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斌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治疗有效吗(音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治疗有效吗
    讲解医师:刘凤斌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比较复杂,是本虚标实之症。本虚就是脾虚,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实症就是有气滞血瘀、痰多湿热、热毒等。因为它是不断的发展演变的过程,治疗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治好,所以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一般对于轻症的,可能半年左右,基本上能够得到完全缓解,重症的可能一年、一年半甚至两年才能够得到缓解,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定。
  • 中医是如何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音频)

    中医是如何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
    讲解医师:刘凤斌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慢性胃炎里边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就是胃的腺体没有萎缩,一般时间比较短。萎缩性胃炎是长期的病变、严重的病变,导致腺体的萎缩,进一步发展变成肠上皮化生,甚至不典型增生等病理的改变。它的发生有很多原因,饮食是最大的因素,比如经常吃寒凉、生冷、煎炸的食物,还有吃一些刺激的食物,比如辣的。还有就是吃一些药物,药物对胃的损害比较大,比如非甾体类的消炎药,特别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阿司匹林,这类的药物对胃和肠损害比较大。所以有慢性胃炎的患者,长期用阿司匹林这类的药物,可能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原因。除了饮食、药物的原因,还有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之后,细菌在胃内定植,会释放毒素,出现局部的炎症和免疫反应,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等,是导致胃癌的非常重要的原因。除了这些原因,还有喜欢吃腌制的食物,或者不新鲜的食物等,这类的食物含硝酸盐比较高,甚至喜欢喝浓茶、咖啡等刺激的饮料,都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原因。
  • 慢性萎缩性胃炎针灸效果如何?(音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针灸效果如何?
    讲解医师:刘凤斌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针灸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我觉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针药结合比较好,因为服汤药可以直接作用到胃里边。针灸是通过调节整个机体的一些功能,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来调节脏腑功能,相对是间接治疗,要整体的治疗,效果就相对慢一点。所以针刺疗法和穴位埋线疗法,这两个都是通过穴位的刺激来达到治疗的效果,经过临床观察效果还是不错的。
  •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推拿吗?(音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推拿吗?
    讲解医师:刘凤斌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推拿是非常好的办法,特别是患者自己在家里可以进行按摩穴位,比如足三里、中脘、阳陵泉或者丰隆、建里等穴位,甚至用艾灸的方法治疗。医院里进行推拿、点按穴位也是很好的,比如背腧穴,背部脊柱两边的腧穴,通过点按穴位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需要的时间长,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的过程,一两次肯定不会好,需要长期的治疗。所以要教会患者自己在家里面自我进行保健按摩。
  • 中医是如何理解肝硬化的?(音频)

    中医是如何理解肝硬化的?
    讲解医师:刘凤斌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肝硬化,中医叫积聚或者鼓胀。当肝硬化单单是硬化,没有出现腹水的时候,诊断是积聚。当肝硬化失代偿期伴随腹水的时候,中医诊断是鼓胀。无论是积聚也好鼓胀也好,都是由于长期的脏腑功能的失调,比如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的阻滞、郁结所形成痰浊,甚至形成包块,这是积聚。鼓胀就是气滞血瘀、痰浊水湿停聚在体内叫鼓胀。所以它的形成本身就是黄疸,或者现代医学叫肝炎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进一步的发展转化而来的。另外,由于感染血吸虫可以引起。大家都知道酒精性肝硬化,长期喝酒会进一步导致肝脏的损害,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还有饮食的原因,比如吃煎炸的食物、含有色素的食物、烧烤的食物等,这些烧烤的有害物质,要经过肝脏的分解,加重肝脏负担。所以中医讲饮食不节、嗜酒过度、情绪因素就是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心情不好导致气滞郁结,出现血瘀,饮食不节导致痰浊阻滞。所以,痰浊、血瘀、阻滞、水湿、停聚在体内就形成了积聚,形成了鼓胀。
  • 慢性萎缩性胃炎吃什么中药比较好?(音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吃什么中药比较好?
    讲解医师:刘凤斌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属于脾虚,虚实夹杂,就是虚症,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实症就是气滞血瘀、痰浊湿热,即虚和实相互夹杂的。在临床上要辨证治疗。诊疗指南里分了五个症型、七个症型等,不外乎就是虚和实两大类的症状或者病理因素,在治疗上要通过望、闻、问、切去辨证分析,进行辨证治疗,虚是既要祛邪又要补虚。在临床上除了中医辨证治疗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药物,中成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很好的效果。
  •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形成的?(音频)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形成的?
    讲解医师:刘凤斌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病因就是饮食不节制。所谓不节制,就是饥一顿饱一顿或者吃饭没有规律,不定时吃饭,或者喜欢吃寒凉的、煎炸的食物等。另外就是情绪的因素,由于心情的阴郁、工作压力比较大、心情不好,也会影响到胃的功能。还有体质的因素,久病体弱,再加上情绪、饮食因素,就会导致慢性的胃病,胃失和降、脾虚痰阻等一系列的症状就会出现,包括纳差、食少、胀满、频繁嗳气等一系列的症状。这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因,是慢性的过程,除了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虚、痰浊、瘀血等,甚至湿热蕴结,出现情绪不好、气滞血瘀等,像痰浊、气滞、血瘀、脾虚、湿热等因素交结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瘀血阻络、气血不通,出现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
  • 中医是如何理解肝硬化的?(音频)

    中医是如何理解肝硬化的?
    讲解医师:刘凤斌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肝硬化,中医叫积聚或者鼓胀。当肝硬化单单是硬化,没有出现腹水的时候,诊断是积聚。当肝硬化失代偿期伴随腹水的时候,中医诊断是鼓胀。无论是积聚也好鼓胀也好,都是由于长期的脏腑功能的失调,比如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的阻滞、郁结所形成痰浊,甚至形成包块,这是积聚。鼓胀就是气滞血瘀、痰浊水湿停聚在体内叫鼓胀。所以它的形成本身就是黄疸,或者现代医学叫肝炎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进一步的发展转化而来的。另外,由于感染血吸虫可以引起。大家都知道酒精性肝硬化,长期喝酒会进一步导致肝脏的损害,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还有饮食的原因,比如吃煎炸的食物、含有色素的食物、烧烤的食物等,这些烧烤的有害物质,要经过肝脏的分解,加重肝脏负担。所以中医讲饮食不节、嗜酒过度、情绪因素就是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心情不好导致气滞郁结,出现血瘀,饮食不节导致痰浊阻滞。所以,痰浊、血瘀、阻滞、水湿、停聚在体内就形成了积聚,形成了鼓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