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兴

  • 如何克服心理问题(音频)

    如何克服心理问题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心理问题范围很广,轻度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以及心理行为治疗缓解。比较重的心理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心理疾病,需要治疗,特别严重的需要住院治疗,或者联合多种治疗措施进行治疗。\n轻度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状态、沮丧状态、恐惧状态,这种状态是暂时性,与负面生活事件有关系,经过自我调节以及专业人士的心理疏导、心理治疗,能够缓解。对于较重的心理疾病,像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这些属于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需要用药物来治疗。精神科常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及抗精神病药、抗躁狂药,能够很好的改善重症心理疾病症状。不同的药物作用机理对身体损害不一样,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躯体状况以及具体精神症状表现来选择。如果药物治疗不理想,可以选择物理治疗,或者联合多种治疗措施。
  • 焦虑症是不是病(音频)

    焦虑症是不是病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焦虑症是一种精神心理性疾病,往往表现为惶恐不安、提心吊胆、坐立不安这种现象,可以出现肌肉的紧张、震颤以及讲话时声音的震颤,还会出现多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像头晕、头痛、心慌、心悸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尿频、尿急这些症状。这些症状经过反复的辅助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阳性体征和阳性检查结果,患者因为这些症状非常痛苦,影响生活、工作以及职业功能。\n这类患者可以使用抗焦虑的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抗焦虑药有SSRIs和SNRIs类,具有较好的改善焦虑症状的作用,也可以短期使用苯二氮䓬类药,能够很好的缓解焦虑症状。另外,可以增加心理治疗,这些都能够改善焦虑症的症状。
  • 诊治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方法(音频)

    诊治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方法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目前精神分裂症最有效的治疗办法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常用经典的抗精神病药和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目前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用的比较多,常用的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氨磺必利等,这些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的症状选择不同的药。\n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可以选择物理治疗。常用的物理治疗办法是电休克治疗,对于兴奋、拒绝治疗或者是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治疗效果都比较好,症状改善后再继续使用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增加康复治疗、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治疗的依从性。\n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观察药物的副作用,有些药可能会出现锥体外系的副反应、肝肾功能的损害以及对患者认知方面的影响。如果副反应比较大,可以更换或者减少抗精神病药的用量,更换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 焦虑症的症状(音频)

    焦虑症的症状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焦虑症患者可以出现明显的烦躁,焦虑症由于躯体症状以及心理方面的各种症状,导致患者非常烦躁不安,具体如下:\n1、躯体症状:包括头痛、失眠、头昏。\n2、消化系统症状:可以出现口干、咽喉部异物感、咽喉部梗塞感、呼吸困难、心慌、心悸、胸闷以及腹泻、腹痛、便秘。\n3、泌尿系统:可以出现尿频、尿急。\n4、生殖系统:可以出现闭经、阳痿、勃起困难。\n5、运动系统:可以出现肌肉的紧张、震颤,有不自主的躯体疼痛,出现各种躯体不适的症状。\n6、精神心理方面:表现惶恐不安、提心吊胆、警觉性增高、多梦、搓手顿足、坐立不安,有一组或多组肌肉的紧张、讲话声音震颤,伴有惊恐发作、抑郁、人格解体等症状。\n这些症状经过抗焦虑、抗抑郁的药治疗以后可以缓解,患者的烦躁不安等症状也可随之缓解。
  • 女性歇斯底里症是什么(音频)

    女性歇斯底里症是什么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女性歇斯底里症又叫癔症,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大约是男性的3-9倍,症状是突然发作,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如情感强烈性、多变性、自我暗示比较强,有丰富的幻想性,就心理功能方面简单的理解为病理性分离,包括认知、记忆、身份、意识,正常来说是这几个方面。\n整合进行加工处理,当记忆无法进行整合时就会出现分离性遗忘,当身份和意识无法进行整合时,就会出现分离性身份障碍,无法进行整体整合时就会出现人格解体,常常是有创伤性的生活事件、重大疾病、疲劳导致的个体整合能力下降,具体可以分为分离性身份障碍,又叫人格解体,可以出现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不同人格状态,相互转换。还有分离性遗忘,又叫心因性失忆,个体由于创伤的生活事件暂时失去记忆,尤其是情景记忆,有可能会出现分离性漫游、现实的解体、人格解体、个体和自身环境分离开来、感觉不到真实感,治疗可以通过心理暗示以及对症治疗来改善这些症状。
  • 焦虑忧郁体重为什么消瘦(音频)

