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枝

  •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饮食禁忌(音频)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饮食禁忌
    讲解医师:郭红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康复科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属于病毒感染,为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此病在饮食上无特殊明显禁忌。只需注意禁食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即可,注意清淡饮食,少量多餐。同时,注意适量补充水分。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同时会伴有发热、流涎、食欲减退,所以期间要注意监测体温。如果宝宝饮食较差,要注意给予稀粥、米饭等,必要时可以给予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利巴韦林等。同时,可以局部涂抹康复新液,促进咽峡部疱疹吸收。
  • 小儿脑瘫跪位训练怎么做(音频)

    小儿脑瘫跪位训练怎么做
    讲解医师:郭红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康复科
    小儿脑瘫跪位是为了增加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并且跪立位训练要在四爬位稳定的基础上再进行,跪位训练时可以让双膝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双脚底在一起呈三角形,躯干保持直立和双下肢呈直角。此时可以在小儿面前放一桌子,在桌子上放置玩具,在保持直立跪位的基础上双手玩玩具,可以让小儿保持跪位时间增长的情况下同时锻炼双手的精细运动,在跪位保持稳定的基础上逐渐锻炼跪走和单膝跪位的稳定性。
  • 脑瘫宝宝头后仰怎么办(音频)

    脑瘫宝宝头后仰怎么办
    讲解医师:郭红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康复科
    脑瘫宝宝头后仰,是因为身体的背肌肌张力增高所导致。所以,要注意抑制背肌的张力,同时增加身体前侧屈肌的力量。要注意日常的姿势管理,在采取躺位时要采用鸟巢式管理,使宝宝处于屈曲位,双上肢和头处于弯曲状态。  当处于抱位时,要使宝宝面朝大人的前方,然后宝宝的后背和大人的胸腹相贴,以起到支撑后背作用,从而减轻后背张力。因为宝宝的肌张力存在异常,会影响竖头、翻身等大运动,所以最好带宝宝到专业的儿童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 徐动型脑瘫的早期表现(音频)

    徐动型脑瘫的早期表现
    讲解医师:郭红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康复科
    徐动型脑瘫又称为不随意运动型,主要是由于锥体外系的损伤而出现,多数在新生儿期有严重的黄疸和低氧血症的病史。最早期的表现为哭声少、哺乳困难、竖头不稳定,脖子经常像后倒全身呈角弓反张状。而在安静和睡眠姿势时肌张力正常,但是在紧张和哭闹时四肢肌张力出现增高现象。当出现注意力集中和想主动运动时会出现躯干和四肢的舞蹈样动作,并且在用力时出现张口流涎以及发声困难等表现。
  • 哪几种方式判断是不是脑瘫(音频)

    哪几种方式判断是不是脑瘫
    讲解医师:郭红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康复科
    判断是否为脑瘫,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判定:1、存在脑损伤,处于发育中的大脑,指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有高危因素,如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先天性颅脑畸形等。2、为非进行性的脑损伤,指脑部的病变不随着时间、病情有所改变,如为先天性颅脑畸形,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变,如果为脑炎后遗症,则不考虑为脑瘫。3、存在永久性的运动功能障碍或姿势异常,如存在双下肢交叉剪刀状、尖足等。4、脑部损伤不可逆,机体损伤为一组症候群,脑部损伤以及肢体改变不会随着时间推移有所改变,同时合并自闭症或智力低下等。
  • 小儿脑瘫的征兆(音频)

    小儿脑瘫的征兆
    讲解医师:郭红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康复科
    小儿脑瘫的征兆在围生期多数会存在高危因素,如母亲在孕期有妊高症或者孩子为早产儿等,另外在新生儿期容易出现异常哭闹或者哺乳困难,身体好打挺呈角弓反张状。在四月龄后仍然拇指内扣、头竖立不稳定,在六月龄后出现明显的身体左右不对称,并且从俯卧位可以翻向仰卧位,但不能从仰卧位翻向俯卧位,以及不能保持独坐。在扶腋窝站立时会出现双下肢的硬性伸展交叉以及尖足等,要注意脑瘫高危的可能,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评估和必要的训练。
  • 早产儿脑瘫表现症状(音频)

    早产儿脑瘫表现症状
    讲解医师:郭红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康复科
    早产儿为脑瘫的重要高危因素,在早期会出现哺乳困难、异常哭闹或异常安静,身体打挺或发硬、角弓反张,在3-4月龄后仍然双手紧握拳,拇指内扣,4月龄时仍然不能竖头稳定,全身过软或者过硬,在5月龄后双手仍然不能主动伸手抓物,身体容易向一侧扭转,出现左右的不对称则要注意高危脑瘫存在,需要及时到儿童康复科进行专业评估。如果宝宝为早产儿,家长一定要每个月带宝宝到儿童康复科或儿保科进行检测,以及早发现异常,及早给予干预。
  • 8个月宝宝脚尖着地脚踝活动度小怎么回事(音频)

    8个月宝宝脚尖着地脚踝活动度小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郭红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康复科
    8个月宝宝脚尖着地,脚踝活动度小是因为肌张力增高所造成,肌张力增高多数是因为大脑的锥体束受损所引起,并且在围生期多数会存在高危因素,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低血糖等,如果有以上病史和表现,则要注意有可能发展为脑瘫。当然宝宝的年龄还小并且大脑发育的空间非常大,要早期进行综合的康复治疗,康复年龄越早,效果越好,要在康复的过程中定期进行评估。
  •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音频)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郭红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康复科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可以表现为在新生儿期出现哺乳困难、异常哭闹、好打挺或者角弓反张。在2-3月龄后仍然紧握双拳,4月龄后拇指仍然内扣,头竖立不稳,全身过硬或过软。在5-6月龄后,仍然可以看见身体左右不对称的体位和活动,持续的出现一侧或者双侧上肢的后伸,仍然不会主动伸手抓物,6月龄后仍手口眼不协调,如不能抓物入口等。并且多数宝宝在围生期会存在高危因素,如早产儿、核黄疸以及持续性的低血糖等。
  • 婴儿脖子软会不会是脑瘫(音频)

    婴儿脖子软会不会是脑瘫
    讲解医师:郭红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康复科
    婴儿脖子软有可能为脑瘫,也有可能为遗传代谢和染色体病变所造成,一般在2月龄时可以短时保持竖头,在3月龄时可以竖头稳定,如果在5-6月龄时仍然不能竖头,且在围生期存在高危因素,如低血糖、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有可能发展为脑瘫。但如果存在特殊面容、特殊气味或者皮肤粗糙并且发育倒退时,要注意遗传代谢病存在的可能,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