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 肝胆结石如何治疗(视频)

    肝胆结石如何治疗
    肝胆结石在我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比较小的胆囊结石或者肝内胆管结石,短期内不会对患者的身体带来危害,可以通过积极治疗让结石消失。中药常用的有胆宁片、胆石利通片等,西药有熊去氧胆酸类药物;2、手术治疗:当结石保守治疗无效,体积不断增大、产生了不良反应或者给身体带来危害等情况,此时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跟结石的位置、大小以及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密切相关,单纯的胆囊结石需要做胆囊切除,胆总管结石需要做胆总管的探查,做胆总管取石或者ERCP取石。肝内结石梗阻,需要做部分肝叶切除。
    2023-08-02
  • 胆结石可以吃药排出吗(视频)

    胆结石可以吃药排出吗
    早期形成阶段的胆结石,可以通过吃药排出,结石体积在1-2mm,进行药物结合饮食控制后,通过整个胆道系统排除到体外。胆结石可以进行溶石,把结石溶解在胆汁里后,顺着胆汁一起排出体外。胆囊结石的患者,想通过排石的方法排出胆囊结石时,一定要去咨询相关医生给出专业的建议。肝胆外科医生很少用排石,和泌尿外科医生差别比较大,肾结石可以通过碎石、排石的方法排到体外,这样可以避免手术。而胆囊结石一旦排到胆总管口以后,如果在肠道的开口处出现了堵塞,开口处除了胆管开口,还有胰管的开口。一旦结石没有办法进入到肠腔里面去,引起的嵌顿会诱发胆管炎、胰腺炎、胆管炎或者胰腺炎,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不仅会引起疼痛,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2023-08-02
  • 胆结石泥沙样会癌变吗(视频)

    胆结石泥沙样会癌变吗
    胆结石通常指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目前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很多患者会得胆囊结石,之后上网查会发现,在很多科普知识里讲到,胆囊结石有可能诱发胆囊癌,而且胆囊癌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故而非常担心。在早期,泥沙样的结石不太容易诱发癌变,往往患病多年后,比如十年以上反复炎症刺激,才可能会诱发癌变。泥沙样结石阶段,是治疗胆囊结石的最好时机,通过中西医药物,以及良好的饮食控制,把结石逐渐溶解、排出,使胆囊炎症恢复,可以有机会恢复成正常胆囊。因此早期是胆囊炎、胆囊结石治疗的最佳时机,最好不要错过。需要强调的是,早期泥沙样结石,不太会容易诱发癌变,但没有胆囊结石,其他原因也可能会导致胆囊癌发生。因此在临床上,如果有胆囊腺肌症,即使患者没有胆囊结石,可能也会建议患者把胆囊切掉。胆囊腺肌症是指胆囊局部增厚,组织明显活跃,也有可能诱发胆囊癌。所以,胆囊癌的发生比较复杂,即使检查有胆囊结石,也没必要害怕。
    2023-08-02
  • 胆囊息肉样变是什么意思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样变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胆囊息肉是临床比较高发的一类疾病,患者常是通过B超发现。很多医院的B超医生在下诊断时,常喜欢写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拿到结果后常会被吓到,因为看到存在病变后,而联想到自身病情是否发生恶变或癌变,但实际上是误解。胆囊息肉样病变,用比较通俗的方法进行解释,其实是B超医生发现外管类似胆囊息肉,但又不太肯定是胆囊息肉,于是便给出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即类似于胆囊息肉的病变,病变是指病理改变,所对应的词是正常。只要是非正常的组织,临床统称为病变。所以胆囊息肉样病变,并不是意味着患者的病情恶变。实际胆囊息肉较小时,医生无法分清楚时,可分为以下几类:1、真性息肉:确实是存在胆囊息肉;2、假性息肉:比如胆固醇性息肉,实际是胆固醇性结晶,在形成早期时由于密度较低,所以B超医生发现时常可能出现息肉的回声比真性息肉略高,但又达不到胆结石的强回声力度,医生便不好准确判断,只好得出模糊诊断。综上所述,患者看到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后无需紧张,拿着B超结果找外科医生就诊,医生会为患者做出清晰、准确的解释。
    2023-08-02
  • 胆囊息肉0.2厘米需要手术吗(视频)

    胆囊息肉0.2厘米需要手术吗
    若做B超发现2mm的胆囊息肉,这时不需要做手术。在临床上,由于胆囊息肉需要做手术的情况,最常见的有三种,首先是胆囊息肉>1cm,因为超过1cm的胆囊息肉,癌变几率明显增加。其次是胆囊息肉的生长速度较快或突然增快,这种情况往往预示着即将癌变或已经癌变,这时需要尽快做手术。第三种情况是胆囊结石合并息肉。从B超报告发现息肉只有2mm,首先未达到1cm的标准。其次本身较小,只需隔1-3个月后再复查一次B超,追踪随访,观察变化的速度。若变化速度较慢,仍可继续地观察,若变化速度突然增快,或者增长速度明显,如下个月已达到4-5mm,或再隔月达到7-8mm,这种倍增的生长速度需考虑尽快将胆囊切除。除此之外还需了解是否合并结石,若未合并结石,生长速度又较慢,仍可继续观察。但是若既有胆囊息肉又有结石,仍建议手术。
    2023-08-02
  • 胆囊息肉了0.8公分需要手术吗(视频)

