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茂盛

  • 老年人突然晕倒是怎么回事(视频)

    老年人突然晕倒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突然晕倒的原因如下: 1、急性脑卒中,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突然脑梗死,发生晕倒。另外,对于平常有高血压、动脉瘤或者动脉畸形患者,出现急性脑出血后,也会突然出现晕倒; 2、糖尿病患者血糖异常会造成老年人晕倒,比如低血糖可能会导致老年人晕倒,同样血糖>33.3mmol/L也会导致患者晕倒,此时要注意监测血糖; 3、血管迷走性晕厥,比如老年人在排便、排尿时候,有可能会出现晕倒。另外,老年人在突然站立时候,由于体位性低血压,可能会出现晕倒; 4、感染导致晕倒,比如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后出现晕倒现象; 5、尿毒症患者出现尿毒症性脑病时,也会出现晕倒现象; 6、部分癫痫患者在癫痫发作时候,也可能会出现晕倒,意识丧失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2023-08-02
  • 脑卒中介入取栓时间(视频)

    脑卒中介入取栓时间
    脑卒中介入取栓是脑卒中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在脑卒中发生之后,4.5-6个小时以内会考虑静脉溶栓治疗,且常用溶栓药有尿激酶、链激酶等。如果在6-8小时以内,血管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取栓术,但需要到专科医院,由有资质的医生进行操作。 一般来讲,静脉取栓不应该超过24小时,若超过24小时,最好由专家评估是否能进行取栓治疗。总体来说,静脉溶栓和取栓术是目前脑卒中治疗的较大进展,很多医院都已开展此类项目。如果发生急性脑卒中,建议前往大医院就诊,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情况。
    2023-08-02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视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
    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较以前有增高,故大家应引起高度重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如下: 1、肢体偏瘫,比如突然出现一侧肢体偏瘫,例如手突然间抬不起来或者脚动不了; 2、言语障碍,比如平常说话很流利,突然间说话有点结巴,前言不搭后语; 2、一侧肢体麻木,比如手或者脚突然出现麻木感; 3、视觉障碍,比如出现一个重影,或者突然间看不清楚东西; 5、发生嗅觉障碍; 6、出现昏迷,呼之不应,要高度怀疑是否有脑血管意外发生。 建议及时呼叫120,送医院就诊,然后通过增强CT、头颅磁共振等,来明确诊断。在明确诊断之后,可以及时进入神经内科或者专科病房,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如果就诊及时,可能会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
    2023-08-02
  • 80岁老人心衰怎么治疗(视频)

    80岁老人心衰怎么治疗
    80岁算是高龄老年人,如果发生心衰,一般考虑有多年基础疾病,比如冠心病、慢性心衰等。80岁高龄老年人心衰的治疗跟普通心衰患者的治疗方案基本相同,治疗药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尿剂:通常可以选用呋塞米一类的利尿剂,用于减轻心脏负担; 2、保护心脏药物:如ACEI、ARB或者是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进行治疗; 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比如螺内酯(安体舒通)等药物; 4、新型药物:比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此外,心衰往往有些诱因,比如感染是最多见原因。另外,房颤等心律失常也是诱因之一。在住院患者中有时输液速度过快或者过多,也会加重心衰,对于这类患者,应该及时控制感染、控制心律失常,从而减轻心衰症状。当然急性左心衰是内科危急重症,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求专科意见,然后及时诊治,改善预后。
    2023-08-02
  • 老年人自言自语不睡觉怎么回事(视频)

    老年人自言自语不睡觉怎么回事
    老年人往往临床症状比较多,有些患者会出现自言自语,甚至晚上彻夜不眠,原因如下: 1、老年痴呆:如果老人患老年性痴呆,存在认知障碍,可能会出现记忆力下降、言语障碍,甚至性格改变,或者伴随精神症状,从而会出现不眠、自言自语情况,此时建议到神经内科进行相对治疗; 2、感染:如果患者出现感染,从而出现自言自语,甚至晚上不睡觉,此时应该控制感染,改善肺性脑病症状; 3、肝功能异常:如果患者存在肝功能异常,比如肝酶升高,也会出现肝性脑病临床症状,此时建议针对肝病进行治疗; 4、慢性肾病:如果患者具有慢性肾脏病,或者到尿毒症晚期,也有可能会出现自言自语,甚至不睡觉症状,此时要进行及时血透治疗,然后降低体内肌酐和尿素氮; 5、精神疾病:如果患者具有精神疾病,也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找精神专科医生,运用一些抗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
    2023-08-02
  • 脑卒中偏瘫后康复介入的时机(视频)

