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强

  • 什么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视频)

    什么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以及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细菌,其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见于小儿。该疾病临床上以耳痛、耳内流脓、鼓膜充血、鼓膜穿孔为特点,如果治疗及时且适当,分泌物引流通畅,炎症消退后鼓膜穿孔多可自行愈合,患者的听力多能自行恢复。如果治疗不当或者病情严重,患者可以遗留鼓膜穿孔、中耳粘连症、鼓室硬化等,转变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甚至引起各种并发症。
    2023-08-03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检查(视频)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检查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检查主要包括耳镜检查、耳部触诊、听力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以下几个方面: 1、耳镜检查:早期通过耳镜可以看到鼓膜的松弛部充血,锤骨柄以及紧张部周边可见放射状的扩张血管,在此之后鼓膜迅速出现弥漫性充血,标志辨认不清,鼓膜可以全部向外膨出或者部分向外突出,在穿孔前最明显的隆起部位可以出现黄色的脓点,此后于此处出现穿孔,穿孔一般位于紧张部,开始比较小,如针尖大,一般看不清楚,彻底清除外耳道分泌物后可以看到穿孔处有闪烁搏动的亮点,分泌物从该穿孔处涌出,有时在用鼓气耳镜加压后可以看到鼓膜上的小穿孔; 2、触诊:乳突部的骨膜有炎症反应时,乳突尖以及鼓室区可能有压痛,在鼓膜穿孔后,该疼痛可以消失; 3、听力检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人行听力检查,早期可以出现传导性听力下降,听阈可以为40-50分贝,如果内耳受细菌毒素感染以后,会出现混合性的听力下降;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是升高的,在穿孔后血象逐渐恢复正常。
    2023-08-03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怎么外用药物(视频)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怎么外用药物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最常见于儿童,以耳痛、耳内流脓、鼓膜充血、穿孔为特点。外用药物方面有以下几个方法: 1、滴鼻法:在疾病初期,成人用1%的呋麻滴鼻液,儿童用0.5%的呋麻滴鼻液进行滴鼻,有利于咽鼓管的引流; 2、清洁法:耳道流脓的患者要应用3%的过氧化氢,即双氧水,彻底清洁外耳道,将外耳道的脓液擦干,有利于药物的进一步吸收; 3、滴耳法:适用于耳内疼痛剧烈、鼓膜未穿孔的患者,可以滴入酚甘油进行止痛,如果鼓膜已经穿孔,并且流脓,酚甘油就不能使用了,应该换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每日3-5次。 在临床治疗中,如果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对自己的用药不清,切忌擅自用药,一定要到医院就诊以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滴耳剂。
    2023-08-03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视频)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抗感染、通畅引流、去除病因,具体如下: 1、全身治疗:首先是尽早应用足量的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防止出现并发症或者转成慢性中耳炎,一般常用的药物就是青霉素类的药物,如果选择头孢抗生素,可以选择第一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唑林、头孢硫脒或者第二代中的头孢呋辛,鼓膜穿孔后应吸取脓液做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参照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并且在症状消失后仍继续治疗数日才能停药,其次是应用鼻腔减充血剂滴鼻,主要选用呋麻滴鼻液,可以减轻鼻黏膜的肿胀,有利于通畅咽鼓管的引流,再次是一定要注意休息,调节饮食,保持大小便通畅,重症患者一定要注意静脉支持,增加营养,可以应用少量的糖皮质激素,必要时可以请儿科医师一同处理; 2、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可以应用酚甘油滴耳液,对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鼓膜穿孔以后一定不能滴酚甘油,否则会引起鼓室内的病变,其次可以通过鼓膜切开通畅中耳的引流,有利于炎症迅速消散,可以迅速缓解全身和局部症状,炎症消退以后鼓膜穿孔可以自行愈合,而且愈合以后会减少瘢痕,减少粘连,鼓膜穿孔后可以选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在炎症完全消退后,穿孔多可以自行愈合,穿孔长期不愈合的患者可以做鼓膜修补术; 3、病因治疗:合并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鼻部、咽部的疾病。
    2023-08-03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注意事项(视频)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注意事项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1、患者通常会出现腹泻、呕吐等全身症状,所以要多饮水,做好营养补液的治疗,从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酸碱平衡; 2、注意饮食,加强全面营养,尽量减少食用刺激性的食物,患者在治疗期间禁止游泳,三个月以内不要乘坐飞机,一个月内不要使用患侧咀嚼比较硬的食物,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及时调节饮食; 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中抗感染治疗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患者要尽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足量的抗生素,切记不要擅自用药。
    2023-08-03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视频)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以及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身体抵抗力下降以及全身慢性疾病,或者邻近部位的病灶,比如扁桃体炎、化脓性鼻窦炎、小儿腺样体肥大等均是本病的诱因。致病菌进入中耳的途径有以下几个途径: 1、咽鼓管途径: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如急性鼻炎、急性鼻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黏膜发生充血肿胀,纤毛运动障碍,局部免疫力下降,此时致病菌可以侵入中耳,在急性传染病期间,比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致病微生物可以通过咽鼓管途径侵入中耳,也可以通过咽鼓管发生其他致病菌的继发感染,其次婴幼儿如果哺乳的姿势不当,比如平卧吃奶,乳汁可以经咽鼓管流入中耳,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诱因,比如在不洁的水中游泳或者跳水,不适当的擤鼻以及咽鼓管吹张,或者鼻腔冲洗以及鼻咽部填塞,都可以导致致病菌循着咽鼓管途径侵犯中耳; 2、外耳道感染途径:即外耳道鼓膜途径,主要是因为鼓膜外伤、不正规的鼓膜穿刺或者鼓室置管时的污染,导致致病菌可以通过外耳道进入中耳; 3、血行感染:血行感染在临床上非常少见。
    2023-08-03
  • 5分钟搞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视频)

