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玲

  • 脑瘫患儿怎么护理(音频)

    脑瘫患儿怎么护理
    讲解医师:王翠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脑瘫患儿的护理其实首先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在生活上自理能力差,在生活上要帮助患者,无论吃饭、穿衣或者洗漱等的生活方面,肯定要给予一些帮助,另外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n其次,就是在饮食方面,饮食方面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他的咀嚼、吞咽、协调的能力,来制作合理的饮食,营养要均衡,保证孩子营养的供给。另外因为脑瘫的患儿可能吞咽、咀嚼等协调能力会差,容易发生呛奶或者窒息的情况,因此要选择适合患者的,软硬度也好各方面也好,都不会引起呛奶、窒息的情况,一方面要训练、要锻炼,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具体的适应能力。\n另外,对一些不能活动的,经常需要躺着或者固定坐着姿势的,这种孩子自己的活动能力不够,情况要加强皮肤的护理,以免形成褥疮,多翻动身体,而且要清理大小便,以免引起皮肤的感染。
  • 性早熟治疗方法有哪些(音频)

    性早熟治疗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王翠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对性早熟来说首先要明确病因,确定是外周性的性早熟还是中枢性的性早熟。对外周性的性早熟, 做法是动态随访,生活干预,多运动避免肥胖,好好休息。另外,饮食上也要注意,避免吃一些反季节的蔬菜、水果,避免吃含有雌激素丰富的食物,以及人工饲养的激素含量比较多的食物。\n对于中枢性的性早熟,如果是继发的,要去除继发的诱因。如果是特发性的性早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来抑制性发育的进程,延缓骨骼过快的成熟和改善最终的成人身高。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药物种类,目前有曲普瑞林、亮丙瑞林、布舍瑞林、戈舍瑞林和组氨瑞林等几种药物,其药效是天然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200倍。制剂有缓释剂,也有长效缓释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患儿要强调个体化的原则,应采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主用于性早熟适应证的药物。根据药物的种类进行和注射,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按照当地药物供应情况和医生的用药经验选择制剂。
  • 佝偻病如何治疗(音频)

    佝偻病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王翠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佝偻病的治疗关键是预防,一旦发生佝偻病要积极的治疗,尤其是在早期和急期的时候治疗。早期和急期首先要补充维生素D,口服的方法像口服维生素D,每日2000-4000U或者1,25-二羟维生素D3,0.5-2.0μg。根据临床和X补片改善的情况的,2-4周以后再改为维生素D的预防量,预防量的是每日400U的维生素D。需要大剂量、长期服用维生素D制剂的时候不建议用鱼肝油,用来预防维生素A引起的中毒。\n另外,还可以用突击的疗法大剂量的治疗,应该有严格的适应征象,重度的佝偻病或者无法口服者可一次肌肉注射维生素D3,7000-15000μg,2-3个月后口服预防量。治疗一个月后应该复查疗效,如果临床表现血生化,比如碱性磷酸酶、血钙等,和骨骼X线改变没有恢复的征象,应该与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等疾病进行鉴别。\n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还要补充钙剂,对已形成的骨科畸形的后遗症期,主要还是加强体格锻炼,主要是主动和被动的运动矫正的方法,只有严重的骨骼畸形,才考虑外科的治疗。一般来说经过早期的干预,很少有遗留骨骼后遗症的,如果有骨科后遗症,建议骨科找医生去评估。
  • 为什么宝宝容易蛋白质过敏(音频)

