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利

  • 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怎么办(视频)

    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怎么办
    小脑后下动脉闭塞,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对于急性期即4.5小时以内的患者,可采取静脉或者动脉溶栓治疗,也可以行急诊介入取栓治疗。而恢复期患者应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同时积极进行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防止再次出现其它部位的血管闭塞引起脑梗死。 小脑后下动脉起源于椎动脉,发生闭塞会引起相应供血区缺血的临床表现。一般以延髓外侧综合征或者小脑半球病变为主,患者会出现交叉性感觉障碍、头晕、眩晕、恶心、呕吐、复视、眼球活动异常、共济失调、走路不稳等,有时也会引起构音障碍、吟诗样语言、爆发性语言等,严重者可引起小脑大面积梗死及昏迷。
    2023-08-02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平时应注意什么(视频)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平时应注意什么
    临床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率较高,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保证正常的饮食,一般提倡清淡饮食,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如果患者呕吐严重,应服用止吐药物; 2、不能长期卧床,长期卧床会延长耳部患者的康复时间,建议患者在家人的帮助下尽早下床进行康复训练; 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会引起焦虑、失眠等症状,临床医生可以给予患者安神药物,让患者得到充分休息,促进该病快速恢复。 眩晕症经过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但是临床医生要叮嘱患者复位后24-48h内不要向患侧翻身,也不要剧烈地运动头部,应注意充分休息,避免劳累、熬夜、受凉、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重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症状比较严重,反复发作的患者占30%左右。引起患者反复发作的原因较多,可能是复位不到位或者混合性因素导致,需要住院治疗。
    2023-08-01
  • 脑溢血出血量多少危险(视频)

    脑溢血出血量多少危险
    脑出血老年人多见,为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溢血危险出血量如下: 1、基底节区出血量>30ml,会严重压迫内囊结构,造成脑组织移位,形成脑疝,危及生命; 2、丘脑为机体重要的感觉、运动以及内分泌调节中枢,丘脑出血量>15ml,会造成高热、多尿、电解质紊乱等,危及生命; 3、小脑出血量>10ml时,患者会出现颅内压升高,造成脑干受压而引起脑疝,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此时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行血肿清除等治疗措施; 4、脑干出血,尤其是桥脑出血,当出血量>5ml时,会对患者的生命中枢造成破坏,导致死亡; 5、脑室内出血,如果出现脑室内铸型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时,可造成急性脑积水,导致颅内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威胁患者的生命中枢,此时也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2
  • 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治疗(视频)

    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治疗
    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分急性闭塞和慢性闭塞。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发病后应立即就诊,力争在3-6小时的治疗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并降低脑代谢,控制脑水肿及保护脑细胞,挽救缺血半暗带。同时溶栓后需评估患者病情,必要时需要进行急症介入取栓治疗。对于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的病人,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个体化治疗。如果病人没有新发梗死,且经过MRI、CTA或者DSA检查,提示患者代偿良好,此时可以进行对症治疗,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右侧大脑中动脉起源于右侧颈内动脉,一旦发生闭塞,会使人们的大脑健康受到影响。患者可能出现言语障碍、头晕、头痛或者睡眠障碍,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导致左侧肢体偏瘫或者感觉缺失,甚至昏迷,需引起患者及家属重视。
    2023-08-02
  • 脑动脉硬化如何检查(视频)

    脑动脉硬化如何检查
    脑动脉硬化主要由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多种因素造成脑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目前,对于脑动脉硬化的主要检查方法有三种,具体如下: 1、排查有关危险因素,监测人体血压、血糖、血脂; 2、血液检查,用以监测血糖、血脂、胆固醇、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排除脑动脉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 3、影像学检查,包括颈动脉彩超、颅脑磁共振成像、头颈CTA检查以及全脑血管造影。首先,颈动脉彩超最简便,可以观察颈动脉是否有硬化及斑块的形成。其次,临床上常用的颅脑MRI判断脑动脉硬化情况的准确率大概为60%-80%。头颈CTA检查是在CT血管成像的基础上,向人体血液内注入含碘造影剂,然后在CT的照射下进行三维重建,其判断血管硬化程度的准确率大约为90%-95%。此外,全脑血管造影,也称为DSA,是诊断脑血管硬化的金标准。DSA为有创检查,因此临床上一般在颈动脉彩超、CTA检查后发现存在问题时,才行全脑血管造影。
    2023-08-02
  • 血稠脑供血不足的症状(视频)

