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兴

  • 什么是立普妥(视频)

    什么是立普妥
    立普妥是一种他汀类降脂药物,通用名称为阿托伐他汀钙片,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患者。立普妥可降低心肌梗死、中风、血管重建术的风险。此外,还可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且安全性较好。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8-02
  • 神经性头痛吃什么药(视频)

    神经性头痛吃什么药
    神经性头痛多指慢性头痛,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焦虑和抑郁导致的头痛。此类慢性头痛,如偶尔发作可口服止痛药进行治疗。如经常反复发作,建议到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焦虑引起的头痛,治疗方法均不同,建议到医院明确病因,积极预防、治疗。
    2023-07-31
  • 甘油三酯高是怎么回事?(音频)

    甘油三酯高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刘汉兴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
    甘油三酯高是高脂血症的一种,我们平常说的血脂主要包括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无论是胆固醇增高还是甘油三酯增高,或者是两者都增高,都统称为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主要是血清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mmol/L,而血的总胆固醇正常。在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的高甘油三脂血症的患病率大概是13.1%,也就是说每7-8个中国的成年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到底有哪些危害?它主要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比如中风和冠心病,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还可以诱发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由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在早期没有任何的症状,所以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一般建议20-40岁的成年人,至少每五年检测1次血脂,建议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每年检测1次血脂;对于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这些患者,应该每3-6个月检测1次血脂。甘油三酯比较容易受到食物的影响,所以在检测前一定不要食用高脂肪食物或者饮酒,以免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饮食不当、饮酒、运动减少都可以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其中饮食不当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主要原因。当进食大量脂肪类,尤其是动物脂肪食物后,体内的甘油三酯水平就会明显的升高。其次,过多的碳水化物尤其是糖类和精加工的米面进入体内后,也会引起血糖升高,合成甘油三酯。此外,饮酒也会刺激甘油三酯的加速合成,引起甘油三酯偏高。所以,一旦发现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改变我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要喝含糖高的饮料、甜品,适当饮酒,减少主食,比如白米、白面的摄入需用一部分粗粮来代替,减少高脂肪食物,尤其是动物脂肪的摄入,同时要增加运动量。在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后,如果仍然存在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以考虑进行药物治疗。
  •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方法如下: 1、预防复发:预防中风,尤其缺血性卒中,也称脑梗塞; 2、控制危险因素: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体力活动减少等。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可有效防治血管性痴呆; 3、对症治疗:常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艾斯能、美金刚等。
    2023-08-01
  • 甘油三酯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甘油三酯高是怎么回事
    甘油三酯高是高脂血症的一种,我们平常说的血脂主要包括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无论是胆固醇增高还是甘油三酯增高,或者是两者都增高,都统称为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主要是血清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mmol/L,而血的总胆固醇正常。在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的高甘油三脂血症的患病率大概是13.1%,也就是说每7-8个中国的成年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到底有哪些危害?它主要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比如中风和冠心病,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还可以诱发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由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在早期没有任何的症状,所以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一般建议20-40岁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检测一次血脂,建议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每年检测一次血脂;对于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这些患者,应该每3-6个月检测一次血脂。甘油三酯比较容易受到食物的影响,所以在检测前一定不要食用高脂肪食物或者饮酒,以免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饮食不当、饮酒、运动减少都可以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其中饮食不当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主要原因。当进食大量脂肪类,尤其是动物脂肪食物后,体内的甘油三酯水平就会明显的升高。其次,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糖类和精加工的米面进入体内后,也会引起血糖升高,合成甘油三酯。此外,饮酒也会刺激甘油三酯的加速合成,引起甘油三酯偏高。 所以,一旦发现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改变我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要喝含糖高的饮料、甜品,适当饮酒,减少主食,比如白米、白面的摄入需用一部分粗粮来代替,减少高脂肪食物,尤其是动物脂肪的摄入,同时要增加运动量。在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后,如果仍然存在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以考虑进行药物治疗。
    2023-08-02
  • 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音频)

