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波

  • 骨结核手术后多久能走(视频)

    骨结核手术后多久能走
    骨结核的手术根据不同部位,恢复的时机也不同。脊柱结核在清除病灶的基础上面,对于发生病变的椎骨需要进行清除。椎骨和椎骨之间的缺损需要通过植骨的方式,让植入的骨头与上下两节的椎骨发生融合。融合之后,病人的脊柱能够恢复正常的支撑作用。融合过程相对比较长,正常情况下需要至少2-3个月左右的时间,因为现在的手术都可以辅助内固定。虽然是结核菌感染,但仍然可以内固定。一般情况下术后3-4周,在支具的保护下,病人可以适当坐起吃饭、洗脸。到术后2-3个月,在支具保护下可以正常行走活动,但前提是感染、局部脓液并没有明显影响神经功能,没有发生瘫痪。 瘫痪病人的恢复,由肢体恢复、力量恢复的情况决定。关节周围结核现在已经非常少,对这些部位的结核,早期要坚持休息制动,休息制动的同时合并全身药物的治疗,药物控制比较有效的情况下,可能要到3-4周才能逐渐开始活动。早期绝对禁止活动,制动是控制感染非常重要的措施。因为关节周围的感染很容易引起关节的粘连。即使是通过以上处理之后,很多病人可能会残留关节功能的障碍,需要后期通过锻炼慢慢恢复。
    2023-08-03
  • 骨肿瘤的发病率(视频)

    骨肿瘤的发病率
    骨肿瘤的发病率是非常宽泛的一个概念,骨肿瘤分为原发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两种。对于骨原发性肿瘤,其和其它专业的肿瘤相比,发病率非常低,比如骨肿瘤里的骨肉瘤发病率是百万分之三左右,发病率非常低,占恶性肿瘤大概仅在0.2%左右。和其它的恶性肿瘤相比,骨肿瘤发病率相对比较低。 骨转移性肿瘤是骨肿瘤中发病最多的,因为各种恶性肿瘤,如甲状腺癌、肝癌、肺癌、肾癌等都可能发生骨转移,当发生骨转移相关事件时患者会到骨肿瘤科就诊,这一部分是临床治疗的主要病人。对于晚期恶性肿瘤,在过去可能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也不强,但是现在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水平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病人的生存质量、生存时间都大大延长,所以病人发生骨相关事件,比如压迫神经、骨折,对这些病人现在都主张积极进行相关治疗,给病人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2023-08-03
  • 骨肿瘤的复发原因(视频)

    骨肿瘤的复发原因
    有很多因素影响骨肿瘤复发,针对不同骨肿瘤的性质,复发原因各不相同,比如骨良性肿瘤,复发概率很小,大多是因为病灶残留,或者因为骨肿瘤发生的机制不明确,比如骨囊肿可以复发。但这些病灶为良性,在不影响骨强度、神经功能的情况下,局部没有临床症状,可以进行临床观察,不需要进行处理,因为为良性,基本不会进展。对于部分带有侵袭性的肿瘤,比如骨巨细胞瘤,这些肿瘤的复发往往是因为局部病灶处理不够到位引起,肿瘤残留在内部,这是骨巨细胞瘤常见的复发原因。这样的病人需要重新把病灶再按照最规范的手段,彻底处理干净,大部分时候可以做病灶内刮,可能切掉这一段骨头,在彻底清除干净病灶的基础上复发率很低。 原发恶性肿瘤,复发原因很复杂,因为这些肿瘤的恶性度很高,可能会随着血液在全身到处流动,可能局部浸润范围超过影像学以及临床的判断的范围,这样的病人的局部复发很难估计。对于这些病人的治疗保障,还是依靠全身化疗,化疗有效的情况下,复发率相对较低。若肿瘤对化疗不敏感,复发机会更大。对于有些肿瘤,比如尤文氏肉瘤,通过辅助放疗,局部复发机会较低。有一些特殊部位的尤文氏肉瘤,如果不放疗,复发机会也会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肿瘤的复发结果。
    2023-08-03
  • 一侧肋骨突出会有什么问题(视频)

