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羲

  • 何为脑卒中(音频)

    何为脑卒中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病变而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往往危及人的生命。脑卒中主要是由于急性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或者急性脑血管闭塞导致脑梗塞。脑卒中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两大类,二者发生的比例,脑出血约占所有脑卒中的20%,脑梗塞约占所有脑卒中的80%。目前对于防治脑卒中的发生,主要是相关高危因素的预防,比如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相应的进行处理,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有糖尿病的病人,应当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必要时可以口服一些降糖药物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高血脂的病人可以进行口服一些他汀类的降脂药物,比如立普妥、可定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一步加重,或者动脉粥样化斑块破裂、脱落引起脑梗塞。老年病人年龄大于60岁以上,有动脉硬化的病人,可以预防性的口服一些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波立维等药物,来防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 脑卒中筛查做哪些项目(音频)

    脑卒中筛查做哪些项目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的病变,比如血管的闭塞引起脑梗死,血管的破裂,引起脑出血,出现相应的脑损害。它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脑卒中的筛查,主要是监测以下的几个项目。对于相关危险因素的排查,比如监测病人的血压。第一、可以应用血压计来监测病人的血压情况,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第二、监测病人的血糖。对于有高血糖或者血糖异常、糖尿病的病人,可以通过测一日7次的血糖,就是三餐前后和睡前的血糖来评价病人的血糖情况,防止高血糖对血管壁的进一步损害。第三、对于高血脂和高同型半胱氨酸等血生化的异常检测,都可以通过静脉采血,来反映出病人的血液水平,完成对病人血管状态的评估。还可以做颈部的超声、颅内血管的超声检查,来明确病人的血管情况。甚至还可以做头部的CT、头部的磁共振、颅内血管、颈部血管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这些检查都是无创的,并且可以充分的评估病人发生脑出血或脑梗塞的相关危险情况。
  • 脑卒中的急救护理措施(音频)

    脑卒中的急救护理措施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目前脑卒中主要分为脑梗塞和脑出血,二者发生的比例约为80%和20%。一旦患者发生脑卒中,严重的可以出现意识障碍,出现昏迷、昏睡,还可以伴有恶心、呕吐。这时候急症护理的主要措施就是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防止呕吐物或者是舌后坠影响患者的通气,保持气道的通畅,防止患者的呕吐物进入患者的气管引起窒息。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往往就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对于有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喷射性的呕吐,往往需要及时的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的抢救时机。
  • 脑卒中后遗症康复锻炼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后遗症康复锻炼有哪些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对于发生脑卒中的病人,即使有幸生存,往往也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对于发生大量的脑出血,大面积的脑梗塞,往往病人出现昏迷、昏睡,甚至植物生存状态。即使患者意识清楚,也往往遗留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感觉障碍等相应的后遗症,对于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措施主要有哪些呢?对于昏迷的病人可以进行针灸促醒的康复训练,被动的肢体活动有助于帮助病人防止病人出现肢体肌肉的萎缩,对于出现言语功能的障碍,可以进行言语功能相关方面的康复训练,对于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可以进行应用吞咽刺激仪进行帮助咽部肌肉的恢复,可以进行冷冻刺激,来恢复咽部对于食物冷热刺激的功能,对于出现一侧肢体功能障碍,活动不灵的病人,可以进行被动的肢体康复,防止肌肉萎缩,做一些相应的针灸、理疗,帮助恢复肌肉的功能,神经功能逐渐恢复,肌肉不发生萎缩,病人仍然可能出现生活自理,甚至站立行走自如的可能,对于出现感觉障碍的病人,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来帮助恢复病人的感觉。
  • 脑卒中如何预防(音频)

    脑卒中如何预防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两大类,二者在所有脑卒中病人中发病的几率分别为20%和80%。脑卒中主要就是颅内血管变性所引起的相关疾病。所以预防脑卒中就应该预防诱发脑血管变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第一、对于高血压的病人,应当积极的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第二、对于出现高血糖或者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应当合理的调整饮食,积极的控制血糖,必要时需要口服降糖药物,甚至皮下注射胰岛素,来进行规律的治疗。第三、就是降低血脂,可以口服降脂药物,比如立普妥、可定等相关的他汀类药物。口服降脂类药物,不仅能够降低血脂,而且还能防止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的进一步加重,防止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的脱落,造成进一步的脑梗死、脑栓塞,引起更为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其次,还应当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锻炼。对于年龄>60岁,明确有动脉硬化的病人,可以预防性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波立维等,相应的药物来防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
  • 脑卒中后遗症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后遗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主要分为脑出血和脑梗塞两大类,二者的发生几率约占所有脑卒中病人的20%和80%。脑卒中发生之后,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即使有幸生存的病人,往往也会遗留严重的残疾,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比如偏瘫、失语、感觉障碍。严重的可以出现昏迷、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视物复视,就是看东西重影的表现。目前,对于脑卒中后遗症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口服降低肌肉张力的药物,比如巴氯芬片,还有一些神经营养的药物来促进神经的修复,帮助恢复肢体的神经功能,帮助恢复病人的感觉功能。而且还可以配合一些针灸、理疗、按摩等相应的治疗手段,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对于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的病人,可以通过吞咽刺激、冷冻刺激,来帮助恢复病人的吞咽和饮水的功能。对于出现复视的病人,可以通过颜面部的针灸来逐渐恢复和改善病人的视觉情况。
  • 神经母细胞瘤Ⅳ期存活率有多高(音频)

