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秋

  • 新生儿溶血怎么办(视频)

    新生儿溶血怎么办
    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新生儿需要给予及时光疗退黄,因光疗是降低未结合胆红素的最简单和有效方法;必要时需给予人免疫球蛋白以阻断溶血,或者给予适量白蛋白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重症患儿需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预防主要是要求母亲,特别是Rh阴性母亲在流产或分娩Rh阳性第一胎后,可尽早注射抗Rh免疫球蛋白以中和Rh抗原,避免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新生儿溶血常发生于母亲为O型血,新生儿是A型或B型血;以及母亲是Rh阴性血,即所谓的熊猫血,新生儿属于Rh阳性新生儿。新生儿溶血病发病较早,可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部分患儿可伴有贫血、肝脾大,严重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若患有胆红素脑病可遗留手足徐动、眼球活动障碍等后遗症。若既往存在死胎、输血、流产和分娩时Rh阴性母亲,需进行产前检测,可给予相应治疗,必要时进行提前分娩、血浆置换以及宫内输血。
    2023-08-02
  • 新生儿拉绿屎怎么办(视频)

    新生儿拉绿屎怎么办
    新生儿排绿色大便需根据出生时间判断,新生儿排绿色大便属于正常现象,因胎便为绿色,需存在过渡到正常大便的时期,通常无需处理。此外母乳喂养新生儿大便偏酸性,有时也会出现排绿便情况,这种情况下只要新生儿进食、精神状态如常,无需特殊处理。新生儿若处于饥饿状态,肠蠕动过快可出现排绿便,此时需给予充足及时喂养,绿便会转变成正常大便。 部分新生儿可能因腹部受凉、消化不良或存在肠炎引起绿便,此时需到医院就诊进行治疗。治疗需注意腹部保暖,听从医嘱给予相应治疗。贫血新生儿补充铁剂时也会出现排绿便,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另外,新生儿排绿便时还应该取相应粪便标本到医院检查明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对症治疗。
    2023-08-02
  • 初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怎么办(视频)

    初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怎么办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易引起儿童智力障碍、其它神经功能障碍以及体格发育障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可以筛查、治疗。现在我国对每个刚出生的新生儿通过足底血筛查后可检出该病,新生儿一旦确诊甲状腺功能低下需立即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甲状腺素片,定期复查甲功。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及时发现、及时诊断,通过有效治疗通常不会影响新生儿智力和体格发育。但用药时需注意方式方法,通常甲状腺素片属于片剂,所以需研碎后放在勺内加入少许水或奶服用,不宜放在奶瓶当中喂药。 另外服药时避免和豆奶、铁剂、钙剂、纤维素等可减少甲状腺素吸收的食物和药物同时服用。同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新生儿需到专业医院进行随访,定期复查甲功,由专业医生指导诊疗。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退了的表现(视频)

    新生儿黄疸退了的表现
    新生儿黄疸较为常见,大部分新生儿出生后会有新生儿皮肤黄疸,主要表现为肉眼可见的皮肤以及巩膜黄染。新生儿黄疸消退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新生儿外观判断,大部分新生儿黄疸出现顺序是从面部开始逐渐加重,躯干部、四肢、全身、巩膜也会黄染;而消退顺序正好相反,通常最后出现黄疸的部位最先消退,所以面部黄疸最后消退;若新生儿面部皮肤已变白、巩膜黄染消退,则提示黄疸消退; 2、最准确的方法是家长需带新生儿到正规医院请专业医生帮助判断,医生可通过给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完善肝功能等明确黄疸是否消退;若经皮测胆红素数值在正常范围,肝功胆红素水平降到正常,提示新生儿黄疸消退。
    2023-08-02
  • 新生儿被手机砸到了头会不会颅内出血(视频)

    新生儿被手机砸到了头会不会颅内出血
    新生儿被手机砸到头后是否出现颅内出血,需通过密切观察新生儿反应进行判断。若新生儿精神、饮食反应如常,手机重量较轻,不是从高处坠落,通常不会存在问题。相反,若新生儿出现嗜睡、反应低下、哭闹不安或恶心、呕吐甚至抽搐,不排除存在颅脑损害情况。患儿需到医院及时就诊,可采取颅脑CT或颅脑核磁检查排除颅脑损伤,若新生儿存在颅内出血需住院治疗。 所以新生儿若被手机砸伤,是否存在颅内出血,最好到专业医院请医生通过必要检查加以明确。若新生儿一旦出现脑出血需住院治疗,住院期间需保持新生儿处于安静状态,不能随意移动头部,并给予止血治疗。若患儿存在呕吐、抽搐等颅内高压情况,需给予减轻脑水肿、抗惊厥治疗。一般根据病情随时进行CT或核磁复查判断治疗效果,通过正常合理治疗,患者预后一般良好。但需及时治疗,避免遗留癫痫、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2023-08-02
  • 新生儿睡觉总是使劲扭动怎么回事(视频)

