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

  • 先天多囊肾如何治疗(视频)

    先天多囊肾如何治疗
    先天性多囊肾患者通常在患者20岁左右肾脏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囊肿。囊肿较小时,可以随访观察,对于家族遗传性多囊肾的患者,早期应培养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尽量避免患者出现高血压等病变。 当囊肿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大囊套小囊,形成葡萄样的改变。如果囊肿较大,压迫肾脏实质,易引起肾脏功能受限,此时可以通过腹腔镜行囊肿去顶减压术,减低肾脏压力,使患者肾功能得到有效缓解。通过腹腔镜处理多囊肾,只能起延缓患者疾病进展作用。 晚期囊肿较多、大,肾脏实质越来越少,可反复行囊肿去顶减压术、调整饮食结构延缓患者疾病进展。最终肾功能进行性下降,患者可以通过肾移植来延续寿命。
    2023-08-01
  • 无痛血尿一定是肿瘤吗(视频)

    无痛血尿一定是肿瘤吗
    无痛血尿不一定是肿瘤,肾脏、输尿管、膀胱病变、前列腺及尿道内产生的血液,都可能成为血尿。疼痛伴血尿常由结石引起,泌尿外科大多数血尿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多为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及尿道肿瘤引起。泌尿系统其它病变,比如急性肾盂肾炎、输尿管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及尿道炎均会产生血尿。慢性血尿或者小结石通过肾脏、输尿管排泄时,患者会出现血尿而无腰痛的情况。 因此,如果出现无痛性血尿,首先要高度怀疑患者是泌尿系肿瘤,特别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需要通过B超、CT等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如果是年纪小的无痛性血尿患者,怀疑是慢性炎症或者其它良性病变引起的血尿,需密切随访,目前肿瘤呈年轻化趋势,应早诊断、早治疗,以免遗漏恶性病变。
    2023-08-01
  • 输尿管扩张手术后遗症(视频)

    输尿管扩张手术后遗症
    部分患者输尿管先天性狭窄或输尿管手术后,如结石激光手术后出现狭窄,可通过输尿管扩张手术,治疗输尿管的狭窄。但输尿管扩张术后易出现并发症。 输尿管的狭窄有短段和长段,长段比较容易进行输尿管狭窄的定位。短段手术定位较难,虽可通过CT、造影及术中拍片等手段判断狭窄位置、放置扩张器械球囊的位置,但易出现放置位置不当现象。若放置位置不当,未扩张到狭窄段,手术后狭窄段仍然存在。其次,狭窄段较紧,如临床医生术中盲目的扩张,会损伤输尿管引起尿液外渗,导致腹膜后纤维化,术后出现更加严重的狭窄。 输尿管的狭窄可为管腔内的狭窄,也可为输尿管第一次手术尿液外渗形成腹膜后纤维化造成的压迫性狭窄。此类患者进行输尿管扩张后,再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其功能、形态在短期之内可得到改善。拔管后压迫症状、输尿管狭窄症状还是得不到改善,需要通过腹腔镜或者开放手术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加吻合治疗。
    2023-08-02
  • 做完隐睾手术注意事项(视频)

    做完隐睾手术注意事项
    目前临床中隐睾手术通常采用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或者开放切口、腹股沟小切口、阴囊小切口隐睾下降固定术。手术结束以后应加强换药,同时注意观察患儿开放切口的缝线愈合情况。如果患儿切口出现肿胀、愈合不良,需及时处理。若不及时处理,易影响到体内包埋的睾丸情况。其次,手术后应让患儿尽量休息,使下降固定的睾丸与睾丸周围结构达到平衡、稳定的状态。睾丸周围稳定的支撑结构,可以让睾丸后续良好发育。如较晚进行隐睾下降固定术,易导致睾丸功能发育不全。 隐睾下降固定术属于一类切口,需保持切口的清洁。如果隐睾位置较高,可采用腹腔镜手术。首先在腹壁打洞,建立气腹,随后在腹腔镜内延长睾丸引带,将其向下牵拉至腹股沟的位置。如果患儿隐睾位于腹股沟管,需于腹股沟处切口,将睾丸向下移。做了小切口后需注意保护切口,不要将切口污染。同时行腹腔镜手术时,在有气体的情况下,也要做到尽量保护切口。
    2023-08-02
  • 输尿管放支架的危害(视频)

    输尿管放支架的危害
    输尿管支架经膀胱置入,一端在膀胱内,另一端挂在肾脏内,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如置入支架管时放置不佳,如导丝穿透肾脏实质,支架管顺着导丝放置于肾脏下方或者突破到肾脏外面,此时肾脏表面会损伤引起出血,甚至出现肾周血肿。需及时通过内镜手术把支架管向下拔,直到位于肾脏内,避免引起肾脏出血; 2、如果输尿管过细,手术操作过程中损伤输尿管,置管时可从损伤位置向外放,并调整输尿管支架管的位置; 3、输尿管的支架管放在肾脏里,部分患者较容易产生结石。手术以后喝水较少,输尿管支架管的周围形成结石,覆盖于支架管的表面。拔支架管时,管路表面长满结石。结石长在膀胱内尚可拔管,如结石长在肾脏内,支架管则不能拔除,需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取出结石,二次手术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023-08-02
  • 输尿管三个生理狭窄是什么(视频)