    神经母细胞瘤Ⅳ期存活率有多高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胶质瘤是最为常见的颅内肿瘤,胶质瘤按照WHO分级,可以分为Ⅰ-Ⅳ级。神经母细胞瘤Ⅳ级,也就是恶性程度最高,死亡率最高,生存几率极低的一种颅内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Ⅳ期肿瘤的平均生存率为12-14个月,即使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配合化疗、放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极低。目前,治疗神经母细胞瘤主要就是手术切除,配合替莫唑胺药物来进行化疗,配合适形调强的放射治疗来进行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但是不论通过何种治疗方法,患者的预后也极差,即使有幸存活,也往往遗留严重的偏瘫、失语、感觉障碍,5年的生存几率也极低,仅为5%-10%。
  • 母细胞瘤是随父还是母(音频)

    母细胞瘤是随父还是母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颅脑肿瘤,颅脑肿瘤主要分为WHO1、2、3、4级,级别越高,相应的恶性程度也就越高,病人的死亡率也就越高,预后也就越差。这种母细胞瘤往往是属于4级的恶性肿瘤。对于母细胞瘤的发生,往往是由于遗传因素,到底是由于性染色体遗传或常染色体遗传,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对于母细胞瘤的发生,目前通过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男性的病人略少于女性的病人,二者的比例大概在1.5:2.1-2.2之间,差异也不是特别的大。母细胞瘤最常发生于婴幼儿,或者是小儿,年龄越小发生的概率相对成年人要高很多,或者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恶性程度相对于中年人要高。对于母细胞瘤的治疗,目前主张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外科手术治疗之后,还可以配合放疗、化疗等相应的治疗手段。但是母细胞瘤的死亡率极高,恶性程度也高,平均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2-14个月,即使积极治疗,通过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病人的五年生存率也仅为5%左右,即使有幸生存,也遗留着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严重的后遗症,所以母细胞瘤对人类健康是一个致命的杀手。
  • 母细胞瘤是什么病(音频)

    母细胞瘤是什么病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胶质母细胞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胶质细胞瘤,在临床上病理分级是WHO4级。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病人,即使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平均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2-14个月。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目前不是特别明确,多是遗传因素所来的疾病,所以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方式。对于胶质母细胞瘤,一旦确诊之后,需要积极的手术治疗,但是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术后还需要配合放疗、化疗等相应的辅助治疗,进行疾病的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病人可能会出现偏瘫、失语、感觉障碍,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后,病情可能进展迅速,而且严重可能出现昏迷、意识障碍、剧烈的呕吐,可能会导致窒息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胶质母细胞瘤往往发生在小孩和高龄的老人之中,发病的病人比较多,一旦发生胶质母细胞瘤,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寿命,是我们治疗的目的。
  • 脑中风前兆吃什么药(音频)

    脑中风前兆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目前脑中风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种类。第一种,叫缺血性中风,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脑脑血栓、脑梗塞。第二种,叫做出血性中风,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脑出血。这两者中风发生的比例大约为脑梗塞为80%,脑出血为20%。对于脑中风的前兆,往往出现一些相应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口角歪斜、流涎或者是一侧肢体无力、功能障碍、偏瘫、失语、感觉障碍、感觉缺失等等。发现有这些相应的症状时候,往往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因为你无法判断到底是脑梗塞还是脑出血。一旦错误的服用了相应的药物,往往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如何鉴别脑出血和脑梗塞,第一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脑梗塞往往是在夜间发病,在安静的状态下容易发生梗塞,出现上述的症状,应及时的服用一些抗血小板如阿司匹林等相关的药物。脑出血往往在活动时候发病,比如在工作,白天,日常生活当中容易发病,及时的监测血压,可以服用一些降血压的药物。但是,一切的处理都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由专科的医生指导正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