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云鹏

  • 年轻人心肌缺血好治吗(视频)

    年轻人心肌缺血好治吗
    心肌缺血可以治疗,心肌缺血治疗是否容易,并不取决于年龄,而是根据血管病变决定。年轻人发生心肌缺血的比例较低,因为心肌缺血大部分与心脏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年龄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年轻人发生心肌缺血后,需要通过冠状动脉CT、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明确。在明确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判断冠状动脉疾病,大部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所致。但也有一部分会出现血管炎、其他疾病累及冠状动脉血管,导致管腔狭窄。年轻人心肌缺血判断病因比较重要,明确病因之后,需要考虑治疗方法。如果心肌缺血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可以应用阿司匹林、他汀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严重,需要选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根据治疗情况,动态观察心肌缺血的变化。
    2023-07-31
  • 心肌酶能查出心肌缺血吗(视频)

    心肌酶能查出心肌缺血吗
    单纯心肌酶检查不能检查出是否存在心肌缺血,仅仅可以判断是否合并有心肌损伤和坏死。心肌缺血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损伤,此时心肌酶水平会升高,但心肌缺血未导致心肌损伤时,心肌酶水平会表现正常。除心肌缺血可造成心肌损伤以外,心肌炎、心肌病也有可能引发心肌损伤或坏死。心肌缺血在发作时,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心电图可以见到特征性的ST-T样改变,冠状动脉造影、CT可帮助查看是否存在血管狭窄。另外严重的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梗死,出现心肌酶谱明显升高。因此,心肌缺血应结合症状、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及CT等,才可以明确诊断和鉴别。
    2023-07-31
  • 低血压和贫血有关系吗(视频)

    低血压和贫血有关系吗
    低血压和贫血关系密切,血压的形成与心肌收缩力、外周血管阻力、血容量有关系,血容量较为重要重要,只有充足的容量才能形成血压。发生贫血时,急性贫血、慢性贫血都会造成血容量减低,伴随有血压下降,尤其是严重失血导致突发性贫血,容易因低血压而导致休克。对于长期慢性贫血的患者,血压多处于较低水平,可以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症状。此种类型低血压如果明确发现有贫血所致,且贫血达到重度,需要进行扩容输血治疗,当改善血容量后贫血纠正,同时患者的血压会有所升高。如果以低血压就诊,特别需要完善血常规检查,注意血红蛋白水平。如果发现为贫血,要寻找导致贫血原因,是丢失过多,还是因生成障碍所导致,及时纠正贫血才能改善血压。
    2023-07-31
  • 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原因(视频)

    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原因
    二尖瓣部位发生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风湿热,因感染,尤其是感染链球菌后导致风湿热发生,会损害心脏瓣膜,在多年以后就会引发二尖瓣出现瓣膜病变,如狭窄或者关闭不全,以二尖瓣狭窄最为常见,也称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当出现二尖瓣狭窄以后,因瓣膜狭窄,左房内的血液无法流入到左室,就会引发左房压力升高,进而出现肺动脉高压,严重的导致心力衰竭。患者往往发现时已经出现明显心衰症状,比如双下肢严重水肿,肝区淤血、肿大、腹胀,胸水发生,喘憋、呼吸困难,特征性的二尖瓣狭窄还会出现面部潮红,呈二尖瓣样面容。在心脏听诊检查时,在二尖瓣听诊区可以闻及杂音,这类疾病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就可以明确发现。如果发现有二尖瓣轻中度狭窄,应当每年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如果是重度狭窄,并且已经发生结构性病变,就需要及时治疗,通常采用二尖瓣置换手术。
    2023-07-31
  • 突发早搏是什么原因(视频)

    突发早搏是什么原因
    突然发生早搏的原因较多,需先明确早搏在发生时是否存在诱发因素,因为突发早搏有时与生活因素有关,如情绪变化、压力较大、休息不好时,则可能会引发早搏。除生活因素外,也有可能是疾病早期引发的早搏。而早搏可以分为房性早搏与室性早搏,如果突然频繁发生早搏,并且早搏症状较为明显,则需要筛查病因,常见病因如下:1、内分泌系统疾病:尤其是甲状腺疾病,无论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还是甲状腺功能减低,都可能会引发早搏;2、电解质紊乱:特别是发生低钾血症时,如因为出汗较多、腹泻、呕吐等情况发生低钾血症,也可能会引发突然早搏;3、心脏疾病:如发生心肌缺血时,可以诱发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总而言之,突然出现早搏时,患者无需过于紧张,可通过心电图检查明确早搏的类型和性质,从而寻找原因。
    2023-07-31
  • 心脏早搏可以通过按摩治疗吗(视频)

