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 恶性横纹肌肉瘤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恶性横纹肌肉瘤是怎么引起的
    恶性横纹肌肉瘤是由发展异常的早期肌肉细胞发展而来,这些异常通常是由基因变异引起。目前已知的基因变异情况只能解释极少数病例,大多数病例仍没有明确的发病原因。基本病因在于横纹肌肉瘤起源于横纹肌母细胞,当横纹肌母细胞分裂增殖出现异常,就可能发展为横纹肌肉瘤。横纹肌肉瘤是儿童软组织肉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常见于头颈部、四肢和泌尿生殖器官。可分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多形性或者间变性。 目前已知某些特定的基因或染色体和横纹肌肉瘤发病有关,如部分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存在11号染色体杂合缺失,部分腺泡状横纹肌肉瘤中存在染色体易位,比如2、13号染色体在长臂3区5带和长臂1区4带之间发生易位,或者第1号染色体和13号染色体易位形成相应的融合基因PAX3和PAX7。还有部分横纹肌肉瘤与TP53基因突变有关,诱发遗传疾病如先天性综合征与横纹肌肉瘤的发病风险增高有关,包括利弗劳梅尼癌症易感综合征、其它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贝威综合征等。但是这些遗传或先天风险非常罕见,并不意味一定会患横纹肌肉瘤。
    2023-08-03
  • 恶性横纹肌肉瘤能治愈吗(视频)

    恶性横纹肌肉瘤能治愈吗
    恶性横纹肌肉瘤完全缓解5年以上即可认为临床治愈,尤其对于低危组恶性横纹肌肉瘤,在给予规范化疗的综合治疗后,治愈率较高。 临床治愈率与患儿年龄、原发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肿瘤类型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根据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组的研究表示,1岁以下及10岁或以上的患儿5年生存率为76%,1-9岁的患儿5年生存率为87%。对于不同部位原发横纹肌肉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眼眶部位95%,头颈部浅表区域78%,颅脑、脑膜旁区域74%,泌尿生殖器官89%,膀胱或前列腺81%,四肢为74%,躯干、腹部或会阴67%。 恶性横纹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在儿童软组织肉瘤中最常见,是由异常生长的早期肌肉细胞发展而来,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常见于头颈部、四肢和泌尿生殖器官。横纹肌肉瘤临床表现为原发部位的无痛性或痛性肿块,晚期容易出现远处转移,包括肺、肝、骨、骨髓、脑等。目前经过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横纹肌肉瘤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70%以上。而且不同危险度分组的生存率有所不同,5年生存率低危组为70%-90%,中危组为50%-70%,高危组为20%-30%。儿童横纹肌肉瘤通常比成人横纹肌肉瘤预后更好,1-9岁儿童预后最佳。
    2023-08-03
  • 儿童横纹肌肉瘤和父母有哪些联系(视频)

    儿童横纹肌肉瘤和父母有哪些联系
    儿童横纹肌肉瘤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考虑为遗传与环境两大因素所致,与父母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 横纹肌肉瘤是由发育异常的早期肌肉细胞发展而来,目前确切的发病原因仍不明确,但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基因融合等因素有关。目前已知某些特定基因或染色体和横纹肌肉瘤发病有关,比如部分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存在11号染色体杂合缺失,部分腺泡状横纹肌肉瘤中存在染色体易位,比如2和13、1和13染色体形成相应的融合基因PAX3和PAX7。 另外,有些遗传疾病和先天综合征,如利弗劳梅尼癌症易感综合征、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贝威综合征等与横纹肌肉瘤的发病风险增高有关,但需注意这只能解释极少数病例。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有遗传下一代吗(视频)

    横纹肌肉瘤有遗传下一代吗
    伴有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横纹肌肉瘤患者,遗传给下一代的风险需进行遗传咨询。 横纹肌肉瘤是由发育异常的早期肌肉细胞发展而来,一般多为散发病例,目前确切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但部分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基因融合等因素有关。横纹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在儿童软织肉瘤中最常见,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常见于头颈部、四肢和泌尿生殖器官。临床上主要以局部包块为主,可出现邻近组织浸润,甚至出现远处转移。 目前已知某些特定的基因或染色体和横纹肌肉瘤发病有关,如部分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存在11号染色体杂合缺失,部分腺泡横纹肌肉瘤中存在染色体易位,如2和13、1和13染色体分别形成相应的融合基因PAX3和PAX7。另外,有些遗传疾病与先天综合征如利弗劳梅尼癌症易感综合征、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贝威综合征等有关,也与横纹肌肉瘤的发病风险增高有关。但需注意的是这仅可解释极少数病例。
    2023-08-03
  • 胚胎横纹肌肉瘤对化疗敏感吗(视频)

    胚胎横纹肌肉瘤对化疗敏感吗
    胚胎横纹肌肉瘤在治疗方面需结合多种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以及化疗。横纹肌肉瘤各期均需化疗,根据危险度分组采用不同程度的化疗。化疗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治疗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有研究表明,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多数对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伊立替康等化疗药物较为敏感,但最终的化疗效果需根据具体个体差异而异。 横纹肌肉瘤是一种最常见的儿童软组织肉瘤,是由异常生长的早期肌肉细胞发展而来,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临床表现为原发部位的无痛性肿块,可侵犯邻近组织,甚至出现远处转移。世界卫生组织将横纹肌肉瘤按组织学类型分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多形性或间变型横纹肌肉瘤,其中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占所有横纹肌肉瘤病例的57%,通常发生于头颈部、膀胱、阴道、前列腺和睾丸等部位。5岁以下的横纹肌肉瘤儿童此型居多,胚胎性是横纹肌肉瘤中预后最好的类型。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晚期要放弃治疗吗(视频)

