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小勇

  • 尿毒性心肌病怎么治疗(视频)

    尿毒性心肌病怎么治疗
    尿毒性心肌病即尿毒症性心肌病,是指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心肌损害,引发以心腔扩大、心力衰竭等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治疗措施具体如下:1、利尿:应积极利尿,消除水钠潴留,减轻心脏容量负荷,可积极应用袢利尿剂促进尿液排出,以减轻心脏容量负荷。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效果差的患者,可积极行血液透析治疗,以迅速纠正水钠潴留,减轻心脏容量负荷。对于后期重症患者,可行肾脏移植以改善尿液形成障碍、水钠潴留; 2、治疗高血压:应积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过程中出现的高血压,可酌情应用钙通道阻断剂、α受体阻断剂治疗,以控制血压达标,减轻心脏压力负荷,改善心功能; 3、抑制心肌重构:对于病情稳定、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积极尝试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等抑制心肌重构,以改善病程,改善预后。
    2023-07-31
  • 贫血型心肌病特点(视频)

    贫血型心肌病特点
    贫血型心肌病是由长期慢性严重贫血导致的心腔增大、心力衰竭等一系列综合征,特点具体如下: 1、患者有明确贫血病史,且多为中度以上贫血,持续未予治疗或治疗效果差; 2、临床上可检出心脏扩大,并出现相关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表现。心脏彩超可明确提示收缩功能减退,或心电图出现明确的ST段、T波缺血性改变; 3、患者经抗贫血治疗,如输注压积红细胞迅速纠正贫血后,上述表现可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进一步除外瓣膜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及原发心肌病后,可诊断为贫血型心肌病。 对于贫血型心肌病,治疗主要在于原发病纠正,即积极纠正贫血,并寻求贫血相关原因。在输注压积红细胞纠正贫血后,病程会大幅改善,甚至心脏恢复正常体积及功能。
    2023-07-31
  • 贫血性心肌病是原发性吗(视频)

    贫血性心肌病是原发性吗
    贫血性心肌病属于继发性心肌病,是长期慢性严重贫血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心腔扩大、心力衰竭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如下: 1、病史:需具备长期、慢性、中度以上的贫血病史; 2、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喘憋不适,或体循环淤血、颈静脉怒张、双下肢水肿等水钠潴留征象,具备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并可经心脏彩超检测心腔扩大、心功能减退; 3、除外其他心肌病:患者需除外原发的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以及酒精性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甲亢性心肌病等继发心肌病; 4、其他情况:患者经贫血纠正治疗、输入压积红细胞后,上述表现可短期内快速改善,甚至恢复正常心脏功能。 贫血性心脏病属于继发性心肌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可改善患者病程以及预后。
    2023-07-31
  • 什么是产褥期心肌病(视频)

    什么是产褥期心肌病
    产褥期心肌病又称为围产期心肌病,是指妊娠后期及产后数周内出现以心腔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为主要表现的心肌病。其发病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炎性反应、免疫损伤等一系列因素相关,多为自限性疾病。但病程中可出现心腔扩大、心力衰竭、一系列心律失常,可并发恶性失常甚至导致猝死,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对于产褥期心肌病,治疗主要在于相关并发症处理。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可行利尿、强心治疗,并可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醛固酮受体抑制剂等,抑制心肌重构、心腔变大以改善病程。对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可酌情应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出现室速、室颤等恶性心衰患者,可行埋藏式转复除颤器置入,以避免不良结局。对于确定血栓形成的患者,可行抗凝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2023-07-31
  • 心肌缺血的治疗措施(视频)

    心肌缺血的治疗措施
    临床上对于心肌缺血,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发,主要可进行如下治疗措施:1、对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引发的心肌缺血,可根据患者发作时间及病情,选择血运重建方案;2、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作6小时内,可行静脉溶栓治疗,应用尿激酶原、阿替普酶等溶栓,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改善心肌缺血;3、对于发作12小时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无论患者ST段是否抬高,均可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心肌血供;4、对于不适合静脉溶栓及冠脉介入治疗的高危病变患者,可选择冠脉搭桥治疗,恢复心肌血供;5、除上述再灌注治疗外,可应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治疗药物,抑制血管聚集,改善冠心病预后,改善心肌缺血。也可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调脂,稳定斑块,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改善心肌缺血;6、可针对冠心病相关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进行相应降压、降糖、降脂治疗,从而改善危险因素,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改善患者预后。心肌缺血患者经以上综合治疗,多可明显缓解症状,提高生存率,改善长期预后。
    2023-07-31
  • 治疗早搏的药物(视频)