    心脏早搏可以通过按摩治疗吗
    通常情况下,心脏早搏并不能通过按摩的方法改善。早搏的发生主要与心脏传导或全身其它问题有关,而按摩主要针对肌肉、骨骼、关节等病变进行治疗,按摩部分穴位可能有一定作用,但整体上并不能改善和减少心脏早搏。发现心脏早搏后,需要经过正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改善。如果全天24小时仅出现几个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或在情绪压力较大、睡眠不足时发生早搏,通常多与生理现象有关。如果发生心脏早搏的频率过多,尤其是发生室性或房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时,需明确原因。对于心脏方面,早搏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部分心肌病可以出现心脏早搏。而全身因素中,早搏常见于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如果发现上述情况,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于频发早搏,可以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射频消融治疗。
    2023-07-31
  • 心脏早搏的早期症状(视频)

    心脏早搏的早期症状
    心脏早搏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多数患者会表现为明显的心悸、心慌,少数患者会表现为胸闷、气短、心脏前区跳动感。早搏症状与早搏数量有关,如果患者仅偶尔出现几次早搏,尤其发生在夜间睡眠时,则并不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也无法明显捕捉症状。若患者的心脏早搏发作较频繁,或呈现频发早搏二联律,此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并且以心悸为主。当患者出现类似表现后,应当进行心电图检查,但常规心电图通常无法敏感地捕捉到早搏,所以需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即可较好地发现早搏数量、性质,并且决定后期治疗方案。此外,早搏分为房性早搏与室性早搏,同时也可分为单源性早搏和多源性早搏,不同类型的早搏预示病因不同。因此,患者需要根据早搏的情况、形态、数量决定治疗方法,进而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治疗。
    2023-07-31
  • 心脏早搏做什么手术(视频)

    心脏早搏做什么手术
    心脏早搏发生后可以进行的手术治疗为射频消融,即通过微创技术找到引发早搏的异位起搏点,在这个部位消融后能够使早搏现象明显改善。早搏也称为期前收缩,是心律失常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可以分为房性早搏与室性早搏。有些早搏属于生理性现象,如果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监测,发现房性早搏或者室性早搏出现的数量很少,此时不需要过多治疗。只有发生早搏,连续出现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的二联律、三联律,并且可以观察到多源性早搏,早搏数量明显增加,达到24小时总心率10%以上,此时才需要干预与治疗。在治疗方面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应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也可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即通过导管技术对引发早搏的电传导通路的异常进行消肿。
    2023-07-31
  • 心脏早搏注意事项(视频)

    心脏早搏注意事项
    心脏早搏在注意事项上,主要有以下几点:1、注意生活方式:因为心脏早搏无论是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一方面会与病因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会与生活方式有关,比如熬夜或情绪的紧张、焦虑,都有可能导致早搏发生的频率增加。即便是在某些疾病因素下,情绪或睡眠障碍,也都会引发早搏数量增加。因此发生早搏之后,应当改善睡眠、规律饮食,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运动;2、自我监测:如果发现早搏数量明显增加,要及时就诊。在就诊过程中要进行心电图检查,同时也要去明确引发早搏的原因,是心脏疾病或非心脏病所导致。出现早搏以后,不需要特别紧张,因为早搏通过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帮助患者达到缓解的程度;3、定期复查:如果明确病因之后,或者对于早搏进行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后,也需要定期在门诊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早搏形态、数量的变化情况。
    2023-07-31
  • 有早搏的人注意什么(视频)

    有早搏的人注意什么
    早搏患者在生活方式上要注意平复情绪,改善心理和睡眠。从治疗上要特别注意早搏相关症状出现的频率,定期完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价早搏出现的数量是否有改变。早搏可以分为房性早搏与室性早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部分早搏的发生与下面两种情况有关:1、生理性:比如出现数量较少的房性早搏或者偶发室性早搏,此时不需要特别干预。若睡眠欠佳或者因情绪、心理因素影响时出现频繁早搏,需要从生活方式入手进行改善;2、疾病:比如冠心病、心肌缺血诱发的早搏,或者本身存在心脏电传导上问题出现的早搏,此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如果发现早搏出现极为频繁,需要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监测症状改变,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价早搏数量的变化。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