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嵩涛

  • 膝盖轻微骨折多久可以恢复(视频)

    膝盖轻微骨折多久可以恢复
    膝盖轻微骨折又称为髌骨的轻微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发生几率较高。如果是轻微骨折,说明骨折不太严重,通常需要2-3个月恢复正常。髌骨骨折的最常见类型是横行骨折和粉碎性骨折,其中轻微骨折和未移位的横行骨折患者,可以用长腿石膏或支具进行外固定,固定时间为3-4周。可通过拍局部X光片判断愈合情况,决定石膏支具的拆除时间。如果局部骨折愈合良好,已经有骨痂形成,骨头没有发生错位,可以把石膏和支具暂时拆除或间断拆除,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如果局部愈合不好,还有明显缝隙,石膏或支具需要继续佩戴。另外,髌骨内侧面关节面的平滑程度决定是否会发生继发性创伤性关节炎。因此,对于横行骨折和粉碎性骨折较明显的患者,要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恢复髌骨关节关节面的光滑,防止创伤性关节炎发生。
    2023-08-03
  • 脊柱爆裂性骨折多久可以恢复(视频)

    脊柱爆裂性骨折多久可以恢复
    脊柱爆裂性骨折属于脊柱骨折较严重的类型,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一般术后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完全愈合。手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评估,排除禁忌证后再手术。由于爆裂性骨折的损伤比较严重,患者可能合并症较多,除脊柱损伤外,可能伴有脊髓、神经甚至内脏的损伤,因此手术安全性较重要。患者术后要积极进行相关辅助治疗,如果骨折愈合顺利,3个月左右就可以达到骨性愈合。但单纯通过时间判断并不可靠,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较多,如患者年龄、身体素质、损伤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后期治疗效果、患者配合程度等,都会影响患者骨折愈合的进程。因此对于脊柱暴烈性骨折,具体恢复时间需根据以上因素判断,同时要定期复查,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如果拍片后看到骨折处骨折线已经完全模糊、消失,证明已经愈合。但如果没有出现愈合迹象,还要继续制动、休息,并继续观察和治疗。
    2023-08-03
  • 骨折手术后发烧38度怎么办(视频)

    骨折手术后发烧38度怎么办
    骨折手术后发烧38℃的处理方法,需明确发烧原因。正常骨折手术后会有轻微发烧,属于低烧,是手术后的创伤反应,或局部出血、渗液导致的吸收热,温度一般不>38℃。如果体温持续>38℃,则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引起,根据发烧原因进行相应处理,主要如下:1、感染:可能是伤口感染,或长时间卧床引起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可出现体温增高现象。如果怀疑感染,需要查看伤口情况,观察局部是否有发红、肿胀,以及肺部有没有咳嗽、咳痰或异常呼吸音,还有小便是否疼痛或尿色是否异常。再将相应检验物如尿液、痰液或伤口分泌物、引流液进行细菌化验,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如果检验出细菌,应查看细菌种类及敏感抗生素种类,再针对性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2、压疮:可能是局部长时间卧床,或打石膏、支具、夹板等摩擦局部皮肤、软组织,从而造成破溃,形成压疮。压疮引起局部吸收热或继发性感染,均可引起体温升高。如果出现感染或形成坏死组织,也会导致体温>38℃。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需要定时翻身,避免使感染或坏死创面再增大。另外,应及时处理局部创伤,如果是轻度压疮,可以换药或外涂药物以促进修复。如果是深度压疮而出现坏死,应及早清创、植皮,促进创面快速修复;3、其它因素:如引流管引流不畅,因引流管被遮住或压迫,大量液体聚集,也会引起发烧,因此平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在引流液较少如每天<50ml时,应及早拔除引流管,防止积液、发热。
    2023-08-03
  • 骨折生长过程及时间(视频)

    骨折生长过程及时间
    骨折生长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总共12周左右,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血肿机化炎症期:指的是骨折后第1-2周,局部骨折端形成血肿。在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下,血肿逐渐机化,形成纤维性骨痂,即结缔组织,或者肉芽组织、瘢痕组织将两个骨折的断端粘连在一起;2、原始骨痂形成期:在受伤后的3-7周之内,一般有血肿机化形成纤维性骨痂。在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作用下,骨痂逐渐的硬化、钙化后,就形成中间骨痂。同时外侧的骨膜和内侧的骨膜与成骨细胞,逐渐形成内骨痂和外骨痂,内外骨痂汇合在一起,形成原始骨痂;3、骨痂的改造塑形期:发生在受伤后的8-12周,随着病人逐渐下地活动,此时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共同作用下,骨痂进行改造、塑形,在受力力线以内的骨痂、骨质越来越坚固,或者力线以外的骨质逐渐被吸收、破坏、清除,最后达到临床愈合的标准。
    2023-08-03
  • 股骨大转子骨折保守治疗(视频)