    为什么宝宝容易蛋白质过敏
    讲解医师:王翠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宝宝容易发生蛋白质过敏是因为宝宝的肠道功能不完善,尤其是4-6个月以前的宝宝,他肠道壁的通透性高,肠道的蠕动功能也差,肠道菌群还没有完全建立,消化道分泌的消化液能力也不足,容易到造成消化不良,而且食物的大分子蛋白,也容易通过肠道吸收入血,因此小宝宝容易发生这种蛋白质过敏。\n另外对一些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更易发生过敏,孩子最早接触的过敏原就是食物蛋白,还有早期应用抗生素的宝宝,导致了肠道菌群功能的紊乱,孩子也容易发生蛋白质的过敏。因此鼓励孩子进行母乳喂养,第一、提高孩子肠道抵抗疾病的能力;第二、其实有利于孩子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第三、也容易避免孩子发生ET蛋白过敏,毕竟妈妈奶汁当中含有食物残存的抗原变短有明显的减少。还有避免滥用抗生素,另外对于有过敏家族史的孩子,孩子有过敏的高危风险,如果不能母乳喂养,建议第一口奶要用适度的水解蛋白,也有利于避免孩子对蛋白质过敏情况的发生。
  • 宝宝喝奶粉过敏的症状(音频)

    宝宝喝奶粉过敏的症状
    讲解医师:王翠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宝宝喝奶粉过敏说明宝宝对牛奶蛋白过敏,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有个体差异,不同的宝宝可能会有症状的差别。最常见的症状有消化道的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的症状,部分的宝宝可能还会有呼吸道的症状,甚至严重的会有全身的表现。消化道的症状,常见的比如恶心、呕吐,反复的漾奶,甚至出现腹胀、腹痛、腹泻、黏液便、血丝便,部分宝宝还可以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在皮肤方面常见的是湿疹,甚至出现荨麻疹、红斑等等,宝宝可能会有眼睛的结膜炎。还会有呼吸道的表现像鼻塞、打喷嚏,甚至出现慢性的、反复的呼吸道咳嗽,严重的会有喘息。\n还有一部分宝宝出现严重的牛奶蛋白过敏,甚至会出现休克的表现。当发现宝宝有牛奶蛋白过敏的时候,我们要进行牛奶蛋白过敏的规避,可以改用特殊的配方奶粉。严重的牛奶蛋白过敏可以用氨基酸奶粉,氨基酸奶粉对100%的牛奶蛋白过敏是有效的。对于轻到中度的可以用深度水解奶粉,大概对90%的牛奶蛋白过敏是有效的。另外对过敏风险比较高的宝宝还可以用适度水解奶粉,预防牛奶蛋白过敏。
  •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怎么造成的(音频)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怎么造成的
    讲解医师:王翠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指的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能是遗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大脑发育异常等因素造成的。1、遗传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则儿童
  • 8岁儿童肚脐周围间歇痛是怎么回事(视频)

    8岁儿童肚脐周围间歇痛是怎么回事
    8岁儿童肚脐周围间歇痛即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脐周疼痛,是儿科门诊常见的腹痛就诊原因。肚脐周围间歇痛只是一症状,符合内科学的腹痛特点。小儿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绞痛,如腹部受凉、饮食不当,不规律饮食都可以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胃炎、慢性肠道炎症、寄生虫病、铅中毒、食物不耐受、腹型过敏性紫癜都会引起肚脐周围间歇性的疼痛。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目前还不明确,是一种慢性的功能性的肠道疾病,也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的脐周疼痛。 小儿腹痛可以是感染性,也可以为非感染性,可以是外科性的腹痛,也可以是内科性的腹痛。其中以内科性的非感染性的原因,引起的肚子疼更多见。一般内科性的问题相对比较轻,而外科性的问题就比较严重。内科性腹痛多为阵发性,疼痛的程度一般的相对较轻,持续时间短。给予腹部理疗、暖肚脐、揉肚子都会有所缓解,效果不佳时要及时送医院就诊,明确病因,以免延误治疗。 外科性疼痛程度重,呈持续性,疼痛不容易缓解,需要及时的到医院看医生,及时处理,以免加重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甚至危及生命。
    2023-07-31
  • 婴儿拉沫沫是什么原因(视频)

