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波

  • 新生儿肺炎很严重吗(视频)

    新生儿肺炎很严重吗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的常见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0万的儿童死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是比较严重的疾病,是由于新生儿的肺发育不完善、咳嗽反射比较弱、呼吸道纤毛运动比较差、分泌物不容易排出导致的,因此,疾病恢复比较慢;另外,分泌物容易堵塞呼吸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危及患儿的生命。由于新生儿的抵抗力很差,病情变化比较快,病灶不容易局限,容易波及到其它的脏器,可以出现脑膜炎、中毒性肠麻痹、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危及患儿的生命,因此,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新生儿肺炎,家长都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医。
    2023-08-02
  • 感觉自己有忧郁症怎么确诊(视频)

    感觉自己有忧郁症怎么确诊
    如果自觉罹患抑郁症,自己确实存在感觉,比如觉得自己心情越来越差,情绪越来越容易波动,并且容易疲劳,存在兴趣下降等问题,可以询问周围的人或者打电话咨询医生,也可以初步确定是否存在抑郁症状的问题。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具体包括兴趣低落、愉快感丧失、精力减退、疲劳感、情绪容易激惹、自我评价低、思维缓慢、注意力难以集中。患者反复感到生活无趣,或者存在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性欲下降等。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影响社会功能状态持续至少2周,又不能进行调整,同时也没有其它精神或者心理方面障碍,可能属于抑郁症问题。如果需要确诊抑郁症,应该及早到医院精神卫生科或者临床心理科找专业医生进行诊断、进行治疗,对于每个患者都属于是最好的方法。
    2023-08-03
  • 房颤出血的评分(视频)

    房颤出血的评分
    房颤患者进行出血风险的评估,主要是HAS-BLED评分系统。HAS-BLED是由特殊情况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组成的评分标准,具体如下:1、H:代表高血压,如果存在高血压需加1分;2、A:是指存在异常的肝肾功能,如果有肝功能的异常加1分,肾功能的异常也需加1分;3、S:是指STROKE,即中风,如果有中风史的患者,需加1分;4、B:代表出血,如果有出血史,或者存在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需加1分;5、L:代表INR值易波动,INR是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是监测抗凝药物华法林很重要的指标。如果INR波动很大,不容易达到正常范围,也需要加1分;6、E:代表老龄,如果年龄≥65岁,需加1分;7、D:是指DRUG,即用对华法林有影响的特殊药物,或长期喝酒也需各加1分。房颤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比较高,所以大部分房颤患者,需服用抗凝药物进行抗凝,但抗凝药物会有出血风险,需要进行出血的评估。通过上述HAS-BLED评分系统,共有9分,若≥3分,提示患者出血的风险较高。但出血风险高不代表不抗凝,需非常关注患者出血的情况,尽可能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或者密切监测患者的INR,达到抗栓和出血的平衡,尽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2023-07-31
  • 老年人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是什么(视频)

    老年人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患者表现为受累肌肉容易波动,即休息以后有力气,一活动则没有力气,极其容易疲劳。 老年人重症肌无力的因为在神经支配肌肉接头,即突触后膜有一种受体,称为乙酰胆碱受体。而因为患者免疫出现异常,受到自身抗体攻击,使得乙酰胆碱受体被破坏,神经支配发来冲动时不能引起肌肉收缩,以上即为患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2023-07-31
  • 十二指肠有息肉严重吗(视频)

    十二指肠有息肉严重吗
    十二指肠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以及家族遗传性与染色体有关的黑斑息肉病。 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一般不会恶变,无出血以及无梗阻症状,且生长较小时可不做处理,病情不算严重。如果是腺瘤性息肉或黑斑息肉病则存在恶变的风险。患者早期出现症状,经明确诊断后,要通过内镜手段及时切除。随后需定期复查,避免出现恶变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2023-08-01
  • 十二指肠先天性狭窄怎么诊断(视频)

