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书英

  • 快速房颤治疗方法(视频)

    快速房颤治疗方法
    快速房颤有以下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如果临床症状不紧急,可以采用药物复律,药物包括普罗帕酮和乙胺碘呋酮,复律效果较好,但复律时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左心耳血栓形成;2、电复律治疗:快速房颤心室率明显增加,影响重要器官血供,如影响脑血供,出现视物模糊、头晕、黑蒙等现象。影响心脏,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包括胸闷、心绞痛,此时应紧急电复律,可以采用双向电复律的方法,能量为100-200J,初次使用100J,如果效果较差可以使用200J。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双向电除颤仪,使用电击的方式来恢复心率。
    2023-07-31
  • 心衰晚上睡不着是几级(视频)

    心衰晚上睡不着是几级
    心衰患者晚上睡不着觉,不是心衰的分级标准,但患者心衰III级或IV级时,夜间会有憋气,甚至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导致睡不着。心衰分级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判断,具体如下:1、I级:是指患者日常活动不受影响,但是在重体力活动时,会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2、II级:患者日常活动会受到影响,但低于日常活动,不会出现症状;3、III级:患者低于日常活动时,已经有症状,但在休息状态,没有症状;4、IV级:患者在休息状态,亦有心衰的症状发生,心衰级别越高,患者病情越重,心衰IV级,患者5年的生存率不足50%。因此要避免心衰患者心功能发展到IV级水平。
    2023-07-31
  • 心衰患者输液滴速(视频)

    心衰患者输液滴速
    心衰患者输液速度不能过快,一般情况下每分钟1-3mL,通常输液管20滴为1mL,因此输液速度20-60滴/分,较为合适。心衰患者若输液速度过快,血容量会增加,而心脏由于存在心功能不全,不能将过多血量泵出去,会积压到肺脏,肺脏就会出现肺淤血,甚至会诱发急性肺水肿,导致出现急性左心衰的发作。患者表现为喘憋、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做肺部CT检查时,会发现在双肺门部位,出现蝴蝶样阴影,此情况较为危急,容易导致猝死。心衰的患者,除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之外,对平常饮水、喝汤的量,亦要有所限制。每日摄入水、汤类等食物,不能超过2000mL,心衰较重的患者,则不能超过1800mL。
    2023-07-31
  • 急性左心衰吸氧流量(视频)

    急性左心衰吸氧流量
    急性左心衰的吸氧流量是高流量吸氧,需要达到6-8L/min,甚至10L/min。高流量吸氧是纠正低氧血症的主要方法,在急性左心衰时,如果病人高流量吸氧后的氧饱和度还未上升,还存在缺氧,此时可以采取无创呼吸机或者有创呼吸机的方法。除高流量吸氧外,纠正病因也不可或缺,只有纠正病因,才有可能降低氧流量,降低对外界的需求。要注意利尿剂、强心剂以及扩张血管药物的应用,同时要根据患者的血压进行调整。急性左心衰与慢阻肺发生缺氧时的氧流量有明显不同,慢阻肺急性发作需低流量吸氧,<3L/min或者<3.5L/min,与急性左心衰有明显区别。
    2023-07-31
  • 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的主要发病因素(视频)

    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的主要发病因素
    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主要发病因素有以下几点:1、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烧,会诱发急性肺水肿或者合并甲状腺亢进症、贫血等;2、因为大量输血、输液,过多钠水潴留超过心脏负担,加重左心功能不全,导致急性肺水肿发生;3、如果病人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又有心脏缺血事件,会加重急性肺水肿;4、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比如乳头肌功能不全,导致大量二尖瓣反流或者主动脉瓣受损导致反流,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会加重心力衰竭,使其出现肺水肿。肺水肿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左心衰竭后左室内压力增高,压力只能后向传递到左心房。从左心房传递到肺静脉,从肺静脉传递到肺毛细血管,肺毛细血管的液体会渗出,导致肺静脉压升高,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渗出增加,从而形成肺水肿。
    2023-07-31
  • 病毒性心肌炎是什么引起的(视频)