    婴儿拉沫沫是什么原因
    婴儿拉沫沫说明宝宝有腹泻、消化不良,常见的原因是宝宝腹部受凉、喂养不当、母乳性腹泻、小婴儿乳糖酶缺乏,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比如肠道病毒感染与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食物蛋白过敏等,损伤肠道的黏膜,导致肠道乳糖酶分泌减少。 乳糖酶不能充分的消化乳糖,出现继发乳糖不耐受,不能充分的消化吸收而出现宝宝拉沫沫,即泡沫样水样便。婴儿拉沫沫还可以见于婴儿急性的肠胃炎,会有腹泻、泡沫便,甚至有呕吐、腹痛,发热。药物引起,尤其是清上焦热的中药,具有泻下的作用,也会引起腹泻,出现婴儿拉泡沫便、稀水便。 婴儿拉泡沫要注意腹部保暖,可腹部理疗暖肚脐,口服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思密达收敛止泻,乳糖不耐受可以通过口服乳糖酶,或者用无乳糖腹泻奶粉治疗。如果用药效果不佳,或者宝宝腹泻次数明显增多,建议带宝宝到医院看医生进一步的检查,明确病因,及时的对因治疗。
    2023-07-31
  • 宝宝急性肠胃炎吃什么(视频)

    宝宝急性肠胃炎吃什么
    宝宝发生急性肠胃炎需要根据宝宝个体消化吸收能力,还有平时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比如要给宝宝吃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过于油腻、寒凉食物,可以给宝宝少吃多餐。对于母乳喂养宝宝可以继续母乳,暂停辅食,母亲适当进行饮食回避,比如母亲要清淡饮食,不要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人工喂养宝宝可以吃等量米汤、稀释奶、其它代乳品,可以平时用米汤、粥、面条等容易消化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有严重呕吐者,可以暂停进食4-6小时,这期间不给孩子吃东西,但是还是要给宝宝喝水,预防宝宝脱水,好转以后再继续喂食。 大蒜具有杀菌、抗病毒作用,可以用大蒜去皮拍碎和小米一起煮,然后取米汤配补液盐,随时给宝宝喝,保证宝宝尿量充足。如果宝宝这时候有呕吐,开始时候一口一口给宝宝喝,喝几口试一试,过一会观察一下,如果不吐给宝宝试着再少喝几口,一下子千万不要喝多,喝多宝宝一会吐。饮食可以采取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病毒性肠炎多有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对于这样病例可以暂停乳类喂养,改成豆制品或者给宝宝补充乳糖酶,给宝宝饮用无乳糖配方奶粉等,有利于减轻宝宝腹泻、缩短宝宝腹泻时间。腹泻停止以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给宝宝多吃营养丰富食物,可以每日给宝宝加餐一次。
    2023-07-31
  • 宝宝吐奶从鼻孔吐出来是怎么回事(视频)

    宝宝吐奶从鼻孔吐出来是怎么回事
    宝宝从鼻孔吐奶,说明宝宝有呛奶。鼻腔与咽喉部相通,当宝宝有吐奶,吐奶量大的时候,部分奶呛入鼻腔,从鼻孔流出。这时需要及时的直立抱起宝宝,将宝宝的头倾向一侧,让奶水顺利地流出。不要让孩子头向上扬起,否则奶水反而容易流入气管中。如平躺时发生呕吐,应该迅速的将宝宝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向后流入咽喉部及气管。将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地清理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用小棉棒清理鼻腔里的奶质,同时注意检查奶液是否流入外耳道,及时地用棉签蘸出。 婴儿面色变暗时,说明呕吐物可能已经进入气管。应迅速让宝宝俯卧在大人的膝上或者床上,用力拍打背部4-5次,使其把吸入的奶质咳出来。如果仍然无效,立即抬捏、刺激足底,使婴儿疼痛而哭,大口的呼吸空气,以免引起窒息。此外,应及时地到医院去看医生。 吐奶是新生儿及婴儿时期常见的症状,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两种情况。生理性吐奶婴儿体重增加良好,没有明显的不适。病理性的吐奶,吐奶频繁,而且量大、体重不增,或同时伴有腹胀、腹泻、发热等症状。较常见的有胃食道反流、感染、幽门痉挛、肥厚性幽门狭窄。这情况下需要到医院去进一步检查。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