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

  • 脑瘫的康复训练方法(视频)

    脑瘫的康复训练方法
    脑瘫的康复方法包括中医理疗、针灸,向穴位中注射一定的特效药物。理疗包括按摩、放松痉挛的肌肉、康复治疗中的PT、OT、ST治疗,以及儿科的感觉统合训练等。 从外科角度而言,对于比较严重的脑瘫病人可以先进行手术,使痉挛的肢体松弛,松弛以后可以进行肌张力调节治疗。有些病人存在足外翻、足内翻,通过跟腱的延长手术、肌腱的延伸术,进行肌张力的调节。待病人肌张力降低后,进行相应的锻炼,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2023-07-31
  • 五个月宝宝爱低头是脑瘫吗(视频)

    五个月宝宝爱低头是脑瘫吗
    五个月宝宝爱低头是否为脑瘫要根据情况分析,要分析有没有器质性病变,比如骨骼发育异常。另外家长要注意孩子有没有眼睛斜视,此问题也可以出现低头情况。如果排除此种情况,要考虑孩子竖头不稳的情况。竖头不稳表明孩子运动发育落后。此时医生要进行综合评估,看孩子翻身有没有发育落后的表现,其它姿势有没有异常,肌张力有没有异常,同时要询问孩子出生情况,孕期有没有异常情况。 如果以上问题有异常情况,家长要高度怀疑是不是脑瘫高危儿。此时医生要建议患儿做相关检查,比如运动认知发育评估、头颅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2023-07-31
  • 脚尖走路一定是脑瘫吗(视频)

    脚尖走路一定是脑瘫吗
    脚尖走路不一定是脑瘫,比如儿童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常由于紧张、身体前倾,采用脚尖用力,脚尖走路的姿势,不属于脑瘫。脑瘫可以出现尖足、脚尖走路、运动障碍,还应该有其他症状和体征,比如认知障碍、特殊姿势、特殊症状和体征、肌张力比较高,通过综合分析症状、体征、肌张力高、认知的障碍等,可以做出脑瘫的诊断。所以是否是脑瘫,在专业医师内比较容易进行鉴别。因此出现足尖走路,不要紧张,及时就诊,由专业医师进行必要检查, 作出鉴别诊断,确诊以后进行对因、对症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2023-07-31
  • 肌力低是脑瘫吗(视频)

    肌力低是脑瘫吗
    脑瘫是因在妊娠期间或婴幼儿期出现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如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等高危因素导致的姿势异常或运动控制障碍。姿势异常和运动控制障碍里有一个症状就是肌张力偏低,但不是所有脑瘫孩子都会出现肌张力偏低,而是部分脑瘫的孩子表现为肌张力偏低,特别是严重颅脑损伤早期,比如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2个月内可以在早期表现为肌张力偏低。 如果脑损伤在小脑或控制运动的基底节,早期也可以表现为肌张力偏低,但后期可以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或肌张力不稳定。单纯肌张力低就是脑瘫这种说法不准确,而是脑瘫中部分孩子可以是肌张力偏低表现。如果发现肌张力偏低,除考虑脑损伤外,也要特别注意排除进行性的特殊疾病,如神经肌肉疾病、进行肌营养不良、脊髓性肌萎缩症等,可能随着年龄增长是进行性加重。所以发现肌张力偏低,建议家长要到专业机构进行专业评估病因。
    2023-07-31
  • 新生儿脑瘫儿手的姿势(视频)

    新生儿脑瘫儿手的姿势
    新生儿脑瘫没有固定的手姿势,主要因为肌张力增高而引起。手姿势可以表现为手握拳,握紧拳头不容易被张开,还可以表现为手成爪一样,因为肌肉收缩而导致爪样手,还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肌张力下降的手下垂,或者处于一种五指伸开的姿势,通常情况下要结合患者脑瘫的严重程度,或者属于哪种脑瘫类型,表现出不同的手姿势,但是手姿势不能用于确诊脑瘫,因为不同姿势可以由不同原因造成,所有造成肌张力升高,都可以表现出类似姿势,所以需要通过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如果存在脑部病变,同时通过脑电图检查,明确存在脑瘫,再结合手姿势,可以考虑这是一种运动症状或者活动障碍,可以考虑为脑瘫引起。所以出现某种手姿势,不能确认一定和脑瘫有关系,但是脑瘫患者可以通过肌张力升高或者下降,造成某种特殊的手姿势。
    2023-07-31
  • 阿氏评分能排除脑瘫吗(视频)

