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刚

  • 动脉瘤开颅手术造成后遗症的概率(视频)

    动脉瘤开颅手术造成后遗症的概率
    对于脑动脉瘤手术,尤其脑动脉瘤破裂并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进行的动脉瘤开颅手术,有1/3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对于出现后遗症的患者,仅少数与手术直接相关,多数患者是由于动脉瘤破裂以及后续脑血管痉挛、粘连性蛛网膜炎、脑积水等因素而引起后遗症。后遗症会使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性格改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还会出现肢体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等。部分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癫痫,需长时间使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控制。若患者出现正常的压力性脑积水,需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因此,脑动脉瘤破裂是神经外科的急危重症,会导致患者出现后遗症及合并症,而开颅手术作为治疗动脉瘤的有效方式,在手术后也可能会遗留一定程度的后遗症与并发症。
    2023-08-02
  • 脊柱血管瘤的症状与治疗(视频)

    脊柱血管瘤的症状与治疗
    脊柱血管瘤通常指脊柱椎体内的海绵状血管瘤,是脊柱最常见的血管瘤,对于大部分椎体内海绵状血管瘤,由于肿瘤体积较小,一般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临床上可能是通过脊柱的磁共振检查意外发现。对于这类体积较小,没有任何症状,影像学检查意外发现的椎体血管瘤实际上无需进行任何治疗。部分脊柱血管瘤体积相对较大,局部呈膨胀性生长,易引起患者脊柱的局部胀痛等不适。对于已经引起症状,体积较大的脊柱血管瘤,可以通过微创治疗进行局部骨水泥注射的方式治疗。还有一类脊柱血管瘤由于体积较大,而使椎体发生明显病变,甚至在轻微外伤的基础上发生脊柱的病理性骨折,并且对脊髓神经根形成压迫,或者是突入胸腔、腹腔内造成一定影响。对于这一类脊柱血管瘤,则需要考虑外科手术的方式切除血管瘤和病变椎体,并且进行人工椎体植入的方法来加以治疗。
    2023-08-02
  •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能自愈吗(视频)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能自愈吗
    脑干的海绵状血管瘤是位于脑干部位的一团血管异常,这类血管异常不会自愈。因为这种血管异常从来源上来讲,是由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团海绵样的细小血管,确切的名称是海绵状血管畸形,而不是一种真正的肿瘤。之所以把它称为海绵状血管瘤,是因为它形成一个团块样类似肿瘤的病变。这类海绵状血管瘤,可能会在患者的一生中有反复多次的小量出血,每次出血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症状,也有可能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是无论是否引起症状,海绵状血管瘤都难以自愈。通常如果海绵状血管瘤体积较小,对患者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只需要定期随访观察即可。而如果海绵状血管瘤体积比较大,或者出血引起明显的症状,则需要到神经外科就诊,通过神经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干预和治疗。
    2023-08-02
  • 脑海绵状血管瘤有什么症状(视频)

    脑海绵状血管瘤有什么症状
    脑部的海绵状血管瘤也叫脑部的海绵状血管畸形,是先天性的脑血管异常,会形成海绵状的异常血管团。对于海绵状血管瘤,大部分患者不会有任何症状,因为多数的海绵状血管瘤体积比较小,在脑实质的部位并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如果引起症状,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的症状是癫痫,因为海绵状血管瘤反复出血,周围有含铁血红素沉着,刺激局部的脑组织,造成脑组织的异常放电引起癫痫发作。还部分患者由于海绵状血管瘤的出血,而引起头疼、头晕等症状,如果临近比较重要的功能区,则有可能出现患者的肢体麻木、肢体无力以及肢体的感觉障碍等。位于枕叶的海绵状血管瘤,则有可能引起视野缺损、视物不清等症状。总体来说,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以癫痫发作、头疼、头晕等重症为主。有不少海绵状血管瘤,平时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时,意外发现的一类病变。
    2023-08-02
  • 脑部血管瘤的前期症状(视频)

    脑部血管瘤的前期症状
    脑部血管瘤大致可以包括两类:1、脑动脉瘤:一般脑部血管瘤主要是脑动脉瘤,前期即在没有破裂时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症状。部分脑动脉瘤在破裂之前几天之内会有瘤体增大,从而引起颈内后交通动脉瘤在瘤体增大时刺激动眼神经,使患者出现一侧眼睑下垂和瞳孔散大,同时还可能会出现头痛和头晕等症状。由于脑动脉瘤破裂之前先兆性的少量渗血,出血量比较小,所以患者的症状并不是很严重,头痛程度也不是十分剧烈。在此基础上如果脑动脉瘤继续发展,在一些诱因的基础上会发生突然破裂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此时患者会出现非常剧烈的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一过性意识不清。2、脑部血管瘤:即海绵状血管瘤,也叫做海绵状血管畸形,这类病变有时会引起少量、反复的出血,但是一般不会引起非常严重的症状。在出血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等症状,甚至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还有一些海绵状血管瘤会引起患者癫痫发作。
    2023-08-02
  • 脑癌晚期去世前7天症状(视频)

