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刚

  • 听神经瘤术后颅内响怎么回事(音频)

    听神经瘤术后颅内响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听神经瘤术后颅内响怎么回事?听神经瘤术后发生的颅内的响动,主要有两大类原因。一类是听神经在术中受到牵拉、机械性刺激,或者是供血血管受到损伤,导致听神经的挫伤、水肿、功能障碍,出现术后的耳鸣的表现。另外一类是术中乳突气房开放,而没有进行有效的封闭,在术后会有脑脊液渗漏到乳突气房,患者会自己察觉到耳部的气过水声一样的声音,特别是在患者翻身的时候,会听到耳朵附近或者颅内呼噜呼噜的水响的声音。这种情况要警惕是否有脑脊液伤口漏、脑脊液鼻漏和脑脊液耳漏的发生。
  • 听神经瘤手术后复发率高吗(音频)

    听神经瘤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听神经瘤手术后复发率高吗?听神经瘤作为一种良性的神经鞘瘤,如能进行手术全切,术后复发率并不高,但是有时因为肿瘤与重要的神经、血管或脑干等粘连紧密,而不能进行全切,残留一部分肿瘤,或者肿瘤长入内听道内未能进行有效的全切,这些残留的部分肿瘤就可能会造成术后的复发。对于手术或残留的肿瘤以及复发性的肿瘤,必要时可以考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或者在术中已经有明确残留的肿瘤,在手术之后3个月左右,可以考虑进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听神经瘤手术之后复发的概率。如果技术可行,患者各方面的情况能够耐受的情况下,还是强调尽可能的通过显微手术进行肿瘤的全切,因为这才是最有效的防止术后肿瘤复发的手段。
  • 听神经瘤的鉴别诊断(音频)

    听神经瘤的鉴别诊断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听神经瘤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几大类,第一类,是容易引起与听神经瘤相似症状的疾病,特别是前庭神经炎、药物性前庭神经损害,往往发生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之后。还有美尼尔病,常见于20-40岁的青年,一般是发作性的眩晕、恶心、呕吐,耳聋、耳鸣、眼球震颤。第二大类,是桥小脑角区常见的其它类型的肿瘤以及肿瘤样的疾病。比如桥小脑角区的脑膜瘤、上皮样囊肿、三叉神经鞘瘤、胶质瘤、蛛网膜炎以及蛛网膜囊肿等。这些肿瘤样病变和类肿瘤样病变都有相关的临床表现,以及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在临床上诊断对于有经验的医生来说并不困难。
  • 听神经瘤手术全过程是怎样的(音频)

    听神经瘤手术全过程是怎样的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听神经瘤的手术过程,因开颅方式不同,或者是入颅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首先是进行耳后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的切口,打开颅骨,沿横窦和乙状窦做硬膜切口,向下方进入小脑延髓池,释放脑积液,在颅内压下降之后再进一步沿小脑桥脑池分离显露肿瘤,然后先在肿瘤内进行部分切除,使肿瘤充分减压,再进一步分离肿瘤与周围神经血管的粘连,最后磨开内听道切除内听道内的肿瘤,分离肿瘤与面神经和其它周围神经血管的粘连部分,最后严格的止血,缝合硬磨,骨瓣复位,逐层地缝合肌肉、皮下和皮肤,这样手术就结束了。
  • 听神经瘤手术方法(音频)

    听神经瘤手术方法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听神经瘤手术方法可以分为几大类。主要是包括经颅肿瘤切除和经迷路入路肿瘤切除两个小类。而经颅手术切除,又可以分为经枕下入路和经中颅窝入路两个小类。所以,在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一般状况,以及有无有用听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一般来说,对于年龄小于70岁,没有严重内科合并症,有有用听力的患者,如果肿瘤直径在1.5cm以内,可以考虑经枕下入路或经中颅窝入路。而对于肿瘤直径在1.5cm以上,一般应考虑经枕下入路。对于70岁以下没有内科合并症,也已经有听力丧失的患者,可以考虑经枕下入路,或者经迷路入路进行肿瘤切除。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或者虽然在70岁以下,但是有严重内科合并症的患者,可以考虑脑室腹腔分流术,加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而如果内科合并症情况稳定,尚能控制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肿瘤,或者醒后颅窝减压等一系列的治疗。
  • 听神经瘤可以不手术吗(音频)

