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银

  • 川崎病治愈后多久打疫苗(视频)

    川崎病治愈后多久打疫苗
    川崎病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需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静注人丙种球蛋白治疗后11个月内不宜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疫苗。因为免疫球蛋白中的特异性抗病毒抗体可能干扰上述活疫苗的免疫应答。如果需要打疫苗,应在病情完全好转0.5-1个月后到医院进行检查,进行预防接种。 如果不是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等活疫苗,其它疫苗也需在无发热、皮疹或咽部充血的情况下进行接种。如果有发热、皮疹或相关表现,暂时不适合进行疫苗接种。
    2023-08-02
  • 婴儿川崎病症状(视频)

    婴儿川崎病症状
    婴儿川崎病的症状主要如下: 1、长时间发热,可能为高热,体温在39℃-40℃,热程第1天或3-4天可能出现全身性多形性皮疹,小部分婴儿出现精神或食欲欠佳,或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可出现关节疼痛; 2、典型表现为双侧球结膜充血、嘴唇干红、皲裂、舌乳头凸起,杨梅舌; 3、部分患儿热程第3-4天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卡介苗接种处出现明显红晕或硬结; 4、部分婴儿可能出现腹泻,肛周皮肤明显潮红; 5、还有一些婴儿表现不典型,只是长时间发热、烦躁、纳差、拒乳等,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和追踪。一旦发热超过5天,则一定要警惕川崎病。
    2023-08-02
  • 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及处理(视频)

    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及处理
    小儿出现腹泻,首先考虑急性胃肠炎,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此时需带儿童去医院进行血常规、大便常规检查,确定治疗方案。若儿童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口干、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可口服药物治疗。具体处理如下: 1、病毒性肠炎: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并给予止泻、保护胃肠黏膜等对症治疗; 2、细菌性肠炎:可选用抗生素和胃黏膜保护剂进行治疗。最主要的是观察儿童的一般情况、精神改变,防止脱水以及并发症的出现。
    2023-08-02
  • 儿童打完手足口疫苗发烧怎么办(视频)

    儿童打完手足口疫苗发烧怎么办
    儿童打完手足口疫苗后的发热多为低热,经过2-3天即可好转,在此期间需注意多休息,尽量保持房间安静,温湿度适宜,勤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清洁,同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帮助退热,如用毛巾湿冷敷额头,温水擦拭身体,在额头、喉、后颈部贴退热贴,患儿睡觉时露出手脚等,以起到散热作用。如果发现患儿体温高于38.5℃,需适当服用退热药,如体温持续增高或不下降,需积极就诊治疗。 通常小儿打完手足口疫苗后有发热,可能影响到食欲,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期间应注意多补充水分,不仅可提高身体免疫力,还可补充发烧丢失的水分。此外,部分患儿发热期间口中无味,可能喝不下温开水,家长可以给宝宝喝一些蔬菜汁或者水果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米粥等。此外,不可让小儿进食过多油炸、甜腻、辛辣食物,以防止胃肠道负担加重而导致身体康复速度下降。
    2023-08-02
  • 小孩子发热怎么降温(视频)

    小孩子发热怎么降温
    照顾发烧儿童首先需要积极控制体温,避免体温过高,1个月以下儿童不可服用退烧药,给予物理降温,将包被、衣物打开,必要时用空调调节室内温度,避免用风直吹,也可用毛巾蘸温水擦拭患儿身体。温水擦浴即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患者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高温逐渐降低,也可温水洗澡。此外,还可用稍凉毛巾擦拭额头、脸部,需注意进行降温处理时,若儿童出现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 稍大儿童如果体温超过38.5℃,可考虑给予药物治疗。如果儿童只是轻微发烧,并无其它不适,则不一定非要在短期内将体温降下来,尤其发烧原因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因为体温升高主要为人体抵抗外来细菌、病毒侵入的一种有效方式,不查病因单纯降温并无好处,反而可能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2023-08-02
  • 宝宝发烧时手脚发热怎么办(视频)

    宝宝发烧时手脚发热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宝宝发热到一定程度四肢末梢血管会扩张,热量也随着血运到达儿童的手和脚,出现手脚热,因此发热时手脚热属于正常现象。具体需根据发热的程度处理: 1、体温低于38.5℃:不建议使用药物退热,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患儿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区域; 2、体温超过38.5℃:可口服布洛芬,最好到医院查血常规,观察是否有白细胞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如果白细胞增高明显、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需考虑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需用消炎药治疗。如果白细胞数不高或偏低,或淋巴细胞数比值增高,需考虑病毒性感染,最常见的是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可用抗病毒药物以及对症处理改善症状。
    2023-08-02
  • 小孩发热呕吐怎么办(视频)

    小孩发热呕吐怎么办
    儿童发烧、呕吐,需警惕急性胃肠炎,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此时应尽可能少量多餐,可暂时禁食2-3小时,避免增加胃部负担,从而加重病情。此外,需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精神反应欠佳、嗜睡、头痛,如有前囟隆起,可能是颅内感染。 同时需注意儿童的大便情况,如有无果酱样大便或未解大便的情况,腹痛、腹胀、呕吐是否难以忍受,或自发性哭闹不安。如有上述情况,需要警惕肠套叠、肠梗阻,此时必须禁食。如果并非肠套叠、肠梗阻,可给予清淡饮食,尽量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呕吐明显时还需静脉补液。
    2023-08-02
  • 小孩子老是发热怎么回事(视频)

    小孩子老是发热怎么回事
    儿童各器官发育不是特别完善,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如下: 1、呼吸道感染; 2、胃肠道感染; 3、泌尿系统感染; 4、神经系统感染。 除经常发热外,患儿可能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呕吐、腹胀、腹泻、尿频、尿急、尿痛,年龄越小的患儿越容易出现精神反应欠佳、饮食欠佳等的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头痛。生活护理方面需注意加强,特别季节交替时注意增减衣物,避免着凉,避免捂过多。外出游玩时注意洗手,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合理喂养。房间需注意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去人多嘈杂、空气不流畅的环境,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必要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2023-08-02
  • 心肺复苏是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视频)

    心肺复苏是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
    心肺复苏最重要的是胸外心脏按压,大多数人右手为优势手,故在胸外心脏按压时右手在上更容易发力。心肺复苏指南中对胸外心脏按压时哪只手在上并无规定,关键是进行高质量的胸外心脏按压。高质量胸外心脏按压要掌握以下四点: 1、成人按压频率100-120次/分,儿童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2、成人按压深度以胸廓下陷5-6cm为准,儿童按压深度为5cm,婴儿按压深度为4cm; 3、按压后充分回弹; 4、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尽量减少中断。
    2023-08-03
  •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视频)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如下: 1、体位:取头高脚高位,V字形,头和脚和床呈为15°-30°;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密切关注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体温,必要时吸氧; 3、休息:保持房间卫生清洁和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 4、记录出入量:给予液体复苏的同时观察输液量; 5、防止并发症:给予叩背、排痰、翻身,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坠积性肺炎和压疮,转动和搬动患者时一定要动作轻柔; 6、治疗原发病:如果有皮肤感染,应清疮处理,有肺脓肿则要切开插管引流,排出毒物。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