    横纹肌肉瘤晚期要放弃治疗吗
    横纹肌肉瘤预后跟年龄、原发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肿瘤类型密切相关,所以对于晚期横纹肌肉瘤,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不要轻言放弃,经过积极治疗,有希望好转。随着靶向药物在软组织肉瘤中的应用,给晚期横纹肌肉瘤带来了新希望,因此横纹肌肉瘤需要给予规范、综合治疗,改善预后。 横纹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在儿童的软组织肉瘤中最常见,是由异常生长的早期肌肉细胞发展而来,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常见于头颈、四肢、泌尿生殖器官,可分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多形性或间变性横纹肌肉瘤。横纹肌肉瘤临床表现为原发部位无痛性或者痛性肿块,晚期容易出现远处转移,包括肺、肝、骨、骨髓、脑等。 横纹肌肉瘤如果发展到晚期,可以通过目前的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到70%以上,而且不同危险度分组的生存率也有所不同,5年生存率低危组为70%-90%,中危组在50%-70%,高危组在20%-30%。
    2023-08-03
  • 恶性横纹肌肉瘤开刀后会复发吗(视频)

    恶性横纹肌肉瘤开刀后会复发吗
    横纹肌肉瘤的治疗需结合多种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一般是首选,通常采用广泛性局部切除术,切除肿瘤及其周围部分组织,包括淋巴结。横纹肌肉瘤最好能完整肿瘤切除,因为这是影响横纹肌肉瘤是否复发以及肿瘤预后的关键因素,手术后肿瘤残留越少,预后通常越好,复发几率也越小,横纹肌肉瘤的复发通常在治疗后的3年内发生。 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组的一项临床研究中显示,肿瘤完全切除的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超过90%。手术时肉眼所见肿瘤完全切除,但镜下有残留的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80%。手术后有肉眼可见到肿瘤残留,但是没有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70%。对于特殊解剖部位的横纹肌肉瘤,如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手术完全切除的可能性比较小,或者手术带来严重脏器功能损害,一般先给予放化疗减容,再予以二次手术。但二次手术残留的风险仍然很大,所以恶性横纹肌肉瘤手术后会有一定复发风险,不是手术切除后就不复发。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的主要转移途径(视频)

    横纹肌肉瘤的主要转移途径
    儿童横纹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由异常生长的早期肌肉细胞发展而来,转移方式有四种: 1、直接蔓延至邻近部位; 2、淋巴转移,原发肿瘤细胞随淋巴引流由近及远转移至各级淋巴结,也可能跳跃转移或因细胞阻碍的淋巴引流而发生逆向转移,转移肿瘤在淋巴结发展时淋巴结肿大变硬,起初尚可活动,肿瘤侵越包膜后趋向稳定,转移肿瘤阻碍局部组织的淋巴引流可引起皮肤、皮下或者肢体淋巴水肿; 3、血行转移,肿瘤细胞进入血管随血流转移至其他部位,如肺、肝、骨、脑等处,形成继发肿瘤; 4、种植,肿瘤的瘤细胞脱落后种植到另一部位,如内脏肿块播种至腹膜、胸膜等。 因此,横纹肌肉瘤的主要转移途径是上述四种。横纹肌肉瘤一旦发生远处转移,对患儿预后影响较大,发生远处转移的横纹肌肉瘤患儿大多预后不良。 横纹肌肉瘤中10岁以下的儿童占总病例的50%左右,分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和间变性横纹肌肉瘤,可以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常见于头颈部、四肢和泌尿生殖器官。临床表现为原发部位的无痛性或者痛性的肿块,中晚期容易出现远处转移。但目前仍未明确发病原因。
    2023-08-03
  • 胚胎横纹肌肉瘤对放疗敏感吗(视频)

    胚胎横纹肌肉瘤对放疗敏感吗
    大部分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对放疗非常敏感,已完成手术切除瘤灶者,可于术后1周内放疗。伴颅底侵犯的患儿有明显压迫症状、需要紧急放疗者,可于化疗前先放疗。肿瘤较大无法做手术者,建议放疗。如果原发瘤灶位于重要脏器不能手术切除者,可考虑粒子放疗。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在治疗方面需结合多种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以及化疗。放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外放疗、粒子植入等方式。目前指南推荐胚胎性横纹肌肉瘤Ⅰ期可不做放疗,而胚胎性横纹肌肉瘤Ⅱ-Ⅳ期则需放疗。腺泡状横纹肌肉瘤有局部复发,故Ⅰ-Ⅳ期均需放疗。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是良性还是恶性(视频)

    横纹肌肉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横纹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在儿童软组织肉瘤中最为常见,是由异常生长的早期肌肉细胞发展而来。10岁以下的儿童占总病例的50%左右,分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和间变性横纹肌肉瘤,但目前仍未明确发病原因。 横纹肌肉瘤可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常见于头颈部、四肢和泌尿生殖器官,临床表现为原发部位的无痛性或痛性肿块,中晚期容易出现远处转移。横纹肌肉瘤可出现局部区域淋巴结转移,而Ⅳ期横纹肌肉瘤则会出现远处转移,多为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转移至身体其它部位,如肺、肝、骨、骨髓、脑、远处肌肉或者淋巴结。 横纹肌肉瘤在诊断时约25%已经发生远处转移,肺部为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占40%-45%;其次是骨髓转移,约占20%-30%;骨转移占10%。目前经过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横纹肌肉瘤的5年总体生存率可达到70%以上,而且不同风险度,患者的生存率有所不同。5年生存率低危组为70%-90%;中危组在50%-70%;高危组在20%-30%,因此横纹肌肉瘤属于儿童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一旦确诊,需规范性治疗及随访,以达到完全缓解,改善预后。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