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

  • 盲肠炎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盲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盲肠位于人体的右下腹,从医学解剖来讲,它是连接小肠和结肠的一段肠管。在它末端有一个特殊的器官叫做阑尾,所以通常讲的盲肠炎,更多情况下是叫阑尾炎。阑尾炎的发病原因,最常见的是盲肠出口位置被阻塞,比如粪便的嵌顿,或者是医源性或者创伤性而导致的嵌顿,从而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引起阑尾炎。阑尾炎或轻或重,或急或慢,建议患者及时找医生进一步诊治。
    2023-08-02
  • 寰枢椎半脱位的症状表现(视频)

    寰枢椎半脱位的症状表现
    寰枢椎半脱位是指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寰椎和枢椎的解剖关系发生异常,分为创伤性和自发性脱位。目前,多种因素能够造成寰枢椎关节的半脱位,或者是由于咽部的炎症浸润所致。寰枢椎半脱位会出现局部的酸、困、痛等。另外,寰枢椎有椎动脉从这里经过,如果出现错位,有可能会压迫椎动脉,引起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寰枢椎周围还有很多交感神经,寰枢关节发生脱位以后会出现交感神经的压迫、刺激,出现头疼、健忘、耳鸣、眼睛干燥等,甚至是脑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以及头晕等症状。
    2023-08-02
  • 脑干出血可以手术吗(视频)

    脑干出血可以手术吗
    脑干出血要根据出血的部位和量的大小来进行治疗,但90%的脑干出血患者无法手术。还有少部分患者如果脑干出血量比较少,而且位置比较表浅,可以通过手术进行血肿清除,不至于伤害到脑干部位,引起严重后果。脑干是生命中枢,包括人的呼吸、心跳、血压等中枢都在此,且位置很小,稍有不慎有可能会影响到生命中枢,导致死亡。所以对脑干出血的患者,大部分没有较好办法,只能通过支持、对症治疗以及血肿的自行吸收来改善症状。有一部分患者没有累及到呼吸、心跳、血压等有可能会存活,但是死亡率仍在90%以上。所以对于脑干出血患者,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果出现呼吸暂停或者呼吸已经停止,可给予呼吸机改善症状,同时通过药物来维持和改善心跳和血压,主要是维持生命体征,避免发生并发症。总之,脑干出血患者是否能存活与病情有关,手术办法非常少,只有少部分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2
  • 脑水肿吃什么消肿最快(视频)

    脑水肿吃什么消肿最快
    脑水肿消肿的方式主要如下:1、食物调整:针对症状较轻的脑水肿,可以通过清淡饮食,包括冬瓜汤、红豆等,都具有一定利尿作用,可以起到消肿作用,同时不能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会刺激、加重脑水肿;2、药物治疗:针对比较严重的脑水肿患者,此时可能会出现颅内压增高,比如恶心、呕吐、头痛的症状,需要用药物进行调整,常用的脱水剂是甘露醇。根据脑水肿的严重程度,可以选用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进行脱水治疗,还可以用利尿剂有效改善水肿。对于较严重的脑水肿,可以用白蛋白加利尿剂有效脱水,同时还可以改善大脑渗透压,促进脑水肿消退的作用。另外需积极监测生命体征,避免发生脑疝等症状。脱水剂长时间应用也会造成电解质紊乱,建议脱水剂逐步减量来改善脑水肿,同时避免脱水剂突然撤退导致的反跳现象。
    2023-08-02
  • 脑水肿多久能恢复意识(视频)

    脑水肿多久能恢复意识
    脑水肿患者恢复意识的时间,与脑部损伤严重程度和病因有关,具体如下:1、如果脑部损伤非常严重,脑水肿在1个星期内最严重,这个时间不能恢复意识。一般脑水肿在5-7天左右是最高水平,过了最高峰会逐步恢复;2、部分患者可能是因为脑水肿引起功能障碍,会随着脑水肿消退改善意识,一般常见1-2周内患者会恢复意识。具体情况要根据患者的反应程度,以及损伤大脑的严重程度综合判断;3、部分患者即使发生脑水肿,也未出现意识影响。因为损伤比较小,脑水肿的部位和范围较小,未造成严重的意识障碍。
    2023-08-02
  • 脑水肿三个危险期(视频)