    听神经瘤可以不手术吗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听神经瘤可以不手术吗?听神经瘤是否可以不手术治疗,或者随访观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例如对于偶尔发现的较小的听神经瘤,或者有单纯耳鸣、听力保存的听神经瘤,特别是听神经瘤对侧的听力已经丧失,而只有患侧的听力尚存的情况下,手术应该慎重。除此之外,对于高龄寿命有限的病人,以及合并心血管肺或其它系统严重并发症,而手术风险过高的病人,也可以考虑随诊观察。一般对于这些患者,建议每0.5-1年复查磁共振。除此之外,对于听神经瘤体积不是特别大,特别是直径在3cm以内的听神经瘤,对脑干、小脑没有明显压迫、占位效应的听神经瘤,也可以考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而对于体积比较大,带有明确占位效应,合并囊变等情况的听神经瘤,还是应该首选手术治疗。
  • 听神经瘤手术要开颅吗(音频)

    听神经瘤手术要开颅吗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听神经瘤手术要开颅吗?听神经瘤的手术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经典的手术治疗方法,也就是开颅手术。最常用的手术入路,叫做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也就是在患者耳后的地方做切口,进行开颅手术,来切除肿瘤。另外一种入颅叫做经迷路入颅,是耳鼻喉科医生最常采用的入颅。最近这些年也有很多的神经外科医生开始使用这个入路来切除听神经瘤。所以听神经瘤的手术入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开颅手术,另一类是经迷路入颅手术。这两类手术各有利弊,需要根据患者天庭结瘤的大小、部位,以及患者对整体手术治疗方案的具体的需求来综合判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 听神经瘤必须开颅吗(音频)

    听神经瘤必须开颅吗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听神经瘤必须开颅吗?听神经瘤不一定需要开颅。它的具体治疗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或者四类。首先,对于只有一侧听力的听神经瘤病人,特别是高龄,寿命有限的病人,或者合并明显心血管、肺或其它系统并发症,而有高危手术风险的病人,可以考虑连续MRI观察,一般每0.5-1年复查一次MRI。如果患者症状加重,或肿瘤生长大于2mm/年,在患者病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而患者如果一般情况较差,可以考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在手术治疗方面,也不一定需要开颅手术。开颅手术虽然是听神经瘤经典的治疗方法,但是现在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考虑经迷路入路等手术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并非开颅手术,对于肿瘤体积比较小的实性肿瘤,还可以考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所以,听神经瘤的治疗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随诊观察;第二类,是开颅手术治疗;第三类,是经迷路入路等非开颅手术治疗;第四类,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情患者的诉求等方面综合考虑,由临床医生帮助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 听神经瘤CT能发现吗(音频)

    听神经瘤CT能发现吗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听神经瘤CT能发现吗?听神经瘤在CT平扫上约有60%呈等密度,40%成低密度,所以加之后颅窝颅骨伪影的影响,常常难以有效地显示肿瘤本身,但是一般可以通过CT发现内听道扩大,岩尖骨质的破坏、吸收,以及肿瘤临近的脑池增宽的迹象,来判断听神经瘤的存在。常规的平扫CT,大只能发现40%-60%的听神经瘤。而如果进行CT检查时,注射造影剂,增强CT后,大概能发现80%以上的听神经瘤。一般来说,在增强扫描之后,患者的听神经瘤一般表现为比较均匀的强化,当肿瘤内有囊变坏死时,可以成不均匀的强化。肿瘤一般以内耳道为中心,向后向内方向生长,常常与岩骨成锐角相贴,边界比较清晰。
  • 听神经瘤术后风险有哪些(音频)

    听神经瘤术后风险有哪些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听神经瘤术后的风险可以分为几大类。颅神经功能障碍,主要包括面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同侧的面瘫;前庭神经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平衡障碍;后组颅神经损伤,可以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听神经损伤,可以造成患者耳鸣和听力丧失;脑干功能障碍,包括供给失调,对侧偏瘫和感觉障碍;小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血管损伤,可以出现小脑和脑干的梗塞,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呼吸和心跳的障碍。除此之外,听神经瘤术后还有脑脊液漏的发生风险,可以表现为脑脊液鼻漏、耳漏,或者伤口漏。听神经瘤术后患者往往会伴有发热,甚至出现无菌性脑膜炎,严重者甚至引起脑积水等一系列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