    股骨大转子骨折保守治疗
    股骨大转子骨折在临床中较常见,虽一部分骨折需要手术治疗,但如果不适合手术或没有必要手术,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尤其对于没有移位的大转子骨折,一般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常用保守治疗如下:1、卧床制动:避免再活动受伤的肢体,因股骨大转子上附着较多肌肉,如臀部的臀中肌、臀小肌。如果活动肢体,肌肉牵拉会造成骨折块发生移位,或加重骨折损伤,因此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2、牵引、固定:为防止出现其他并发症,患者肢体可以做牵引,但应根据情况做皮肤牵引或骨头牵引,目的是防止骨折加重、移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同时可起到固定作用。如果部分患者不适合做牵引,也可以直接用长的石膏将患病部位固定,防止发生牵拉或者移位;3、预防治疗:应积极防止发生并发症,因长时间卧床可能造成肌肉萎缩,要针灸或进行局部按摩,防止局部萎缩。患者有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可以预防性用溶栓药物,同时可做康复锻炼,按摩挤压肢体,或用机器起到气压压迫的作用,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液淤滞、静脉血栓形成。在康复指导下,适度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才能保证血液循环有效进行,从而有利于骨折快速愈合。同时要注意防止出现压疮,应定时翻身,防止足跟、骶尾部皮肤溃烂。患者应多喝水,及时排尿,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小便并发症、感染;4、营养支持:要注意营养支持治疗,只有补充充足钙质、蛋白类物质,才有利于骨折尽快修复。一般骨折早期4周内要避免活动髋关节,4-6周后有一定骨痂生长后,骨折相对稳定,可以在支具保护下适度活动。
    2023-08-03
  • 骨折上夹板处起水泡怎么办(视频)

    骨折上夹板处起水泡怎么办
    患者骨折之后需要局部固定夹板,此时如果夹板位置出现水泡,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调节松紧度:上夹板之后起水泡,有可能是夹板过紧,或者骨折损伤之后局部软组织肿胀,引起相对挤压,导致患者出现水泡,这种情况患者需将夹板松开,避免夹板固定过紧,可以根据肿胀的情况,适度调节松紧度,避免局部压迫造成水肿加重;2、局部消毒:由于水泡部位皮肤比较薄,容易造成磨损、破损出现渗液造成感染,因此水泡部位,患者要进行消毒防止感染,如果有条件,可以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泡内的水抽出,然后局部在消毒之后,做简单的纱布覆盖、包扎,防止皮肤缺损之后造成感染;3、制动:虽然水泡处理之后患者进行了夹板,但是肢体或者受伤的部位也要限制活动,以免造成继发性的水肿,又出现新的水泡;4、抬高患肢:受伤部位包括肢体要适度抬高,通过重力的作用促进液体回流,以减轻患者局部的肿胀和渗出;5、提高免疫力:患者同时可以用增强免疫力、补充营养的药物或食品,如补充蛋白,喝蛋白粉,吃鸡蛋、肉类,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6、药物治疗:患者可以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消肿的药物,如迈之灵片、马栗种子提取物,或者是静脉滴注甘露醇,可起到消肿的效果;7、控制感染:如果患者局部有炎症表现,可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感染性病变也会诱发水肿。总之,患者通过上述综合性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肿胀,避免水泡再次发生。
    2023-08-03
  • 脚踝骨折后脚背的筋粘连严重怎么办(视频)

