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惠娟

  • 冠心病分为几类(视频)

    冠心病分为几类
    冠心病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急性,另一类慢性,慢性指稳定型心绞痛。还有一些病人因为长期心肌缺血所造成缺血性心肌病,这都属于慢性的冠脉病。急性冠心病称作急性冠脉综合征,简称ACS。急性冠脉综合征包含主要三大类,即不稳定型的心绞痛、ST段抬高心梗和非ST段抬高心梗。 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会导致病人出现更为严重的情况,病人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尤其是急性的心肌梗死会造成病人出现急剧胸痛。如果有类似情况,怀疑为急性心梗时,患者应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不论是慢性冠脉病还是急性冠脉综合征都属于冠心病,目前都是威胁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一类心血管疾病。所以如果有类似的患者出现胸痛、胸闷、气短,应尽快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3-07-31
  • 心血管疾病患者为什么要戒烟(视频)

    心血管疾病患者为什么要戒烟
    不论从临床的观察还是现在一些相应研究证实,吸烟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比如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尼古丁等会加速心血管痉挛。尤其冬春季节血管容易痉挛,再加上尼古丁等有害物质的刺激,血管更容易出现痉挛,所以病人容易出现心血管的突发事件。 有害物质会对心血管的内皮细胞造成损害,造成内皮细胞受损之后,激活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加速血管狭窄发生、发展,对整体心脏、血管、甚至于全身的血管都有损害,所以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力提倡戒烟。
    2023-07-31
  •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恢复阶段(视频)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恢复阶段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术后1-2天:主要需注意伤口的恢复,因为房颤射频消融是微创手术,主要的创面创口是穿刺静脉血管,尤其是股静脉的血管,所以创面较小。伤口基本在术后1-2天就可以完全恢复,并能正常下地活动;2、术后1个月:做房颤射频消融术时放电产生热量,可能会损伤左房后壁的食道黏膜,通常在术后1个月内,首先要求患者需尽量进食流食,其次最好口服质子泵抑制剂,以保护胃肠道黏膜。采取这两种措施,都是为预防食道黏膜的损伤,杜绝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称为左心房食道瘘;3、术后3个月:期间虽为房颤进行射频消融,可能患者房颤已被纠正,但在术后3个月内,患者还是有可能发生心房静止、产生血栓,造成血栓栓塞事件,甚至出现电风暴、心律失常的发生。所以在术后3个月,需给予患者口服抗凝药物,甚至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预防患者再次出现血栓栓塞和电风暴现象;4、术后1年:患者需进行术后随访,通常随访需半年以上,甚至1年,主要检查患者房颤有无复发可能。
    2023-07-31
  • 房颤的原因是什么(视频)

    房颤的原因是什么
    心房颤动是目前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具体原因如下:1、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增高,可诱发心律失常,包括房颤,所以房颤患者入院后需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2、高血压:需通过心脏彩超排查高血压,高血压造成左房增大等结构改变、结构重塑时可导致电重塑,增加患者出现房颤的概率;3、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目前该疾病发生概率较小,而二尖瓣狭窄常造成左房扩大,进而诱发患者出现房颤,需通过心脏彩超明确;4、冠心病心肌缺血:发生时可伴发心律失常,而房颤是心肌缺血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所以需排查心肌缺血,明确原因后才可更好地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
    2023-07-31
  •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遗症(视频)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遗症
    房颤射频术后的后遗症主要有以下几种:1、穿刺伤口有可能出血而形成血肿,血肿消散可能需要一段时间;2、射频消融术目前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小于2年的患者,但治疗的策略和方法的成功都不是100%,有一定复发和不成功的情况;3、射频消融术可能会对左房后壁毗邻的器官即食道产生影响,可能会造成食道黏膜的损伤,需要在术后1个月流食,而且还要口服胃肠道黏膜的保护剂;4、左房的食道瘘是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也是在手术过程中非常需要注意的情况;5、房颤射频消融时要打断心房颤动肺静脉起源的异位电位,需要将总的控制权交回到窦房结。但是部分患者可能由于心房颤动长期发生,抑制窦房结的功能,或者窦房结功能本来存在障碍,所以非常少患者在房颤射频术后,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虽然房颤射频术后存在后遗症或者并发症,但是不要因为可能会出现这些并发症而害怕做手术,因为手术对于心房颤动患者还是获益较大。
    2023-07-31
  • 心脏房颤病人可以打新冠疫苗吗(视频)