    一侧肋骨突出会有什么问题
    一侧肋骨突出其原因较多。成年人可能考虑肋骨上的病变,比如纤维结构不良会造成骨强度变化,肋骨在肋间隙力量作用下,骨会慢慢发生形变,外观看起来可能会有异常。只要不是急性外伤引起引起的突出,一般可以不用处理。 小孩一侧肋骨的突出可能和肋骨、肋软骨发育异常有关,导致所谓的鸡胸,因为缺钙引起肋骨发育异常,可能会造成局部肋骨畸形。但是这样的畸形往往对称发生,不会发生在单一肋骨,所以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容易鉴别。 成年人如果发生以上情况,建议完成相应的检查,包括CT、磁共振,检测发生形态异常的原因,如果有病变,需要定性。大部分情况临床不需特别干预,少部分情况,如果影像学提示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咨询骨肿瘤科的医生,决定后续的治疗手段。
    2023-08-03
  • 最常见的骨肿瘤是什么(视频)

    最常见的骨肿瘤是什么
    骨肿瘤的分布非常富有年龄特征,最常见的骨肿瘤根据不同年龄,好发的病人也不同。小孩常见的骨良性肿瘤包括骨囊肿、软骨母细胞瘤、骨软骨瘤、骨样骨瘤,恶性肿瘤包括骨肉瘤、尤文氏肉瘤,在儿童身上也比较常见。如果是青少年,20-40岁的人群,常见的有骨母细胞瘤、骨巨细胞瘤等带有侵袭性的肿瘤,良性肿瘤比较常见的有纤维结构不良、内生软骨瘤。 如果为40-60岁的人群,可能疾病谱又发生变化,恶性肿瘤就会逐渐增多,比如脊索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在年龄增加后,骨肉瘤的高峰又会出现,60岁左右是骨肉瘤的第二个高峰,老年人会出现骨肉瘤,另外,更常见的可能是转移性肿瘤。随着年龄增大,恶性肿瘤的发病人群增多,可能发生骨转移,变成骨转移癌,常见于60岁以上的病人。
    2023-08-03
  • 足背腱鞘囊肿手术后采取什么卧位(视频)

    足背腱鞘囊肿手术后采取什么卧位
    足部的腱鞘囊肿手术之后一般对于体位没有任何要求,因为足部的腱鞘一般都是位于足背位置,足底一般以足体筋膜、肌肉为主。足背腱鞘进行肿块切除之后,伤口浅表且都在背部非负重的区域里,伤口也比较小。手术之后局部会进行一定的包扎,术后病人可以正常行走,但需要穿比较宽松的鞋或者拖鞋,避免对伤口产生压迫。另外,局部伤口要保持一定的干燥,闷热、潮湿的环境对伤口愈合也不利,容易感染。 伤口在愈合之前过多活动容易引起伤口渗出、出血,一般在术后早期3-5天建议尽量不要用患肢下地走路,通过另外一只脚拄拐杖行走。在晚期时包扎减轻,可以穿袜子、穿拖鞋,疼痛也不明显时患者可以走路。此时伤口出现出血或创口开裂的可能性也下降,可以慢慢行走,相对比较安全。
    2023-08-03
  • 做完腱鞘囊肿手术消肿时间(视频)

    做完腱鞘囊肿手术消肿时间
    腱鞘囊肿手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往往会比较长,可能会持续存在2-3个月。腱鞘囊肿的手术是小手术,通过局麻切口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手术仍然可能会引起脚背的局部肿胀。手术的创伤影响局部血管回流,另外,手术之后可导致神经性水肿,也会造成足背水肿或肿胀,这些原因都和静脉的回流有关。发现脚肿比较明显,卧床抬高脚之后,肿胀自然会消退,但是再次下地活动的时候,脚可能会肿,属于正常的现象。任何手术操作之后,脚的远端肢体是血液循环回流最差的中心最低点,组织渗出后,非常容易引起水肿。 肿胀消退期间,对局部肿胀不用特别在意。如果比较担心,通常可以穿弹力袜,限制局部压力,这样可以促进血从远心端往近心端的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另外,可以局部进行物理治疗,比如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睡觉时适当把脚抬高,可以减轻局部水肿。
    2023-08-03
  • 软骨瘤会自己消失吗(视频)