    5分钟搞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在临床上以耳痛、耳内流脓、鼓膜充血、鼓膜穿孔为特点,如果治疗及时且适当,分泌物引流通畅,炎症消退后鼓膜穿孔多可自行愈合,听力多数能自行恢复。其主要症状如下:第一全身症状,鼓膜穿孔前可以有畏寒、发热等,鼓膜穿孔后体温逐渐下降,全身症状减退;第二耳痛,患者可出现耳部深部的钝痛或搏动样疼痛,一旦鼓膜出现自发性穿孔,或鼓膜切开后,脓液外流,疼痛症状立即减轻;第三,耳鸣及听力减退,患侧耳朵会有搏动性耳鸣及听力下降,一般不被患者察觉,当鼓膜穿孔后,听力提高;第四耳漏,鼓膜穿孔后,耳内液体流出,中耳压力会得到缓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其感染途径包括咽鼓管途径、外耳道感染途径及血行感染。其主要检查包括耳镜检查、耳部触诊、听力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在治疗上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全身治疗,应用抗生素;使用呋麻滴鼻液,减轻鼻黏膜肿胀,有利于咽鼓管引流;注意休息,条件饮食,大小便通畅;第二,局部治疗,应用酚甘油滴耳液,缓解疼痛;行鼓膜切开,通畅中耳引流;第三,病因治疗,合并鼻部及咽部慢性病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多饮水,做好营养补液治疗,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第二,注意饮食,加强全面营养,减少刺激性食物;第三,禁止游泳,三个月内不宜乘坐飞机,一个月内不宜食用患侧咀嚼较硬食物,保证充足休息,尽早使用足量抗生素。预防方面,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广泛开展各种传染病预防接种工作;正确哺乳;鼓膜穿孔及鼓膜置管者,应禁止游泳,防止污水进入耳内。
    2023-08-03
  • 慢性鼻窦炎的注意事项(视频)

    慢性鼻窦炎的注意事项
    慢性鼻窦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窦炎以后,所以临床上非常常见,对于慢性鼻窦炎的患者而言,自身需要从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一定要避免感冒,感冒以后鼻腔的细菌会增多,引发分泌物增多,会出现鼻腔黏膜肿胀,堵塞窦口鼻道复合体,从而加重鼻窦炎的症状; 2、注意调节饮食以及改善生活习惯,慢性鼻窦炎的患者饮食应该尽量清淡,不宜食用过油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戒酒,避免熬夜; 3、慢性鼻窦炎的患者通常伴有过敏性鼻炎以及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以及鼻息肉等一些其他鼻腔疾病,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治疗其他疾病,以免控制不当而诱发慢性鼻窦炎; 4、一定要避免挖鼻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5、有鼻窦炎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鼻内镜、鼻窦CT,做到对于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反复发作且药物治疗缓解不明显的患者,可以考虑行鼻内窥镜手术,同时做好围手术期的治疗。
    2023-08-03
  • 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提醒(视频)

    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提醒
    在生活护理方面,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应该确保正常的休息以及营养均衡,定期复诊以及定期监测疾病的变化,具体如下: 1、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可以采取鼻腔冲洗的方法,用温热的生理盐水以及海盐水每天冲洗鼻腔,以达到清洁鼻腔内部环境的作用,可以清除鼻腔的分泌物以及清除鼻腔的过敏原; 2、要卧床休息,多喝水,食物以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3、每天摄入的食物要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以满足人体日常所需; 4、鼻窦炎的患者要定期复查,以便于医生了解病情变化,对治疗方案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 5、如果鼻窦炎的患者做了鼻内镜手术,手术后一定要按照医嘱定期复查; 6、鼻部手术患者建议1-2周以后洗头、洗澡,洗头的时候不要低头时间太长,最好采取仰头的洗头方法,而且要注意洗澡的水温不能过高。
    2023-08-03
  • 慢性鼻窦炎的并发症(视频)

    慢性鼻窦炎的并发症
    在临床中多数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眶内并发症、颅内并发症发症,具体如下:1、眶内并发症:经常出现的是骨膜下的脓肿、眼球内感染;2、颅内并发症:主要包括脑膜炎、脑脓肿,此类并发症发病比较剧烈、比较突然,比如侵袭性的真菌性鼻窦炎发病比较急,甚至患者短时间内即可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等症状,如果眶内并发症和颅内并发症同时出现,需要高度重视。急性鼻窦炎患者如果抵抗力偏弱,可以出现一些全身症状,比如发烧、白细胞增高,甚至出现菌血症等一些问题。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