    焦虑忧郁体重为什么消瘦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焦虑、抑郁患者的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食欲下降、胃肠道功能下降,导致能量摄入减少引起,焦虑和抑郁常常还伴有其它症状,如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思维活动缓慢、活动减少、食欲下降、睡眠障碍,还有其它消极、自杀的想法和行为等,一般持续时间在两周以上。\n如果使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治疗,往往2-3周见到效果,症状缓解以后患者的体重又会恢复到正常,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拒绝治疗或者是消极现象比较明显,像抑郁症、严重的焦虑也可以出现一种木僵状态,可以考虑使用电休克治疗,能够很好的缓解抑郁症状,抑郁症状缓解以后患者的体重又能够逐渐恢复。
  • 手术治精神分裂症有效果吗(音频)

    手术治精神分裂症有效果吗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既往研究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精神病性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和抗精神病药物相比,手术疗效优势不明显。手术治疗主要是脑立体定向手术,方法主要是选择脑部的某些神经核团联合毁损术,属于有创伤性的治疗。在上个世纪就有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癫痫、帕金森病,以及精神分裂症、多动症,报导显示治疗效果明显。\n近十年,我国国内有一些较大样本的脑立体定向手术案例,对难治性的精神分裂症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而在教科书上面说目前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仍然是首选,可以选用物理治疗,像电休克治疗效果肯定,经颅磁刺激、深部脑刺激需要更多的临床验证,康复认知行为治疗在外科治疗新版教科书没有提及。
  • 十二岁孩子抑郁症有什么表现(音频)

    十二岁孩子抑郁症有什么表现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12岁的小孩也可以患抑郁症,但是抑郁症表现往往不典型,往往不像成人一样通过悲伤的情绪来描述,会有厌烦、孤僻,甚至用愤怒来表达自己的悲伤。往往会有违拗行为、攻击行为、特殊性的行为,与其他小孩不愿意交往,有睡眠、饮食问题,同时有学习成绩差、躯体疾病的症状,如头痛、胃痛,不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往往会有白日梦,会有身体的攻击行为、进食障碍,尤其是女孩子比较多见。\n有身体攻击行为,有自杀的念头,有自残现象,有的小孩可以有酒精、药物的滥用,有反社会行为,类似于成人的抑郁症的症状,像悲伤、自我感觉差,以及对活动丧失兴趣等现象,往往不会描述。通过抗抑郁的药物治疗,都能够达到很好的缓解。
  • 轻度自闭症症状与治疗(音频)

    轻度自闭症症状与治疗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轻度自闭症的症状往往没有典型自闭症的症状典型,可能会有语言交流障碍,交流比较简单,存在一些肢体语言,没有明显的刻板重复动作。在智力上,有些患者在某些方面能力表现比较突出,发展不均衡,例如计算能力、绘画能力、音乐能力往往保持较好,可以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开发,强调这方面的能力。\n自闭症患者常常会有智力障碍,往往学习成绩跟不上其他的小孩,很少与其他小孩在一起做游戏,经常会在一地方发呆、发愣,会关注于某一个物体的个别属性,触摸某个物体的硬度,对别人的喊话往往没有反应。在治疗上,如果有精神症状,像焦虑、抑郁、强迫,或者是冲动、激越,可以用相应的精神科药物来治疗。在治疗上主要是康复训练,主要有ABA的训练方法,也就是应用行为分析法,目前在国内、国际都是比较流行的治疗方法。
  • 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音频)

    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主要有行为训练,分模块的训练,自闭症的小孩要早诊断、早治疗,在两岁之前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家庭干预,两岁以后在医院或者是专业的机构进行综合治疗。\n目前有很多治疗方法,但是缺乏良好的循证医学证据,应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例如教育训练、行为治疗。如果有精神症状,需要用药物治疗,要坚持长期治疗的原则,因为这是慢性、终身性的疾病,治疗应该持之以恒,促进患者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改善其社会功能和适应能力,减轻家庭的负担,提高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质量。\n行为治疗能够增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学习的准备能力,还有动作技能、个人智力、个人的游戏能力、学习技能、高级认知活动、自我调节能力,同时能够消除破坏性、自伤性、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重复非功能性、情绪失调行为。\n目前主流的循证医学证据比较充分的是应用行为分析法,行为治疗无效的时候,应该及时给予精神药物治疗,其它的治疗方法包括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体育锻炼等,可以减少自闭症刻板攻击破坏行为,增进注意力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