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 肝癌晚期一定会出现肝昏迷吗(视频)

    肝癌晚期一定会出现肝昏迷吗
    肝癌晚期发生肝昏迷的几率较高,但并不是所有的肝癌晚期患者均会出现肝昏迷,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会出现:肝癌患者肝功能失代偿,肝脏对有毒物质的代谢能力减退,如对氨的代谢功能减退,对代谢产物排泄的代谢功能减退,就会诱发肝昏迷。肝癌晚期患者如果出现电解质失衡,如低钾、低钠,或者继发感染、消化道出血,这些情况均会诱发肝昏迷;2、不会出现:如果肝晚期的患者照顾得比较好,饮食注意得较好,即预防肝性脑病的因素做得比较到位,可以降低肝昏迷的发生率,如饮食方面,对蛋白质食物掌握得特别恰当,而且保持大便通畅,则不易出现血氨升高,降低因为血氨升高而导致的肝昏迷发生率。将电解质水平保持在平衡状态,经常监测电解质,一旦发现轻微异常就进行纠正,可以避免因电解质失衡导致的肝昏迷。控制继发感染和消化道出血,也可以避免感染和消化道出血导致的肝昏迷。综上所述,肝癌晚期即便肝昏迷发生率非常高,但是如果在护理、饮食以及治疗上非常到位,肝昏迷发生的几率也可以得到控制。
    2023-08-02
  • 治疗脊髓肿瘤的特效药有哪些(视频)

    治疗脊髓肿瘤的特效药有哪些
    脊髓肿瘤并无特效治疗药物,对于已确诊为脊髓肿瘤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当患者无法手术治疗时,可行对症治疗,以解除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若患者疼痛明显,可采取止痛措施;若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可给予营养神经治疗;若出现大小便失禁、肌肉萎缩可用中药治疗和中医外治方法,如按摩、针灸、推拿等,目前来说中医治疗可贯穿肿瘤各个时期,且效果较好。
    2023-08-03
  • 角膜炎的传染途径有哪些(视频)

    角膜炎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角膜炎并非传染病,因此不具有传染途径。角膜炎为目前世界上主要致盲的眼病,角膜为组成屈光间质的重要部分,当角膜出现病变时,光线无法通过角膜达到视网膜,因此角膜病可导致视力下降。角膜病的治疗根据其致病因素而异,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和针对患者内源性疾病的治疗。由于角膜部位没有血管,角膜炎通常病程较长,患者应注意复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眼卫生。
    2023-07-30
  • 过敏性鼻炎会引起结膜炎吗(视频)

    过敏性鼻炎会引起结膜炎吗
    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常同时存在,由于过敏原作用于患者鼻黏膜或结膜,所以患者常表现为眼睛痒、发红的同时出现打喷嚏、流清鼻涕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二者不存在发病顺序的先后。针对过敏性结膜炎,治疗前需查找过敏原,如空气中的尘埃等。患者应远离过敏原,同时提高抵抗力,预防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反复发生。
    2023-07-30
  • 乙肝肝炎可以吃牛肉吗(视频)

    乙肝肝炎可以吃牛肉吗
    乙肝肝炎即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患者通常可以食用牛羊肉,但需要适量食用。乙型肝炎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同时保证营养均衡。清淡饮食是指低动物脂肪、低油脂饮食,即控制脂肪摄入,且应以植物脂肪为主,即植物油为主。营养均衡是指肉、蛋、奶等蛋白质摄入充足,且要适当摄入蔬菜、水果、碳水化合物等食物。除鸡蛋、牛奶以外,乙型肝炎患者使用瘦肉也可以补充蛋白质,可以适当食用牛肉、羊肉等肉类,如果过多摄入肉类可能造成消化不良,患者在食用牛羊肉时需烹调柔软、易消化才可以食用。另外患者需要适当摄入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等食物,水果可补充较多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以及膳食纤维、果糖等,需要适当限制摄入部分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其它水果的摄入通常不受限制。
    2023-07-30
  • 脂肪肝的B超表现(视频)