    脑卒中偏瘫后康复介入的时机
    脑卒中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发病后患者往往会有偏瘫等临床症状,可能需要长期卧床,进行康复训练。原则上康复训练越早介入越好,在发生较小范围的脑卒中后,患者经过内科保守治疗,若肢体偏瘫不是很严重,一般在血压等生命体征稳定后48-72小时内就可以进行床边康复训练。如果患者有严重脑出血,或者病灶较大,需要外科介入治疗,则在术后10-14天可以进行康复训练。 一般在病情发生之后6个月内进行康复训练最有效,尤其是前3个月以内。如果超过6个月,很多患者肢体瘫痪不能完全恢复。当然,康复训练效果需根据病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是较轻微的脑卒中,康复效果通常比较好;若是严重脑卒中患者,则康复效果较差,甚至没有效果,总体情况依然需因人而异。
    2023-08-02
  • 老人走路不稳打飘的原因(视频)

    老人走路不稳打飘的原因
    老年人走路不稳、打飘的原因,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常见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帕金森病或者帕金森综合征:一般帕金森病会出现静止性震颤,比如手突然间会发抖,而且静止情况下较明显,活动时候反而不明显,走路不稳,会成小碎步向前冲。另外,如果有帕金森综合征,一般是继发于脑血管,比如脑卒中或者一些其他脑血管疾病,均会出现类似于走路不稳情况; 2、脑卒中:比如缺血性脑卒中会导致一侧肢体偏瘫,导致行走不稳; 3、低钾血症:低钾血症患者会出现电解质紊乱,常表现出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 4、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缺乏之后,会导致脊髓病变,从而发生双下肢行走无力、走路不稳等临床表现。 综合来看,如果出现走路不稳、打飘表现,要及时到医院专科进行就诊,明确诊断,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一般来讲,经过治疗之后,有些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明显缓解。
    2023-08-02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的并发症(视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的并发症
    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有很多方法,其中静脉溶栓和取栓术属于有效方法之一,相对比较热门。取栓术主要并发症具体如下: 1、血管内膜损伤:在取栓过程中可能导致血管内膜损伤,从而使得血管再通之后,发生再狭窄,从而再次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 2、小血管损伤:在取栓过程中,有可能会损伤小血管,导致在操作过程中小血管破裂,出现脑出血情况,此时就需要外科介入,进行积极脑出血处理; 3、再灌注损伤:当血流再贯通之后,有可能造成血-脑屏障破坏,出现脑出血,进而发生一些急性神经系统症状,此时需要临床医师及时根据专科治疗方案,进行积极处理并发症。
    2023-08-02
  • 预防中风方法(视频)

    预防中风方法
    预防中风方法如下: 1、改善生活方式,提倡低盐、低脂饮食,减轻动脉硬化,适当活动; 2、对于合并有基础疾病患者,建议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患者,建议把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内,把血糖控制在达标范围以内,从而有助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减少中风发生; 3、对于肥胖患者,建议积极减轻体重,从而减少脑血管事件和心血管事件发生; 4、对于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建议可以给予维生素B12、叶酸等治疗,可降低中风发生风险。
    2023-08-02
  •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越来越瘦怎么办(视频)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越来越瘦怎么办
    血管性痴呆发生病因一般跟老年人发生脑卒中有关系,且此类痴呆患者往往会越来越瘦。对于该部分患者,有以下几个建议: 1、改善就餐环境、调整食物种类,比如挑选一些患者喜欢吃的食物,从而增加能量摄入; 2、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如果患者发生严重营养不良情况,建议到医院就诊,给予鼻饲,即通过鼻胃管给予相应能量,比如营养液、水蒸蛋等,都可以从胃管里面打进去,进行支持治疗。经鼻饲后,患者依然存在严重营养不良情况,还可以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比如输注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其他药物,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对于老年血管性痴呆并发营养不良患者,首先要有信心可以进行治疗,然后及时到医院就诊,征询专科意见,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