    血稠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在临床上血稠一般指的是高血脂。血脂包括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高密度脂蛋白对人体有益,而低密度脂蛋白对人体有害。对于脑供血不足的病人,临床上可以出现慢性头痛、头晕,严重时还会出现恶心等症状,或者发作性视物旋转。同时病人还可伴有脑细胞慢性缺氧的症状,比如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经常犯困、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 此外,患者还可伴周身困重、不爱动以及心情抑郁。针对血液黏稠的脑供血不足,临床医生可以给予病人降脂药物,比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必要时还可使用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的药物,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还可以静滴改善循环、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舒血宁等。
    2023-07-31
  • 颈椎病引起的脑供血不足症状(视频)

    颈椎病引起的脑供血不足症状
    颈椎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所引起,会压迫椎动脉,导致脑供血不足。颈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两方面,具体如下: 1、头颈部旋转而引起眩晕,在正常情况下头颈部旋转主要发生于颈1/2之间,即寰枢椎,如果头向右侧旋转时,右侧椎动脉受压,血流明显减少,而左侧椎动脉的血流量增加,以代偿脑部的供血。若一侧椎动脉明显受压,导致血流量减少,无代偿能力时,当头向健侧旋转时,健侧血流量减少而患侧没有血流代偿,病人会出现大脑缺血、缺氧,而导致眩晕的发作。同时由于内耳动脉供血不足,还可引起耳鸣、听力减退以及耳聋等临床表现; 2、因头颈部突然旋转而诱发以颞侧为中心的搏动性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发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发生这种情况需要到正规医院,行颈部血管彩超或者颅脑磁共振检查。颈部彩超检查可以观察血流速度,颅脑磁共振、颈椎磁共振检查,可以明确病人颈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和颈椎增生的情况,以指导下一步的临床治疗。
    2023-07-31
  • 血压低脑供血不足怎么治疗(视频)

    血压低脑供血不足怎么治疗
    血压低容易引起脑灌注不足,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患者出现头昏、记忆力减退的症状。临床上分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颈内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候群和体征。 当血压低而造成脑动脉供血不足时,应积极纠正低血压,改善脑动脉供血。临床上一般常用羟乙基淀粉进行扩容治疗,以增加血容量,提高血压。也可以应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加舒血宁或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比如维脑路通、川芎嗪、胞磷胆碱。此外,也可以通过增加功能锻炼来提高血压,改善脑动脉供血不足。同时,应积极寻找引起低血压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3-07-31
  • 一过性脑供血不足症状(视频)

    一过性脑供血不足症状
    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在临床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TIA。颅内存在两套供血系统,即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也称为前循环和后循环。因此,发生于不同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表现也不同,具体如下: 1、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表现为一过性黑蒙,即一只眼睛突然看不见东西,但视力很快恢复,或者一过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者失语,即患者突然间丧失语言功能; 2、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表现为头晕、眩晕,伴视物成双,或者患者突然间说话不清楚,也会出现双下肢无力。 根据以上表现,临床医生需要进行颅脑CT或磁共振检查,排除脑梗死、脑出血等器质性病变。
    2023-07-31
  • 右侧脑供血不足怎么办(视频)

    右侧脑供血不足怎么办
    脑供血不足指脑动脉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多由动脉硬化所致。脑供血不足是脑梗死发生前的一种状态,需要进行积极治疗。脑供血不足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包括控制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同时使用稳定斑块、抗血小板、扩血管的药物防止脑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而造成血管狭窄。 如果后循环出现脑供血不足,患者会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恶心或者伴有行走不稳的现象,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耳鸣、复视等。如果前循环出现脑供血不足,患者可表现为睡眠差、健忘、丢三落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头疼、头昏等。脑供血不足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包括控制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同时使用稳定斑块、抗血小板、扩血管的药物,来防止脑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而造成血管狭窄。
    2023-07-31