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刚

  • 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死亡率,如果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来说相对比较高的。总体来说,把全部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计算在内,大概有1/3的病人难以挽回生命。当然这其中包括大概10%左右的病人,在首次发病的时候很快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甚至难以送到医院,这是其中一部分患者。另外一部分患者因为出血十分严重,无论进到医院之后进行保守治疗,还是进行手术治疗,患者都因为病情进展,包括严重血管痉挛、严重颅内压增高、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持续性癫痫等因素而造成患者难以挽回生命。有1/3的病人即使接受各种治疗,仍然会遗留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大概只有另外1/3的病人能够逐步恢复到正常,这是针对自发性蛛网膜下性出血而言,特别是动脉瘤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言。另外一部分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外伤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在没有合并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的情况下,单纯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很好,很少会因为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大部分患者可以存活,并且恢复到正常生活自理状态。
    2023-08-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可能的病因(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可能的病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可能的病因具体如下:1、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大约占比60%-80%,即半数以上均由脑动脉瘤破裂引起。脑动脉瘤为脑部重要的供血动脉分支部位发生的囊状突起,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管薄弱部位发生破裂、出血,属于神经创伤中较危急的情况。一旦发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通过CTA及DSA(脑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脑动脉瘤的部位,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处理;2、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外伤性蛛网膜膜下腔出血,主要由于创伤引起蛛网膜下腔的部分小血管破裂所形成出血,病因相对较明确且固定。
    2023-08-03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视频)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出血发生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但一般来说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发生在脑表面、脑沟、脑回的位置。这些出血在较短的时间内通常能够吸收,一般不会使患者遗留明显的后遗症。但出血量比较多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也有可能在出血吸收的过程中,使脑脊液回吸收通路的蛛网膜绒毛、蛛网膜粒部位发生梗阻,在出血之后的若干时间内,使患者缓慢地形成脑积水。这种脑积水一般属于一种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走路不稳、尿失禁、痴呆等表现,需要通过神经外科的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方式加以处理。除此之外一些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还会遗留一定程度的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认知功能的障碍,或者其他长期的顽固性头痛、焦虑、睡眠不好等表现。对于这类症状,一般需要对症使用一些药物,必要时还需要精神心理医生,加以指导和沟通处理,才能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2023-08-03
  • 被摔得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办(视频)

    被摔得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办
    头部外伤之后发生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不是特别严重。如果只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仅需要进行临床保守治疗即可。大部分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1周左右都能够逐渐缓解和吸收,恢复到接近正常的状态。而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太明确的患者,则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因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在脑动脉瘤破裂后会出现一过性的意识不清,同时倒地摔倒。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仍然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但类型不同。由于脑动脉瘤破裂、动静脉畸形破裂后引起的出血,出血在先,摔伤在后。这类出血在影像学上有一些特点,对于有经验的医生而言都可以大致判断。所以,对于考虑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再摔伤的患者,则需要进行头部CTA、脑血管造影等一系列检查,明确出血的具体原因。必要时需要进行动脉瘤夹闭术、动静脉畸形切除术等方法进行处理。对于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动脉瘤的栓塞术、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治疗等。
    2023-08-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有哪些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尤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比较容易引起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1、再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是由于脑动脉瘤破裂所引起,在第一次破裂之后,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从而引起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甚至突发的意识障碍,并且还可能会出现肢体抽搐等状况;2、脑血管痉挛: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血液成分刺激脑动脉,可以引起脑血管痉挛,严重的患者会发生血管痉挛区供应范围的脑缺血,甚至引起脑梗死;3、脑积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血块,可以阻塞脑脊液循环通道,而引起脑积水。另外一些患者由于血块的降解成分,在回吸收进入脑脊液循环的过程中,使蛛网膜粒发生阻塞,在将来几周的时间内,形成正常压力性的脑积水。总体来说,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如上所述。
    2023-08-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食疗方法(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食疗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食疗的说法并不科学。蛛网膜下腔出血确切讲是临床上比较急危重症的一种情况,并没有任何的食疗方法。如果患者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则应该及时到神经外科就诊。由神经外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安排合理的检查,在诊断明确之后,采取必要的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或者临床的药物治疗,而不应该擅自采取所谓的食疗,因为这种患者常常病情会比较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具体分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自发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对于外伤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出血并不会特别严重,经过1-2周的药物治疗和临床观察,大部分患者都能获得康复。而对于自发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大概60%-80%都是由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如果在诊断明确或者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还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动脉瘤的再次破裂出血。大概1/3左右的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难以保住生命,另外1/3左右的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只有1/3左右的患者能够逐渐恢复正常。因此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之后,不应该擅自追求食疗方法。因为食疗对于患者的病情,并没有任何价值,而应该积极到医院,由专科医生制定合理的检查和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造成灾难性后果。
    2023-08-03
  • 怎么判断自己脑震荡(视频)

