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梁

  •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音频)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
    讲解医师:李金梁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心血管内科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有如下分型:\n第一、房间隔缺损:人体的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的隔膜出现缺损,主要分为两类,即原发孔未闭和继发孔未闭,都属于房间隔缺损。\n第二、室间隔缺损:顾名思义,是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的隔膜出现了缺损,室间隔缺损比房间隔缺损的风险和危险程度都要大一些。\n第三、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为人体的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一根导管,导管没有闭死的时候,血液就会通过人体的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流通。\n第四、法洛四联症:四种病变联合在一起出现,患者出现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大、肺动脉高压、主动脉骑跨在肺动脉上。
  • 心脏缺血的后果是什么(音频)

    心脏缺血的后果是什么
    讲解医师:李金梁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心血管内科
    对于心脏缺血的主要后果,是存在缺血性心肌病,之后还可能引起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脏缺血,属于冠心病中的一种,除了冠心病,还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都可能引起心肌缺血。\n一旦出现心肌缺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就会出现异常,久而久之,就会引起缺血性心脏病,进一步就会导致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如果存在左心衰竭,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如果存在右心衰竭,可能引起体循环淤血,可能出现上腔静脉的淤血,比如有颈静脉怒张,或者出现下腔静脉的淤血,可能有双下肢浮肿,甚至出现肝脏的淤血,而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下降。所以心脏缺血最主要的后果,就是导致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
  • 体位性低血压怎么办(音频)

    体位性低血压怎么办
    讲解医师:李金梁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心血管内科
    治疗体位性低血压,主要包括两大类的治疗方案,一类是针对患者的病因进行治疗,另一类是针对患者出现的血压下降进行治疗。病因治疗需要看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患者如果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应该尽可能改善植物神经功能,也就是改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吸烟、不饮酒,要缓解压力、好好休息、适当放松、适当运动等,这些都可以有效避免交感神经兴奋性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以体位性低血压主要是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继发因素所导致,比如营养不良、感染或者服用了大量降压药物等,这些原因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也要针对继发原因进行治疗。如果是感染导致,要尽可能治疗感染,如果是营养不良导致,要尽可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如果是服用了降压药物后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要尽可能减少降压药物的服用。\n对于患者出现了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建议患者平时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增加心脏的储备功能。必要时可以穿弹力袜,增加回心血容量。建议患者每次在起床时动作要轻柔,不要突然起床,要有过渡,都可以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 什么病引起低血压(音频)

    什么病引起低血压
    讲解医师:李金梁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心血管内科
    引起低血压的疾病主要考虑有以下几种:\n1、心脏疾病: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比如患者存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导致心肌缺血,可以导致心脏结构、功能出现异常,引起心功能不全,也就是心力衰竭。尤其是引起左心衰竭时,左心室向主动脉的射血会减少,就会导致血压偏低,也就是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n2、存在失血:患者由于外伤,比如刀伤或者车祸等等,也有可能由于内部的脏器出血,比如胃出血等等,都可以导致血容量下降,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引起低血压。\n3、感染:尤其是重度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会使血压下降。\n4、过敏:当患者存在过敏性休克时,也会出现血压下降,也就是低血压状态。
  • 低血压严重后果是什么(音频)

    低血压严重后果是什么
    讲解医师:李金梁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会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导致患者出现多脏器的供血不足,可能的情况如下:\n第一、脑供血不足:由于血压过低,人体主动脉向脑部,也就是颈动脉的供血会减少,导致患者出现脑供血下降,当脑供血下降达到一定程度,会诱发脑梗死,引起偏瘫、失语等症状。\n第二、肾脏功能不全:当患者存在缺血、血压下降时,人体通过主动脉向肾动脉的供血就会减少,肾血流量就会下降,引起肾脏供血的不足,甚至导致尿毒症等情况。\n第三、冠心病的加重:当血压降低时,人体向冠状动脉供血也会减少,就会导致心肌缺血、损伤,乃至坏死,引起冠心病、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
  • 有早搏时应该静止还是运动(音频)