    软骨瘤会自己消失吗
    软骨瘤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肿瘤,多发生在膝关节周围,如股骨远端或小腿骨近端,为背向关节生长的肿瘤。瘤顶端有软骨帽,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骨头在长大,软骨帽也会让瘤慢慢生长。随着年龄的发育,瘤可能会慢慢增大,所以软骨瘤通常不会自行消失。大部分的人如果没有症状,对局部外观影响也不是非常大,可以暂时不用处理。 随着年龄发育成熟,如果瘤产生摩擦,会导致疼痛,或者生长较快,外观凸出非常明显,还有多发软骨瘤,可能需要及时处理。特别是当软骨瘤长在扁平骨,即肩胛骨、骨盆、脊柱,这些地方的软骨瘤需要早期处理。因为这三块区域发生软骨瘤,恶变几率非常高,因此需要早期进行处理。对于软骨瘤,手术都比较简单,将肿瘤和软骨帽切除干净后,肿瘤就不会再复发。
    2023-08-03
  • 软骨瘤的最佳手术时间(视频)

    软骨瘤的最佳手术时间
    软骨瘤是小孩非常常见的一种肿瘤,往往长在关节附近周围,肿瘤背向关节生长,突出到骨外,在影像学上面看到皮质相连。骨肿瘤中间与骨头髓腔的中间相通,即骨软骨瘤。这种骨软骨瘤因为和小孩子的发育同步生长,随着年龄增长,肿瘤可能会增大。所以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时机,往往把握以下原则: 1、症状:因为病变把肌肉顶开,小孩子在运动的时候可能会疼痛。疼痛明显时,可以手术切除肿瘤; 2、影响外观:特别是小腿上肉比较少,一旦凸出,就会非常明显。明显影响外观者也可以择期把肿瘤切除; 3、肿瘤生长比较快,可能怀疑是否局部的病灶性质不好,要尽快把病灶切除; 4、病变造成心理障碍者,也可以采取及时的处理。 对于骨软骨瘤的治疗,要求诊断要明确,其影像学非常有特征,把握好影像学特征,一般不会诊断出错。另外,软骨帽也要彻底切除,因为随着生长发育,其会增大,最主要是软骨帽在继续地成骨钙化,彻底切除软骨帽,肿瘤复发率非常低。对于长在特殊部位的软骨瘤,最佳手术时间不同,比如肩胛骨、骨盆、脊柱上的软骨瘤,需要积极早期进行处理。因为这三个部位的软骨瘤,局部恶变概率要远远大于四肢骨。所以,这三个部位发现骨软骨瘤后,需要及时切除,以免发生恶变之后,变成恶性软骨肉瘤,处理更为复杂。
    2023-08-03
  • 骨结核脓肿怎么治疗(视频)

    骨结核脓肿怎么治疗
    在骨干或者脊柱部位的骨结核,由于大量细菌繁殖、坏死,结核死骨混杂于其中,会形成局部脓肿。这些脓肿会刺激人体发生炎症反应,压力高会产生疼痛,破坏骨头,引起骨的血供下降,形成死骨,进一步破坏骨质。脓肿会在椎管里蔓延,可能会压迫脊髓,引起神经功能症状。脓肿在腰椎时会沿着腰大肌逐渐向下流,一直流到盆腔里面,称为流注性脓肿。这些脓肿需要外科处理。 处理感染的最基本原则是清除脓液,脓的存在会严重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所以对脓肿的处理,外科要求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先进行至少2周以上的化疗药物控制,动态观察炎症指标是否稳定或下降。其最主要的目的是避免手术操作造成脓肿播散,形成全身播散性结核,这种疾病非常凶险。 在2周的有效控制基础上,炎性指标下降、疾病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术把脓清除,清创死骨。清理干净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植骨或者固定操作,从而治疗局部骨结核。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