    治疗早搏的药物
    临床上患者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早搏,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早搏的心律失常,可以酌情根据患者并发疾病,以及心脏基础状态,选用美托洛尔、普罗帕酮、胺碘酮等相关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年龄不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1、年轻患者:无相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险因素,且无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早搏可以见于正常人。患者早搏数量比较多,存在明显心悸、心慌等情况,可以酌情应用安定、舒乐安定等镇静剂进行治疗,以去除紧张、焦虑等情绪波动的相关诱因。患者去除上述诱因后,仍然存在明显症状,可以酌情应用β受体阻断剂,以控制早搏而改善症状;2、中老年患者:具备相关的器质性心脏病,而引发的一系列心律失常,包括早搏,治疗重点在于原发的器质性心脏病。针对患者的病因治疗,可以较大改善早搏的发生率以及数量。但如果患者依然存在较多数量早搏、引发血流动力学异常,以及存在明显心悸、心慌等不适,可以酌情应用美托洛尔、胺碘酮等相关药物,以控制早搏、改善症状。
    2023-07-31
  • 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分期(视频)

    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分期
    动脉粥样硬化症为老年人常见血管病变,多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相关。临床应予以重视,积极控制相关高危因素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改善患者预后。动脉粥样硬化症病理分为4期,主要内容如下:1、脂纹期:可见动脉内膜处长短不一黄色条纹,镜下为泡沫细胞堆积而成,为动脉粥样化早期病变;2、纤维斑块期:随脂质成分在内膜下堆积,刺激内膜纤维组织增生并发生玻璃样变,形成凸入管腔的纤维斑块;3、粥样斑块期:纤维斑块可发生破裂,与脂质成分混杂,共同形成粥样斑块,为动脉硬化进一步进展形成;4、继发改变期:动脉粥样化斑块可发生变性、坏死、破裂,继发血栓形成,进一步造成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引发相关并发症。
    2023-07-31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受累的动脉分支(视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受累的动脉分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受累的动脉分支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前降支自左主干发出之后,可以供应左心室前下部以及室间隔前2/3区,当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发生动脉硬化引发狭窄,可引起相关区域的缺血,表现为心肌收缩减弱以及心绞痛等相关症状,也可以引发一系列的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包括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当前降支发生闭塞,可以引发不同范围的前壁心肌梗死,后者可以进一步引发心力衰竭、心脏破裂、恶性心律失常等相关并发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简称冠心病,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分为相关危险因素控制以及疾病本身治疗。医生应及时识别冠心病患者所具备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通过改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应用相关降压药物、降脂药物,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达标。患者也可以同时应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改善动脉硬化进程,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避免相关并发症出现。
    2023-07-31
  • 有心脏病的人能打新冠疫苗吗(视频)

    有心脏病的人能打新冠疫苗吗
    新冠疫苗一般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心脏病患者在除外未得到控制的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紊乱、心力衰竭等情况,可酌情考虑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但尚需除外以下相关禁忌:1、既往对于任何疫苗,或疫苗组分过敏,或过敏体质患者,不推荐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2、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导致发热的患者,不推荐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3、存在未控制的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加重期,不推荐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如存在未控制的高血压,或未控制的各种心律失常、慢性传染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等;4、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不推荐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如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HIV感染患者,以及器官移植行免疫抑制剂口服治疗期间等;5、部分特殊人群,如孕妇、癫痫患者等,不推荐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具体个人能否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还需以免疫接种部门解释为主。
    2023-08-01
  • 缓解心肌梗死剧烈疼痛的药物(视频)

    缓解心肌梗死剧烈疼痛的药物
    开通血管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胸痛,即静脉溶栓药物。此外,部分就诊6小时后不具备溶栓条件的病人,可以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开通血管,在存在介入条件下优选介入治疗。若病人仍存在剧烈胸痛或残余胸痛,也可以通过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改善胸痛,比如静脉泵入硝酸甘油、尼可地尔,改善心肌循环,还可以应用杜冷丁、吗啡等药物进行镇痛治疗。积极给予病人镇痛及镇静治疗,改善病程,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改善病人的胸痛症状及远期预后。心肌梗死为冠心病严重分型,将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恶化病人的预后。心肌梗死病人绝大多数伴随剧烈胸痛,因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造成缺血坏死,疼痛也为缺血导致。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