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刚

  • 脑癌晚期还有治疗的必要吗(视频)

    脑癌晚期还有治疗的必要吗
    脑癌晚期治疗的必要性,应该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因为一些全身健康状况比较良好的脑癌患者,虽然脑部的肿瘤很大,甚至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增高,但是如果能够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仍然有希望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控制神经功能障碍的发展,甚至可使已经发现的神经功能障碍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对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延长寿命都十分有帮助。因为现代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在逐渐改善和进步,放疗和化疗的方案也在逐渐提升。同时辅助治疗的方法,如靶向治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还有针对肿瘤的电场治疗,这些新型治疗手段不断涌现,对于脑癌晚期患者有很大帮助。不少患者虽然已经处于脑癌晚期,但是通过积极的调整心态、配合医生采取综合的方案进行治疗,有望获得明显的生活质量提升和生存期延长。所以脑癌晚期的患者最好不要过于消沉,而过早放弃治疗。应该配合医生的方案积极面对、积极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疗效。
    2023-08-02
  • 脑脂肪瘤有危险吗(视频)

    脑脂肪瘤有危险吗
    脑部的脂肪瘤通常称为颅内脂肪瘤,大部分脑脂肪瘤不是发生在脑室内,而是发生在颅内,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风险。成人时期通过检查发现的脑部脂肪瘤,是处于长期、静止、稳定期的脂肪瘤,不会引起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在进行临床的动态随访过程中,发现这类脂肪瘤也是处于稳定期,体积不会出现明显的增大,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的影响。儿童期的脂肪瘤常位于胼胝体、第三脑室等部位,大部分儿童的脂肪瘤不一定引起颅内的症状,只有一小部分的脂肪瘤,特别是位于胼胝体附近的脂肪瘤,患儿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癫痫及精神障碍和智力障碍,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儿童时期发现的脂肪瘤有时还会合并其他的颅脑畸形,比如脑膜膨出、胼胝体发育不良等,患儿会出现一些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脑内脂肪瘤属于良性肿瘤,在病理学上,并没有恶变的倾向,所以大部分的颅内脂肪瘤处于稳定期,一小部分儿童的脂肪瘤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并且由于所在的位置,可能引起进行性加重的症状,对于这类儿童的脂肪瘤,有时需要手术处理。对于成年期的脂肪瘤,通常无需特别处理。
    2023-08-02
  • 脑脂肪瘤会有什么影响(视频)

    脑脂肪瘤会有什么影响
    脑部脂肪瘤一般对患者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脑部的正常结构中并不含有脂肪组织,少数患者脑部有脂肪瘤的主要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组织退化不全而形成胚胎残余结构,从而形成脑部脂肪瘤,这类肿瘤通常发生于大脑的中间部位即大脑镰和胼胝体,此处发生的脂肪瘤有以下几个特点:1、对周围正常结构压迫较少:由于其对周围的正常神经影响较小,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在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特别是磁共振和CT检查时,意外发现位于大脑中央部位体积较小的脂肪瘤,这类脂肪瘤由于通常不会引起患者症状,在临床上一般无需过多干预,只需要进行临床随访观察即可;2、其他:体积较小;脑部多数脂肪瘤在临床随访中都不会有明显增大,多数的脑部脂肪瘤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不需要进行神经外科的手术干预。
    2023-08-02
  • 垂体泌乳素瘤的临床表现(视频)

    垂体泌乳素瘤的临床表现
    垂体泌乳素腺瘤是最常见的一类分泌型垂体瘤,大概占到具有分泌功能垂体瘤的30%-40%。临床表现主要有三大类:1、由于高泌乳素血症引起的症状,在女性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比如经量减少、经期延长,甚至停经,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溢乳。男性也可以发生垂体泌乳素腺瘤,突出的表现是性功能减退、阳痿、不育等症状;2、如果垂体泌乳素腺瘤体积比较大,还会压迫周围的神经结构,从而出现垂体功能低下的表现。即由于垂体泌乳素腺瘤,使正常的垂体功能受压,从而使垂体正常的分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表现。如果垂体瘤增大比较明显,还会压迫视神经、视交叉,造成患者的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等表现;3、如果垂体瘤进一步增大,还可能会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患者出现头痛、呕吐,以及垂体瘤侵犯颞叶、额叶,甚至引起癫痫发作等表现。
    2023-08-02
  • 脑垂体泌乳素瘤症状(视频)

    脑垂体泌乳素瘤症状
    泌乳素腺瘤属于垂体内分泌型垂体腺瘤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规律、月经稀发、经量减少等症状,较为严重的可能出现停经、溢乳等典型表现。男性患者也可以发生垂体泌乳素腺瘤,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性功能下降、不育等症状,还存在部分男性患者由于泌乳素水平过高,偶尔出现溢乳现象。无论男性或女性的溢乳,通常并非典型乳汁,而是透明状液体。若垂体素腺瘤体积增长较大,还可能对正常垂体造成压迫,引起分泌功能下降表现。同时若垂体瘤向上生长,累及神经视交叉,可以出现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等表现。还有部分垂体腺瘤长期进行生长,可以累及海绵窦内部分神经,造成面部感觉减退等症状。部分垂体腺瘤由于体积过大,引起颅内压增高,易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
    2023-08-02
  • 头皮血肿不消退原因(视频)