    十二指肠先天性狭窄怎么诊断
    十二指肠先天性狭窄属于临床少见病,在肿瘤医院或肿瘤外科较少见,儿童医院或小儿外科相对多见。几个月到4-5岁儿童若出现频繁的呕吐,且呕吐后出现营养不良、消瘦,呕吐内容物往往是以胆汁为主,无过多血腥液体,临床可怀疑是十二指肠先天性狭窄。 十二指肠先天性狭窄部位往往在降段与水平段,可通过上消化道造影观察确诊。且通常狭窄上部存在明显扩张,包括十二指肠球部、胃。通过CT等影像手段也能进行辅助诊断。
    2023-08-01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护理(视频)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护理
    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是胃肠胰外科最大型手术之一,围手术期的处理、护理非常重要。护理要点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 1、身体一般情况的护理,包括术后严密的生命体征观察,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重视腹腔引流管的引流量,引流物的性状,明确是否含有胆汁,以及尿量的观察也很重要。因为这些引流的内容物能够直接反映患者腹腔的情况、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2、心理护理,包括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进行开导,树立正确信心,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抗肿瘤治疗。
    2023-08-01
  • 做胃息肉手术需要住院吗(视频)

    做胃息肉手术需要住院吗
    胃息肉>2cm,考虑是腺瘤性息肉,若存在明显的异型性,需要手术摘除,如胃镜下ESD,即胃镜下黏膜切除。手术创伤较小,如无穿孔、出血,患者可不必住院。部分患者息肉较大,术后存在出血、穿孔的风险,为安全起见,建议临床观察2-3天。若恢复顺利,进食、排便较好,未出现相关症状时即可出院。 所以,是否需要住院应出于安全考量,并不是绝对的情况。另外,增生性息肉不会恶变,甚至无需手术治疗,定期临床观察即可。若发现腺瘤性息肉应提高警惕,需及时手术摘除,对于不能排除恶变的息肉,建议做胃切除,以及周边淋巴结清扫,才有希望彻底治愈。
    2023-08-01
  • 直肠癌大便的特点(视频)

    直肠癌大便的特点
    大部分直肠癌早期患者的大便与正常大便有所区别,直肠癌大便在早期与正常大便颜色相同,没有明显变化,随着直肠癌进展、肿瘤增大,可以出现肿瘤坏死、脱落、溃疡等,此时会出现黏液便、血便,甚至黏液脓血便。直肠癌患者除了会出现大便颜色变化,还可能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比如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大便习性也会发生改变,如大便稀、不成形、明显变细,大便呈不规则的沟槽样改变。直肠癌患者的血便与痔疮内痔表现有相似之处,如果出现早期血便,需到医院进行就诊。因此如果出现大便颜色、性状以及排便习惯改变,应加以警惕,早期去医院就诊明确,同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肠镜、大便化验等,可以帮助早期直肠癌患者发现明显病变,避免直肠癌发展超出人为控制范围,对于术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直肠癌患者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促进直肠癌术后恢复有较大帮助。
    2023-08-02
  • 直肠癌保肛的几个条件(视频)

    直肠癌保肛的几个条件
    直肠癌手术肛门保留,有利于提高术后生存质量以及重塑术后生活信心。直肠癌术后能否保住肛门取决于较多因素,如肿瘤大小、肿瘤距肛门的距离,以及肿瘤分期、直肠系膜长度、直肠长度等。直肠常规手术包括开腹手术或者腹腔镜手术,如果直肠肿瘤距离肛门大概5cm,保住肛门的几率比较大。如果直肠肿瘤离肛门距离短,是5cm以下的肿瘤,保肛几率较小,手术难度较大。男性患者骨盆比女性患者骨盆狭窄、狭小,女性因存在产道,骨盆比较宽、松,可以充分游离肿瘤下面的肠管以及系膜,术后可以得到较好的保障。如果男性患者是5cm以下的超低位直肠癌,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想保留肛门比较困难。随着手术机器人在临床上的应用,可以提高保肛几率,保证直肠癌切除的效果。手术机器人是外科技术内顶尖的技术,手术机器人的优势在于末端有灵活工具以及3D放大的视野,使手术中外科医生对手术层面、手术细节有较大把握。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