    脑水肿三个危险期
    脑水肿的三个危险期,是指大脑损伤后2-7天内脑水肿的逐步发展期、平台期、消退期。早期因损害后出现的炎性物质或细胞损伤,从而出现代谢功能障碍,表现为水肿逐渐发生、发展,到3-5天水肿达到高峰期,此阶段是水肿的最高峰阶段、最厉害的阶段。5-7天水肿开始处于平台期,逐步开始向消退的阶段发展,患者可以感到意识水平逐步加重,需要服用脱水药物,如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进行脱水。还要给予白蛋白,对于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起到脱水、改善身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可以避免诱发严重的全身反应和功能障碍。脑水肿的危险期要积极地干预原发疾病造成的病因,包括脑梗、脑出血,给予相应的治疗后积极地对症治疗,还要维持电解质水平的平衡,以及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和脑疝等状况。
    2023-08-02
  • 肌肉震颤的原因(视频)

    肌肉震颤的原因
    引起肌肉震颤的原因比较多,主要见于以下方面:1、肌肉疾病: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2、神经病变:如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性或者酒精中毒性的周围神经病变、运动神经元病。运动神经元病主要是前角细胞受到损害,刺激神经造成肌肉震颤,这种情况需要给予相应治疗;3、脊髓病变:主要由于神经受到刺激或者压迫导致;4、血管性疾病:如脑缺血、脑出血;5、癫痫发作:大脑异常放电,需要给予脑电图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对应治疗改善症状;6、系统性疾病:如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低钙;7、其他:如低血糖或者贫血造成神经功能下降,导致肌肉震颤。
    2023-08-02
  • 神经性尿频尿急怎么治(视频)

    神经性尿频尿急怎么治
    神经性尿频、尿急,指由非感染性因素造成,可由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刺激导致,另外也与患者的情绪和性格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在夜间睡眠时,容易出现反复起夜、上厕所,甚至多达20-30次。治疗主要给予舒缓神经、放松情绪、心理安慰等心理治疗,还需进行行为治疗,通过相应行为刺激治疗,可逐步进行脱敏,改善紧张情绪和神经性尿频、尿急症状。通过自我暗示,可使患者了解尿频、尿急仅为生理性现象,无感染性因素存在,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状态。也可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等改善症状。通过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改善躯体尿频、尿急症状,主要包括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还可使用调节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药物来改善症状。
    2023-08-02
  • 抽动症吃什么药(视频)

    抽动症吃什么药
    抽动症患儿需根据症状和时间选用不同药物,具体如下:1、症状较轻:早期以调整生活和饮食习惯为主,主要是少看电视、电脑、手机,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包括可乐和油炸食品,一般半年左右的调整后可改善症状。还可给予扩血管药物如尼莫地平,以及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辅酶Q10,主要通过增加神经稳定性而改善症状;2、症状较严重:目前认为抽动症与大脑神经递质紊乱、心理因素有关,通过心理疏导、行为治疗,加用药物如硫必利、舒必利、氟哌啶醇等,可调整神经递质而改善抽动症症状。但以上药物均具有较大副作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质量、剂量进行治疗。一段时间治疗后可逐步调药、减药,从而改善症状,甚至避免发生副作用。
    2023-08-02
  • 惊厥常见的原因(视频)

    惊厥常见的原因
    惊厥主要表现为四肢抽搐、意识障碍,常见原因如下:1、发热:一般为发热>39℃,容易刺激大脑神经元,导致异常放电,出现四肢抽搐,称为高热惊厥症状;2、癫痫发作:主要由大脑的自发性异常放电引起,表现为四肢抽搐;3、电解质紊乱:如氯化钾、氯化钠、钙缺乏以及低血糖都会引起惊厥发作,因脑功能障碍自身放电导致;4、大脑功能障碍:如大脑缺血、缺氧,脑梗、脑出血相关的区域,受到受损神经细胞刺激,造成异常放电,出现惊厥症状;5、其他:如肝性脑病、肾性脑病,由于肝、肾功能异常,大脑神经递质异常与毒素堆积等引起抽搐。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