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宏

  • 精神分裂症能除根吗(视频)

    精神分裂症能除根吗
    与多数精神心理疾病一样,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尽管有了一些进展,但目前还不明了,目前能做的是对精神分裂症的对症治疗。所以社会上有些不正规的医疗机构,打着治标、治本的旗号,说分裂症治疗有了新进展、新疗法,让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产生革命性变化,这是夸大宣传。 目前,精神分裂症治疗还是个漫长的过程,在服用药物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经过正确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回归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也有些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导致疾病慢性化、复杂化、难治化、复发率逐渐增高,演变成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甚至最终导致精神残疾。有研究表明, 约70%的精神残疾患者是精神分裂症。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时识别、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分裂症能快速除根的说法不科学。
    2023-08-03
  •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区别(视频)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临床表现:精神分裂症分为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的分裂症患者,表现为敏感、多疑、自言自语、行为怪异、胡言乱语、乱跑、行为冲动、幻觉、妄想等;阴性症状为主的分裂症患者,主要表现在情感淡漠、行为退缩、思维贫乏、言语减少、孤僻等。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乏力、兴趣下降、生不如死、自卑感等; 2、疾病严重程度:分裂症患者在精神科、心理科疾病诊断类别上重于抑郁症; 3、病程特点:分裂症患者起病慢,病程持续存在。抑郁症患者是间歇性病症,在疾病某个阶段会自行缓解,但在不久后也会有复发; 4、预后:分裂症患者预后比较差,抑郁症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2023-08-03
  •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视频)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是在意识清晰的基础上,以各种敏感多疑症状和幻觉、妄想为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中,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比如关系妄想,总感觉周围有人议论自己,说自己的坏话。被害妄想,总觉得有人给自己下毒,或觉得有警车在跟踪自己、抓自己。内心被揭露感,感觉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和想法,不说出来别人都知道。象征性思维,比如看见天空中鸽子在飞,认为父母有大灾大难。 思维被夺,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想法被别人夺走。影响妄想,感觉自己的大脑,被磁场、电波或仪器等神秘力量、东西所控制和支配。情感反应出现自笑,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的冷漠。在意志行为方面,患者出现行为孤僻,行为脱离现实,生活懒散、被动、不修边幅、不主动料理个人卫生,不主动与别人交往。患者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出现伤人和毁物的行为。
    2023-08-03
  • 如何看待精神分裂症的轻与重(视频)

    如何看待精神分裂症的轻与重
    精神分裂症对于精神科疾病而言,属于重型精神障碍。对于病情轻重的评估应该综合判断,兴奋、躁动、胡言乱语、乱跑、具有幻觉妄想症状的分裂症患者,认为处于疾病发作期或急性期。这时患者伤人、毁物、造成各种风险和意外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这时治疗的反应也较好,病情得到控制和改善,甚至临床痊愈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及时治疗,出现精神残疾的可能性比较小。 但是家属通常认为,这种状态是病情的严重状态。假如分裂症的治疗受到延误或治疗不规范,若干年后,患者的精神活动可能出现衰退状态。患者可能不打、不闹,幻觉、妄想不明显,但是出现行为孤僻、无欲无求,对周围一切人都感到冷淡和无所谓,似乎给人病情好转的感觉。对于精神科医生,这种疾病状态最难治疗,接近于精神残疾状态。所以判断精神分裂症的轻与重,一定要由专科医生作出评估。
    2023-08-03
  •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是指什么(视频)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是指什么
    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特点如下: 1、患者曾经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并且至少近两年一直没有缓解; 2、患者病情已经明显好转,但是残留个别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比如阴性症状是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或者社会性退缩,阳性症状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冲动、怪异行为; 3、患者社会功能和自制力缺陷不严重,社会功能包括工作能力、照顾家庭能力、为社会做奉献的能力、学习能力。而自制力是患者对自己的精神状态,处于哪种水平,进行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 4、最近一年患者症状相对稳定,没有明显好转和恶化。分裂症残留型处于疾病的稳定阶段,这个时候维持、巩固治疗极为重要,假如治疗跟不上,残留型可发生疾病的突然性变化。
    2023-08-03
  • 精神分裂症会出现残疾吗(视频)