    阿氏评分能排除脑瘫吗
    阿氏评分适用于缺氧的一种评分,新生儿出生时,通过皮肤颜色、呼吸、心率、肌张力活动、反射等进行评分,来判断是否存在缺氧,不能用于排除脑瘫,而可以作为脑瘫参考。因为脑瘫主要是通过体格检查,结合脑电图、肌电图、头颅CT、磁共振检查等来判断是否存在大脑缺血、缺氧、感染、外伤等,造成脑部损伤出现的症状,主要以运动症状为主。阿氏评分主要用于新生儿缺氧状况,一般10分为正常,<7分为轻度缺氧,<4分可能具有窒息,这种情况可能和脑瘫有一定关系,但是不能用于诊断或者排除脑瘫。通常情况下,结合阿氏评分,再通过相关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肌电图、脑电图检查等,如果明确存在因为脑部病变而造成的临床表现,可以诊断为脑瘫。
    2023-07-31
  • 肌张力低下型脑瘫临床表现(视频)

    肌张力低下型脑瘫临床表现
    肌张力低下型脑瘫主要表现为四肢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出现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张力低下,无法束紧、站立、直立行走,同时伴有言语功能障碍和肢能减退的症状。此时需通过药物营养神经,比如神经节苷脂、鼠神经生长因子、蛋白水解物等,尽量补充脑神经,促进改善作用。同时应积极进行康复锻炼,改善肌力和肌张力,改善四肢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大部分患者还要通过康复训练及器械方法,通过穿戴设备改善症状。若效果不明显,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改善症状。肌张力低下的脑瘫患者通常需要在其他人的辅助下穿戴设备,给予轮椅、拐杖等帮助活动和行走。
    2023-07-31
  • 什么是儿童脑瘫(视频)

    什么是儿童脑瘫
    儿童脑瘫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大脑及运动发育落后,引起一系列综合征。大脑发育迟缓指相较同龄儿童,患儿语言、运动、反应均有落后倾向,通常儿童3个月会翻身、6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而脑瘫患儿可能到6个月还不会翻身,8个月可能不会坐,加之运动发育迟缓,可出现肢体肌张力改变,临床可定性为脑瘫。对于脑瘫需早期评估,若是由于缺氧所造成,临床可进行高压氧治疗,改善大脑功能,促进大脑发育。另外,营养神经支持治疗可改善大脑功能,康复锻炼可改善患儿肢体状态。若部分患儿后期经过一系列治疗,肌张力等方面仍无法得到有效缓解时,会进一步影响运动发育,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治疗,以缓解病情。
    2023-07-31
  • 宝宝老是蹬腿是脑瘫吗(视频)

    宝宝老是蹬腿是脑瘫吗
    宝宝老是蹬腿和脑瘫没有直接关系,不要建立一对一的联系。宝宝老是蹬腿实际是从生后,一直到神经系统发育的特定阶段,所自然而然形成的正常运动功能,表现在清醒状态、心情高兴时,做蹬腿样动作,表示一种高兴或非病理性动作。相对应的脑瘫,实际上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的不可逆损伤后,包括围生期的窒息、缺氧,以及代谢等因素引起的脑功能异常,所表现出来的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脑瘫主要是运动功能的低下,包括肌张力低下、协调性较差,所以和宝宝带着愉悦心情进行蹬腿的表现形式不同。如果是频繁、有节律性的蹬腿,而不受外围因素影响,比如家长转移注意力还是做蹬腿样动作,有时需注意是否为抽风发作,而抽风也可以是脑瘫的一种表现,必要时可以到正规医院的儿童神经科或康复科,进行必要咨询或体格检查以及诊疗。
    2023-07-31
  • 未满月婴儿脑瘫什么症状(视频)

    未满月婴儿脑瘫什么症状
    未满月婴儿脑瘫即新生儿脑瘫,其症状表现特别不典型,没有特异性,因为新生儿期所有动作不具有神经系统损伤症状特征性。包括脑瘫在内的特征性表现,可以有部分临床提示,在年龄增大后异常表现可以越来越明显。作为早期预警信号,患儿不具备针对性症状,包括喂养困难,如新生儿吃奶速度慢、吞咽功能障碍、腹胀甚至呕吐等。此外,可以出现肌力和肌张力改变,还可以出现肢体少动、肌张力增高或肢体松软。可能会出现前囟门改变,包括前囟门张力增高或明显降低,但上述表现皆没有特异性。新生儿阶段通常不诊断脑瘫,且脑瘫作为静止性疾病,通常表现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的证候群,其它表现并没有随着年龄增加越来越严重,是静止性过程。所以对脑瘫的诊断要严格,要随着年龄增加,进行体系化追踪和随访。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