    心脏房颤病人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房颤即心房颤动,房颤为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房性心律失常。总体而言,房颤患者合并急慢性重症、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合并免疫功能异常患者,禁忌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绝大多数患者,尤其是慢性稳定性疾病患者,房颤稳定期可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房颤患者,尤其是新发房颤或心室率特别快,正在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造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态的这类房颤患者,应暂缓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接种。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出现房颤,如果甲状腺功能亢进并未得到较好控制,而呈现一种快速心室率房颤,不建议接受新型冠状病毒注射,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或心室率已达标,情况较稳定的长期慢性房颤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应该可以进行。接受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如果在术后1个月内,也应暂停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如果术后1个月情况稳定,可接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
    2023-07-31
  • 心脏早搏能打新冠疫苗吗(视频)

    心脏早搏能打新冠疫苗吗
    绝大多数心脏早搏患者,可以接受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但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心脏早搏也是心内科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心脏早搏包括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绝大多数心脏早搏患者,病情稳定期可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明确禁忌证,包括急慢性严重重症、神经系统疾病病变以及免疫功能缺陷异常患者。心脏早搏是否可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具体分析如下:1、情况较稳定:绝大多数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心脏早搏患者,如果心脏早搏情况相对较稳定,早搏数量并不多,心率也不是很快,这类患者没有明确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禁忌证,可以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2、情况不稳定:部分心脏早搏患者,如果心率特别快,呈现快速心律失常状态,甚至能诱发或容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造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态,此时建议这部分人群暂缓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2023-07-31
  • 心梗猝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视频)

    心梗猝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心肌梗死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主要如下:1、恶性心律失常:心梗发生时可出现心肌细胞大量坏死,进而引起心肌细胞除极、复极等改变,从而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易造成心源性猝死;2、泵血功能衰竭:心脏有泵血作用,可将血液加压射出,心梗发生时随心肌细胞坏死,可对泵血功能造成影响,心脏循环系统出现障碍,所以可诱发猝死。对于恶性心律失常,除积极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原发病外,还可植入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有经静脉的ICD,也包括新型SICD。对于泵功能衰竭,除积极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心梗原发病外,可能还需辅助其他心脏辅助装备,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BP),甚至心脏术后体外膜肺氧合(ECOM),帮助心脏度过危险期,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08-03
  • 冠心病很严重吗(视频)

    冠心病很严重吗
    冠心病是心血管相对比较常见,也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冠心病急性表现常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心脏病就是冠心病的慢性类型,主要包含有稳定型心绞痛和缺血性心肌病这两大类,可能目前临床非常常见的时稳定型心绞痛,虽然目前可能病人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会出现劳力性的胸痛,但是随着疾病进展,可能也会发展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进展为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肌病病人因为既往以前出现过比较严重的心肌缺血,从而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变差,所以称作为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的病人有心功能不全,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病人会出现急性心力衰竭,也就是心功能会急转直下,这个时候也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状态。
    2023-07-31
  • 冠心病后背痛的原因(视频)

    冠心病后背痛的原因
    冠心病的典型发作症状是发作性胸痛,但是伴随症状中也会有肩背部疼痛,出现伴随症状是因为冠心病疾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者是严重痉挛,心脏发生缺血、缺氧,会产生坏死物质,这些坏死物质会通过心脏自主神经传递到神经的末梢,也就是通过痛觉感受器,会经过第1胸椎到第5胸椎的神经传导系统传输给大脑,使大脑感知到。 大脑对于第1到第5胸椎的痛觉感受器的识别不是特别精准,不能精准的定位是心脏疼痛还是肩背部疼痛,所以冠心病的病人,发生不适或者是症状的时候,大脑接受来自第1到第5胸椎的信号,可能是胸痛,也有可能会伴随右肩背部的疼痛。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