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岗

  • 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注意什么(视频)

    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注意什么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射频消融术后要注意手术室到病房的时间段,以及从出院到回家的时间段,具体如下: 1、可能有短期并发症会集中出现,如穿刺血管出血,也为术后观察的最主要内容。周围血管因穿刺直接通向外界,若不压迫则会出血不止,且出血非常快。所以在手术结束后,需将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压迫到不再出血; 2、病人可回病房平躺,且要将穿刺口继续压迫止血,一直压迫4-6小时,平躺至第二天早晨才可以拆掉。并且晚上要注意不能动,预防出血; 3、注意事项为饮食、运动等问题,手术后对饮食通常没有特别要求,一般在一周左右即可恢复日常生活。因室上速手术成功率非常高,可很快恢复正常生活。不要因为曾经做过心脏手术,而对进食或活动有所顾忌。
    2023-08-02
  • 心脏射频消融术有什么风险(视频)

    心脏射频消融术有什么风险
    心脏射频消融术为微创介入手术,消融过程指通过心脏导管进入心脏内部,从而使一部分心肌受热坏死。心脏射频消融术创伤非常小,风险低,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在穿刺过程中,需要穿刺深静脉,如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通过静脉系统将导管送入心脏,寻找病灶所在的靶点,故可能对静脉有所损伤; 2、在心脏内部进行消融过程中,由于心脏内部有导管,可能会损坏部分心肌,甚至将心脏捅破。另外,一部分特殊的心脏传导结构,即心脏里的神经可能会被消融阻断,导致心脏出现心跳减慢的情况。 虽然以上情况听起来非常可怕,但目前临床对上述并发症、风险有较多总结。所以在较成熟的电生理中心,按照标准操作规范治疗,风险极低。
    2023-08-02
  • 原发性心肌病怎么治疗(视频)

    原发性心肌病怎么治疗
    原发性心肌病包含几十种疾病,故为一类疾病或者一组疾病统称,而不指某个单一疾病,遗传是此类疾病的重要因素。原发性心肌病通常会发展为心肌最终的扩张、变厚或变薄,所以本病的治疗,都是针对上述病理过程进行。心脏肥厚或者肥大是心室重塑的过程,所以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通常有效,大部分原发性心肌病都选用以上两种基础用药。 当心肌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心力衰竭,此时心衰治疗就变成最终的主要治疗目标。心衰治疗包括强心治疗、利尿治疗和扩血管治疗,以此改善心脏的循环负荷。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药物和器械治疗,如有一些心肌病出现心律失常,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若出现心跳减慢,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而且心衰最终阶段需要进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或者人工心肺治疗。当出现严重、恶性,甚至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可能需要安装体内自动除颤仪预防猝死发生。
    2023-07-31
  • 心肌炎早期是什么症状(视频)

    心肌炎早期是什么症状
    心肌炎症状取决于病灶广泛程度以及发生部位,心肌炎发生早期通常有前驱感染症状,而前驱感染大部分为病毒感染。大部分病毒性心肌炎因柯萨奇病毒、细小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等引起,所以在发病前1-3周会出现发热、疲乏无力、关节酸痛,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上述症状在医学上称作前驱症状。 在临床上,大部分人可以没有症状,少部分人在活动后可出现心慌、轻度胸闷,甚至胸痛症状。心慌症状在临床上非常重要,医生可以通过心慌判断患者是否出现相应心律失常。如临床上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频发多元性室性早搏,提示患者病毒性心肌炎已发展到较特别阶段。 另外,有一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过程非常迅速,在短时间内即可出现休克状态,血压低于90/60mmHg,甚至因此发生一些短暂脑缺血症状,又叫阿-斯综合征,则提示病情进展很快,病情较重,在短时间内就可出现四肢湿冷,甚至晕厥状态,以上是心肌炎的表现。
    2023-07-31
  • 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视频)

    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
    应激性心肌病诊断标准,在临床一直存在争议。现在较公认的诊断标准由2004年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所发布,又在2008年进行更新,该标准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 1、短暂发生在左心室中部的运动减弱、运动消失、运动异常,应注意是短暂发生,因为在诊断应激性心肌病时,需要和冠心病、心肌缺血进行鉴别诊断。若是因为冠心病导致的心肌运动异常,会一直存在不适症状,而应激性心肌病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恢复。病变范围累及或不累及心尖部位,常有应激发作因素; 2、通过冠脉造影确定没有相应阶段心肌缺血发生,也应和冠心病进行鉴别,左心室中部病变累及范围往往超过单支血管病变所引起的相应性心肌病变。因为冠心病是某一根血管产生狭窄,继而产生的缺血范围有固定累及范围,但应激性心肌病累及范围往往和血管分布的范围并不一致; 3、新近发生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T波异常,或者心肌酶升高; 4、排除其它因素导致的心肌运动异常,如嗜铬细胞瘤、心肌淀粉样变等全身性病变。
    2023-07-31
  • 应激性心肌病怎么治(视频)