    脚踝骨折后脚背的筋粘连严重怎么办
    脚踝骨折后,患者脚背的筋出现严重粘连,一般患者脚踝骨折后可能由于局部的渗出、软组织损伤、血肿形成纤维化等,可导致肌腱粘连,尤其患者由于骨折之后长时间制动,也会导致局部形成粘连带,影响踝关节活动,可通过以下措施处理:一、保守治疗:1、局部理疗:如热敷、烤电、红外线照射等,可以促进炎症消退、渗出液吸收和血肿吸收,去除粘连所造成的致病因素后,有利于肌腱快速恢复,同时患者可以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关节松动的训练,如手法按摩、局部按压等,可促进肌腱松解,缓解疼痛;2、药物辅助治疗:患者可口服消炎、镇痛药物,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等,也可以用一些消肿、活血的药物,如迈之灵片、马栗种子提取物等。患者也可以外用扶他林软膏,或者贴中药、西药膏药起到活血、止痛、消炎的效果。二、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效果较差,肌腱局部粘连较为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或者外观。此时患者脚踝部位可以做松解手术,将粘连的肌腱做彻底的松解,可有利于肌腱快速恢复。
    2023-08-03
  • 骨折1个月后痒是怎么回事(视频)

    骨折1个月后痒是怎么回事
    骨折1个月后局部感觉有痒的症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局部骨折愈合征象:在骨折损伤部位以及周围软组织修复过程中,本身会出现局部瘙痒的感觉,是正常组织修复和愈合的一种征象,无需过多担心。需定期检查骨折的固定是否牢固,或断端是否稳定;2、外固定石膏过紧:一般骨折1个月时,大部分患者会进行外固定,以保证骨折稳定性。部分患者由于石膏固定太紧,或者长时间没有更换石膏,可引起骨折部位软组织受到挤压,而且石膏内空间较狭窄,皮肤排汗不畅,这时骨折处局部皮肤会出现潮湿等情况,严重者可出现皮肤湿疹。待到拆石膏还原固定时,可以看到骨折部位的皮肤发红,且伴有明显瘙痒,此时需到医院的皮肤科进行处理,可以应用药物治疗这种皮肤病变,同时更换一个干净、清洁的石膏。
    2023-08-03
  • 颈椎骨折手术的风险和后遗症(视频)

    颈椎骨折手术的风险和后遗症
    颈椎骨折手术风险较大,发生后遗症的机会也较多,常见风险包括以下几方面:1、截瘫:通常属于高位截瘫,患者会出现四肢功能丧失。患者颈椎发生骨折后,骨折碎片或大量出血会进入椎管内并压迫或损伤脊髓,造成脊髓损伤。轻者会导致患者脊髓震荡,出现暂时的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导致患者脊髓的横贯性损伤。在手术时如果手术操作不当、操作较粗暴或骨折移位较大,在复位过程中又造成进一步损伤,也会导致截瘫的发生;2、其他部位损伤:在进行颈椎手术时还会导致其他血管,包括动脉、静脉的损伤,以及气管、声管等附属气管的损伤。颈椎骨折手术后遗症通常包括手术感染或切口愈合不良,或在手术过程中损伤脊髓与神经,从而影响四肢的感觉、肌力。患者在术后颈部可出现慢性疼痛、头晕等症状,或局部形成血肿,可能导致压迫气管而引起窒息。此外,手术减压还可能造成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患者在进行减压手术后反而会造成局部神经损伤进一步加重。
    2023-08-03
  • L1L2椎体压缩性骨折怎么治疗(视频)

    L1L2椎体压缩性骨折怎么治疗
    L1、L2椎体的压缩性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的损伤程度进行综合判断,常见分析如下:一、损伤程度较轻:1、保守治疗:如果压缩程度比较轻,压缩幅度不超过正常椎体高度的1/3,而且患者体质比较好,没有伴有骨质疏松,或营养代谢性疾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制动 、腰部逐渐垫高,同时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可以逐渐恢复。患者同时可以用增强骨质的药物,如钙片、维生素D3、强骨胶囊,或部分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的药物,如迈之灵片、马栗种子提取物等,如果疼痛剧烈,还可以应用部分非甾体消炎镇痛药;2、微创手术:如果患者伴有骨质疏松,或伴有其他营养代谢性疾病,骨折愈合比较慢,可考虑应用微创的手术治疗,如椎体的骨水泥成形术,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二、损伤的程度较重:如果压缩比较严重,压缩的幅度超过1/3,甚至超过椎体的一半,椎体变形比较厉害,出现椎管狭窄,压迫外周的神经、马尾神经、脊髓,则需手术治疗。通过切开复位,将病变的椎体骨质去除,然后钉板固定,恢复脊柱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生理弧度。而椎体中间,即骨折的部位,需要植骨融合,有利于早期修复,也利于患者早期的下地活动。同时手术后需要卧床期间,积极防止各类并发症,并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