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霞

  •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是中期还是晚期(视频)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是中期还是晚期
    食管癌出现淋巴结转移,多数属于局部晚期甚至晚期状态。如颈段食管癌,如果只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则为局部晚期。但下段食管癌出现颈部或脏器淋巴结转移,则属于晚期。出现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预后较差,需进行同步放化疗或化疗后进行续贯放化疗治疗。患者未出现肝、肺或骨转移,仅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时,放疗可以顺利实施情况下仍有机会根治。此时将放疗作为根治性治疗手段,而化疗可以提高放疗敏感性,可较好提高治愈率。 当患者出现器官临近淋巴结转移,仍属于局部晚期时需要进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然后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可达到治愈目的。研究显示新辅助放化疗后进行手术治疗,疗效较好。如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同时伴远处转移时,全身系统化疗则为主要治疗手段。放疗则作为局部缓解症状的手段,如缓解疼痛及梗阻症状。
    2023-08-02
  • 化疗是打针吗(视频)

    化疗是打针吗
    化学治疗指用细胞毒性药物杀死恶性肿瘤的方法,包括打针。药物可通过静脉输液输入体内,或通过口服吸收。化学治疗的途径包括静脉给药、动脉给药以及直接将化疗药物注入身体腔隙,如胸腔内灌注化疗、腹腔内灌注化疗和鞘内灌注化疗。 除此之外,还可以直接将化疗药物注射至肿瘤部位。常用的口服化疗药物包括替吉奥、希罗达等。而常用的静脉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多西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白蛋白紫杉醇、伊立替康、阿霉素、表阿霉素、环磷酰胺等。 化疗反应与患者自身耐受性有关,体质较好、耐受性较好的患者反应相对较小,反之患者的化疗反应则相对较大。因此,化疗反应与化疗效果没有直接关系,对于化疗反应并无好坏之分,只是化疗反应大的患者更为不适。
    2023-08-03
  • 化疗多久掉头发(视频)

    化疗多久掉头发
    并非所有患者化疗之后都会脱发,且化疗后脱发时间因人而异,通常2周后开始脱发,化疗3周后脱发较明显。 化疗的毒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心脏损伤、肝肾功能损伤、全身反应和脱发。对于女性患者,尤其是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当中阿霉素容易引起脱发。通常在第2个周期化疗时,患者会明显感觉头发稀少,属于乳腺癌患者常见的毒副作用,发生率较高。 化疗后脱发的主要原因是毛囊损伤,而毛囊并非永久性损伤。当化疗周期完全结束后,通常在3-4个月时患者毛囊损伤即可逐渐恢复。另外,根据以往经验,患者化疗后再生长出来的头发又黑又浓又密。
    2023-08-03
  • 化疗后白细胞反而高怎么回事(视频)

    化疗后白细胞反而高怎么回事
    通常化疗后10-14天,白细胞下降至最低值,但白细胞不降反升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考虑可能如下所示: 1、化疗药物所致:如化疗过程中为减轻过敏或呕吐反应,使用激素导致白细胞出现一过性增高。其次,化疗前出现严重骨髓抑制或医生判断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后出现骨髓抑制可能性较大,可能在患者第一次化疗后出现白细胞降低,在第二次化疗前预防性使用升白细胞药物治疗。升白细胞的药物分为长效和短效药物,长效药物指药物在3-4周内,保持明显脉冲式释放集落刺激因子。短效药物通常指可使血药浓度升高后快速回落的药物; 2、感染所致:患者需积极控制感染及炎症。 综上所述,化疗后白细胞增高时需要和医生及时沟通,明确原因后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2023-08-03
  • 化疗后血小板低危险吗(视频)

    化疗后血小板低危险吗
    化疗是肿瘤的重要治疗方式,但化疗可导致骨髓抑制,出现白细胞、红血球以及血小板值下降。血小板主要功能为止血,正常范围(10-30)×10^9个/L。如果血小板降低至5×10^9个/L时,患者可出现出血风险,如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血,但通常无生命危险。此时患者可以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治疗,但通常无需输血。 如血小板低于2×10^9个/L时,患者可能出现自发性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可导致生命危险。此时患者不仅需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治疗,还需输血处理。因此,化疗时应严密监测血常规情况,防止血小板过低出现危险。
    2023-08-03
  • 化疗反应大好吗(视频)