    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汉兴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
    对于老年痴呆来说,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到医院去检查,检查出是哪一种类型的原因,在病因明确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首先最常用的是一些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比如饮食营养的改变,现在比较推荐的是地中海饮食。第二是进行运动锻炼,运动锻炼可以调节脑神经,对于痴呆的预防和治疗都是有好处的。第三是进行增强认知的一些方法,就是说我们需要多动脑筋,比如读书、看报、下棋进行一些智力活动。第四是进行音乐治疗方法,通过听一些音乐也对于调节神经有帮助。第五是要减少一些应激,痴呆的发生也是跟情绪有关,出现情绪的不稳定,可能会跟有些应激事件相关,所以说要减少一些应激的事件。第六是要增加一些社交,在增加社交跟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对大脑是一个锻炼。第七是要注意睡眠、卫生,睡眠对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睡眠对于脑部神经的复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需要注意睡眠。对于已经患有痴呆的患者,需要定期接受关于痴呆方面的知识培训,包括照料者也要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之后,照料者可以很好的对痴呆患者进行照料。另外,除了这些常说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之外,如果病情需要,还可以到医院进行一些药物治疗。比较常见的药物包括安理申、艾斯能、加兰他敏、石杉碱甲,另外还有美金刚,都是比较常用的抗痴呆药物。如果有些痴呆患者合并有一些焦虑抑郁的表现,还可以应用一些抗焦虑抑郁的药物,在非药物治疗和常用的抗痴呆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如果还是有明显的精神症状的话,有些病人可能需要应用少量的抗精神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需要密切的跟神经科或者精神科医生进行沟通,定期的到医院去检查随访,这样的话对于痴呆治疗是非常有帮助的。以上的药物一定要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用。
  • 脑动脉粥样硬化怎么治疗?(音频)

    脑动脉粥样硬化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刘汉兴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
    脑动脉粥样硬化怎么治疗?首先要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运动减少等等。我们只有在控制这些疾病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地缓解脑动脉粥样硬化。所以说一旦出现了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些症状,我们可以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找出这些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治疗。另外还可以通过一种比较简单的手段,来查有没有脑动脉粥样硬化,平常经常用的颈部血管彩超。颈部血管彩超可以早期的发现颈部动脉内膜有没有增厚,动脉有没有斑块的表现。另外需要注意,亚洲人和西方人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异,亚洲人颅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比较常见,而西方人颈部的动脉粥样硬化比较常见。所以有些检查早期没有办法发现颅内的动脉粥样硬化,只有通过有效的控制危险因素,尽量的减少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回事?(音频)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刘汉兴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
    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动脉管壁变性和硬化的总称。医学上常常提到的脑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在大中血管,脑动脉硬化还可以发生在小动脉、微小动脉,这些病变统称为脑动脉硬化。由于脑动脉硬化的形成过程相当缓慢,多数人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因此也容易被忽视。但随着脑动脉硬化的逐渐进展,脑组织会因为缺血而坏死,脑细胞会变性死亡,最后产生脑萎缩,以及脑动脉硬化性的痴呆,严重的病人还可以出现脑中风,比如脑出血和脑梗塞等等,危及生命,即使能够存活下来,也会遗留比较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尽早识别和预防脑动脉硬化是十分重要的。
  • 如何治疗神经性头痛(视频)

    如何治疗神经性头痛
    神经性头痛多指慢性头痛,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焦虑和抑郁导致的头痛。具体治疗措施如下: 1、偏头痛:急性发作期间口服止痛药,如发作频率较高,每月超过三次以上,可用β受体阻滞剂、抗抑郁、抗癫痫药物,预防偏头痛发作; 2、紧张性头痛:通过头部按摩、热敷、增加运动量,进行改善。伴焦虑、抑郁者,可用抗焦虑、抑郁药物; 3、焦虑、抑郁导致的头痛:由于社会节奏较快,精神压力较大,焦虑、抑郁发病率已达到10%,多选择抗焦虑、抑郁药物,配合运动疗法、认知行为治疗调节神经。
    2023-07-31
  • 什么是C反应蛋白(视频)

    什么是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是在机体受到感染或者组织损伤时,血浆中急剧上升的蛋白质。 传统的观点认为C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但是最近十多年的研究提示,C-反应蛋白直接参与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并且是心脑血管疾病最强有力的预示因子和危险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跟普通的C-反应蛋白属于同一种蛋白,只是由于检测的方法更敏感而被称为超敏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和结缔组织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超敏C反应蛋白近年来,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般来说血清C-反应蛋白是提示细菌感染的一项敏感而且客观的指标,细菌感染时,血清的C-反应蛋白可以中度到高度的增高,阳性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病毒感染C-反应蛋白水平大多正常或者轻度增高,因此在出现急性感染症状的时候,可以通过C-反应蛋白来区分细菌感染和非细菌的感染。 C-反应蛋白还可以作为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大多数的结缔组织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期都可以升高。所以说,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关节破坏以及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此外,C-反应蛋白还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并且预测斑块破裂的可能性,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C-反应蛋白也会明显增高。 目前来说,C-反应蛋白已经成为健康人以及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心血管风险的预测因子,也是监测疾病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如果是一个急性的感染,可以通过C-反应蛋白来区分感染是什么样的性质,比如是炎症还是病毒的感染,对于不存在急性感染的患者。比如说如果你平时去医院检测就有C-反应蛋白增高,需要警惕一下是不是有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这种风险。所 以说也要去医生那里咨询,明确一下C-反应蛋白增高的原因。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