    病毒性心肌炎是什么引起的
    病毒性心肌炎通常是由病毒引起,常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为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B病毒、肝炎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其中以柯萨奇病毒最为多见,以EB病毒较为严重。之所以发生病毒性心肌炎,通常由于病毒本身能够直接侵犯心肌,或病毒通过免疫反应损伤心肌。患有病毒性心肌炎时通常可以发现心肌细胞肿胀、苍白、水肿,其收缩功能减弱。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通常在发病前1-3周,会出现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之后逐渐出现临床症状。轻症病人可能只有心悸,重症病人可能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部分病人可能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出现极度乏力、头晕,甚至晕厥等。
    2023-07-31
  • 病毒性心肌炎能够自愈吗(视频)

    病毒性心肌炎能够自愈吗
    病毒性的心肌炎,部分可以自愈的,可分为三种转归,具体如下:1、完全痊愈;2、慢性迁延性心肌炎:病毒引起的免疫反应若持续存在,会导致心肌持续性的损伤,最终变成扩张型心肌病,表现为整个心脏扩张,心脏收缩力减弱,临床上逐渐会出现心衰表现,包括呼吸困难、胸闷、心悸、乏力、头晕等。在心脏彩超上,会表现为完全类似于心肌病的表现,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区别在于,患者有心肌炎病史,可推断是由于炎症的持续存在,导致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3、重症暴发性心肌炎:此疾病临床过程较为凶险,有致死的可能性,部分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后,可以度过危险期,最终痊愈,部分患者若不及时救治,甚至会导致死亡。
    2023-07-31
  • 扩张型心肌病不能使用的药物(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不能使用的药物
    扩张型的心肌病的患者,不能使用以下药物:1、地平类药物:尤其是非二氢吡啶类药物,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有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会导致心衰加重;2、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罗帕酮药物,在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中,亦不建议使用,此药同样会抑制心肌的收缩,导致心衰的加重。此外特殊药物,如β受体阻断剂,洛尔类药物,在初期应用的时候,同样有抑制心肌收缩的作用,降低心脏射血分数,但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可以使用,因为长期应用β受体阻断剂,有预防猝死的作用,而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最主要的死因,是心衰加重和恶性心律失常,并且长期应用此药物,亦会改善心脏的收缩功能,提高射血分数,一般3个月之后,药物的有效作用就会显现。
    2023-07-31
  • 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表现(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表现
    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为主,具体如下:1、起初可能不存在任何临床症状,随着心脏扩大的进展,患者可以出现活动耐量下降;2、病情进一步进展就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睡到半夜突发气短需坐起,或需垫高枕头入睡才能感觉不气喘;3、病情进一步严重时,会出现休息状态下的气喘,即便不进行任何活动,患者也会感到气短明显,同时伴有心悸、乏力、胸闷以及咳嗽等症状;4、在不同期查体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在叩诊患者的心脏时,可发现心界向左下以及两侧扩大,且心音较弱、心率较快。听诊时常会听到奔马律样的声音,说明出现第三心音。
    2023-07-31
  • 最有效的治疗心肌缺血方法(视频)

    最有效的治疗心肌缺血方法
    心肌缺血是由于供应心肌的血管出问题所引起,通常情况下冠状动脉也就是供应心肌的血管狭窄75%的时候,会影响到心肌供血。对于狭窄的管道,最有效的方法是把管道的堵塞打开、疏通,所以解决的办法自然就是通过介入的方法植入支架,撑开血管。 除了这种办法,还可以应用药物减轻心脏缺血,目的是减少心脏耗氧,比如通过减慢心率、减少心脏耗氧可以有效的扩张阻塞冠脉,比如心脏血管75%狭窄,应用药物之后可能扩张,增加冠脉血流,但这两个方法相比,器械的治疗要远远好于药物治疗。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