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

  • 如何看待精神分裂症的轻与重(视频)

    如何看待精神分裂症的轻与重
    精神分裂症对于精神科疾病而言,属于重型精神障碍。对于病情轻重的评估应该综合判断,兴奋、躁动、胡言乱语、乱跑、具有幻觉妄想症状的分裂症患者,认为处于疾病发作期或急性期。这时患者伤人、毁物、造成各种风险和意外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这时治疗的反应也较好,病情得到控制和改善,甚至临床痊愈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及时治疗,出现精神残疾的可能性比较小。 但是家属通常认为,这种状态是病情的严重状态。假如分裂症的治疗受到延误或治疗不规范,若干年后,患者的精神活动可能出现衰退状态。患者可能不打、不闹,幻觉、妄想不明显,但是出现行为孤僻、无欲无求,对周围一切人都感到冷淡和无所谓,似乎给人病情好转的感觉。对于精神科医生,这种疾病状态最难治疗,接近于精神残疾状态。所以判断精神分裂症的轻与重,一定要由专科医生作出评估。
    2023-08-03
  •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是指什么(视频)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是指什么
    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特点如下: 1、患者曾经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并且至少近两年一直没有缓解; 2、患者病情已经明显好转,但是残留个别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比如阴性症状是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或者社会性退缩,阳性症状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冲动、怪异行为; 3、患者社会功能和自制力缺陷不严重,社会功能包括工作能力、照顾家庭能力、为社会做奉献的能力、学习能力。而自制力是患者对自己的精神状态,处于哪种水平,进行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 4、最近一年患者症状相对稳定,没有明显好转和恶化。分裂症残留型处于疾病的稳定阶段,这个时候维持、巩固治疗极为重要,假如治疗跟不上,残留型可发生疾病的突然性变化。
    2023-08-03
  • 精神分裂症最佳治愈时机在什么时候(视频)

    精神分裂症最佳治愈时机在什么时候
    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最佳时期,是越早越好。因为分裂症的发病原因还不明了、治疗效果总体不乐观的情况下,对分裂症及时识别,早期干预极为重要。特别是对有分裂症病人的家属,特别是病人父亲、母亲、兄弟姊妹,一级亲属要及时关注,叫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的意义,在于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追求最好的疗效、最大的效果,减少患者精神残疾程度。分裂症的治疗,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最好。比如关于急慢性分裂症的分期以两年为界限,有的专家认为患者两年以内治疗,相对结局较好,能达到临床痊愈的状态。假如在两年以后,对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几乎就是以显著好转为目的,不是以治愈为目的,所以对分裂症的治疗越早越好。
    2023-08-03
  • 精神分裂了怎么办(视频)

    精神分裂了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自己还是周围各类人群出现敏感多疑,对周围人冷淡、自笑、性格一反常态、孤僻、懒散、自言自语等表现,要及时转诊,寻求帮助。现实患者有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主动求治的仍然是少数。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没有自知力,对出现的各种改变和症状,听之任之、置之不理,对出现的幻觉、妄想信以为真,感觉到有人害自己、议论自己、说自己坏话、控制自己。需要家属和患者的亲朋好友,尽自己的责任,鼓励和协助患者及早诊断,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因为精神分裂症目前病因不是十分明了,整体疗效不是十分乐观,越早治疗、患者预后越好,对预防精神残疾的出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患者一旦放任不管,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对家庭是灾难,对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风险,患者流浪街头、无法工作、无法学习,无法给社会、家庭做贡献,反而变成家庭包袱,拖累社会。
    2023-08-03
  • 如何保持心理平衡(视频)

    如何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维护个人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维护心理平衡方法如下: 1、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体现在情绪相对稳定,行为模式具有建设性、可预测性和利他性; 2、健康的体魄:需要科学持续的锻炼才能形成,各种身体锻炼,对于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加强自我控制感、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心理压力十分有益; 3、约束下的自由:要树立好规矩意识,对法律、法规、道德风尚主动遵守,内化于心,顺应时代要求,而不是去挑战权威; 4、适度的自我满足: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的适度满足,有助于个体的身心平衡,不能经常压抑自己的物质需要、心理需要; 5、培养团队精神:既要懂得如何独立进取,又懂得如何团结协作,让自己被各种团体所接纳和需要; 6、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需要良好的经营和呵护,使家庭的功能具有支持性和正常化。
    2023-08-03
  • 精神分裂症是脑子的问题吗(视频)

