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彬

  • 脊髓蛛网膜炎的早期诊断(视频)

    脊髓蛛网膜炎的早期诊断
    脊髓蛛网膜炎的早期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病史:患者本身要注意是否有相关病史,如感冒、感染、发烧、以及有无脊髓、腰骶尾部的外伤史; 2、神经系统检查:检查时一般不会有明确的感觉平面,同时也没有胸部的明确的束带感、疼痛感,及下肢的放射性疼痛等; 3、肌力检查:包括四肢肢体的肌力、肌张力、腱反射、肛门括约肌功能、大小便等; 4、脑脊液检查:如果存在粘连,在行腰穿查脑脊液做压颈试验时,测压的水柱移动速度会比较慢,同时也不通畅,说明蛛网膜下腔存在不全性阻塞,甚至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为正常或者偏高,蛋白含量偏高; 5、磁共振检查:通过磁共振检查可给予明确诊断。
    2023-08-01
  • 认知功能损害怎么治疗(视频)

    认知功能损害怎么治疗
    认知功能损害存在各种各样的表现,有轻度、重度之分。出现轻度的认知功能损害时,先需要考虑是什么原因引起,如果是因为高血压、糖尿病或者老龄化引起的慢性、长期脑供血不足而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只要改善其慢性脑缺血的问题,认知功能损害则会相对减轻,但是这种治疗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一个人的血管变化也是慢性演变的过程。 如果已经出现老年性痴呆,则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要采用治疗痴呆的方法进行治疗。痴呆是由环境因素、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等综合因素所致。如果明确病人的家族中有认知功能障碍的基因存在,在治疗上要按早老性痴呆的方法进行治疗。 以目前医学水平而言,此类疾病不可逆。综合而言,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先要确定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认知功能障碍,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2023-08-02
  • 脑血栓患者怎么锻炼好(视频)

    脑血栓患者怎么锻炼好
    脑血栓患者的锻炼方式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锻炼方法。如果家里条件比较好、比较宽敞,可以在家中配备运动自行车进行锻炼。如果经济条件一般,可以躺在床上,两条腿抬起平举或两只手平举,或者捏手、捏脚、踢脚等,这些都是锻炼的方法。 脑中风的病人主张尽早锻炼,只要生命体征稳定,通常就可以进行锻炼,甚至要求下地锻炼。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康复及预防复发,具体锻炼方式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决定,如果肢体偏瘫,可将肢体功能康复作为主要锻炼目标。具体锻炼方式需要咨询康复师,在指导下进行。
    2023-08-02
  • 怎样预防脑血栓复发(视频)

    怎样预防脑血栓复发
    如何预防脑血栓复发是老百姓比较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已经发生过脑血栓的患者,要预防脑血栓的复发,医学上称为二级预防。通常在没有发生脑血栓之前做的预防工作称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对脑血栓的复发也非常重要,具体如下: 1、生活中饮食要清淡,减少盐、味精、鸡精等调味品的摄入,同时要戒烟限酒,会下降复发的风险; 2、控制原有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抽烟等危险因素,应控制良好; 3、适当加强锻炼。
    2023-08-02
  • 急性脑血栓怎么引起的(视频)

    急性脑血栓怎么引起的
    急性脑血栓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疾病综合征。脑血栓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肯定的诱发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临床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主要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抽烟等,其中抽烟排在第二位。 生活不规律、熬夜、酗酒等也都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急性脑血栓。此外,高尿酸血症、动脉炎以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系统疾病,也是形成急性脑血栓的危险因素。 目前以现有的医疗设备而言,70%-80%的脑血栓都可以找到病因。找到原因后,患者应做好二级预防,避免再次发生急性脑血栓。还有10%-20%的脑血栓找不到原因,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脑血栓形成。
    2023-08-02
  • 总是睡眠瘫痪有危险吗(视频)

    总是睡眠瘫痪有危险吗
    出现睡眠瘫痪要排除病理性的原因。有的人睡眠会打呼噜,甚至出现呼吸暂停综合征,则此时虽然睡得很深,但大脑处于缺氧状态,而长期慢性缺氧会导致大脑退化,所以称之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OSAHS综合征,是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其次,排查是否因药物引起,如进食某些药物会导致睡瘫症的发生,从而可导致呼吸抑制。主要的药物为安眠药,会对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产生呼吸抑制,所以要到专科医生处就诊,积极查找原因。
    2023-08-03
  • 发作性睡眠症是指什么(视频)

