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

  •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查(视频)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查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加以诊断,辅助检查项目主要如下: 1、粪便常规: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 2、胃镜检查:胃镜下可直接观察到胆汁反流,胃黏膜被染成黄色,胃黏膜充血水肿呈颗粒状,组织脆弱或有糜烂、坏死及出血灶; 3、胃吸出物测定:测定胃吸出物的胆酸含量,如空腹基础胃酸分泌量小于3.5mmol/h,胆酸大于30μg/ml,即可确诊胆汁反流性胃炎; 4、同位素测定:测定有无反流及反流量; 5、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胃内容物的流动和反流; 6、组织学检查: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小片状糜烂、坏死、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改变。
    2023-07-31
  •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视频)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不同的患者临床表现各有差异。临床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约占85%,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长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它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用解痉剂及抗酸剂效果不好;腹胀约占70%,常因胃内潴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还有约占50%的患者有嗳气等症状;反复出血也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见表现,另外包括一些不典型症状,如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慢性浅表性胃炎,缺乏典型的阳性体征,体格检查时可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2023-07-31
  • 脑脊液培养需要多久出结果(视频)

    脑脊液培养需要多久出结果
    脑脊液培养时间不确定,因为随时都会报阳,也可一直都不报阳,与脑脊液中细菌的数量以及脑脊液的抽取量、细菌种类都有关系。如果细菌含量较多,可能几小时就报阳,这时就要进行下一步处理。如果一直没有报阳,如连续培养5天,5天之后如果还没有报阳,就认为培养是阴性。 如果临床上有特殊要求,怀疑有特殊菌,就需要延长培养时间。根据临床特殊需求延长培养时间,直到培养出阳性结果为止,或者达到临床培养时间之后,仍然没有报阳,会报阴性。
    2023-07-31
  •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培养阴性说明什么(视频)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培养阴性说明什么
    一般培养阳性对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有临床意义,但是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化脓性脑膜炎,因为脑脊液培养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具体如下: 1、临床大夫取标本之后,临床标本送检是否及时,如果耽误时间较长,有些细菌存在自溶酶,会出现自溶现象,再怎么培养也不会培养出阳性结果; 2、在送检过程中,温度不合适,因为有些细菌对于温度较敏感,如果温度不合适,细菌也会死亡; 3、留取标本过程中是否合格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最后的培养结果。
    2023-07-31
  • 脑脊液细菌培养为阳性说明什么(视频)

    脑脊液细菌培养为阳性说明什么
    正常人脑脊液绝对无菌,脑脊液细菌培养为阳性说明病人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一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出现几类致病菌: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D群链球菌、B群链球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肠杆菌科的细菌等。 这些细菌都能引起化脓性脑膜炎,其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较常见。还有可能是真菌感染,有患者曾经在脑脊液中多次培养出真菌。
    2023-07-31
  • 脑脊液培养是什么意思(视频)

    脑脊液培养是什么意思
    脑脊液培养实际上是取病人的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在实验室建议临床大夫取脑脊液之后,直接将脑脊液注射到培养瓶中,然后再将培养瓶迅速送到微生物室。微生物室接到标本之后,会将标本放入培养箱中,连续培养5天。 如果5天之内没有报阳,一般认为是培养阴性。如果病人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在培养的过程中系统会报阳性。报阳之后,后续进一步处理,然后找出致病菌,并且做药敏试验。
    2023-07-31
  • 什么时候要做骨髓细菌培养(视频)

    什么时候要做骨髓细菌培养
    一般骨髓细菌培养对于诊断菌血症和败血症有临床意义,比如病人发热,体温≥38℃时,或者体温过低,低于36℃出现寒战等。这种情况建议采集骨髓细菌,做细菌培养。 另外,比如白细胞过高,或者白细胞较低,出现粒细胞减少的情况,或者血小板过低,病人有皮肤黏膜出血,或者多器官功能衰竭时,也建议病人进行骨髓穿刺,进行骨髓的细菌培养。
    2023-08-01
  •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视频)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
    由于胃酸对黏膜产生自我消化,进而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产生。其常见的病因包括: 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90%-100%,胃溃疡为80%-90%; 2、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的患者可能会发生溃疡; 3、部分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可能存在家族史; 4、十二指肠-胃反流,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 5、胃排空功能异常,造成胃排空延迟,使食物停留在胃中过久,可以持续刺激胃窦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导致胃黏膜损伤; 6、应激反应、吸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以及不规律饮食,可以诱发消化性溃疡的产生。
    2023-08-01
  • 消化性溃疡的运动提醒(视频)

    消化性溃疡的运动提醒
    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在运动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空腹时不宜进行体育锻炼,以免刺激肠胃; 2、患者运动时应循序渐进,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出血; 3、患者应选取合适的锻炼,劳逸结合,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体质。可选择慢跑、太极拳、爬山和瑜伽等运动。适当运动可以加强胃肠蠕动,增强消化系统功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四肢协调能力; 4、患者运动前应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受伤; 5、进食两个小时之内不宜进行体育运动,运动后不宜立即饮水、吃饭,否则会引起胃部不适。
    2023-08-01
  • 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提醒(视频)

    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提醒
    消化性溃疡为消化科常见疾病,患者应该注意饮食,具体如下: 1、细嚼慢咽,避免进食速度过快,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唾液能溶解食物、稀释和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 2、有规律的定时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规律; 3、在急性活动期,以少食多餐为宜,每天进餐可以4-5次,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应鼓励恢复到平时的一日三餐; 4、饮食宜注意营养,注意饮食卫生; 5、睡前不宜进食,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6、在急性活动期,应戒烟忌酒,并且避免咖啡、浓茶、浓肉汤和辣椒、酸醋等刺激性调味品和刺激性饮料,避免服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 7、饮食不宜过饱,以防止胃窦部的过度扩张而增加胃泌素的分泌,造成胃部不适。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