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勤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好输入什么血(视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好输入什么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称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免疫紊乱引起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占常见出血性疾病1/3。这种疾病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引起明显出血倾向,轻者表现为皮肤瘀斑、瘀点,严重者可能表现为消化道或内脏出血。对于血小板<20000μL,存在明显出血倾向患者,可能更多需要输注单采血小板。 这种疾病不需要反复输注单采血小板,因为反复输注单采血小板,由于人体自身存在血小板抗体,输注血小板中同样存在血小板抗体,反复不断输注血小板容易引起自身抗体不断提高。因此如果存在严重出血倾向,血小板<20000μL,可以输注单采血小板治疗。部分女性因为血小板减少引起月经崩漏或淋漓不尽导致重度贫血,此时需要输注红细胞悬液等成分血,以此纠正患者贫血状态。
    2023-08-01
  • 粒细胞缺乏症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粒细胞缺乏症是怎么引起的
    粒细胞缺乏指外周血的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500个,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度感染会引起粒细胞缺乏; 2、药物因素:例如抗肿瘤、抗结核或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会引起粒细胞缺乏; 3、造血功能较低下或骨髓增生情况较差:包括骨髓移植以后患者都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缺乏。 对于此类患者关键在于预防,由于中性粒细胞缺乏引起感染和并发症。患者应注意生活起居,保持清洁,包括口腔、肛门,以增加患者抵抗力预防感染。
    2023-08-01
  • 粒细胞缺乏症如何确诊(视频)

    粒细胞缺乏症如何确诊
    粒细胞缺乏症的确诊较为简单,通过外周血常规检查如果发现患者中性粒细胞数值<500个,则为出现粒细胞缺乏症。更关键需要明确粒细胞缺乏原因,例如重度感染、造血原料缺乏、造血功能低下、骨髓移植后、抗肿瘤治疗后都可能会出现粒细胞缺乏。 因此针对粒细胞缺乏患者可以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治疗,可以有效让患者粒细胞在一定时期内恢复到相对正常水平。急性白血病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为主。患者确诊为粒细胞缺乏,关键在于预防感染。预防感染关键是患者注意饮食起居,例如出门时戴好口罩,注意口腔和肛门清洁,话只能喝还要注意进行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预防。
    2023-08-01
  • 免疫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视频)

    免疫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占出血性疾病1/3,是由于免疫紊乱引起自身免疫出血性疾病。10万人中可能存在5-10个人出现发病倾向,女性相对大于男性,儿童发病治疗相对容易或80%儿童存在一定自愈倾向。 成人如果治疗一年以上血小板还没有恢复或出现血小板反复减少,称为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症。慢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如果切脾以后血小板没有恢复正常,一般称为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此类患者不要追求血小板数值达到正常水平,因为患者血小板在30000μL以上出血倾向相对较少。如果没有明显手术需求或怀孕生育,30000μL以上不影响正常生活质量。因此尽量让血小板维持在30000μL以上,属于稳定疾病状态。
    2023-08-01
  •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减少怎么治疗(视频)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减少怎么治疗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一般见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骨髓表现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即颗粒剂较多,但产板型巨核细胞较少,称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患者外周血表现血小板较少,因此临床表现明显出血倾向。患者皮肤存在明显瘀斑、瘀点,严重存在内脏或颅内出血。临床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但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使用存在较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例如水钠潴留、电解质紊乱或向心性肥胖,血压、血糖增高以及消化性溃疡。 因此激素治疗一段时间以后无效,需要缓慢减量停用。还包括促血小板生成素、丙种球蛋白、利妥昔单抗、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达拉唑等药物都可以用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具体情况应该结合患者症状、实验室检查、骨髓检查等进一步诊疗。
    2023-08-01
  • 骨髓活检疼吗(视频)

    骨髓活检疼吗
    骨髓活检存在疼痛,血液系统疾病中属于常规检查,不能通过外周血检测代替骨髓活检或骨髓涂片检测手段。因此目前需要通过骨髓细胞学涂片和骨髓活检对疾病进行确诊。大部分患者都可以耐受此类疼痛,包括儿童。 此外,充分了解骨髓穿刺过程可以减少紧张,患者进行一次骨髓穿刺以后可以减少恐惧感。因为骨髓穿刺时先在皮肤进行局部麻醉,进针时可能存在轻度疼痛。穿刺针进入皮肤、骨髓组织时,疼痛感较轻,大部分感觉以酸胀为主。
    2023-08-02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症状(视频)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症状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常指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异常恶性克隆性疾病。患者以原始细胞增多为表现,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症状如感染、出血、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贫血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轻度活动后胸闷气短、感染。 此外,患者可出现低热或高热,低热可表现于患者每天体温都在38℃以下,一直无正常体温;还可以表现为患者每天会有一段时间出现畏寒、发热引起高热。胸骨压痛属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典型临床表现,患者需要引起重视。存在胸骨压痛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排除是否存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