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宏

  • 精神分裂了怎么办(视频)

    精神分裂了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自己还是周围各类人群出现敏感多疑,对周围人冷淡、自笑、性格一反常态、孤僻、懒散、自言自语等表现,要及时转诊,寻求帮助。现实患者有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主动求治的仍然是少数。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没有自知力,对出现的各种改变和症状,听之任之、置之不理,对出现的幻觉、妄想信以为真,感觉到有人害自己、议论自己、说自己坏话、控制自己。需要家属和患者的亲朋好友,尽自己的责任,鼓励和协助患者及早诊断,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因为精神分裂症目前病因不是十分明了,整体疗效不是十分乐观,越早治疗、患者预后越好,对预防精神残疾的出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患者一旦放任不管,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对家庭是灾难,对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风险,患者流浪街头、无法工作、无法学习,无法给社会、家庭做贡献,反而变成家庭包袱,拖累社会。
    2023-08-03
  • 如何保持心理平衡(视频)

    如何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维护个人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维护心理平衡方法如下: 1、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体现在情绪相对稳定,行为模式具有建设性、可预测性和利他性; 2、健康的体魄:需要科学持续的锻炼才能形成,各种身体锻炼,对于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加强自我控制感、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心理压力十分有益; 3、约束下的自由:要树立好规矩意识,对法律、法规、道德风尚主动遵守,内化于心,顺应时代要求,而不是去挑战权威; 4、适度的自我满足: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的适度满足,有助于个体的身心平衡,不能经常压抑自己的物质需要、心理需要; 5、培养团队精神:既要懂得如何独立进取,又懂得如何团结协作,让自己被各种团体所接纳和需要; 6、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需要良好的经营和呵护,使家庭的功能具有支持性和正常化。
    2023-08-03
  • 精神分裂症是脑子的问题吗(视频)

    精神分裂症是脑子的问题吗
    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的具体发病原因还不十分了解,但是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病理基础,是大脑神经退行性的病变。比如精神分裂症的群体,查大脑核磁、CT,发现脑萎缩现象并不少见。脑萎缩的表现为大脑脑沟增宽、脑室扩大。脑萎缩相对应的临床症状是情感平淡、淡漠,做事情没有动力和激情、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概括能力下降。比如问患者苹果和香蕉,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各说出两条,患者总结不出来。 与此同时,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调,比如多巴胺在某些脑区功能亢进,出现幻觉、妄想、敏感、多疑、行为紊乱。多巴胺在某些脑区的功能不足,出现情感淡漠、无欲无求、孤僻、懒散。所以分裂症患者是脑病,甚至有些先进地区的精神病医院的名字,叫某某脑科医院,因为精神和心理活动是大脑功能。
    2023-08-03
  • 酗酒和精神疾病有关吗(视频)

    酗酒和精神疾病有关吗
    酒精是一种精神活性物质,而精神活性物质是指来自体外,可影响精神活动,并可导致成瘾的物质。长期饮酒除了给身体带来各种损害外,还会出现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比如对饮酒有强烈的渴求心理,自我控制能力下降,饮酒乐趣高于一切工作和生活需求,饮酒量不足或突然停止则会出现各种戒断症状,像焦虑、恐惧、抑郁、愤怒,严重者甚至出现意识模糊和谵妄状态,也会出现震颤、肢体抽搐,饮酒变成一天生活中的核心需求。 长期饮酒者性格也会出现改变,比如心胸狭窄、自我中心和对家人冷淡,严重者会出现各种精神症状和心理症状,比如幻听,凭空出现各种声音;幻视,凭空看见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像虫子、蛇等;还有被害妄想、嫉妒妄想、行为冲动、自杀风险、情绪不稳、抑郁、焦虑等。
    2023-08-03
  • 如何认识心理治疗(视频)