    新生儿睡觉总是使劲扭动怎么回事
    新生儿睡觉一直用力扭动大部分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但需注意新生儿有无胃肠道不适的可能,最常见于肠胀气。部分新生儿可能存在牛奶蛋白过敏或乳糖不耐受,新生儿食用此类奶粉时会出现肠胀气,便会出现睡觉时经常用力扭动的表现。这种情况下可以给新生儿顺时针腹部按摩,帮助缓解症状,或可采用飞机抱方式帮助新生儿排气,同时每次给新生儿哺乳后需注意竖起拍嗝排出胃内气体。若确诊牛奶蛋白过敏或乳糖不耐受,需换用低敏奶粉或免乳糖奶粉进行喂养。 部分新生儿患有湿疹等皮肤病时易导致皮肤瘙痒,所以可表现出睡觉时经常出现身体扭动,此时注意皮肤保湿,进行对症治疗即可。 另外,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也会引起新生儿不舒适,可能在睡觉时经常用力扭动。此时需注意房间合适温度以及湿度,避免给新生儿包裹过多。若新生儿睡觉总是伴有经常用力扭动、哭闹,同时还伴有夜惊、多汗现象发生,需要到医院就诊。因为此类情况常见于低钙血症和佝偻病,需完善相应检查给予相应治疗,新生儿的症状才可缓解。
    2023-08-02
  • 新生儿吃奶过量的表现(视频)

    新生儿吃奶过量的表现
    新生儿进食乳汁过多会出现大量溢乳、呕吐,表现为阵发性哭闹、腹胀、腹泻等情况,其与进食过多引起腹部胀气、腹痛以及肠鸣音活跃有关。主要原因为新生儿胃肠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过度喂养不仅不能让新生儿充分吸收营养,还会危害健康。通常新生儿存在以下表现时需注意是否喂养过量: 1、新生儿嘴里存在异味,如存在臭味; 2、新生儿睡眠质量较差,考虑可能与肠绞痛有关。有可能因喂养过量,新生儿胃肠发育不完善,吃奶过量、不消化导致出现此类现象; 3、容易出现肠胀气; 4、新生儿可表现为进食不规律; 5、大便异常,若便秘或便中含有大量奶瓣都不排除与进食乳汁过量有关。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对新生儿属于最有营养、最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此外母乳中含有免疫因子,可提高新生儿免疫力。通常应按需哺乳、少食多餐,一般要求2-3小时喂养一次即可,给予新生儿正确、充分的母乳喂养通常不会出现喂养过量情况。
    2023-08-02
  • 新生儿脸上有小红点怎么治疗(视频)

    新生儿脸上有小红点怎么治疗
    新生儿面部存在小红点较为常见,一般考虑为粟粒疹或红斑。对于这种情况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消退。反复出现面部红疹考虑为粟粒疹或红斑,湿疹也属于常见新生儿皮肤疾病,考虑与新生儿过敏或环境刺激因素有关。 新生儿皮肤娇嫩,若接触动物皮毛或粉尘或对牛奶蛋白过敏,都有可能导致湿疹出现。治疗时需注意环境温度不宜过高,产妇需忌食鱼虾类食物。新生儿需避免接触动物皮毛等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穿宽松纯棉衣物。若考虑牛奶过敏需应用氨基酸奶粉喂养,同时加强皮肤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还可应用保湿霜进行保湿。若仍然无好转或加重,应带患儿到医院皮肤科就诊治疗。 大部分新生儿面部红斑可自行消退,所以家长无需过度紧张。
    2023-08-02
  • 新生儿肠绞痛怎么办(视频)

    新生儿肠绞痛怎么办
    大部分新生儿发育正常,三个月后哭闹、肠绞痛发生减少。家长平常需合理喂养、少食多餐,并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通过与新生儿身体紧密接触、抚摸和按摩腹部可让新生儿感到舒适,也可采取飞机抱的姿势,抱在怀中轻轻走动,再辅以相适应腹部按摩都可缓解肠绞痛发生。若新生儿哭闹时间较长,一直无法缓解,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肠套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常见疾病所导致的肠绞痛。 新生儿肠绞痛属于常见现象,通常表现为新生儿突然大声哭闹,哭闹时面部渐红、口周苍白、腹胀且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双足蜷起,给予哺乳、抚摸均无法缓解。新生儿肠绞痛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不排除喂养过程当中吸入较多冷空气、牛奶过敏等因素引起。
    2023-08-02
  • 新生儿经常吐奶如何缓解(视频)

    新生儿经常吐奶如何缓解
    新生儿频繁溢乳的缓解方法如下: 1、哺乳需采用合适姿势,新生儿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脸贴近乳房,新生儿鼻部对着乳头,身体贴近母亲,母亲不仅要托起新生儿头部和肩部,还应托起臀部; 2、哺乳后需将新生儿竖直靠在母亲肩膀,轻拍新生儿后背,通过打嗝方式使其排出吸奶时吸入胃内的空气; 3、哺乳后不应使新生儿立即仰卧,避免呕吐呛奶,需使其保持侧卧一段时间再改为仰卧位。 新生儿经常吐奶是因新生儿胃容量小,食管下端胃括约肌尚未关闭,所以容易发生溢乳。常见原因有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等。生理性胃食管反流通常出现在新生儿喂乳后短时间内,若新生儿呕吐频发、呕吐持续时间长,且伴有体重不增、营养不良、哭闹不安甚至拒食等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