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医师:
张宁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胎儿或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临床以胎儿水肿、黄疸、溶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致死,或遗留严重后遗症。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为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母亲体内不存在胎儿的某些父源性红细胞血型抗原。\n当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循环,或母体通过其他途径接触这些抗原后,母体被该抗原致敏,产生相应的抗体以清除这些抗原,此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时,与胎儿红细胞膜表面的相应抗原结合,这些被免疫抗体覆盖的红细胞,随之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被巨噬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释放的溶酶体酶溶解、破坏,而引起溶血,新生儿溶血病常见的是Rh血型不合性溶血病和ABO血型不合性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