    精神分裂症会出现残疾吗
    精神分裂症会出现残疾,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占所有精神残疾病人总数70%左右,数值比较大。处于精神残疾状态下的患者,与社会明显脱节,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本能活动亢进,食欲、性欲增强,没有自尊感和羞耻心,类似于痴呆状态。 德国的精神科学家克雷皮林,把分裂症命名为早发性痴呆。分裂症患者在残疾状态下,出现注意力缺乏,做事情没有动机,情感反应淡漠,对亲人的生离死别,没有相应的情感反应,无法正常工作和学习,无法照顾老人和孩子,智力损害比较明显,很多人因为无法正常工作而离婚。家属因疾病抛弃患者,或将他推向社会,导致患者流浪街头。对于精神残疾的患者,要不离不弃,尽管治愈的希望比较渺茫,但是要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协助其进行正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力争疾病对个体、家庭、社会的损害降至最低。
    2023-08-03
  • 精神分裂发病期怎么治(视频)

    精神分裂发病期怎么治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急性期,伴有冲动行为和冲动风险的情况不少见,可能在幻觉和妄想的支配下,出现伤人、毁物、自伤等极端行为。因为患者对症状的体验,有主观真实性,比如站在楼上突然耳朵边出现声音,说你去死。患者可能在幻听的支配下一跃而下,这种声音就像真的有人在患者身边说话,患者难以鉴别,到底是真人的声音还是幻觉。 患者可能在被害妄想的支配下,做出攻击人的行为。比如患者认为有黑社会跟踪自己、追杀自己、监视自己,可能有先发制人的行为,给社会带来风险和危害。这时当机立断的强制治疗,也叫做非自愿治疗,是最恰当的应对手段。通常需要住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封闭病房,才能把各种意外、风险出现控制最低。比如社会上分裂症冲动伤人的情况,造成各种血案,都是因为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家属缺乏监管,患者出现极端行为,带来社会损害。
    2023-08-03
  •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注意事项(视频)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注意事项
    患者经过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治疗,疗效比较好的时候,进入到恢复期阶段,意味着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比如幻觉、妄想、行为冲动等明显改善或消失,对家人的亲情基本恢复,患者的治疗打下良好基础。进入到下个阶段,即巩固期和维持期,全新的治疗阶段。这时候防止疾病复发,让患者顺利回归社会,成了一个新的任务。让患者和家属认识到,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持续的过程,疗程的长短根据具体情况定。 通常治疗的周期不少于2-5年,很多家属和患者想当然地认为,既然病情得到控制就可以停药,多数停药的患者出现病情复发。家庭成员要主动参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协助患者定期复查、看医生。有利于专业人员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做出动态评估和了解,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让医生监测用药后,有没有明显副作用,鼓励患者正常工作、学习和交往。
    2023-08-03
  • 精神分裂了怎么办(视频)

    精神分裂了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自己还是周围各类人群出现敏感多疑,对周围人冷淡、自笑、性格一反常态、孤僻、懒散、自言自语等表现,要及时转诊,寻求帮助。现实患者有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主动求治的仍然是少数。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没有自知力,对出现的各种改变和症状,听之任之、置之不理,对出现的幻觉、妄想信以为真,感觉到有人害自己、议论自己、说自己坏话、控制自己。需要家属和患者的亲朋好友,尽自己的责任,鼓励和协助患者及早诊断,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因为精神分裂症目前病因不是十分明了,整体疗效不是十分乐观,越早治疗、患者预后越好,对预防精神残疾的出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患者一旦放任不管,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对家庭是灾难,对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风险,患者流浪街头、无法工作、无法学习,无法给社会、家庭做贡献,反而变成家庭包袱,拖累社会。
    2023-08-03
  • 如何保持心理平衡(视频)

    如何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维护个人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维护心理平衡方法如下: 1、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体现在情绪相对稳定,行为模式具有建设性、可预测性和利他性; 2、健康的体魄:需要科学持续的锻炼才能形成,各种身体锻炼,对于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加强自我控制感、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心理压力十分有益; 3、约束下的自由:要树立好规矩意识,对法律、法规、道德风尚主动遵守,内化于心,顺应时代要求,而不是去挑战权威; 4、适度的自我满足: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的适度满足,有助于个体的身心平衡,不能经常压抑自己的物质需要、心理需要; 5、培养团队精神:既要懂得如何独立进取,又懂得如何团结协作,让自己被各种团体所接纳和需要; 6、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需要良好的经营和呵护,使家庭的功能具有支持性和正常化。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