损伤标志物降到正常水平停止,通常在疾病早期应频繁检查,需要每天检查2-3次。另外,需要根据患者心肌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判断病情轻重,并决定服用药物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此外,心肌损伤标志物较多,早期为心肌酶,如CK-MB,即肌酸激酶同工酶等,目前较敏感或较特异性为心肌肌钙蛋白,包括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肌钙蛋白T等。
    2023-08-02
  •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最重要的确诊方法(视频)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最重要的确诊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前,最常见且最重要的确诊方法为心脏超声,观察到异常血流即可确诊,而多数患者经过彩超的方法即可确诊,而其他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症状、听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多数存在相应症状,同时到医院体检可以发现有杂音;2、辅助检查:通过X线检查可以明确较复杂畸形,而部分患者需要经过心脏CT、核磁共振、右心导管检查即右心导管造影,明确肺动脉阻力、压力,从而协助判断。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