    精神分裂症是脑子的问题吗
    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的具体发病原因还不十分了解,但是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病理基础,是大脑神经退行性的病变。比如精神分裂症的群体,查大脑核磁、CT,发现脑萎缩现象并不少见。脑萎缩的表现为大脑脑沟增宽、脑室扩大。脑萎缩相对应的临床症状是情感平淡、淡漠,做事情没有动力和激情、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概括能力下降。比如问患者苹果和香蕉,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各说出两条,患者总结不出来。 与此同时,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调,比如多巴胺在某些脑区功能亢进,出现幻觉、妄想、敏感、多疑、行为紊乱。多巴胺在某些脑区的功能不足,出现情感淡漠、无欲无求、孤僻、懒散。所以分裂症患者是脑病,甚至有些先进地区的精神病医院的名字,叫某某脑科医院,因为精神和心理活动是大脑功能。
    2023-08-03
  • 酗酒和精神疾病有关吗(视频)

    酗酒和精神疾病有关吗
    酒精是一种精神活性物质,而精神活性物质是指来自体外,可影响精神活动,并可导致成瘾的物质。长期饮酒除了给身体带来各种损害外,还会出现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比如对饮酒有强烈的渴求心理,自我控制能力下降,饮酒乐趣高于一切工作和生活需求,饮酒量不足或突然停止则会出现各种戒断症状,像焦虑、恐惧、抑郁、愤怒,严重者甚至出现意识模糊和谵妄状态,也会出现震颤、肢体抽搐,饮酒变成一天生活中的核心需求。 长期饮酒者性格也会出现改变,比如心胸狭窄、自我中心和对家人冷淡,严重者会出现各种精神症状和心理症状,比如幻听,凭空出现各种声音;幻视,凭空看见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像虫子、蛇等;还有被害妄想、嫉妒妄想、行为冲动、自杀风险、情绪不稳、抑郁、焦虑等。
    2023-08-03
  •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视频)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智力正常:比如智力发育水平和同龄人相比,在正常误差范围内,先天智力发育低下的孩子,心理健康无从谈起; 2、情绪良好:表示经常性的愉快、开朗、自信,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一旦遇到挫折,能够及时调整过来; 3、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因人际关系水平反映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既要有稳定和相对广泛的人际关系,又要拥有知己、朋友。交往中既有自知之明,又不卑不亢,能够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等; 4、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拥有积极的处世态度,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进步的趋势,勇于改造现实环境,达到自我进步和奉献社会的协调统一; 5、人格完整:人格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简而言之是组成人格的各个心理要素,不存在明显的缺陷和偏差,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 所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有以上的几方面心理要素的协调统一,才能使情绪稳定,和环境保持良好的契合关系。
    2023-08-03
  •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视频)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很多家长都有困惑,孩子上中学后经常和父母抗衡、叛逆、关系紧张、家庭气氛不和。而父母此时处于更年期,因为各种原因压力大、情绪不稳、内分泌失调、容易愤怒等,很容易和孩子出现对峙的局面。青春期既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人,通俗的说,是带引号的小大人阶段,身体发育已经接近于成人,但心理发育方面还是孩子。作为家长,适当的认可孩子的独立性,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只要不违反原则即可。不然孩子认为父母总在控制自己、压抑自己,管得过于宽泛。 另一方面,作为家长,在教育管理孩子上不能缺位,不能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交给学校,协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言传身教极为重要。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互动、家庭气氛、民主和谐,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交友、心理变化及时关注。因为有的孩子认为父母只关心学习,不关心本人,这是真实的呼声。
    2023-08-03
  • 怎么克服考前紧张(视频)

    怎么克服考前紧张
    几乎考生都有过在考试前或考试中出现过度紧张、心慌、焦虑、出汗、头晕、尿频等感觉。应对考前紧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对考试有合理认识:进行针对性复习,比如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涉及面广、难题较少,重在考基础。而升学考试,考试基础性题比例不会太大; 2、调整好竞技状态:避免考前开夜车导致睡眠不足,又缺乏体育锻炼和文艺活动,使大脑处于过于疲劳的状态,大脑缺氧也会导致考前紧张; 3、掌握合适的考试方法:拿到考试卷后,先快速浏览全卷,把自己认为相对容易的题目标上记号,正式答卷时先易后难,阻止不舒服、负性感觉的发生,以增强自信心。如果遇到答不出的问题,要及时自我安慰,跳过去做别的题目; 4、深呼吸调整法:可以双眼盯住前方的目标,深而均匀的呼吸、身体放松,同时做个良好的自我暗示。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