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银

  • 宝宝发烧时手脚发热怎么办(视频)

    宝宝发烧时手脚发热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宝宝发热到一定程度四肢末梢血管会扩张,热量也随着血运到达儿童的手和脚,出现手脚热,因此发热时手脚热属于正常现象。具体需根据发热的程度处理: 1、体温低于38.5℃:不建议使用药物退热,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患儿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区域; 2、体温超过38.5℃:可口服布洛芬,最好到医院查血常规,观察是否有白细胞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如果白细胞增高明显、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需考虑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需用消炎药治疗。如果白细胞数不高或偏低,或淋巴细胞数比值增高,需考虑病毒性感染,最常见的是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可用抗病毒药物以及对症处理改善症状。
    2023-08-02
  •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视频)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如下: 1、体位:取头高脚高位,V字形,头和脚和床呈为15°-30°;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密切关注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体温,必要时吸氧; 3、休息:保持房间卫生清洁和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 4、记录出入量:给予液体复苏的同时观察输液量; 5、防止并发症:给予叩背、排痰、翻身,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坠积性肺炎和压疮,转动和搬动患者时一定要动作轻柔; 6、治疗原发病:如果有皮肤感染,应清疮处理,有肺脓肿则要切开插管引流,排出毒物。
    2023-08-03
  • 休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视频)

    休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人体出现休克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神经源性休克:由于人体一些神经反射导致,如迷走神经反射导致患者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可诱发休克; 2、心源性休克:无论何疾病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出现心力衰竭,一旦心力衰竭进入终末期,患者心脏射血功能下降、血压下降休,此时出现的休克即为心源性休克; 3、感染性休克:重度感染导致有害的细胞因子产生,刺激人体血管、器官和组织,导致血压下降,引起休克; 4、失血性休克:由于外伤或胃溃疡等导致血容量急剧下降,引起休克; 5、过敏性休克:进食过敏食物或因为静脉输注过敏药物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2023-08-03
  • 小孩川崎病能治好吗(视频)

    小孩川崎病能治好吗
    小孩川崎病可以治好,标准治疗为人免疫球蛋白,住院期间输入丙种球蛋白,几小时后体温即可恢复正常,炎症得到控制,各指标开始恢复正常。但部分患儿对免疫球蛋白反应较差,输入免疫球蛋白后能继续发热,所有症状均在,甚至病情恶化,出现多脏器功能损伤。有时会进行第二轮丙种球蛋白静脉输入,部分患者可能仍然有效,体温会下降,各种炎性指标好转。部分特别顽固的患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也有很多选择,如激素治疗、生物制剂等。 部分川崎病患儿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冠状动脉扩张,如果不是严重的冠状动脉扩张,一般随访6个月可完全恢复正常,部分可能继续加重,可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需进行进一步治疗。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1年半到心内科门诊随访,完善心脏彩超、血沉、血常规等检查,必要时完善心电图和心脏彩超。仅有极少数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瘤及严重冠状合并症,多数患儿能顺利出院,不影响后期生活。
    2023-08-02
  • 川崎病治愈后多久打疫苗(视频)

    川崎病治愈后多久打疫苗
    川崎病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需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静注人丙种球蛋白治疗后11个月内不宜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疫苗。因为免疫球蛋白中的特异性抗病毒抗体可能干扰上述活疫苗的免疫应答。如果需要打疫苗,应在病情完全好转0.5-1个月后到医院进行检查,进行预防接种。 如果不是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等活疫苗,其它疫苗也需在无发热、皮疹或咽部充血的情况下进行接种。如果有发热、皮疹或相关表现,暂时不适合进行疫苗接种。
    2023-08-02
  • 小孩子发热怎么降温(视频)

    小孩子发热怎么降温
    照顾发烧儿童首先需要积极控制体温,避免体温过高,1个月以下儿童不可服用退烧药,给予物理降温,将包被、衣物打开,必要时用空调调节室内温度,避免用风直吹,也可用毛巾蘸温水擦拭患儿身体。温水擦浴即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患者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高温逐渐降低,也可温水洗澡。此外,还可用稍凉毛巾擦拭额头、脸部,需注意进行降温处理时,若儿童出现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 稍大儿童如果体温超过38.5℃,可考虑给予药物治疗。如果儿童只是轻微发烧,并无其它不适,则不一定非要在短期内将体温降下来,尤其发烧原因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因为体温升高主要为人体抵抗外来细菌、病毒侵入的一种有效方式,不查病因单纯降温并无好处,反而可能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2023-08-02
  • 小孩发热呕吐怎么办(视频)

    小孩发热呕吐怎么办
    儿童发烧、呕吐,需警惕急性胃肠炎,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此时应尽可能少量多餐,可暂时禁食2-3小时,避免增加胃部负担,从而加重病情。此外,需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精神反应欠佳、嗜睡、头痛,如有前囟隆起,可能是颅内感染。 同时需注意儿童的大便情况,如有无果酱样大便或未解大便的情况,腹痛、腹胀、呕吐是否难以忍受,或自发性哭闹不安。如有上述情况,需要警惕肠套叠、肠梗阻,此时必须禁食。如果并非肠套叠、肠梗阻,可给予清淡饮食,尽量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呕吐明显时还需静脉补液。
    2023-08-02
  • 小孩子老是发热怎么回事(视频)

    小孩子老是发热怎么回事
    儿童各器官发育不是特别完善,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如下: 1、呼吸道感染; 2、胃肠道感染; 3、泌尿系统感染; 4、神经系统感染。 除经常发热外,患儿可能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呕吐、腹胀、腹泻、尿频、尿急、尿痛,年龄越小的患儿越容易出现精神反应欠佳、饮食欠佳等的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头痛。生活护理方面需注意加强,特别季节交替时注意增减衣物,避免着凉,避免捂过多。外出游玩时注意洗手,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合理喂养。房间需注意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去人多嘈杂、空气不流畅的环境,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必要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2023-08-02
  • 心肺复苏是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视频)

    心肺复苏是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
    心肺复苏最重要的是胸外心脏按压,大多数人右手为优势手,故在胸外心脏按压时右手在上更容易发力。心肺复苏指南中对胸外心脏按压时哪只手在上并无规定,关键是进行高质量的胸外心脏按压。高质量胸外心脏按压要掌握以下四点: 1、成人按压频率100-120次/分,儿童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2、成人按压深度以胸廓下陷5-6cm为准,儿童按压深度为5cm,婴儿按压深度为4cm; 3、按压后充分回弹; 4、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尽量减少中断。
    2023-08-03
  • 怎么判断患者需要进行心肺复苏(视频)

    怎么判断患者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患者是否需心肺复苏的判断如下: 1、判断环境是否安全:如果患者在触电、地震、中毒环境中,需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环境,保证患者和自身安全; 2、判断意识:拍打患者双肩,在患者涮侧耳边呼唤,原则是轻拍高喊,如果患者没有反应,要拨打120寻求急救; 3、判断脉搏:食指和中指并拢,在喉结旁肌肉内触摸颈动脉搏动,触摸时间不能超过10秒。触摸动脉搏动同时要观察患者胸廓有无起伏,判断呼吸情况。如果患者无意识、颈动脉搏动摸不到、无呼吸,或接近喘息状态,需要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