    脂肪肝的B超表现
    脂肪肝在B超上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亮肝:肝脏光点致密、颜色发白,称为亮肝;2、肝肾反差增大:一般肝和肾脏在B超上显示颜色较为接近,如果有脂肪肝,肝脏变得发白、发亮,二者的颜色反差就会增大;3、肝脏管腔模糊不清楚:即肝内的血管,如门静脉、肝静脉,有脂肪肝时就表现为模糊不清楚;4、肝脏外形改变:肝脏的被膜光滑、紧绷,且肝脏有轻中度的增大。一般肝组织中脂肪组织超过了30%,在B超上显示出脂肪肝的表现,如果脂肪组织在肝脏超过50%,B超对于脂肪肝的诊断灵敏度可以达到90%以上。因为B超操作简便,而且价廉、无创,所以B超可以作为脂肪肝首选的诊断方法,也可以作为动态的监测脂肪肝变化的首选方法。
    2023-07-31
  • 细菌性痢疾吃什么药(视频)

    细菌性痢疾吃什么药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导致的肠道传染病,治疗常用药物是能杀灭痢疾杆菌的药物,最常用的是喹诺酮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中主要用的是诺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但部分患者由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影响骨骺发育,所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壮年人群不能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同时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影响胎儿以及哺乳期新生儿的发育,所以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也需避免使用。代替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药物是口服的三代头孢,最常用的是头孢克肟,对痢疾杆菌较敏感,能杀灭痢疾杆菌。除应用抗生素外,还需注意细菌性痢疾患者肠道菌群平衡,需适当补充正常的肠道菌群,应用的药物是双歧杆菌类药物,包括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应用活菌时,需与抗生素隔开一段时间应用,否则抗生素可将补充的活菌一起杀灭。
    2023-07-31
  • 早期肝癌的彩超报告单有什么表现(视频)

    早期肝癌的彩超报告单有什么表现
    早期肝癌在彩超上表现为不规则的低密度影,而且有血流信号。彩超不是确诊肝癌的检查手段,是筛查肝癌的手段,如果彩超上发现不规则的低密度影,需要去做肝癌的进一步确诊检查。要抽血化验血清,查血清的甲胎蛋白,同时要做肝脏的增强的CT或增强的核磁,来判断低密度影是否是肝癌。肝癌在CT或者核磁上的特征性表现为,做增强检查时显影剂在动脉期,是一个快进的过程,就是在动脉期具有快速染色,而在门脉期显影剂又快速的扩清,就是消失,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点。对于小肝癌的诊断是需要做血清甲胎蛋白的检查,同时还要做肝脏的CT的平扫和增强,以及核磁的平扫和增强,同时表现为肝癌的特点才能进行确诊。因为早期肝癌或者小肝癌体积较小,直径小于5cm,而且是单发的,或者是2-3个占位,直径小于3cm。小肝癌早期诊断时,甲胎蛋白的升高不是必须的,因为有30%的肝癌的患者,甲胎蛋白是正常的。
    2023-08-02
  • 乙肝和肝癌有关系吗(视频)

    乙肝和肝癌有关系吗
    乙肝(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是肝癌高危人群,所以乙肝和肝癌有关系。乙肝病毒在肝细胞中复制,可对肝脏造成炎症损伤,还会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已感染乙肝病毒的肝细胞,可能会发生异常增生,可出现癌变。所以乙肝患者是肝癌高危人群,要进行密切监测,3-6个月进行1次肝癌筛查,包括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彩超检查。通过筛查,一旦出现癌变,可早期发现,而早期肝癌的治疗效果较好。对于乙肝患者,要积极控制乙肝病毒复制,可减轻病毒对肝细胞的损伤,减轻肝脏纤维组织增生,也会阻止乙肝患者发生癌变。乙肝患者经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明显降低肝癌发生率,减少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几率,所以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关键。
    2023-08-02
  • 脊髓肿瘤的检查方法(视频)

    脊髓肿瘤的检查方法
    脊髓肿瘤主要是肿瘤压迫脊髓、马尾神经出现疼痛症状伴有下肢各种感觉异常,临床常用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具体检查表现如下: 1、X线:首要检查,表现骨质破坏,椎弓、椎孔范围异常改变; 2、CT检查:常用于区分髓内和髓外肿瘤; 3、磁共振检查:重要检查,对骨质及其周围软组织T1、T2加权成像显影效果较好。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