    有早搏时应该静止还是运动
    讲解医师:李金梁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心血管内科
    有早搏时应该以静止为主,一旦患者出现早搏,需要积极寻找早搏的病因,比如是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缺血导致的早搏,还是高血压、离子紊乱、心肌病等原因引起的早搏,一旦确定病因后,应该积极的治疗该疾病,而在寻找病因的过程中,建议患者尽可能的静止,也就是要减少运动。因为目前发现,很多引起早搏的病因,比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可能会加重心肌缺血,导致早搏的频率、次数以及严重程度增加,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只要出现早搏,在病因没有完全明确之前,建议以静止为主,尽量减少运动。\n当然,还有一部分早搏属于良性早搏,也就是没有特别明显的心脏方面疾病所导致。对于这类早搏,可以运动,只不过在明确病因之前,建议最好静止。
  • 偶尔早搏是怎么回事(音频)

    偶尔早搏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李金梁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心血管内科
    偶尔早搏有如下几方面原因:\n1、非器质性疾病:由于患者休息不好等原因导致,当患者存在压力大、精神紧张,或有休息不好、劳累、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时,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早搏。这种情况下,只要改善生活方式,患者的早搏自然也就恢复到正常状态,可以不需要太多的药物进行治疗;\n2、心脏器质性疾病:如果患者是由于某些器质性疾病而导致的偶发早搏,比如患者存在冠心病,也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不稳定型性心绞痛,或者患者出现了稳定型心绞痛,导致心肌缺血、损伤,从而导致早搏,需要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针对病因的治疗。患者当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的时候也可以出现早搏,比如患者存在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这些也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早搏;\n3、心脏以外的器质性疾病:比如离子紊乱也可以导致早搏,再比如低钾血症等。\n所以,如果患者出现偶尔的早搏,一般而言,首先需要明确患者的病因,这其中包括器质性疾病和非器质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又包括心脏以内的疾病和心脏以外的疾病,根据不同的病因来进行判断,有助于针对不同的病情进行治疗,减少早搏的发生。
  • 什么是心脏早搏,平时应注意什么(音频)

    什么是心脏早搏,平时应注意什么
    讲解医师:李金梁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脏早搏指的是人体在正常窦房结发出冲动的过程当中,可能存在提前出现的期前收缩。提前出现的收缩多数是由人体的心房,或者心室当中的异位起搏点导致。如果是由心房中的异位起搏点导致,就叫做房性早搏。由心室中的异位起搏点导致,就叫做室性早搏。平时应该注意以下内容:\n1、保证良好的生活方式:目前临床研究发现,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休息不好、劳累、压力大、精神紧张、熬夜、吸烟、饮酒等,都可能会导致早搏的发生。\n2、适当的运动:目前临床研究发现,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心脏的负荷量,可以让患者心脏的储备量增加,患者出现心脏方面疾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n3、健康饮食:建议患者进行低盐低脂饮食,对于心脏也好,身体其他器官也好,都有很大的帮助。
  • 小孩早搏的危害大吗(音频)

    小孩早搏的危害大吗
    讲解医师:李金梁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心血管内科
    小孩早搏的危害是否大,具体要看引起早搏的病因,对于其危害的判断主要如下:\n1、危害不大:如果引起早搏的病因是非器质性的疾病,比如由于孩子休息不好、劳累、压力大、精神紧张、熬夜等一些情况所导致的早搏,这种情况下危害不大,只需要改善生活方式,早搏自然就会消失。\n2、危害大:如果早搏是一些器质性疾病所导致,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像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患者从小就可能会有早搏。这种早搏相的危害就很大,需要积极控制原发疾病,只有原发疾病控制好了,早搏才能逐渐消失。另外,还有一些后天的疾病,也可能导致早搏,比如有些小孩患有心肌炎,当出现暴发性心肌炎,或者心肌炎比较严重的时候,可能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而引起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安全。\n所以小孩出现早搏是否危害大,要根据具体的病因来判断。
  • 室性早搏怎么办(音频)

    室性早搏怎么办
    讲解医师:李金梁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心血管内科
    治疗室性早搏,需要根据引起室性早搏的病因,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室性早搏主要有两方面病因,一方面为器质性病因,另一方面为非器质性的原因,主要分析如下:\n1、器质性病因:需要看是什么疾病,根据不同的疾病进行治疗。如果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引起的室性早搏,需要去针对冠心病进行治疗。首先应该应用抗凝药物,也就是低分子肝素等,来预防血小板以及血栓的形成。其次,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来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以通过双抗来治疗患者的血小板以及凝血因子所导致的血栓。另外,建议患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通过治疗患者的冠心病,室性早搏也就会消失。\n2、非器质性病因:比如是由于休息不好、劳累、压力大、精神紧张、熬夜、吸烟、饮酒等原因,所导致室性早搏,患者要针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来进行改善,一旦改善生活方式,早搏也会得到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