    脑癌晚期去世前7天症状
    脑癌晚期即脑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去世前症状通常会进行性加重,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会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在去世前1周左右,可能会进展为肢体偏瘫以及肿瘤增大、内出血、周围水肿等;2、颅内压增高:患者会表现为剧烈头痛及频繁呕吐,呈喷射性呕吐。患者意识清楚时,可以描述为剧烈头痛。病情进一步进展后,患者会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初期只表现为昏睡,但尚能叫醒,此后会出现浅昏迷、中度昏迷乃至深昏迷,甚至进行疼痛刺激,患者也并无反应;3、瞳孔扩散:在对患者进行观察时,可能会发现患者一侧瞳孔出现散大,提示已经发生脑疝。若患者双侧瞳孔散大,常会在数小时内,由于心跳、呼吸骤停等严重的枕骨大孔疝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2023-08-02
  • 室管膜瘤手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室管膜瘤手术后注意事项
    室管膜瘤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术后短期内重点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这些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常提示患者有一些病情的突发改变,需要引起临床医生、护士和家属的重视; 2、重点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情况的变化,特别是瞳孔对光反射以及患者的意识程度的改变,对于麻醉已经完全清醒的患者,又再次出现昏睡、昏迷状况的时候,尤其应该提高警惕; 3、观察患者的伤口部位是否有脑脊液漏的发生,因为室管膜瘤主要位于脑室,在手术切除肿瘤之后,如果右脑膜缝合不够严密,或者有其他情况,患者都容易在伤口部位发生脑脊液渗漏; 4、对于有突发病情变化的患者,需要重点的复查头颅CT,了解是否有发生术区出血,术区梗阻性的脑积水等原因,造成患者的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的加重,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免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2023-08-02
  • 室管膜瘤是良性恶性(视频)

    室管膜瘤是良性恶性
    室管膜瘤是发生在脑室与脊髓中央管室管膜细胞的肿瘤,最常见于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及脊髓中央管部的室管膜瘤。室管膜瘤属于良性还是恶性,需以病理学分型为准,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一级:室管膜下瘤属于良性肿瘤,通过手术切除可以治愈,且不易复发,也不易转移;2、二级:室管膜瘤二级在手术切除后,有可能出现复发,且存在转移风险;3、三级:渐变性的室管膜瘤可以发生颅内、椎管内,进行手术切除后,患者室管膜瘤的脱落细胞可以沿着脑脊液循环进行播散,在蛛网膜下腔内、脑室、脑池和椎管内的蛛网膜下腔内形成播散性种殖;4、四级:多发的室管膜瘤属于恶性肿瘤,即使进行手术切除,甚至进行放、化疗,仍然可能出现复发及沿中枢神经轴播散和种殖,在治疗上相对比较棘手。
    2023-08-02
  • 小脑幕切迹疝后遗症(视频)

    小脑幕切迹疝后遗症
    小脑幕切迹疝后遗症,常见有以下几种: 1、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由于患者的同侧动眼神经受压,可表现为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这类症状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后遗症。通常上述表现可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有效恢复,除非在小脑幕切迹疝发生很短的时间内,通过手术或者其他方式解除小脑幕切迹疝,才可能获得有效恢复; 2、对侧肢体偏瘫:如果患者小脑幕切迹疝病情继续发展,可能由于大脑脚受压,造成患者对侧肢体的偏瘫。也可能作为一种长期的后遗症,而难以有效恢复; 3、长期昏迷:部分患者小脑幕切迹疝继续发展,可能造成中脑的梗死,即缺血、缺氧,出现长期的昏迷而难以有效清醒。 由此可见,小脑幕切迹疝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急危重症,可以见于多种脑部的疾患。一旦发生,患者可能遗留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肢体偏瘫,长期昏迷等后遗症。
    2023-08-02
  • 早期脑疝的瞳孔是什么(视频)

    早期脑疝的瞳孔是什么
    脑疝是临床上很多疾病进展过程中的表现,比如脑部肿瘤、脑部脓肿、脑部出血、脑梗死、脑外伤等,这些疾病进展到一定过程中都可以引起脑疝的发生。早期脑疝患者,由于动眼神经受到刺激,会出现瞳孔的一过性缩小。但是过程十分短暂,有时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所以在临床上有时很难捕捉到。如果病情继续进展,患侧动眼神经会受到明显压迫,此时患者会出现同侧瞳孔的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如果在此过程中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病情会继续进展,出现对侧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此后可能会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心跳、呼吸减慢、呼吸不规律,甚至由于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如果在脑疝早期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情况,并且采取脱水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迅速处理,随着颅内压状况得到改善,动眼神经受压迫的情况有望得到部分改善,瞳孔有希望缩小到基本正常状态。因此早期脑疝的患者,瞳孔先出现一过性的缩小,随后出现患侧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