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 双相情感障碍好转的表现(视频)

    双相情感障碍好转的表现
    双相情感障碍好转的表现如下: 1、如患者发病时出现躁狂症状,情绪平稳可视为病情好转;如患者发病时表现为抑郁,情绪较稳定、躯体症状减轻视为病情好转; 2、认知功能如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减轻; 3、社会功能逐渐回到正常状态。 患者可通过心境作图也称情绪日记,动态的自我监测,给自己的情绪打分数。通过自我情绪的监控可记录到双相情感障碍好转的轨迹。
    2023-08-03
  • 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疾病(视频)

    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指患者既有轻躁狂发作,同时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常见精神类疾病。 通常正常人群可有情绪波动,但情绪波动较小,时间较短。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起伏大,患者疾病发作时会表现出情绪过分低落、悲伤,以及情绪过分高亢、愤怒。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反复进展的发作性疾病,患者有时相对正常,既无躁狂,也无抑郁,与正常人相同。 总之,双相情感障碍属于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情绪转换可对患者生活、社交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对其进行及早识别,规范治疗。
    2023-08-03
  • 哪类人群容易患双相情感障碍(视频)

    哪类人群容易患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易患人群具体如下: 1、主要起病于成年早期,15-19岁是双相首个高峰期; 2、旺盛型气质人格的人群更容易患双相障碍。通常此类患者性格要强、追求完美,对事情有较高控制欲、外向、奔放、精力充沛,情绪具有不稳定性; 3、父母一方患双相障碍,其子女患病风险明显升高,风险可增加25%; 4、压力较大、离婚、独居的人群。
    2023-08-03
  •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方法(视频)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方法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方法分为两个阶段,具体如下: 1、急性期:患者有抑郁、躁狂症状,表现为冲动,需对其冲动风险进行防范,最重要的是监测其自杀的风险,需识别出患者的自杀观念。患者的自杀观念并非出现在抑郁最重阶段,反而出现在患者情绪稍微有所好转,其体力、精力有所恢复的阶段; 2、稳定期:家庭护理中家属需注意支持、理解患者,避免指责、逼迫患者。应督促患者按时服药、运动、规范随诊,以达到较好治疗效果。
    2023-08-03
  • 急性胰腺炎禁食几天(视频)

    急性胰腺炎禁食几天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以后引起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属于化学性炎症,而不是感染性炎症,很多原因可以诱发。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最主要的是禁食,因为吃饭以后胰酶被激活,就会在胰腺内造成自身消化,因此一定要禁食,禁食几天应根据病情轻重而定,具体如下: 1、轻症胰腺炎:一般禁食3-5天,最多1周,病情缓解后逐渐饮食,在过渡饮食的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症状、体征以及淀粉酶情况; 2、重症胰腺炎:禁食时间较长,可能需要1-2周或者更长时间。现在的治疗理念是尽早恢复小肠功能,因此经常从鼻腔下空肠营养管到十二指肠乳头远端,用营养管滴注营养液代替吃饭,既保护胰腺,又能保护小肠黏膜,避免二重感染。
    2023-08-03
  • 喝酒上脸的原因(视频)

    喝酒上脸的原因
    在酒精的代谢过程中,中间产物乙醛是一种血管扩张剂,人体中的乙醛在转化成乙酸之前,通常会使毛细血管扩张,使得饮酒者面红耳赤,即所谓的上脸。 酒精代谢在人体内需要两种酶的作用,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如果酒精进入人体,首先会被转化成乙醛,需要的就是乙醇脱氢酶;然后会接着再转化成乙酸,需要的就是乙醛脱氢酶,最终乙酸也会被排出体外,酒精的代谢就会结束。在正常情况下,两种酶的运作相对正常,只要不是过量饮酒,乙醛就会被快速转化成乙酸,只有饮酒过量,使乙醛存留,则无法快速转化成乙酸。如果在体内存留过多的乙醛,就会出现乙醛导致的毛细血管扩张,使人脸红。而解决饮酒面红的主要办法是不要过量饮酒,或者是不要特别快的饮酒。
    2023-08-03
  • 检查肝脏要挂什么科(视频)

    检查肝脏要挂什么科
    肝脏是重要脏器,如果肝脏发生疾病一般去消化科或肝病科进行检查、治疗。如果是较小的医院,分科不细,患者可以挂内科或者外科,举例如下: 1、如果有外科疾病,比如肝脏肿瘤,患者可去肝胆外科或普通外科治疗; 2、患者应该定期检查,进行腹部超声、肝功能等检查,发现脂肪肝或转氨酶升高时可到消化科或者肝病科进行详细检查。肝脏起病隐匿,症状少,所以很多患者是在体检时发现转氨酶升高或者脂肪肝而去相应科室检查,明确病因后可给予相应治疗。
    2023-08-03
  • 如何保护肝脏(视频)

    如何保护肝脏
    保护肝脏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保持情绪平和,不熬夜,早睡早起。多喝水,少喝饮料,拒绝喝酒,不要滥用药物,慎用保健品; 2、清淡饮食,不吃辛辣、油炸、油腻、不易消化食物。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建议吃新鲜食物。无论是肉还是菜,尽量避免腌制食品,不要吃霉变食品和不卫生食物; 3、适当进行较舒缓的运动,保持良好心情; 4、按时体检,积极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
    2023-08-03
  • 怎么养肝护肝排毒(视频)

    怎么养肝护肝排毒
    养肝、护肝、排毒可以通过以下生活方式调整: 1、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建议晚上11点之前睡觉,使肝脏达到较好的休息状态; 2、可以多吃颜色较鲜艳的蔬菜和水果,比如白菜、紫甘蓝、青椒、菠菜、油菜等,水果有西瓜、火龙果、香蕉、山竹、橙子等; 3、适当运动,比如游泳、慢跑、打太极拳、练瑜伽,出汗可以增加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素废物的排出,帮助肝脏解毒; 4、饮食一定要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少吃多餐,晚间尤其是在睡前不要吃任何食物,睡前吃食物也会增加消化道以及肝脏负担。
    2023-08-03
  • 70岁的老人突然发冷发抖是怎么回事(音频)

    70岁的老人突然发冷发抖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王雪婷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房
    如果70岁的老年人突然出现发冷、发抖,需要看老年人处于什么状态之中。如果在静点药物的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要考虑是不是药物引起的输液反应。如果是这种情况,应该立即停止静点药物,应用相应的药物缓解输液反应,防止病情加重,一般会立即肌肉注射非那根,还可以进行激素的治疗,根据情况处理。如果老年人发冷、发抖是出现在没有点滴的情况下,一般考虑患者体内是不是有炎症反应,会马上出现高热,一般患者在高热之前会出现发冷、发抖、肌肉震颤的情况,之后马上就会有迅速的体温上升,体温上升之后可能发冷、发抖的情况就会消失,比较常见的发冷、发抖的情况就是这些。如果出现这种症状,建议患者马上去医院,让医生查体,决定下一步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