    应激性心肌病怎么治
    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在临床一直存在争议。现在较公认的诊断标准由2004年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所发布,又在2008年进行更新,该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 1、短暂发生在左心室中部运动减弱、运动消失、运动异常。应注意是短暂发生,因为在诊断应激性心肌病时,需要和冠心病、心肌缺血进行鉴别诊断。若是因为冠心病导致的心肌运动异常,会一直存在不适症状,而应激性心肌病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恢复。病变范围累及或不累及心尖部位,常有应激发作因素; 2、通过冠脉造影确定没有相应阶段的心肌缺血发生,也应和冠心病进行鉴别。左心室中部病变累及范围往往超过单支血管病变所引起的相应性心肌病变。因为冠心病是某一根血管产生狭窄,继而产生的缺血范围有固定累及范围。但是应激性心肌病累及的范围往往和血管分布的范围并不一致; 3、新近发生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T波异常,或者心肌酶升高; 4、排除其它因素导致的心肌运动异常,如嗜铬细胞瘤、心肌淀粉样变等全身性病变。
    2023-07-31
  •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怎么治(视频)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怎么治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指由房性或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所导致心脏收缩力下降、心力衰竭的一种疾病。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最主要病因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肌纤维化,可损伤整个心脏功能,所以本病治疗目标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减弱心肌病导致心衰的症状,具体如下: 1、随着导管消融治疗心律失常进步,心动过速心肌病有了根治方法。在心律失常心肌病病因中,房颤占较大部分,有调查显示10%-50%的心衰患者会发现有房颤。所以以房颤为例,可对阵发性房颤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有效率能够达到80%-90%以上,属于根治房颤非常重要的方法。所以改善阵发性房颤导致的心动过速心肌病,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也是全世界公认的首选方法; 2、部分房颤患者并不适合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所以对于此类患者,则应降低患者心率,将静息时心率控制在80次/分以下,活动后心率控制在110次/分以下; 3、一部分心动过速,如房性心动过速或频发室性早搏,利用导管消融治疗成功率在90%以上,也是治疗心动过速心肌病,即心律失常心肌病的有效方法。
    2023-07-31
  • 暴发性心肌炎的症状(视频)

    暴发性心肌炎的症状
    暴发性心肌炎通常起病较快,短期内会造成较严重的症状。这种疾病常见于青少年,主要临床症状具体如下: 1、普通的心肌炎发病较缓慢,可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即使不经治疗也可以得到痊愈。有一部分会出现轻度症状,如活动后心慌或者胸闷。但是暴发性心肌炎,可在很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症状,血压可降低到90/60mmHg以下,主要表现为四肢湿冷、休克等症状; 2、心包炎症状,如咳嗽、胸痛等,特别是体位发生变化时,胸痛症状会随之加重; 3、阿-斯综合征,指因为快速心律失常导致心脏搏出量下降,最终导致脑缺血发作,出现抽搐、昏迷,甚至猝死。 综上所述,暴发性心肌炎正是因为发展非常迅速,并且可导致严重症状,所以临床死亡率很高,可达20%以上。
    2023-07-31
  • 原发性心肌病最常见的类型有哪些(视频)

    原发性心肌病最常见的类型有哪些
    原发性心肌病指心肌病变仅发生在心肌本身,由其它心血管疾病继发的心肌病理改变不包含在此范畴之内。根据发病机制,原发性心肌病可以分为遗传性、获得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在上述三种类型中,遗传因素占据比例较大。原发性心肌病在临床心肌病中较为常见,根据体征主要分为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具体如下: 1、肥厚型心肌病,顾名思义有心肌肥厚的特点,虽然整个心脏外观和正常心脏没有区别,但这种心肌的肥厚是向心腔内变厚,从而导致心腔容积变小。并且心脏出口也可能会发生梗阻,进而导致心脏射血受到影响,所以最终症状和并发症原因是心肌肥厚导致的出口狭窄; 2、扩张型心肌病,主要发生病理改变是心室扩张,看起来心脏比正常心脏大,但体积增大后收缩力反倒下降,整个心脏相当于像气球一样长大,心室容积增大,但收缩力没有相应增加; 3、限制性心肌病,外观上既不增厚也不增大,但心肌变得更加僵硬,柔韧性变差。
    2023-07-31
  • 心肌肥厚可以痊愈吗(视频)

    心肌肥厚可以痊愈吗
    心肌肥厚通常指构成心肌的细胞体积增大,而不指数量增多。一般情况下,心肌肥厚绝大多数情况无法痊愈,该过程不可逆。临床因高血压导致的心肌肥厚较为常见,即使将血压控制到正常,肥厚的心肌通常也不会转换为正常。如果为遗传性心肌病、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因梗阻位置位于心脏射血出口位置,可将出口梗阻清除,让心肌不再继续加重。 临床也可采取医疗手段人为去除心肌肥厚,如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肥厚心肌,或介入酒精消融,通过内科射频消融将肥厚的心肌人为处理、人为削薄,或让瘢痕挛缩。但若没有外界力量支持,自身一般无法恢复,或者即使使用药物通常无效。另外,如是糖原贮积症或者心肌淀粉样变导致的肥厚,一般也无法恢复到正常。 有一些少见情况,如因肢端肥大症引起的心肌肥厚,通常多因使用过多的生长激素而逐渐产生肥厚。当生长激素水平降为正常,并对肢端肥大症进行有效治疗,则肥厚的心肌可有一定程度恢复。特别是早期、短时间内形成,未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的心肌肥厚,可以恢复到正常。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