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鲁鼎

  • 颅内囊肿引起头疼的原因(音频)

    颅内囊肿引起头疼的原因
    讲解医师:范鲁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囊肿引起头疼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它足够形成占位效应,也就是囊肿足够大,对周围的神经结构、脑膜有影响,出现压迫症状,出现头疼;另一个是囊肿足够小,但是它生长的部位特殊,在三脑室正中孔到中脑导水管等脑脊液循环通路很狭小的部位出现了囊肿,会出现脑脊液循环的障碍,早期就出现头疼、高颅压的症状,需要尽早处理。
  • 脑出血手术怎么操作(视频)

    脑出血手术怎么操作
    脑出血手术治疗根据出血部位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法并不相同。如果出血量在双侧大脑半球,而且血肿量不是很大,可以采用新技术,通过小骨窗单纯进行血肿清除,然后将骨窗进行复位治疗。 而如果出血量很大,周围水肿、脑血肿很严重,可能需要在清除血肿的同时将骨瓣去除,还需要进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指征则包括幕上大脑半球出血量超过30mL,以及小脑出血或颅后窝出血达到10mL。而对于脑干出血,超过3mL则需要清除血肿,同样属于手术治疗指征。
    2023-08-02
  • 胶质脑肿瘤的症状(视频)

    胶质脑肿瘤的症状
    胶质瘤在脑肿瘤中占比较重,约70%的脑肿瘤是胶质瘤。胶质瘤是脑实质肿瘤,临床症状与肿瘤的发生部位有关。胶质瘤的生长速度较快,恶性程度很高,造成水肿较为严重,大部分患者首先出现头疼、高颅压症状。 如果胶质瘤位于主要功能区,如运动区、感觉区、语言中枢,甚至小脑,患者会出现对应的症状改变。比如小脑胶质瘤的患者会出现平衡异常、走路不稳;运动区胶质瘤的患者会出现肢体功能异常;而额叶胶质瘤的患者则会出现性格、情绪改变。
    2023-08-02
  • 脑出血介入治疗的适应症(视频)

    脑出血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随着介入技术逐渐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包括神经科以及神经外科疾病,脑血管疾病的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采取介入办法达到治疗目的。 但是介入治疗只适用于血管性病变,而且是大血管破裂出血。有些动脉瘤患者血管壁膨大、隆起,可以采用介入技术达到治疗目的。但对于基底节出血、远端动静脉畸形出血,则必须采用外科技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2023-08-02
  • 垂体脑肿瘤有什么症状(视频)

    垂体脑肿瘤有什么症状
    垂体瘤是脑肿瘤的一个类型,因为垂体位于鞍窝,症状由瘤体性质决定,患者主要会出现以下症状: 1、无功能性腺瘤:瘤体增大到一定程度会出现相应症状,比如会影响视交叉,导致患者出现头疼、视力改变; 2、功能性腺瘤:性激素腺瘤可导致性功能出现改变,而生长激素腺瘤可导致侏儒症或巨人症的出现,泌乳素瘤则可引起乳汁分泌。
    2023-08-01
  • 脑出血凶险吗(视频)

    脑出血凶险吗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可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脑出血十分凶险,凶险程度与出血的血肿体积及出血部位有关。 如果出血部位位于脑干,即生命中枢,少量出血即可造成昏迷、心跳呼吸功能改变,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大脑半球出血或基底节出血,尤其老年人存在脑萎缩的情况下,会导致颅内空间体积增大。此时即使出血量稍大,达到10mL甚至20mL,可能并不会引起严重功能障碍。
    2023-08-02
  • 脑出血复查挂什么科(视频)

    脑出血复查挂什么科
    脑出血复查根据引起患者脑出血的原发病不同,以及脑出血之后造成神经功能障碍情况不同,选择的科室并不相同。 对于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需要控制原发病,如果患者血压保持在较高的数值,应在神经内科或心内科控制血压;如果脑出血后造成肢体功能障碍、语言中枢障碍,需给予后遗症康复治疗,此时需就诊于康复科,然后进一步促进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康复,并且给予功能训练、康复治疗;而对于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甚至肌肉萎缩、肌肉挛缩,可能需要在矫形科进行协助治疗。
    2023-08-02
  • 脑出血和中风一样吗(视频)

    脑出血和中风一样吗
    脑出血是中风的类型之一,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即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所以脑血管出血性疾病或缺血性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统称为中风。 中风是中医诊断,而脑出血有中医诊断,也有西医诊断,所以在临床上中风出血和梗塞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包括手术治疗原则、手术操作、药物治疗都有一定区别。临床上出血性中风发病率高于缺血性中风发病率。
    2023-08-02
  • 面肌痉挛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面肌痉挛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范鲁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
    面肌痉挛的发病率非常高,就是面部抽搐或者眼跳。它是因为面神经鞘受到刺激,最常见的是因为血管压迫面神经,出现神经传导纤维的短路,直接出现不自主、自己难以控制的面肌抽搐和痉挛。面肌痉挛早期的病人会出现不自主的、自己控制不住的眼周肌肉收缩、眼睑跳,尤其是在病人见到陌生人、高度紧张、情绪有变化,或者讲课的时候更容易出现,精力越集中越紧张越容易出现,这是早期。随着面肌痉挛的加重,会出现逐渐涉及到面部一侧的肌肉的痉挛、收缩、嘴角歪斜,就是面肌抽搐,进行性加重,得不到根本性的治疗。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同侧的颈部肌肉和皮肤的收缩,而且面部的皮肤会越来越粗糙,和对侧面部触摸的感觉不一样,发木、迟钝,皮肤摸着的光泽度比较差,粗糙。
  • 颅脑损伤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音频)

    颅脑损伤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讲解医师:范鲁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进入恢复期以后,康复功能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预后。康复治疗早期要借助于医院的辅助设备和医院的技术力量来完成,不同部位的康复治疗方法是不同的。颅神经损伤、后组颅神经的损伤可以通过舌咽神经刺激仪,借助医院的仪器刺激,让会咽部的神经感觉功能恢复,不至于喝水出现呛咳。最主要的是颅脑损伤造成的肢体功能的障碍,就是感觉运动的障碍,尤其是瘫痪,这要借助于设备,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针灸、推拿、按摩或者各种理疗机器治疗,目的是让偏瘫一侧肢体的肌肉减少萎缩,而且使肌纤维的收缩功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一旦病人恢复之后不至于因为肌萎缩、肌挛缩导致肢体功能的畸形,或者影响肢体的行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