    如何认识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在治疗者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或求助者进行帮助,以消除和缓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促进人格成熟与发展的过程。比如出现心理问题,应该及时去专业机构,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是西方发达国家通常做的事情。 而我国相反,人们有心理问题,有时候讳疾忌医,不主动寻求治疗。通过治疗者的接纳、倾听、积极关注、热忱态度,设身处地的理解,以及其它心理治疗流派的技术,使求助者得到相应的帮助。但是心理治疗不是万能的,有些来访者倾向于,让心理治疗师解决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比如选择什么职业、离婚怎么做决定等,偏离了心理治疗的宗旨。首先,作为求助者要有心理治疗的动机,其次,建立良好的心理治疗关系极为重要。
    2023-08-03
  •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视频)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智力正常:比如智力发育水平和同龄人相比,在正常误差范围内,先天智力发育低下的孩子,心理健康无从谈起; 2、情绪良好:表示经常性的愉快、开朗、自信,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一旦遇到挫折,能够及时调整过来; 3、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因人际关系水平反映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既要有稳定和相对广泛的人际关系,又要拥有知己、朋友。交往中既有自知之明,又不卑不亢,能够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等; 4、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拥有积极的处世态度,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进步的趋势,勇于改造现实环境,达到自我进步和奉献社会的协调统一; 5、人格完整:人格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简而言之是组成人格的各个心理要素,不存在明显的缺陷和偏差,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 所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有以上的几方面心理要素的协调统一,才能使情绪稳定,和环境保持良好的契合关系。
    2023-08-03
  •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视频)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很多家长都有困惑,孩子上中学后经常和父母抗衡、叛逆、关系紧张、家庭气氛不和。而父母此时处于更年期,因为各种原因压力大、情绪不稳、内分泌失调、容易愤怒等,很容易和孩子出现对峙的局面。青春期既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人,通俗的说,是带引号的小大人阶段,身体发育已经接近于成人,但心理发育方面还是孩子。作为家长,适当的认可孩子的独立性,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只要不违反原则即可。不然孩子认为父母总在控制自己、压抑自己,管得过于宽泛。 另一方面,作为家长,在教育管理孩子上不能缺位,不能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交给学校,协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言传身教极为重要。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互动、家庭气氛、民主和谐,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交友、心理变化及时关注。因为有的孩子认为父母只关心学习,不关心本人,这是真实的呼声。
    2023-08-03
  • 怎么克服考前紧张(视频)

    怎么克服考前紧张
    几乎考生都有过在考试前或考试中出现过度紧张、心慌、焦虑、出汗、头晕、尿频等感觉。应对考前紧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对考试有合理认识:进行针对性复习,比如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涉及面广、难题较少,重在考基础。而升学考试,考试基础性题比例不会太大; 2、调整好竞技状态:避免考前开夜车导致睡眠不足,又缺乏体育锻炼和文艺活动,使大脑处于过于疲劳的状态,大脑缺氧也会导致考前紧张; 3、掌握合适的考试方法:拿到考试卷后,先快速浏览全卷,把自己认为相对容易的题目标上记号,正式答卷时先易后难,阻止不舒服、负性感觉的发生,以增强自信心。如果遇到答不出的问题,要及时自我安慰,跳过去做别的题目; 4、深呼吸调整法:可以双眼盯住前方的目标,深而均匀的呼吸、身体放松,同时做个良好的自我暗示。
    2023-08-03
  • 什么是游戏成瘾(视频)

    什么是游戏成瘾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第11版《国际精神疾病分类》,加入了游戏成瘾,把这种行为列为精神心理疾病,可见游戏成瘾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但是大家也没必要过度恐慌,对于游戏成瘾,WHO给予了具体标准,比如至少持续12个月无法控制打电玩、经常打游戏,把打游戏置于其它生活的兴趣之前、反复打游戏有负面后果,打电玩的时间也呈持续增加,玩游戏已经完全影响自己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自控能力低,更容易沉迷于游戏。 作为家长要起到监督作用,切不可为了省心给孩子手机,让其自己玩游戏。虽然孩子可能安安静静,但可能让其喜欢上游戏而不能自拔。在业余时间适当玩游戏,放松没有问题,只要控制好玩游戏的度就可以。需要培养更广泛的爱好,这样不会只用打游戏打发时间,比如让孩子参加正常的交往、体育锻炼等。
    2023-08-03
  •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危害有哪些
    偏执型分裂症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社会:因为患者有丰富的幻觉和妄想症状,患者可能会对周围人群,甚至家人,采取先发制人的行为,即冲动行为; 2、对于家庭:如果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对家庭各方面会受到严重影响。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干家务,没有制定计划和完成计划的能力,家庭因病致贫的现象会比较突出。特别是独生子女,在父母已经老去时遇到这种问题,导致的后果更为严重,除了看病直接花费外,因为各种社会功能的损害,带来的间接花费也很多,而从社会公平、为社会尽义务上,患者会变成家庭的拖累和负担。 所以,患上这种疾病要及时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