    化疗反应大好吗
    化疗疗效与化疗反应无明显相关性,化疗反应大并不代表化疗疗效好。化疗理想状态即肿瘤对化疗反应大,从而使肿瘤缩小或转移灶缩小。但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心脏反应或全身症状较弱。从而达到肿瘤最大控制,同时自身损伤较小。 化疗反应与患者的耐受性有关。身体机能较好、耐受性较好或基础疾病少的患者化疗反应相对较轻。因此,化疗的疗效主要通过影像学诊断或体测肿瘤直径缩小进行评判,而不是靠化疗反应严重程度进行评判。
    2023-08-03
  • 化疗两次后停止的后果(视频)

    化疗两次后停止的后果
    化疗根据病种不同、化疗目的不同,采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化疗周期数不尽相同。如果患者需6次化疗但只进行2次,则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无法杀灭微小转移灶还可能增加复发风险,对治疗不利。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坚持完成所有化疗疗程,期间不宜擅自停止化疗,以免导致化疗效果欠佳,最终损害健康。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才有机会获得更好治疗效果。
    2023-08-03
  • 化疗能治愈癌症吗(视频)

    化疗能治愈癌症吗
    统计数据显示肿瘤总体治愈率约45%,其中通过化疗治愈仅占5%,即仅5%的肿瘤患者可以通过化疗治愈,通过外科治愈概率约22%,通过放疗治愈概率约18%。部分生殖细胞肿瘤、淋巴瘤单纯通过化疗即可治愈。目前由于化疗药物不断研发,治愈率逐步提高。 此外,化疗不仅包括传统意义的细胞毒性药物,还包括靶向药物,如PD-1、PD-L1等抑制剂。早期肿瘤通过术后辅助化疗与手术联合治疗,多数可达到治愈目的。因此,化疗在手术等综合治疗下可以提高肿瘤治愈率。
    2023-08-03
  • 化疗4次和6次的区别是什么(视频)

    化疗4次和6次的区别是什么
    辅助化疗次数通常根据临床实践决定,若6次化疗效果优于4次化疗效果,则需进行6次化疗;若效果相同,化疗4次即可。晚期患者则应根据具体方案及化疗后肿瘤反应决定。患者耐受情况较好,如患者体能状态良好、其他基础疾病良好,血常规、肝肾功能受化疗影响较小,可以在肿瘤完全缓解后,再进一步进行2个周期化疗治疗。 除此之外,部分患者甚至需根据不同时期癌肿进行维持治疗。即全部诱导缓解结束后,还要进行化疗单药维持直到疾病控制。因此,化疗4次或6次需要根据不同癌种、不同分期、不同用法决定。
    2023-08-03
  • 青少年网瘾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青少年网瘾是怎么形成的
    青少年网瘾是越来越被重视的现象,形成机制非常复杂。神经生物学认为是一些神经递质或者神经调质在大脑中分布的不均匀以及功能不稳定,导致青少年网瘾。心理社会学认为,行为和物质成瘾通常都有共同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家庭因素、个人心理特征或者共患有其它心理与精神疾病。家庭因素包括父母的社会地位、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心理健康、亲子关系冲突、父母对游戏的影响,比如对网络游戏的监督、对游戏的态度、家庭环境、家庭关系的组成。其中家庭破裂、不良亲子关系以及虐待和创伤,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影响较大。另外还有共病因素,比如有些网瘾青少年同时患有其它心理疾病,比如青少年的社交恐惧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甚至孤独谱系障碍、抑郁症等多种疾病,都有可能是网络游戏成瘾发生的前因,也有可能是共同发展导致的后果。青少年网瘾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有可能是内因、外因以及社会交叉的结果,不能由单一的某个因素来解决。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