    输尿管三个生理狭窄是什么
    输尿管三个生理狭窄部位如下: 1、接近肾下极时出现一个明显狭窄的位置,称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此为第一个生理狭窄部位; 2、输尿管沿着腰大肌表面向下走行,跨过性腺血管到达髂血管部,输尿管跨过髂血管的位置上形成一个狭窄点,此为输尿管的第二个狭窄部位; 3、输尿管沿着盆腔的下外侧继续向下走行,最终汇入膀胱。其汇入膀胱以后会进入到膀胱的肌层内,称为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由于膀胱肌肉的压迫,此部位的输尿管较细,为输尿管的第三个狭窄段。
    2023-08-02
  • 肾上腺皮质肿瘤如何去除(视频)

    肾上腺皮质肿瘤如何去除
    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极,如肿瘤单发、体积较小,可行肾上腺部分切除,保留1/3肾上腺或可距肿瘤1cm左右行切除术。如肿瘤较大,位于集合部或肿瘤为多发病灶,仅可进行全切,包括经腹腔手术、经后腹膜腔镜手术。 肾上腺手术方式多种多样,既往进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时,需在肋缘下或者腰部做20-30cm长的切口,患者手术以后常出现劳动能力下降的情况。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产生两种新的方式,第一种为经腹腔手术,第二种为经后腹膜腔镜手术。目前泌尿外科主要采用经腹腔手术,先把腹腔内充满气体,使肾脏和肾上腺暴露出来,再通过超声刀把肾脏和肾上腺地方游离出来。手术当中使用放大10-20倍的镜子,如果肿瘤孤立,可行肾上腺部分切除,如果肿瘤较大,可行肾上腺全部切除。
    2023-08-03
  • 隐睾有没有后天形成的(视频)

    隐睾有没有后天形成的
    隐睾属于先天性,并无后天形成。在胚胎发育的早期,睾丸未顺其预定曲线向下走行,停留在腹膜后、腹股沟管、腹股沟环、阴囊上方等位置,未降到阴囊内,称为隐睾。睾丸的下降路线有多种,大多数病变会导致隐睾的发生。如睾丸引带生长发育不全,睾丸未顺着既定路线向下延伸。 小儿体检时非常容易发现隐睾,如小儿一侧阴囊内无睾丸,应高度怀疑隐睾。这种情况下需通过B超寻找睾丸位置,如果睾丸的位置较偏下方,可以观察等待,随着小孩生长发育睾丸可自动降到阴囊内。如果患者6个月后未出现睾丸的下降,说明患儿的生长发育或解剖结构存在异常,可尝试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进睾丸下移。经过内科治疗或者保守观察,患儿在2岁左右睾丸位置依然未得到改善,就要通过开放性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隐睾下降固定术,对隐睾进行处理。
    2023-08-02
  • 做完隐睾手术多久可以恢复(视频)

    做完隐睾手术多久可以恢复
    隐睾手术恢复期,包括隐睾手术住院期间的恢复期和出院以后,在自己家庭环境当中的恢复期,隐睾手术恢复期通常是5天左右。隐睾的手术时机在2岁之前或者更早,通过药物治疗没有效果的患儿,可采用手术方式治疗隐睾。对于睾丸位置较高的隐睾患者,可通过腹腔镜寻找隐睾,同时行联合的下降固定术。如果患儿的睾丸位置较低,可采用腹股沟小切口或者阴囊小切口的方式把隐睾往下拉,固定到阴囊的内部。如果是开放手术,需要对局部切口进行术后护理,主要观察手术切口部位是否渗血、渗液,睾丸下降以后患儿是否出现疼痛,以及局部切口是否存在出血、感染的风险。 回家后家长要注意经常询问患儿切口部位的感觉,同时要经常观察患儿切口部位是否出现变化。手术后存在迟发性出血、感染的风险,如果能够早期预防或者早期发现,都能得到比较妥善的处理。此外,腹腔镜手术对小孩肠道的影响,手术后是否出现皮下气肿以及其它病变的风险,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023-08-02
  • 左侧隐睾怎么治疗(视频)

    左侧隐睾怎么治疗
    左侧隐睾与右侧隐睾治疗原则相同,是根据患儿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及个人的体质问题,选择治疗方案。隐睾的发现大多是比较突然的,通常在小孩体检的时候或者是在家长给小孩洗澡等一些活动中,无意当中触及一侧阴囊空虚,未触摸到类似睾丸的组织。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行B超检查,寻找睾丸的位置。如果小孩的睾丸位置较高,需要较早介入治疗。若睾丸位置较低,即将降到阴囊内,可行药物治疗或者观察即可。 对于6个月之内的小孩,通常采用观察等待的方式处理。平时洗澡时多在腹股沟的位置摸一摸,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小孩,不可出现碰撞的情况。如果小孩6个月以上或者到1岁时,其生长发育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展,而睾丸的位置还未出现明显的变动,此时可尝试使用内科治疗方法,包括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观察此治疗方式能否让睾丸尽快下降到阴囊内。若无效且患儿>1岁的情况下,应尽量在2岁之前行睾丸下降固定,将睾丸下降到阴囊内,避免日后发生癌变。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