    怎么判断自己脑震荡
    脑震荡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的疾病,具体诊断标准如下:1、患者存在明确头部外伤史;2、外伤后会出现一过性意识不清,通常持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较少会超过半小时;3、在患者意识恢复后,对受伤经过和伤前的小段事情难以回忆,临床称为逆行性遗忘;4、患者清醒后,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多汗等一系列症状;5、对患者进行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时,发现没有明确颅内损伤。符合以上几条标准基本可以诊断为脑震荡,其中头外伤后一过性意识不清以及逆行性遗忘,对于诊断脑震荡至关重要。关于患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多汗等症状,可能因为患者情况不同,而出现不同表现。上述症状可能均出现,也可能只出现1-2个,不作为脑震荡诊断的直接标准。
    2023-08-03
  • 脑震荡有后遗症吗(视频)

    脑震荡有后遗症吗
    经过系统规范治疗的患者,脑震荡之后不会遗留严重的后遗症。脑震荡是比较常见的颅脑损伤,一般在脑震荡发生之后,会出现一过性的意识不清,通常持续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一般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在患者意识恢复之后,对受伤经过以及伤前一小段时间的事情,不能够很好的回忆叫做逆行性遗忘。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精神涣散、失眠等症状,但是上述症状通常1-2周都能够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绝大多数脑震荡的患者,能够完全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不会遗留任何后遗症。少数患者在一定时间内,仍然会有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等症状。这些症状一方面和原发性脑损伤有关系,另一方面可能和患者的精神心理负担有关系。建议患者如果1-2周静养休息之后症状仍然存在,必要时可以同时进行心理治疗,有助于患者的症状缓解。
    2023-08-03
  • 轻微脑震荡CT能检查出来吗(视频)

    轻微脑震荡CT能检查出来吗
    轻微脑震荡通常通过临床表现来进行诊断,CT检查只能排除外伤所导致的颅内损伤,从另一个角度证实脑震荡的情况,不能通过CT检查诊断脑震荡。因为脑震荡诊断标准主要是明确的头部外伤史,外伤之后初步出现一过性的意识不清,通常为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一般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在意识恢复之后对受伤经过以及伤前一小段时间的事情,不能够很好回忆叫做逆行性遗忘。还可以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畏光、乏力、出汗等症状。患者在进行CT或者磁共振检查时,没有明确的颅内损伤出现。符合以上标准就可以诊断患者发生了脑震荡。由此可见,脑震荡在CT上并没有特征性的表现,即通过CT并不能诊断脑震荡。CT检查只能排除患者是否有颅内出血、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其它类型的颅脑损伤。
    2023-08-03
  • 中度脑震荡多久能恢复正常(视频)

    中度脑震荡多久能恢复正常
    脑震荡是比较轻微的颅脑损伤,指在脑外伤发生之后出现头痛、头晕、一过性意识不清,以及对受伤经过不能回忆的一种状况。对患者进行CT、磁共振检查时,都没有发现颅内有明显的外伤性结构性改变,所以中度脑震荡的患者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快。大部分患者经过1-2周的休息和对症治疗,症状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乃至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只有少数患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会遗留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精力涣散、失眠、多梦等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一方面和脑部的功能性改变有关,在更大程度上可能和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有一些关系。因此对于这些症状长期存在的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对症药物治疗、进行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以及精神、心理辅助治疗。大多数脑震荡患者经过1个月的治疗,通常都能恢复到完全正常的状态,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