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川

  • 手术后心电监护要多久(视频)

    手术后心电监护要多久
    心电监护仪为常用的临床监护工具,可以同时监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以及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脉率等参数变化。心电监护仪可以设置生命体征监测的上下限报警,可以实时的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超过报警区间,监护仪就会自动报警,第一时间引起医务人员的注意,为抢救赢得时间。 患者手术后心电监护使用时间与手术类型、大小、患者年龄、一般情况紧密相关。如果是全麻下进行手术,一般会监视24小时左右,但是如果因为腹腔外伤等情况进行急诊手术,相对病情比较严重,术后使用心电监护时间也会增加。需要注意的是,手术过程是否顺利,是术后是否需要长时间心电监护的重要参考指标。比较大的心脏手术、腹部手术以及颅脑手术,术后心电监护通常会在1周以上,如果是常规小型手术,术后心电监护6-8个小时即可。
    2023-07-31
  • 心电监护的并发症(视频)

    心电监护的并发症
    心电监护仪是比较常用的临床监护工具,可以同时监测患者动态心电图以及血压、血氧饱和度、脉率、呼吸等变化。心电监护操作相对比较简单,能给医护人员节省很多时间,同时也能指导医护人员迅速抢救患者。但是该项技术也有相关并发症,比如电极纸粘贴时间过长,会导致患者皮肤发红、破损,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皮肤过敏。血氧探头夹部位如果时间过长,可导致患者指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出现指尖缺血,缺氧坏死。 在监测血压时,袖带绑的时间如果过紧或者时间过长,将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出现肢体肿胀。长期心电监护以及心电监护仪发出的报警声音可能会引起患者心理问题,甚至出现焦虑、紧张、失眠等症状。
    2023-07-31
  • ICU上呼吸机能维持多久(视频)

    ICU上呼吸机能维持多久
    ICU治疗患者,由于患有很严重疾病,基本都会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在正常情况下,患者上呼吸机还能活多久由个人实际情况以及后期治疗决定。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而且治疗不是特别及时,即使使用呼吸机也不能生存太长时间。如果患者年龄特别大,身体各项机能已经十分衰弱,而且患有比较严重的疾病,即使已经使用呼吸机,也是在维持生命,而且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很容易导致生命随时消失。 因此,呼吸机只是暂时替代肺脏功能的一种机械装置。对于身体疾病已经得到一定缓解,而单纯需要靠呼吸机来维持的患者,存活时间比较长。
    2023-07-31
  • 动静脉内瘘血透穿刺方法(视频)

    动静脉内瘘血透穿刺方法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方式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与邻近静脉进行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血流流向动脉,形成动静脉内瘘。内瘘穿刺点一般距吻合口至少5cm,以免损伤吻合口,静脉针尖指向近心端,动脉针指向吻合口方向,即心脏方向。两个穿刺点之间最少相距5cm以上,最好能够达到8cm。需注意避免与动脉穿刺在同一个血管,以减少动静脉内瘘的再循环风险。 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小手术,也是非常安全的方法,适用于需要做血液透析的患者,特别是长期透析患者,属于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术方式。
    2023-08-02
  • 肠外营养液种类(视频)

    肠外营养液种类
    肠外营养液大致分为糖类、脂肪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糖类主要是补充葡萄糖、果糖等,临床经常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是机体最主要的能量底物,是全营养混合液中唯一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是蛋白质水解后的结构单位。脂肪类临床常用脂肪乳为20%-30%的浓度,有利于机体吸收提供能量。维生素类包括复合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肠外营养液应在医疗机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集中配置,配置区域和成品复合间温度应控制在20℃-25℃,湿度在50%-70%。超净工作台是场外营养液的主要配置场所,配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进行,保证营养液安全、无菌。配置完成后,需肉眼检查混合液有无分层或颜色沉淀等变化,并再次复合药物,配置处方和标签。若有分层,颜色变化,沉淀稀疏,则应停止使用。
    2023-08-03
  • 肠外营养液配置原则(视频)