    头皮血肿不消退原因
    如果患者头皮血肿经过2-3周,甚至1个月以上仍然不能消退,可能形成机化血肿或骨膜下血肿,并且在长时间没有吸收的情况下,会刺激局部颅骨和骨膜细胞增殖。部分患者经过更长时间没有消退,可能会形成比较明显质硬的局部骨质细胞的增殖,从而形成类似颅骨骨瘤样的表现。对于患者出现头部外伤之后形成的头皮血肿,通常在1-2周之内都能逐步消退和缓解。而在头皮血肿形成之后,在短时间内建议患者进行局部冷敷,尽量避免血肿扩大。而在2-3天之后可进行局部温热敷、热湿敷,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促使血肿逐渐吸收。同时,患者可以口服活血化瘀的中成药物,也有助于头皮血肿的吸收。
    2023-08-02
  • 室管膜瘤能预防吗(视频)

    室管膜瘤能预防吗
    室管膜瘤目前属于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肿瘤,理论上讲还没有一种妥善的预防措施。近来的研究显示,室管膜瘤与基因突变具有相关性,对于神经肿瘤综合征的患者,特别是Ⅰ型和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建议在进行怀孕之前,应该找遗传学家进行咨询,来决定是否怀孕,以避免下一代的患儿这种相关肿瘤的发生率。在日常生活方面,并没有特别的能够有效的预防措施。总体来说,室管膜瘤作为一种神经上皮性的肿瘤,如果要提预防措施,重点是需预防头部接受大剂量的放射性照射,以及避免在长时间的暴露于电离辐射、电场环境的情况。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研究显示,长时间接触有机溶剂、农药、芳香烃类的化合物,以及长时间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和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尽可能的避免。
    2023-08-02
  • 脊髓室管膜瘤是良性还是恶性(视频)

    脊髓室管膜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脊髓室管膜瘤通常是一种偏良性的肿瘤,偶尔有恶性程度相对高一些的III级脊髓室管膜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按照恶性程度分级,可以分为I级-IV级。I级是一种良性肿瘤,II级和III级属于过渡的低度恶性和中度恶性肿瘤,IV级属于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大部分的脊髓室管膜瘤属于II级肿瘤,即属于低度恶性或者偏良性的肿瘤,和I级的完全良性肿瘤不太一样。大部分的脊髓室管膜瘤与正常脊髓有一定的边界,富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可以实现肿瘤全切,并且切除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有望得到比较理想的恢复。由于脊髓室管膜瘤属于II级,在手术切除之后仍然需要进行,定期的神经系统影像学复查和临床随访,如果发现肿瘤复发则需要考虑再次手术。也有少数的脊髓室管膜瘤,属于间变性的室管膜瘤,该室管膜瘤属于恶性的。因为间变性的室管膜瘤属于III级肿瘤,所以就属于恶性程度相对较高的肿瘤。
    2023-08-02
  • 小脑扁桃体下疝多少cm是重度(视频)

    小脑扁桃体下疝多少cm是重度
    小脑扁桃体下疝的严重程度,并不是单纯根据下疝几厘米进行判断。一般小脑扁桃体下疝,超过枕骨大孔圆0.5cm,即可以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是否严重,一方面和下疝的距离有关系,更重要的和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形态,以及继发的改变有关系。一些患者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甚至可以达到1-2cm,由于下疝的小脑扁桃体是一种薄薄的片状下疝,并没有造成枕骨大孔区,第四脑室出口部位严重的梗阻,也没有引起患者脊髓空洞。这一类小脑扁桃体下疝虽然下疝的长度很长,但是并不是重度的下疝。有部分患者的小脑扁桃体下疝是明显的楔形下疝,可能下疝只有5-6mm,但是已经造成第四脑室出口的严重梗阻,使颈髓、胸髓形成非常明显的空洞,进而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这种小脑扁桃体下疝也是一种重度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由此可见,小脑扁桃体下疝的距离,并不是决定是否严重的关键因素,而取决于下疝的形态,以及对第四脑室出口的梗阻、脊髓空洞的状况,还有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对于明显的小脑扁桃体下疝,应该及时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死亡率(视频)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死亡率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的死亡率,应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急性小脑扁桃体下疝:若患者存在急性小脑扁桃体下疝且未及时进行手术,则短时间内即可危及生命。即使患者进行急诊手术,对于已发生的小脑扁桃体下疝,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率较高,临床上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死亡率可以高达半数以上。小脑扁桃体急性下疝常会累及患者的心跳及呼吸中枢,导致患者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心跳停止、呼吸停止情况,可能难以挽回生命;2、慢性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该病对于颅内压及脑界循环的影响会缓慢逐渐加重,此时进行手术治疗较安全,成功率可高达90%以上,而围手术期死亡率会降到10%、5%甚至3%。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