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玉婷

  • 小孩听力不好怎么治疗(视频)

    小孩听力不好怎么治疗
    孩子听力下降常分为三类,包括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混合性耳聋。传导性聋是在声音传导通路上,任何结构与功能的障碍,都会导致进入内耳的声能减弱,造成听力下降,称为传导性聋,传导性耳聋听力损失最大不超过60dB,需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患儿,在适当时机,通过不同的外科手术方式,可以提高听力,如外耳道异物、耵聍栓塞、肉芽、肿瘤,清除外耳道堵塞物可提高听力。 如果为中耳病变,需做中耳手术,同时根据孩子的病情及术中的情况,决定是否同期做鼓室成形手术重建听力,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用药物保守治疗,必要时中耳置管,促进中耳炎痊愈以提高听力,如果药物及手术无法提高听力,可考虑佩戴助听器。由于内耳、听神经、听觉传导进路或大脑听觉中枢受到损害,导致声音的感受及神经冲动传递障碍,以及皮层功能缺如者,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恢复或部分恢复已经丧失的听力,尽量保持残余听力。 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时期以及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绝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耳聋不能通过药物治疗,目前助听器、人工耳蜗及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是治疗感音神经耳聋的主要方法。混合性耳聋即中耳和内耳同时出现问题导致耳聋,治疗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及病情,综合分析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2023-08-02
  • 听力障碍的症状(视频)

    听力障碍的症状
    孩子因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不及成人,出现听力问题时不易被察觉,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需引起重视: 1、呼之不应:有时要重复说几次孩子才能听到,或在交流时要重复说几遍才能听懂; 2、说话声音比以前明显提高:因听力出现下降,孩子自己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所以会不由自主地增大说话音量; 3、看电视时会不自主地将声音调大。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对声音的反应可以帮助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听力异常,如从出生到1个月,对声音有惊动反应,但要排除较强震动的声音,如较大关门声。1-3个月,宝宝眼睛与头部有偏向声音定位意识,3-6个月宝宝可以较好地形成对声音的定位反应,对声音感兴趣,但害怕怒声,6-9个月的宝宝对声音有敏锐的定位反应,会朝向声音传来的方向,9个月到1岁,会对简单的语言做出反应。1-1岁半会按声音指令做出简单的肢体动作,1岁半到2岁,能按声音指令名称选择具体的事物,2-3岁能明白物体的功能,接受更多的指令,如跳、吃、戴帽子等。如经过反复地观察,在相应的年龄阶段不能对声音做出相应的反应,要怀疑是否存在听力障碍,需要就诊专科门诊检查听力。此外,1岁半甚至2岁没有言语能力,也需要进行听力检查排除是否存在听力问题。
    2023-08-03
  • 长小耳朵怎么回事(视频)

    长小耳朵怎么回事
    长小耳朵有两种情况: 1、自身耳廓发育较好,正常耳廓旁边出现小肉赘,医学上称为附耳,是一种耳部的先天性发育畸形。附耳多位于耳屏前方,也有少数长在脸颊部,有单个或多个,形态多种多样,附耳里可有软骨,为胚胎发育异常导致。这种疾病有时可伴随其它颌面部的畸形,应注意观察有无听力障碍,耳廓、耳道以及上唇有无发育畸形,部分患者伴有耳前瘘管,附耳在小的时候,可能随耳廓的发育而增长。如果外观影响不大,无需处理,若对外观及心理造成影响或伴随其它畸形,应手术治疗,手术切除即可愈合; 2、患儿耳廓发育差,出生后没有正常耳廓的形态,而是类似于菜花状或贝壳状的肉赘,医学上称之为先天性小耳畸形或先天性外中耳畸形,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耳廓发育不全、外耳道闭锁或狭窄、中耳畸形,而内耳发育多正常,通过骨传导,会有一定的听力,需要通过全耳廓再造和听功能重建手术治疗。孩子出生后如果发现小耳畸形,可通过多种听力检查检测听力,及早发现孩子有无听力问题。如有听力问题,特别是双侧耳廓畸形,一定要尽早进行听力干预。
    2023-08-03
  • 儿童鼾症手术后几天可以吃饭(视频)