    胆囊息肉了0.8公分需要手术吗
    若做B超发现有0.8cm的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手术需根据息肉大小、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合并结石等方面进行判断,具体如下:1、息肉大小:超过1cm的胆囊息肉需要进行手术处理,而0.8mm离1cm已经较近,部分医生认为离1cm较近,建议切除。部分医生认为还可以继续观察;2、生长速度:需观察0.8cm的胆囊息肉的生长速度。若在3个月时检查,大小在0.3-0.4cm,过了1个月,体积增加一倍,在这种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即使没有达到1cm的标准,也建议进行手术;3、是否合并结石:若未合并结石,经过观察可能1-2年才由7mm生长至8mm,这种缓慢生长速度的胆囊息肉,可坚持观察。但是若合并胆囊结石,这时即使息肉没有达到1cm,也建议进行手术,因为结石可能会反复刺激息肉,使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因此对于0.8cm的胆囊息肉的患者,需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判断是继续手术还是进行观察。
    2023-08-02
  • 胆囊息肉3×3mm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3×3mm严重吗
    如果B超发现胆囊息肉是3×3mm,暂时不需要担心。胆囊息肉虽然存在恶变的几率,但是<1cm的胆囊息肉其癌变几率极低,定期观察即可。每年或者每0.5年行一次B超,观察其生长速度。胆囊息肉需要手术的情况,包括直径>1cm、短期内胆囊息肉生长迅速、胆囊结石合并息肉。因此,对于3×3mm的胆囊息肉,直径达不到手术标准。另外,短期内多行几次B超检查观察其变化,如果变化较小或者缓慢时仍然可以继续观察。如果仅为息肉不合并结石,也可以定期复查。如果合并胆囊结石,虽然息肉较小,但是由于结石可能会反复刺激息肉,且癌变几率会明显增加,该情况建议手术。
    2023-08-02
  • 胆囊息肉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视频)

    胆囊息肉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医生通常建议胆囊息肉患者尽快接受手术的情况通常有以下几种:1、胆囊息肉>1cm:根据医学统计,>1cm的胆囊息肉,癌变几率明显增加。所以<1cm的胆囊息肉可以观察,一旦体积超过1cm,患者应该接受手术;2、胆囊息肉生长速度明显增快:胆囊息肉如果突然生长速度增快,患者发现前期生长较慢,但是在某个阶段其增速明显异于前期。快速生长是肿瘤最典型表现,当然患者也不必过于担心,也可能是快速增生,即癌前病变。如果此时患者不及时接受手术,长期以往即使没有癌变,可能也会逐渐发展为癌症;3、胆囊结石合并息肉:因为胆囊在不停的运动,息肉虽然不大,但是结石因为随着运动可能会反复刺激息肉,使息肉癌变几率明显增加。所以患者也需要尽快接受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后背疼是癌变了吗(视频)

    胆囊息肉后背疼是癌变了吗
    胆囊息肉患者出现后背的疼痛,通常不是癌变。胆囊炎或者胆囊结石的患者,在胆囊疼痛发作的同时,会出现右侧的肩部或者背部的疼痛,称之为放射痛。胆囊的神经与肩背部的神经,在某一个地方有一个共同的神经传导节点,当胆囊的疼痛冲动向大脑发射时,因为在共同的节点上面,会导致肩部和背部疼痛。胆囊息肉患者腹痛时,出现背部或者肩部疼痛,比较常见。癌变诱发疼痛,说明肿瘤在晚期、比较大,肿瘤已经侵犯肝包膜或者其它的脏器。不能用疼痛来判断是否为癌变,因为较多肿瘤在早期癌变时,没有任何不舒服表现。胆囊息肉癌变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发现可能癌变,此时及时处理掉,治疗效果较好。
    2023-08-02
  • 胆囊息肉手术后多久能恢复(视频)

    胆囊息肉手术后多久能恢复
    患者在接受胆囊息肉手术以后,通常第二天鼓励患者下床开始活动。3-4天以后,多数患者肠道都恢复通气、排便,并且患者地饮食也从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1周左右绝大多数患者基本的生活自理,没有任何问题。1个月以后,患者的腹壁伤口愈合相对比较牢固,可以完全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当然上述患者恢复的时间,只是针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还有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恢复时间会略有延长,具体的时间,与手术的方式是否顺利,以及是否出现出现并发症,以及患者的自身的基本身体条件密切相关。患者如果进行传统的开腹手术,伤口的愈合时间较慢,并且患者整个腹腔通气也会更慢。一般1周左右一般的活动才会比较顺利,而如果出现并发症以后,可能患者的恢复的时间会更长。另外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恢复的时间都会延长。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