    发作性睡眠症是指什么
    发作性睡眠症指慢性睡眠障碍,临床表现主要是病理性睡眠、猝倒发作、睡眠瘫痪和睡眠幻觉四大综合征,具体表现如下: 1、病理性睡眠:表现为白天过度嗜睡和睡眠发作,需要排查由自身原因还是外界因素所引起,包括环境差、房间窗户小、室内空气差、人多缺氧等; 2、猝倒发作:60%-70%的病人可能与睡眠发作同时起病,也可以在睡眠发作后开始。表现为在睡着几秒或几分后,突然出现头部下垂、肌肉抽搐、语言含糊、眼睑下垂等症状,常和癫痫发作类似; 3、睡眠麻痹:发生率也比较多,在15%左右,主要表现为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出现眼外肌、呼吸肌外的各种表现,又称为睡眠瘫痪; 4、睡眠幻觉:出现海市蜃楼的虚幻。
    2023-08-01
  • 最近老是睡眠不好怎么回事(视频)

    最近老是睡眠不好怎么回事
    睡眠不好首先要判断患者的年龄,其次要查看其所处的生活状态,通常睡眠不好存在以下几种原因: 1、精神因素:精神压力大,比如某些人正在准备考试,压力会很大,想睡但不敢多睡; 2、环境因素:与心理因素有关,比如和朋友出去玩,一直很兴奋,而且一直在回忆一些愉快或者不愉快的事情,从而影响到睡眠; 3、饮食因素:经常服用兴奋性药物、酒类、茶叶、咖啡等;比如现在很多人疲劳后打困,要喝点茶或者咖啡来提神,但如果不在恰当的时间点饮用咖啡,会导致失眠; 4、其他因素:如睡前锻炼、洗澡,会使大脑保持清醒状态,而难以入睡。
    2023-08-01
  • 最佳睡眠时间是什么时间(视频)

    最佳睡眠时间是什么时间
    一个人的睡眠非常重要,人生大半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尤其在经过一天的劳累以后,足够的睡眠很重要。一年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季节不同以及年龄不同,最佳的睡眠时间也不同。一般春天、秋天在10点半到12点入睡比较好,秋冬季节天气冷,睡眠时间应稍早一点,9点半入睡最好。 每个人的生活规律不同,生物钟有所不同。有些人群因为工作需要,需要调整生物钟,比如医院里的护士要三班倒,需要晚上上夜班,白天睡觉,对这类人群而言,最佳的睡眠时间是白天。即使白天不受到干扰,实际睡眠质量肯定也不好,有人做过科学对照,三班倒的护士和正常时间工作的护士,他们的睡眠质量有明显差别。儿童的睡眠要早一点,8点半左右就可以入睡,青少年可以在9点到10点入睡,老年人在10点以后入睡。 所以不同的季节、不同年龄,每个人的最佳睡眠时间不同。老年人的睡眠时间可以缩短,但是老年人因为活动少,冬天的时候可以在8-9点休息,但是要保证睡眠时间达到6-7个小时。同时躺着闭目养神也是休息,也会对老年人的新陈代谢带来帮助。
    2023-08-01
  • 中枢性眩晕的症状(视频)

    中枢性眩晕的症状
    中枢性眩晕是指大脑、小脑、脑干部位出现眩晕,分为旋转性眩晕和非旋转性眩晕,头晕的类型包括阵发性头晕和持续性头晕。 除了中枢性的眩晕,也存在周围性眩晕,如前庭、半规管、耳蜗等部位。当出现周围性眩晕时,通常症状比较凶猛。表现为在病人发作的时候头晕特别严重,闭着眼睛不想动,处于安静的状态。 中枢性眩晕的症状没有周围性眩晕严重,但是持续时间比较长。中枢性眩晕可一直持续几天甚至数周,比如出现脑干梗死、小脑梗死的情况,主要症状就表现为眩晕。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