    儿童鼾症手术后几天可以吃饭
    儿童鼾症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因为扁桃体、腺样体的位置比较特殊,手术后伤口敞开,所以注意合理的饮食是预防伤口出血的关键。一般当天全麻手术后的6小时可以进食冷的流质食物,如冷牛奶和水,因为凉的东西可以镇痛、收缩血管,可以有效止血。家长还可以在手术当天,给孩子吃少量的纯奶油冰淇淋,镇痛效果较好。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后的伤口恢复期,一般是术后半个月到20天,术后第二天至伤口完全恢复,只能进食温的软食,如白米稀饭、面条、蒸鸡蛋,不能吃辛辣刺激、油炸的食物,不能吃热的食物,可以喝果汁,建议在术后1周不要吃酸水果,因为果酸会引起伤口疼痛,面包和蛋糕要泡牛奶后进食,不能吃零食,如薯片、饼干、坚果等。伤口恢复期不能大喊大叫、不能剧烈运动,避免伤口血管扩张,引起出血,而且吃完东西后需大量饮水。
    2023-08-03
  • 过敏性鼻炎为什么会引起结膜炎(视频)

    过敏性鼻炎为什么会引起结膜炎
    过敏性鼻炎会并发过敏性结膜炎而并非引发结膜炎。结膜炎指过敏导致的过敏性结膜炎,需要从过敏性鼻炎病因说起。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由于身体接触容易过敏的物质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使鼻黏膜产生非感染性炎性疾病。过敏物质包括食物以及接触环境中容易致敏的物质,比如灰尘、螨虫、花粉、动物皮毛等。过敏性鼻炎是儿童期过敏进程的一部分,在学龄期多见。过敏进程包括一系列症状,比如湿疹、身上长红色很痒的疹子,有时出现渗液、溃烂。过敏性鼻炎有鼻痒、鼻塞、阵发性喷嚏症状,之后出现大量清水样鼻涕。 过敏性结膜炎主要是眼痒、眼部充血,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胃痛、胃胀、腹胀、腹泻等消化道过敏症状。由于上下呼吸道具有相关性,过敏性鼻炎与哮喘常同时存在,在医学上称为气道疾病。研究表明,儿童过敏性鼻炎是引起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在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孩子中,治疗过敏性鼻炎对改善哮喘症状、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有重要意义。同理,在治疗改善过敏性鼻炎的同时,其他过敏症状,比如湿疹、过敏性结膜炎等症状也会得到相应改善。
    2023-08-03
  • 听力神经受损如何治疗(视频)

    听力神经受损如何治疗
    听力神经受损属感音神经性耳聋,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恢复或部分恢复已丧失的听力,尽量保持残余听力,对绝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耳聋不能通过药物治疗而治愈。目前助听器、人工耳蜗及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是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主要方法。 助听器为听取声音的扩音装置,能将声音放大到患者听到的强度,佩戴需根据听力损害的特点决定功率、型号,因此助听器验配是非常专业且要求相当高。如果是耳道畸形或闭锁,无法佩戴常规的气导式助听器,可选择骨传导式的助听器。人工耳蜗是一种为重度、极重度或全聋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重建或获得听力的电子装置,需通过手术植入,因此存在严格手术适应症。植入人工耳蜗前,需佩戴助听器,如果无法补偿残余听力,需进行人工耳蜗植入,对于重度、极重度耳聋的患者,人工耳蜗是唯一的希望和选择。听觉语言康复训练,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残余听力和其它感觉器官,训练发声或讲话能力,两者互相补充,训练应从学龄前开始,对于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的患者,同样需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