    肠外营养液配置原则
    肠外营养液应在医疗机构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集中配置,配置区域和成品复合间温度应控制在20℃-25℃,湿度50%-70%。超净工作台是肠外营养液配置场所,配置过程应该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进行,保证营养液安全、无菌,严格执行核对制度,保证营养液准确无误,严格掌握药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质,保证营养液性质稳定。 配置操作时应注意正确混合原则与混合顺序,如钙剂和磷酸盐分别加入不同溶液类稀释,以免生成磷酸钙沉淀。氨基酸和葡萄糖混合后检查有无沉淀或者变色,确认无沉淀和变色才可加入脂肪乳。配置完成后,需肉眼检查混合液有无分层或颜色沉淀等变化,并再次复核药物、配置处方和标签。若有分层,颜色变化,沉淀析出,则应停止使用。
    2023-08-03
  • 呼吸机作用(视频)

    呼吸机作用
    呼吸机主要分为两个大类,一种叫无创呼吸机,一种叫有创呼吸机。呼吸机主要作用就是呼吸支持,用于呼吸衰竭患者,是呼吸机临床使用的最常见适应证,其它还可以用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心衰等临床综合治疗。 无创呼吸机更广泛地应用于家庭,比如在慢性阻塞性肺气病患者急性加重时出现Ⅱ型呼衰,可以选择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纠正患者的呼衰状况。而在医院中,一些重症患者,比如重症肺炎患者或者心衰患者,可以选择采用气管插管的方式连接有创呼吸机,进行肺脏替代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可以撤去有创呼吸机,再使用无创呼吸机来对患者进行后续序贯治疗。
    2023-07-31
  • 心电监护仪的正常数值是多少(视频)

    心电监护仪的正常数值是多少
    心电监护仪是常用临床监护工具,可同时监测动态心电图以及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脉率等参数变化,还具有上下限报警功能。心电监护仪上的数据一般包括心率、血压、血氧、呼吸和体温。 心率一般在最上面,正常值为60-100次/分,低于60次/分是心动过缓,高于100次/分是心动过速。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正常值为90-140mmHg,舒张压正常值为60-90mmHg,血氧饱和度正常人应在95%以上,但是不能低于90%,一般不做低氧血症诊断。呼吸正常值为16-22次/分,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增快,呼吸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减慢,体温正常值应<37.3℃,>37.3℃就表示患者发热。
    2023-07-31
  • 心电监护的注意事项(视频)

    心电监护的注意事项
    在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应该熟悉以下六点: 1、注意用电安全,防止漏电触电; 2、正确放置电极位置,使心电监护仪波形正常; 3、安放电极时要注意使皮肤脱脂,从而减低皮肤电阻; 4、电极应与皮肤紧密接触,出汗时要随时更换电极片位置,防止皮肤出现过敏,进而出现破溃; 5、报警系统应始终打开,当出现报警时,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处理; 6、频繁监测患者血压时,应定时松开袖带片刻,减少频繁充气,避免影响血液循环,防止患者产生不适感,必要时更换监测部位,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应定时更换手指。
    2023-07-31
  • 心电监护仪导联的位置(视频)

    心电监护仪导联的位置
    心电监护仪有5个导联,分别位于胸部5个不同位置。左上位置在胸骨左缘锁骨中线与第一肋交界部位,左下位置在左锁骨中线与剑突水平交界位置,右上位置为胸骨右缘锁骨中线和第一肋交界处,右下为右锁骨中线和剑突水平交界处,中间为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心电监护仪是常用的临床监护工具,可以同时监测患者动态心电图及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脉率等多种参数变化,还有丰富的报警上下限设置功能。因此注意规范化操作,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先连接电源,然后打开主开关,定位患者胸部贴电极的部位,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局部皮肤,再贴电极片,连接心电监护仪导联,读取患者正常的生命体征数据。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