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军

  • 脑动脉瘤介入术后危险期(视频)

    脑动脉瘤介入术后危险期
    脑动脉瘤介入术后的危险期,需要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介入手术治疗以后三周以内会出现相应术后并发症,比如出血。因为动脉瘤栓塞以后,一般会有血栓形成,而血栓形成会让动脉瘤的体积增大,有一些人会在特定的时间段出现出血、动脉瘤再次破裂的可能性,并且一般三周以内是血管痉挛期,这段时间血管痉挛比较严重,有些人会出现症状性的血管痉挛,导致脑梗死发生。一旦发生脑梗死,会出现相应的颅脑症状,比如偏瘫、失语,甚至有些人会出现昏迷; 2、治疗以后有些人在随访期间也会出现症状,尤其是介入手术一年之内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有的人动脉瘤会复发。手术后一年是动脉瘤介入手术的随访期,期间要多次随访,比如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根据自己医生的判定安排随访时间,一般进行CTA或DSA等检查。一年以后进入常规的随访的时间,可间隔一年再复查。
    2023-08-02
  • 脑外伤后失眠怎么办(视频)

    脑外伤后失眠怎么办
    颅脑损伤以后的失眠跟脑外伤的机制有关系,一般情况下会应用相应的药物。通常对于此类情况可应用抗精神类的药物,种类较多,包括安定或者氯丙嗪,但此类药物并不是可以随意服用,一定要遵医嘱,并且到正规的医院开具。 每个人的失眠状态不同,还有可能是因为外伤以后导致的额叶损伤,有可能是因为其它状况,如心情焦虑等引起的失眠,所以患者需要及早就医,进行精准治疗。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依据(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依据
    缺血性脑卒中首先需要明确病史,包括患者何时发生流涎、偏瘫、口齿不利。如果存在此类伴发症状,需要排除是否由于脑出血导致,需要到急诊科紧急检查头颅CT,排除脑出血以后进一步筛查头颅核磁。颅脑核磁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存在特殊意义,新发梗死和陈旧梗死对比存在特定序列,所以对于缺血性脑卒中,颅脑核磁属于必备检查,缺血性脑卒中一般会出现大动脉问题,例如颅内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等大血管的闭塞或狭窄。 进一步检查还包括颈动脉超声或行CTA、DSA检查,其中检查的金标准是DSA,但相对有创。CTA和超声都是相对初筛手段,在病史采集、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如颅脑CT、核磁CTA或DSA检查后,可以明确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最佳治疗时间(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最佳治疗时间
    出血性卒中的大部分患者因为存在高血压等三高诱因导致出血概率较高,如果出血涉及基底节区、内囊,则会致死、致残,需要高度注意。出血性卒中属于急性疾病,因此尽早、尽快采取正规治疗才是患者远离致死致残因素的最好前提。 出血性卒中最佳治疗根据血量和部位决定,基底节区血量<30ml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尽早应用止血药物、尽早进行血压控制、尽早应用脱水药物;患者基底节区血量>30ml可能涉及到进一步手术治疗,这种状况需要尽快达到医院后尽早进行手术干预,从而防止进一步脑损伤。而如果患者出现脑疝属于危急情况,需要尽快治疗。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好发部位(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好发部位
    脑卒中分为两类,包括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一般诱发因素是高血压,所以吻合高血压脑出血的特征。例如常见的部位可能是豆纹动脉供血区,即基底节区范围,还可以出现在丘脑、脑干、端脑以及特定的罕见部位,例如小脑,但小脑占比较小,如果累及脑干容易致残致死。 所以出血性卒中大致顺序是前循环供血区占比较高,发生率较大。后循环发生率较低,但后果可能更严重。因此,对于出血性卒中尽早正规治疗较为重要。
    2023-08-02
  • 小中风挂什么科(视频)

    小中风挂什么科
    小中风可能为轻型卒中,患者可以选择当地比较有规模的二甲或者三甲医院进行CT排查,甚至做进一步的核磁或CTA等检查。现在存在单独的机构,称为卒中中心,卒中中心一般设置在急诊科。医院的卒中中心专门负责急性发病的脑卒中患者救治,并且最终能确定患者是大血管的问题还是小血管的问题。 对于一些表现很轻微的患者,很多时候在筛查的过程当中发现患者只是一侧肢体麻木,患者其实存在颈动脉的重度狭窄,在急诊检查完之后直接进行手术支架植入,之后患者可以恢复的很好,可以避免进一步形成大面积脑梗死,最后形成偏瘫、失语、昏迷甚至是死亡,因此对于家庭,对社会都有益处。就医时要到一定级别的医院、存在卒中中心的医院,患者应尽早就诊、尽快完善检查,其为卒中患者得到最好预后的前提。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护理涉及以下几方面: 1、日常护理:日常护理涉及到服药、饮食状态及生命体征控制,例如血压、血脂、血糖; 2、偏瘫护理:如果涉及到偏瘫,护理要求较多,其中防褥疮、防肺炎、翻身、叩背属于常规操作,而良肢体摆放为基础要求; 3、其他护理:注意患者是否伴发其它脏器或肢体并发症,例如患者心脏条件、肺炎状况,是否并发肾功能衰竭、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如何,包括体内营养状态,例如是否存在低蛋白血症、下肢是否水肿。 患者偏瘫以后容易被忽视,时间拖延有可能导致很难救治或救治后效果较差,可能影响较大。而并发症可能会危及生命或导致预后较差,所以需要注意上述护理要点。
    2023-08-02
  • 急性脑卒中首选检查方法(视频)

    急性脑卒中首选检查方法
    脑卒中分为两类,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者首选检查方法趋向于一致,CT检查是最精准的初筛手段。鉴别点在于临床医生采集病史、查体以后初步判定患者涉及到脑卒中,首筛进行头颅CT。通过头颅CT主要鉴别是否存在出血性卒中,而缺血性卒中首查方向是颅脑核磁,但在医院条件和各方面因素下颅脑核磁很难在第一时间完成,所以一般情况会采取颅脑CT进行初筛。在症状吻合并配合颅脑CT鉴别后可以大致判定脑卒中属于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从而指导下一步治疗。 缺血性卒中核磁六个小时以后才会显影,而CT在24小时后才会显影。所以急性脑卒中很难进行核磁预约检查,对于大部分急诊患者都会采取颅脑CT检查。有时临床很难在查体以后判定何种疾病导致卒中,所以首筛一般采取颅脑CT检查。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